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毅見薛城元說話很是鄭重,道:“薛大人不要客氣,有什麽事盡管說。”
薛城元道:“經過禮部尚書張大人仔細推算,下個月十二日是吉日,可舉行登基大典,二十三日去泰山祭天,返程時正好可在清明節當日趕到羅湖府。
不知大元帥對日期可有異議?”
“泰山祭天?”江毅問。
張省吾道:“是的大元帥,就是‘泰山封禪’。”
泰山封禪,源於古代帝王封禪祭祀。
《史記·封禪書》張守節《正義》解釋:“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相傳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也就是統一六國後的第三年,東巡郡縣,召集齊、魯的儒生七十餘人到泰山下,商議封禪的典禮,以表明自己當上皇帝是受命於天的。
儒生們的議論各不相同,難以施行。於是他絀退所有的儒生,借用原來秦國祭祀雍上帝的禮封泰山、禪梁父,刻石頌秦德。
其實封禪的起源多於當時社會的生產力,和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認識有很大的聯係。
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不能準確地把握,因此產生原始崇拜,特別是在恐懼的狀態下,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更是敬畏有加。
於是“祭天告地”也就應運而生,從最初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江毅明白了,張省吾等一眾人如此興師動眾,無非就是傳告天下,他江毅登基稱帝是“受命於天”的。
武朝消亡,天下紛亂,各地立國稱帝,唯有江毅去了號稱“天下第一山”的泰山進行封禪,又是站在始皇帝當年封禪的地方,跟始皇帝一樣報天地之功,以此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跟始皇帝一樣“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既是如此,江毅也不能不同意這種做法,心裏不由得叫苦,接下來的這一兩個月,恐怕得被這個張省吾這個老家夥折騰掉掉一層皮不可。
古製禮儀很大,即便選個宗族的族長都得幾日折騰,又遑論他登基稱帝了。
江毅一狠心,罷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隨你便折騰吧,反正自己的身體鍛煉的棒棒的,看誰先吃不消。
當下說道:“既然是張大人已經定好了,一切就辛苦張大人了。”
張省吾馬上拱手答道:“謝大元帥信任,省吾不辛苦。”
眾人見江毅很爽快的答應了,當即心頭懸著的一塊巨石落了下來。
江毅這貨是個不講規矩的人,不說其他,明明很有文化,作詩寫詞那是信手拈來,可偏偏說一口大白話。
如今讓他登基還行,再讓他跑上千裏路去泰山封禪,就怕他不答應。沒承想,他竟然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眾人見江毅答應了下來,便也不再說其他,一個個起身告辭忙自己的事去了。
江毅想了一會兒,以後的身份變了,再想動不動就跑出去打仗,可就難了。
於是下了兩道命令:
“命:人民軍副元帥沈茂江卸任中路軍總兵官一職,調任大元帥府。
命:中路軍總兵官由原中路軍副總兵郭良琦接任。”
接下來的日子所有人都進入了緊張的忙碌,為江毅的登基日做著最後的準備。
二月二的當天,各地百姓在當地縣令大人主持完新年開耕儀式後,正欲投身春耕農事時,新一期的人民軍報在同一時間出現在各府縣的街頭,小報童揚著手中的報紙嫩聲喊道:
“最新一期的人民軍報,我們冀州要宣布建國了,我們的大元帥要當皇帝了!”
小報童的聲音如石破天驚般,迅速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大家都被這個消息給驚呆了,也就短短的一兩息時間,眾人都反應了過來,迅速圍向了小報童:“給我一份。”
“給我來一份。”
“我也要一份。”
...……
“什麽?報紙賣完了?”
一些沒買到報紙的百姓搖頭離開。
以前在乾州的時候,人民軍報單期可賣五萬份,現在乾州冀州合並,又有幽州,還有青州,這次發布建國消息的人民軍報印製了二十萬份,不到半天時間,各地報紙紛紛售罄。
二十萬份報紙的傳播力度可比二十萬張嘴的口口傳播要大多了,報紙刊發不到十日,江毅大元帥在真定建國稱帝,欲在二月十二日登基的消息已經傳遍大江南北,一時間,天下震驚。
得知江毅初建國稱帝,就轄製了黃河以北的所有領土,冀州、幽州、青州,就連兗州也占據了一多半,一下子成為諸國中領地麵積最大的國家,各國的君王感歎之餘,也是嫉妒之心大起。
尤其是自立於渠州的楚皇,他言道:“都是自立,寡人初建國時僅僅隻有一個下州渠州,他江毅一建國竟能有三個上州,還有大半個兗州。
寡人不惜舉全國之力耗時兩年才占據了大半個豫州,如今所轄之地還抵不過他江毅一個冀州的領地大。
與江毅此子相比,寡人甚是無顏啊。唉!”
滿朝大臣聞聽,俱是無語。
荊南,正在攻打長沙郡的黑臉將軍範老黑,得知江毅建國的消息,不屑道:“一個占據黃河北岸不毛之地的荒國罷了,格老子的,等老子打下了全部江南,派一支軍隊過去就能把你江毅的荒國滅了。”
盡管江毅阻斷了草原南下搶掠的道路,但是阻斷不了草原獲知江毅稱帝的消息。
尤其是來朝天關用牛羊換取食鹽和其他物品的草原人,他們將一份份人民軍報帶迴了草原,草原王廷與各大部落皆是震驚。
午後的布尼宏烈坐在氈帳中與部落內的一眾族老,一邊喝著草原奶茶,一邊聊起剛獲知的江毅稱帝的事。
一位須發皆白的族老說道:“首領,如今江毅勢力已成,不易對付了,從他對於我們草原諸部的態度來看,這恐怕會貽害無窮啊。
當前,賽康大汗又無力把控國家,我整個奧屯大國已經出現部落勢力自成一方,視大汗之令於無物,長久下去不但會導致國內動亂,部落更會相互傾軋,徒傷內耗啊。
首領,我們部族向來不與他人相爭,雖是如此,隻怕也會遭受池魚之災啊。
如今看來,外有江毅築城阻斷急需補給,內有王廷軟弱、部族明爭暗鬥,首領,長此下去,我奧屯大國危矣。”
布尼宏烈看著這位族老,用手指了一下他,笑著說道:“若問這個世上還有多少個不糊塗的人,你當屬第一個。
你自小被你的父親逼著學各方學問,包括南人的中原古國文化,你也是沒有白學的,比我們好多部族首領看的都明白。
你說的對,當前的賽康大汗已經無力掌控奧屯大國了,不是他不願意執掌這個國家,是他再執掌下去,奧屯大國不但會沒有了,就連我們布尼部落也會沒有了。”
眾人皆是一驚,布尼宏烈道:“想必你們都知道,我布尼氏一向都是將部族兒郎的性命交到他博都哩氏手中的,數代莫不如此。
我靺鞨族諸部一統草原建立奧屯大國,我布尼氏兒郎命喪戰場何止百萬?
雖然我布尼一族也得到了一些利益,但相比一個國家,我們一族又算什麽?
我們布尼氏從沒想著與誰爭權奪利,但也不是任由別人隨意索取的。
賽康大汗自承襲汗位以來,平內亂、滅異己,南下搶掠中原,哪一仗不是統領著我們布尼兒郎?
前年,鎮南王孛幾三路大軍南下折損我多少兒郎?賽康大汗為了複仇再度三路大軍南下,又折損我多少兒郎?
若不是我極力阻止,不再同意賽康大汗的南下,他現在手中的五萬鐵騎,恐怕也所剩無幾了。
你們知道他手裏的五萬鐵騎中有多少我布尼氏的兒郎嗎?
有四萬一千三百多名!
你們可能會說,打仗嘛,總是會有死傷的,可是打仗打的是什麽?是腦子!是籌謀和勇武!不單單是匹夫之勇!”
布尼宏烈越說聲音越大,言語中滿是氣憤,“啪”一聲他拍在麵前的案幾上,案幾上的杯碗“叮當”直響。
氈帳中的眾人皆是一震,沒人說話,一片沉默。
布尼宏烈緩了一下,讓自己消去了一些憤怒,又說道:“我剛剛說的隻是你們看到的,還有好多你們沒看到的,我就不說了。
總之,我布尼氏不再任由他博都哩賽康隨意揮霍布尼兒郎的性命了。
保國之戰,我們參與,保族之戰,我們更參與,對外發兵,我們不支持、不反對,但也不參與。”
一眾族老趕緊右手撫胸,對著布尼宏烈彎腰一禮道:“我等遵首領號令。”
布尼宏烈環視了一下眾人,又繼續說道:“中原的大節前,闕稽、悅稽蒙和越羽三部南下五原搶掠,被江毅從關外迎頭痛擊,在大雪中追殺十多天,一舉消滅了三部的三萬鐵騎。
三部的統領不但全部被江毅打碎了頭顱,而且還將他們的屍體送迴各部族。
這事想必你們早已知道了。”
一眾人紛紛點頭,有人說他去見到屍體了,死狀很慘,頭蓋骨都碎了,腦漿都流出來完了之類的話。
布尼宏烈接著又說:“三部的首領都是性情孤傲的,吃了這個大虧他們不可能不報複,我的意見是,我們先觀望一段時間,以後再說。
至於江毅嘛,他再過些日子就登基稱帝了,應是風頭正濃,我們暫時不去招惹他,看看三部的動作再說。”
眾族老人又是施禮答“是”。
真定,大元帥府。
再有三天就是登基大典了,這幾日張省吾不停的派人來交代江毅大典時的細節,每一次還都得讓江毅演練一下。
江毅發現自己就像即將登台的演員,現在在多個導師的指導下做著上台表演的所有培訓。
一天下來,江毅也隻能咬著牙全神貫注的投入訓練表演。
快傍晚的時候,張省吾又來見江毅,將皇宮已經修建完畢的事做了通報,並告訴江毅各項事宜已經準備穩妥,明日再檢視一番,即可令宮城宿衛進駐了。
張省吾將各項準備一股腦兒的說給了江毅,說完後也沒多停留,就急急離去了。
江毅知道這些時日可把張省吾忙壞了,一切都得張省吾過問,所有的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的。
江毅正想著待事情過後如何獎勵張省吾呢,一名親衛從門外走了進來,在江毅的耳邊低聲說了一陣話,江毅眼睛一亮,道:“你去安排一下,從今日開始,設專人值守,凡是沒有我的手令擅自接近小院的人,一律格殺勿論。
還有,所有的吃食和用度一定要用最好的,不要怕花錢。
走吧,帶我過去,你去安排些酒菜,今晚我就在那一起吃了。”
親衛抱拳道:“是。”
江毅說完,起身隨著這名親衛向外走去。
大元帥府是一處三進院子,呈一個長方形,因為是三進的院子,前後較長,左右較短。
整個大元帥府設在軍營正中央,一周全是軍營,故而非常安全。
大元帥府的一進院子是公務用房,各執事部門的長官在此有專門的公務房。
江毅住在二進院子,院內左右廂房中住有他的兩百名親衛,管事、和三名下人。
三進院子被江毅進行了秘密改建,裏麵不但有牢房,還有一個兩間正房和兩間右偏房的小院落。
二進院進入三進院,是一個月亮門,門口有兩名護衛值守,全副武裝的。
兩名護衛見江毅到來,立刻直身抱拳,道:“大元帥!”
江毅點了點頭走進了月亮門,來到裏麵的小院前,剛要推門,見月亮門過來的靠牆處還設有暗哨,不由得對暗哨處點了點頭,這才推門進入。
小院不大,還沒有擺放任何什物,顯得空落落的。
穿過小院,來到正房,房門虛掩著,屋內亮著燈,窗紙上映射著房中人伏案的身影。
薛城元道:“經過禮部尚書張大人仔細推算,下個月十二日是吉日,可舉行登基大典,二十三日去泰山祭天,返程時正好可在清明節當日趕到羅湖府。
不知大元帥對日期可有異議?”
“泰山祭天?”江毅問。
張省吾道:“是的大元帥,就是‘泰山封禪’。”
泰山封禪,源於古代帝王封禪祭祀。
《史記·封禪書》張守節《正義》解釋:“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相傳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也就是統一六國後的第三年,東巡郡縣,召集齊、魯的儒生七十餘人到泰山下,商議封禪的典禮,以表明自己當上皇帝是受命於天的。
儒生們的議論各不相同,難以施行。於是他絀退所有的儒生,借用原來秦國祭祀雍上帝的禮封泰山、禪梁父,刻石頌秦德。
其實封禪的起源多於當時社會的生產力,和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認識有很大的聯係。
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不能準確地把握,因此產生原始崇拜,特別是在恐懼的狀態下,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更是敬畏有加。
於是“祭天告地”也就應運而生,從最初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江毅明白了,張省吾等一眾人如此興師動眾,無非就是傳告天下,他江毅登基稱帝是“受命於天”的。
武朝消亡,天下紛亂,各地立國稱帝,唯有江毅去了號稱“天下第一山”的泰山進行封禪,又是站在始皇帝當年封禪的地方,跟始皇帝一樣報天地之功,以此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跟始皇帝一樣“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既是如此,江毅也不能不同意這種做法,心裏不由得叫苦,接下來的這一兩個月,恐怕得被這個張省吾這個老家夥折騰掉掉一層皮不可。
古製禮儀很大,即便選個宗族的族長都得幾日折騰,又遑論他登基稱帝了。
江毅一狠心,罷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隨你便折騰吧,反正自己的身體鍛煉的棒棒的,看誰先吃不消。
當下說道:“既然是張大人已經定好了,一切就辛苦張大人了。”
張省吾馬上拱手答道:“謝大元帥信任,省吾不辛苦。”
眾人見江毅很爽快的答應了,當即心頭懸著的一塊巨石落了下來。
江毅這貨是個不講規矩的人,不說其他,明明很有文化,作詩寫詞那是信手拈來,可偏偏說一口大白話。
如今讓他登基還行,再讓他跑上千裏路去泰山封禪,就怕他不答應。沒承想,他竟然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眾人見江毅答應了下來,便也不再說其他,一個個起身告辭忙自己的事去了。
江毅想了一會兒,以後的身份變了,再想動不動就跑出去打仗,可就難了。
於是下了兩道命令:
“命:人民軍副元帥沈茂江卸任中路軍總兵官一職,調任大元帥府。
命:中路軍總兵官由原中路軍副總兵郭良琦接任。”
接下來的日子所有人都進入了緊張的忙碌,為江毅的登基日做著最後的準備。
二月二的當天,各地百姓在當地縣令大人主持完新年開耕儀式後,正欲投身春耕農事時,新一期的人民軍報在同一時間出現在各府縣的街頭,小報童揚著手中的報紙嫩聲喊道:
“最新一期的人民軍報,我們冀州要宣布建國了,我們的大元帥要當皇帝了!”
小報童的聲音如石破天驚般,迅速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大家都被這個消息給驚呆了,也就短短的一兩息時間,眾人都反應了過來,迅速圍向了小報童:“給我一份。”
“給我來一份。”
“我也要一份。”
...……
“什麽?報紙賣完了?”
一些沒買到報紙的百姓搖頭離開。
以前在乾州的時候,人民軍報單期可賣五萬份,現在乾州冀州合並,又有幽州,還有青州,這次發布建國消息的人民軍報印製了二十萬份,不到半天時間,各地報紙紛紛售罄。
二十萬份報紙的傳播力度可比二十萬張嘴的口口傳播要大多了,報紙刊發不到十日,江毅大元帥在真定建國稱帝,欲在二月十二日登基的消息已經傳遍大江南北,一時間,天下震驚。
得知江毅初建國稱帝,就轄製了黃河以北的所有領土,冀州、幽州、青州,就連兗州也占據了一多半,一下子成為諸國中領地麵積最大的國家,各國的君王感歎之餘,也是嫉妒之心大起。
尤其是自立於渠州的楚皇,他言道:“都是自立,寡人初建國時僅僅隻有一個下州渠州,他江毅一建國竟能有三個上州,還有大半個兗州。
寡人不惜舉全國之力耗時兩年才占據了大半個豫州,如今所轄之地還抵不過他江毅一個冀州的領地大。
與江毅此子相比,寡人甚是無顏啊。唉!”
滿朝大臣聞聽,俱是無語。
荊南,正在攻打長沙郡的黑臉將軍範老黑,得知江毅建國的消息,不屑道:“一個占據黃河北岸不毛之地的荒國罷了,格老子的,等老子打下了全部江南,派一支軍隊過去就能把你江毅的荒國滅了。”
盡管江毅阻斷了草原南下搶掠的道路,但是阻斷不了草原獲知江毅稱帝的消息。
尤其是來朝天關用牛羊換取食鹽和其他物品的草原人,他們將一份份人民軍報帶迴了草原,草原王廷與各大部落皆是震驚。
午後的布尼宏烈坐在氈帳中與部落內的一眾族老,一邊喝著草原奶茶,一邊聊起剛獲知的江毅稱帝的事。
一位須發皆白的族老說道:“首領,如今江毅勢力已成,不易對付了,從他對於我們草原諸部的態度來看,這恐怕會貽害無窮啊。
當前,賽康大汗又無力把控國家,我整個奧屯大國已經出現部落勢力自成一方,視大汗之令於無物,長久下去不但會導致國內動亂,部落更會相互傾軋,徒傷內耗啊。
首領,我們部族向來不與他人相爭,雖是如此,隻怕也會遭受池魚之災啊。
如今看來,外有江毅築城阻斷急需補給,內有王廷軟弱、部族明爭暗鬥,首領,長此下去,我奧屯大國危矣。”
布尼宏烈看著這位族老,用手指了一下他,笑著說道:“若問這個世上還有多少個不糊塗的人,你當屬第一個。
你自小被你的父親逼著學各方學問,包括南人的中原古國文化,你也是沒有白學的,比我們好多部族首領看的都明白。
你說的對,當前的賽康大汗已經無力掌控奧屯大國了,不是他不願意執掌這個國家,是他再執掌下去,奧屯大國不但會沒有了,就連我們布尼部落也會沒有了。”
眾人皆是一驚,布尼宏烈道:“想必你們都知道,我布尼氏一向都是將部族兒郎的性命交到他博都哩氏手中的,數代莫不如此。
我靺鞨族諸部一統草原建立奧屯大國,我布尼氏兒郎命喪戰場何止百萬?
雖然我布尼一族也得到了一些利益,但相比一個國家,我們一族又算什麽?
我們布尼氏從沒想著與誰爭權奪利,但也不是任由別人隨意索取的。
賽康大汗自承襲汗位以來,平內亂、滅異己,南下搶掠中原,哪一仗不是統領著我們布尼兒郎?
前年,鎮南王孛幾三路大軍南下折損我多少兒郎?賽康大汗為了複仇再度三路大軍南下,又折損我多少兒郎?
若不是我極力阻止,不再同意賽康大汗的南下,他現在手中的五萬鐵騎,恐怕也所剩無幾了。
你們知道他手裏的五萬鐵騎中有多少我布尼氏的兒郎嗎?
有四萬一千三百多名!
你們可能會說,打仗嘛,總是會有死傷的,可是打仗打的是什麽?是腦子!是籌謀和勇武!不單單是匹夫之勇!”
布尼宏烈越說聲音越大,言語中滿是氣憤,“啪”一聲他拍在麵前的案幾上,案幾上的杯碗“叮當”直響。
氈帳中的眾人皆是一震,沒人說話,一片沉默。
布尼宏烈緩了一下,讓自己消去了一些憤怒,又說道:“我剛剛說的隻是你們看到的,還有好多你們沒看到的,我就不說了。
總之,我布尼氏不再任由他博都哩賽康隨意揮霍布尼兒郎的性命了。
保國之戰,我們參與,保族之戰,我們更參與,對外發兵,我們不支持、不反對,但也不參與。”
一眾族老趕緊右手撫胸,對著布尼宏烈彎腰一禮道:“我等遵首領號令。”
布尼宏烈環視了一下眾人,又繼續說道:“中原的大節前,闕稽、悅稽蒙和越羽三部南下五原搶掠,被江毅從關外迎頭痛擊,在大雪中追殺十多天,一舉消滅了三部的三萬鐵騎。
三部的統領不但全部被江毅打碎了頭顱,而且還將他們的屍體送迴各部族。
這事想必你們早已知道了。”
一眾人紛紛點頭,有人說他去見到屍體了,死狀很慘,頭蓋骨都碎了,腦漿都流出來完了之類的話。
布尼宏烈接著又說:“三部的首領都是性情孤傲的,吃了這個大虧他們不可能不報複,我的意見是,我們先觀望一段時間,以後再說。
至於江毅嘛,他再過些日子就登基稱帝了,應是風頭正濃,我們暫時不去招惹他,看看三部的動作再說。”
眾族老人又是施禮答“是”。
真定,大元帥府。
再有三天就是登基大典了,這幾日張省吾不停的派人來交代江毅大典時的細節,每一次還都得讓江毅演練一下。
江毅發現自己就像即將登台的演員,現在在多個導師的指導下做著上台表演的所有培訓。
一天下來,江毅也隻能咬著牙全神貫注的投入訓練表演。
快傍晚的時候,張省吾又來見江毅,將皇宮已經修建完畢的事做了通報,並告訴江毅各項事宜已經準備穩妥,明日再檢視一番,即可令宮城宿衛進駐了。
張省吾將各項準備一股腦兒的說給了江毅,說完後也沒多停留,就急急離去了。
江毅知道這些時日可把張省吾忙壞了,一切都得張省吾過問,所有的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的。
江毅正想著待事情過後如何獎勵張省吾呢,一名親衛從門外走了進來,在江毅的耳邊低聲說了一陣話,江毅眼睛一亮,道:“你去安排一下,從今日開始,設專人值守,凡是沒有我的手令擅自接近小院的人,一律格殺勿論。
還有,所有的吃食和用度一定要用最好的,不要怕花錢。
走吧,帶我過去,你去安排些酒菜,今晚我就在那一起吃了。”
親衛抱拳道:“是。”
江毅說完,起身隨著這名親衛向外走去。
大元帥府是一處三進院子,呈一個長方形,因為是三進的院子,前後較長,左右較短。
整個大元帥府設在軍營正中央,一周全是軍營,故而非常安全。
大元帥府的一進院子是公務用房,各執事部門的長官在此有專門的公務房。
江毅住在二進院子,院內左右廂房中住有他的兩百名親衛,管事、和三名下人。
三進院子被江毅進行了秘密改建,裏麵不但有牢房,還有一個兩間正房和兩間右偏房的小院落。
二進院進入三進院,是一個月亮門,門口有兩名護衛值守,全副武裝的。
兩名護衛見江毅到來,立刻直身抱拳,道:“大元帥!”
江毅點了點頭走進了月亮門,來到裏麵的小院前,剛要推門,見月亮門過來的靠牆處還設有暗哨,不由得對暗哨處點了點頭,這才推門進入。
小院不大,還沒有擺放任何什物,顯得空落落的。
穿過小院,來到正房,房門虛掩著,屋內亮著燈,窗紙上映射著房中人伏案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