趙三牛答道:“居漆縣好多漁民都知道啊?”


    江毅真想一腳把趙三牛踹飛,朕來這快兩天了,你特麽的有這麽好的東西竟然不早拿出來。


    這時,隨行的遼省巡撫程竹山等一眾官員見狀,道:“皇上,原百濟朝年年都對倭國朝貢的,故而他們很是熟悉去倭國的海路。


    又加之居漆的漁民又常去蝦夷島附近打魚,這一帶海路也自是熟悉。”


    江毅繼續看著與圖,居漆縣是因為縣內有座居漆山而得名,那麽碼頭就是居漆碼頭了。


    至於蝦夷島,就是小日本的北海道。


    這時居漆縣令向外側站立的新任知府嚴恩泰悄聲說了幾句話,嚴恩泰走向前來,拱手對程竹山道:“稟撫台,倭國天皇派人來催要朝貢了,剛到碼頭,準備去府衙。”


    程竹山看了一下江毅,江毅道:“好事啊,正打瞌睡呢,有人送枕頭來了,不要帶他去府衙,帶到縣衙就行,走,會會他去。”


    一眾人剛到縣衙,就見一個穿著黑色寬大袍子的矮胖中年男人站在門口,身後還跟著兩個肋插長刀的青年男子。


    三人個頭差不多高,大概不到一米六。


    見江毅一眾人到來,尤其看到江毅的個子,先是一愣,而後還是一臉不屑,做鼻孔朝天狀。


    江毅一眾人也不理他們,徑直進入縣衙,門口值守的城防營的兵卒見皇帝及一眾高官到來,趕緊跪下。


    江毅徑直來到大堂,往正位上一坐,命人將倭國來人帶進來。


    如今大漢朝的各級衙門已經不再辦理審案訴訟了,隻是純粹的政務衙門,故而也不會再有衙差、捕頭之類的人了,就連門口值守的都是城防營的士兵。


    很快,剛剛在門口站立的三個倭國人鼻孔朝天的走了進來,往堂中一站,身後一人嘰裏呱啦的說了一通。


    程竹山身邊站著的布政史剛要出言訓斥,卻被江毅伸手阻攔住了。


    江毅說道:“你們誰懂他們倭國話,給朕翻譯一下。”


    居漆縣令旁邊的一名官吏趕緊站出,道:“皇上,小臣經常與倭人打交道,能聽懂他們的話,就讓小臣來翻譯吧。”


    江毅衝他點了一下頭。


    那官吏道:“他剛才說他是天皇派來催要朝貢的官員,他叫蘇我真一。”


    江毅點了一下頭,說道:“朕說,你翻譯給他們。”


    然後道:“倭國人,如今這是我大漢朝的國土,你們不知道嗎?你們憑什麽來我大漢朝要朝貢?”


    居漆官吏嘰裏呱啦說給了倭國人,倭國人又嘰裏呱啦說了一陣。


    官吏翻譯道:“皇上,他說百濟原來是他們的屬國,如今被你們漢朝占領了,為了不引起他們倭國的震怒,大漢朝應主動向倭國臣服納貢,否則倭國將派遣軍隊前來幫百濟複國。”


    眾人聽了很是氣憤,有官員剛要出口喝罵倭國人,又被江毅阻止了。


    江毅對翻譯的官吏說道:“你問他,他們現在的都城是在平城京嗎?他們的天皇是元明天皇,還是元正天皇?”


    官吏嘰裏呱啦說了一通後,三個倭國人一臉驚異的看著江毅,才嘰裏呱啦的說了一通。


    官吏道:“他們說你是怎麽知道他們倭國的事情的,他們的天皇正是即位不到半年的元正天皇,他們的都城就是平城京,你來過我們的平城京嗎?”


    江毅立即知道了現在的公元紀年,今年是公元716年,前世正史上元正天皇是公元715年10月3日接她母親的皇位即位的。


    元正天皇是680年出生的,好像是748年死去的,日本的第四十四代天皇,也是日本曆史上的第五位女帝。


    元正天皇貌美,但一生未嫁。這就是江毅為什麽對元正天皇了解這麽多的原因。


    按年齡,元正天皇今年三十六歲了,再過八年,她就會把皇位傳給她的弟弟,那個名字叫“首”的皇太子。


    元正天皇看似執政保守,但卻是對內發展經濟,對外積極學習先進文化的一個皇帝,正史中,她每年都往唐朝派去大量遣唐使學習唐朝文化和先進技術,最多的一次,她派出了594人之多。


    倭國各業的迅猛發展,就是由元正天皇這個女人執政時期開始打下的良好基石。


    江毅不由暗暗高興,不論怎樣,自己這一世也得將倭國摁在地上摩擦成大漢朝的幾個府不行,老丞相胡風還等著教他們子史經集呢。


    心念於此,江毅道:“告訴他們,朕等著倭國的軍隊來,有能耐咱們就好好的打一次。


    即便你們不來,朕也是要去的,百濟以前給你們的朝貢,朕要按十倍百倍的數目要迴來。”


    聽完了翻譯的話,三個倭國人怒氣衝衝的離開了。


    江毅看著他們三人的背影,心頭一陣好笑:“朕就等著你們來呢,老子用你們的三八大蓋揍你們,會不會很酸爽?”


    …………


    梁州,川中某城,劉府。


    書房中坐著幾個人,劉家主事人劉元齊,今年四十多歲,文士打扮。他對對麵而坐的一個同齡卻是一臉絡腮胡須的武人道:“成兄,既然確定了黎陽王等人的行蹤,我們就不能令其再逃掉了。


    將他們一舉擒獲後送到真定交給文台兄就行了,昔日文台兄主政梁州,對你我關照有加,嚴公一事我們兄弟遠隔千裏,雖是想出手幫,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如今百裏野老賊父子幾人在你我眼皮底下蹦噠了這麽久,我等竟然不知,愧對文台兄啊!”


    絡腮胡須男子一拍腦袋道:“劉兄,此事怪我,是我成一山被糞便糊了眼睛,竟然沒認出那對狗賊父子。


    待抓到他們後,我親自押送他們去真定,再給文台兄和大漢皇帝賠罪。”


    劉元齊道:“成兄這話就有點過了,難道你還不了解文台兄的為人嗎?他必是不會怪你,隻是我等做兄弟的若是不能幫到文台兄,一生不安啊。”


    成一山道:“我已經將小城團團圍住了,周圍三裏之內全都用水灌了一遍,沒有發現通往城外的暗道。


    小城如今也就上百戶人家了,其他的都已經逃離。


    現在百裏野他們已經關閉了城門,既然他們不想出來,我們也就不讓他出來了。下午我就開始攻城,他們手中不到五百金甲衛了。”


    劉元齊道:“你去的時候將兄弟家的家丁也帶上,好歹再給你添兩三千的人手,我看他老賊還能長了翅膀飛走不成。”


    成一山道:“不用,我這邊就快三萬人了,現在一聽說抓百裏野是為嚴刺史的父親嚴公報仇的,附近的官兵又唿唿啦啦來了一萬多人。兄弟我現在是用不完的兵啊。”


    一屋子人哈哈大笑。


    劉元齊一指成一山笑罵道:“你這憨貨,你隻知道帶你自己的兵抓百裏老賊,就不讓兄弟我出一點力是嗎?”


    成一山又一拍大腦袋:“該打該打,兄弟我就是憨憨,竟然把這茬忘了。”


    一屋子人指著成一山罵道:“就這樣的憨憨還是個統兵將領呢,格老子的,你別把你的兵都練成了憨憨就成了。”


    成一山趕緊擺手:“瞧你們說的,哪能,哪能啊!”


    …………


    小城內,城首府。


    黎陽王百裏野一臉凝重,看著麵前的百裏遠、百裏望兄弟倆說道:“如今我們已是坐困孤城了,想去給範老黑傳個信亦是萬難。


    老夫一生掌管兵事,自不怕死,倒是你的三弟海兒,還有你遠兒的孩子,他們兩個是無辜的。


    老夫希望劉元齊和成一山他們能手下留情,對他們網開一麵。”


    百裏遠“噗通”一下跪地,哭道:“父王,都是孩兒任性胡鬧給一家惹來的大禍,請父王恩準,孩兒願一人承擔全部罪責,出城任他們是打是殺,孩兒絕不後悔。”


    百裏野雙目一閉,長歎道:“遠兒,已經晚了,是老夫從小對你們約束太少,太過於放縱了。


    時至今日,我百裏一族不但丟掉了江山,更丟掉了性命,雖是一切皆由你而起,但老夫也是助紂為虐之最大幫兇啊。


    走,陪老夫出城,老夫就是死,再也不想偷偷摸摸的東躲西藏的活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見應如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木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木刀並收藏再見應如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