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毅看著他一臉的沮喪和落寞,說:“你該慶幸你和我們一樣是炎黃子孫,否則你也是一具死屍了。
我們乾州在黃河北岸,你們在黃河以南打生打死,我們絕不插手,但你們再來招惹我們,我讓我的軍隊一具屍體都不會再給你們留,來多少,我們人民軍就殺多少,死屍全部扔進黃河裏衝走。”
他又看了一下這個副將,道:“你是徐州的?”
副將點了一下頭。
江毅緩緩說道:“鑒於你們是第一次來乾州惹事,我姑且認為你們不是故意的,是無知。
這次我放了你們,你帶著你們的兵,抬著所有的屍體迴河南邊去吧,順便幫我帶句話給徐州和渠州。
我們乾州無意與誰為敵,你們誰打誰我不管,隻要逃到我們乾州,主動向我們的軍隊交出武器,並保證在乾州做一個安分守己的老百姓。
我們乾州軍隊就放他進入乾州境內。”
副將趕緊點頭。
江毅說:“我們乾州人民軍就是保護乾州百姓的,誰敢進犯我們,我們就給他拚命。
你們所有人的甲胄和武器被我軍沒收了,你帶著他們走吧。”
副將沒有再說什麽,隻是對著江毅抱拳行禮一下,就隨著一名人民軍士兵出去了。
寬寬的黃河古道,渾濁的河水一直奔流不息。
黎陽津渡口浮橋上,綿延很長一支隊伍,他們都被剝去了甲胄和外衣,赤手空拳的低著腦袋走在浮橋上,很是無奈和沮喪。
有的受了傷,蹣跚而行,有的被人攙或抬著行走,有相當多的士兵或背或抬著屍體,往黃河南岸走去。
江毅看著這些離開的吳楚敗軍,心裏也是無奈,對著站在一邊的馮鐵山說道:“要不是時刻防備北方靺鞨族人的進攻,老子會給這些雜碎們釋放善意?
沒辦法啊,我們不可能多線作戰的,這是兵家大忌。
再說我們又沒吃虧,一場仗,我們一個人沒傷,殺死他們一千多人,已是大賺了,也是給他們一個教訓,不要以為老子好惹。”
江毅在黎陽城待了兩天,仔細的查看了黃河邊幾處進入乾州的浮橋,他真的想拆的就剩一座,想想為了百姓與通商方便,遂打消了這個念頭。
第三天,江毅打馬迴巨鹿了。
前腳剛走,河對岸來了一名文士傳書信,說吳楚兩國的皇家來特使了,預計後天午間趕到,想麵見江大帥。
馮鐵山連麵都沒見這個文士,讓傳令兵告訴那人說,大元帥已經迴巨鹿了,特使們來了就去巨鹿見吧。
如今已是秋季了,百姓們即將秋收,不知北方是什麽情況,偵騎還沒傳來幽州方麵的消息,江毅有點著急。
連著派出去了幾個傳令兵,命襄國、南鑾和東陽駐軍,必須嚴陣以待,加大對北方外族的探查,一有情況,馬上匯報,務必確保城池無恙。
遂將此次吳楚攻打黎陽津一事詳細寫了出來,並嚴正聲明,我乾州人民軍無意與黃河以南的各方勢力為敵,也不會介入他們之間的恩怨。
我乾州人民軍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消滅一切來犯之敵。
遂命一個傳令兵快馬交給嚴從喻,發在下期的人民軍報上。
奧屯國內,大汗博都哩賽康今日正式傳令整軍集合,他一身黃金甲,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
戴著一頂金色的頭盔,頭盔上麵還有一簇紅纓,一條黝黑的鼠尾自頭盔後麵垂下,鼠尾的梢部,還係了一條金黃色的絲帶。
他極盡誇張的張開雙臂,盡情享受著來自萬民的唿喊跪拜。
今天他要親自出征了,統領騎兵二十萬,步兵三十萬,自幽州進入中原古國,一路南下,征服這個文明而且富饒的國度。
自此,從漠北大湖,到南疆大海,全是他奧屯國的疆域。
他靺鞨族人,將是世界上最大最強的民族,他博都哩賽康將是最偉大的大汗。
隨著號角齊鳴,大軍浩浩蕩蕩的往南進發了,一路上草原各族的百姓載歌載舞為大軍送行,祝願他們的大汗早日征服弱小的南人,凱旋還朝。
一騎騎來自各方麵勢力的探馬瞬間往各個方向打馬疾馳。
江毅剛迴到巨鹿,吳楚兩國的特使就到了黎陽津。
各有一隊護衛隨行的兩輛雙轅馬車,行駛在黎陽津的浮橋上。
馮鐵山站在黎陽的城樓上,看了他們一眼,撇嘴笑了一下,沒有言語。
很快兩輛馬車便到了黎陽津關口,早有馮鐵山的吩咐,關口的人民軍兵卒並未阻攔,兩輛馬車和兩隊護從一直行到城下。
馮鐵山等人早已在城門口等待。
兩輛馬車先後停下,鑽出兩個老年文士,下得車來,兩人還捋須查看了一下,相互謙讓著往馮鐵山近前走來。
馮鐵山一抱拳道:“乾州人民軍南路軍總兵官馮鐵山奉我家大元帥令,迎候兩位先生,目前北方異族形勢未明,我家大帥心有牽掛,已先行趕迴巨鹿了。
兩位先生請到巨鹿與我家大元帥和薛刺史麵談吧。”
兩位特使也無奈,遂在一眾人民軍的護衛下,各自乘上馬車帶著自己的護從一路向北往巨鹿而去。
一路上,兩位特使也是對親眼看到的乾州所呈現的麵貌大為驚愕,這是兩年前還廢弛空置的乾州?
眼下的乾州,承平景象連大江南北諸國也難以望其項背,百姓安居樂業,商貿繁榮興盛,照此發展下去,連膏腴之地的江南也要被其拋在身後了。
兩人驚愕之餘,心裏也有一絲的豔羨而酸澀失落,要是自己的國家也如此提振民間,何愁國家不強?
但同時,兩人心裏還產生了濃濃的恐慌,乾州若一直發展下去,富足強盛之勢已是指日可待。他日,強大的乾州若揮師南下,南邊諸國該如何應對?
奧屯國大軍在博都哩大汗的親自統帥下,十日後全部穿過幽州北邊的朝天關,抵達了幽州境內。
這時,身在巨鹿的江毅已經得到了偵騎的探報。
他在嚴從喻的值房中與薛城元兩人通報了此情況,兩人也是一臉的凝重,這可是靺鞨族的二十萬精銳騎兵啊,何況還有三十萬的草原諸部的步兵呢?
五十萬大軍對陣十萬的人民軍,何況還要防範黃河對岸諸國,一州之力確實勢單力薄,形勢危急啊。
江毅也是一臉的凝重,他在等待博都哩賽康的下一步行動,看看他的五十萬大軍是如何部署南下的。
六日後,就當吳楚兩國的特使抵達巨鹿郡城的時候,偵騎也發來了急報,奧屯國五十萬大軍分三路南下:
西邊一路有五萬鐵騎和五萬步兵組成,直奔襄國而來。
中間一路由博都哩賽康親率,十萬鐵騎和二十萬步兵,奔南鑾和東陽而來。
東邊一路有五萬鐵騎和五萬步兵,沿青州南下。
江毅心有盤算,若進攻,時下冷兵器時代靠的就是人多衝陣廝殺,自己這點兵力肯定抵不住博都哩賽康的大軍,若是守城,單憑自己的武器,還是不懼怕他們的。
江毅可以確定,他博都哩賽康起身漠北靺鞨族,靠的就是他的騎兵發家的,他絕對不會將自己的二十萬騎兵全部命喪在戰場上,否則手中的王牌沒有了,如何震懾草原諸部?
真正攻城的就是他那三十萬步兵,如今又分兵三路,襄國一路,不用擔心,中間這一路堪能應對,他青州那一路著實頭痛。
他要一直南下,乾州還不怕,他要行進時再轉頭向西進乾州,是一件麻煩事。
江毅遂下令,往南鑾再運去二十架八牛弩、二十架投石車,再抽調中路軍一萬人增援南鑾,中路軍餘部分兩路增援東陽和駐防靈縣。
當天晚上,在江毅的急令下,人民軍報加急印刷新一期的報紙,頭版赫然是江毅的署名文章。
豎寫的大標題是:異族賊首統五十萬軍欲滅我華夏之根。
文章將博都哩賽康率五十萬大軍,分三路南下進犯的具體事宜,給全部披露了出來。
文章中江毅以乾州大元帥的身份發布命令:命全體人民軍士兵應堅守陣地,不怕流血犧牲,堅決打贏這場民族保衛戰,將來犯之賊寇全部消滅。
文章最後唿籲,凡我華夏子孫,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賊之責,華夏各地應放棄眼下紛爭,全力以赴投入於保家園,保民族之抗戰中來。
翌日清晨,一張張散發著油墨香氣的人民軍報已率先在巨鹿街頭叫賣,小報童喊道:“急報,急報,草原大軍來進犯華夏大地了,大元帥發布命令,全民抗戰,消滅賊寇。”
這次報紙江毅命印刷了八萬份,隨著巨鹿街頭的率先叫賣,乾州各府縣的街頭也陸續被小報童沿街兜售了。
吳楚兩國特使在館驛吃過早餐,在去刺史府的路上聽到了報童的叫賣,也各買來一份,一看內容,登時就麵色蒼白。
尤其徐州吳國的特使,擔心的是賊軍若一直南下,吳國危矣。
兩人急匆匆的趕到刺史府,一個時辰後,兩人在刺史府得到了薛城元刺史、江毅大元帥和人民軍督監嚴從喻三人的聯合召見。
雙方坐定後,相互介紹了身份,江毅才知道,這兩位特使以前都是主家府上的管事或親近,如今主家登基稱帝了,他們成為了主家的近臣。
此番來乾州一是代表各自的皇帝表達對攻打黎陽津事件的道歉,因罪魁禍首已戰死,吳楚兩國願意做出妥協,並予以賠償所造成的損害。
二是願與乾州共結盟好,互不侵犯,友好相處。
江毅聽完來意後,道:“兩位先生,我馬上就得出征了,我先說幾句,我們乾州隻想發展我們自己,我們隻想自己的百姓有吃有穿就行了。
至於黃河以南的各國,怎麽打生打死,與我們乾州無關,我們乾州無意與各國為敵。
眼下異族大軍將至,我們乾州拚一州之力,正在北邊全力禦敵,至於青州南下之賊軍,我們乾州亦是鞭長莫及了。
若諸國還在我們乾州背後生戰生亂,我就在保護乾州百姓的同時,給賊軍放開一條路,讓他們從乾州一路南下,渡過黃河,直進中原。”
兩位特使聞聽大驚,趕緊起身道:“江元帥啊江元帥,你萬不可意氣行事啊,我等也即可返迴,向我家聖上曉明利害,我家聖上也斷不會給乾州增添是非的。
江元帥今天在人民軍報上的唿籲,我等都已看到,甚為讚同,如今異族五十萬軍大舉進犯,我等更要摒棄前嫌,一力禦敵才是啊。
江元帥請放心,我等返迴後,即可奏稟我家聖上,力所能及的為乾州提供幫助,絕不會坐視乾州拚一州之力抵抗外族的,還望江元帥明鑒啊。”
江毅一抱拳道:“如此,江毅便先謝過兩位先生了,希望兩位先生記住今日的談話,如今戰事將起,北邊告急,江毅這就出征了,各位告辭。”
江毅說完,轉身大步走去。
兩位特使與薛城元、嚴從喻對著江毅的背影拱手一禮。
我們乾州在黃河北岸,你們在黃河以南打生打死,我們絕不插手,但你們再來招惹我們,我讓我的軍隊一具屍體都不會再給你們留,來多少,我們人民軍就殺多少,死屍全部扔進黃河裏衝走。”
他又看了一下這個副將,道:“你是徐州的?”
副將點了一下頭。
江毅緩緩說道:“鑒於你們是第一次來乾州惹事,我姑且認為你們不是故意的,是無知。
這次我放了你們,你帶著你們的兵,抬著所有的屍體迴河南邊去吧,順便幫我帶句話給徐州和渠州。
我們乾州無意與誰為敵,你們誰打誰我不管,隻要逃到我們乾州,主動向我們的軍隊交出武器,並保證在乾州做一個安分守己的老百姓。
我們乾州軍隊就放他進入乾州境內。”
副將趕緊點頭。
江毅說:“我們乾州人民軍就是保護乾州百姓的,誰敢進犯我們,我們就給他拚命。
你們所有人的甲胄和武器被我軍沒收了,你帶著他們走吧。”
副將沒有再說什麽,隻是對著江毅抱拳行禮一下,就隨著一名人民軍士兵出去了。
寬寬的黃河古道,渾濁的河水一直奔流不息。
黎陽津渡口浮橋上,綿延很長一支隊伍,他們都被剝去了甲胄和外衣,赤手空拳的低著腦袋走在浮橋上,很是無奈和沮喪。
有的受了傷,蹣跚而行,有的被人攙或抬著行走,有相當多的士兵或背或抬著屍體,往黃河南岸走去。
江毅看著這些離開的吳楚敗軍,心裏也是無奈,對著站在一邊的馮鐵山說道:“要不是時刻防備北方靺鞨族人的進攻,老子會給這些雜碎們釋放善意?
沒辦法啊,我們不可能多線作戰的,這是兵家大忌。
再說我們又沒吃虧,一場仗,我們一個人沒傷,殺死他們一千多人,已是大賺了,也是給他們一個教訓,不要以為老子好惹。”
江毅在黎陽城待了兩天,仔細的查看了黃河邊幾處進入乾州的浮橋,他真的想拆的就剩一座,想想為了百姓與通商方便,遂打消了這個念頭。
第三天,江毅打馬迴巨鹿了。
前腳剛走,河對岸來了一名文士傳書信,說吳楚兩國的皇家來特使了,預計後天午間趕到,想麵見江大帥。
馮鐵山連麵都沒見這個文士,讓傳令兵告訴那人說,大元帥已經迴巨鹿了,特使們來了就去巨鹿見吧。
如今已是秋季了,百姓們即將秋收,不知北方是什麽情況,偵騎還沒傳來幽州方麵的消息,江毅有點著急。
連著派出去了幾個傳令兵,命襄國、南鑾和東陽駐軍,必須嚴陣以待,加大對北方外族的探查,一有情況,馬上匯報,務必確保城池無恙。
遂將此次吳楚攻打黎陽津一事詳細寫了出來,並嚴正聲明,我乾州人民軍無意與黃河以南的各方勢力為敵,也不會介入他們之間的恩怨。
我乾州人民軍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消滅一切來犯之敵。
遂命一個傳令兵快馬交給嚴從喻,發在下期的人民軍報上。
奧屯國內,大汗博都哩賽康今日正式傳令整軍集合,他一身黃金甲,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
戴著一頂金色的頭盔,頭盔上麵還有一簇紅纓,一條黝黑的鼠尾自頭盔後麵垂下,鼠尾的梢部,還係了一條金黃色的絲帶。
他極盡誇張的張開雙臂,盡情享受著來自萬民的唿喊跪拜。
今天他要親自出征了,統領騎兵二十萬,步兵三十萬,自幽州進入中原古國,一路南下,征服這個文明而且富饒的國度。
自此,從漠北大湖,到南疆大海,全是他奧屯國的疆域。
他靺鞨族人,將是世界上最大最強的民族,他博都哩賽康將是最偉大的大汗。
隨著號角齊鳴,大軍浩浩蕩蕩的往南進發了,一路上草原各族的百姓載歌載舞為大軍送行,祝願他們的大汗早日征服弱小的南人,凱旋還朝。
一騎騎來自各方麵勢力的探馬瞬間往各個方向打馬疾馳。
江毅剛迴到巨鹿,吳楚兩國的特使就到了黎陽津。
各有一隊護衛隨行的兩輛雙轅馬車,行駛在黎陽津的浮橋上。
馮鐵山站在黎陽的城樓上,看了他們一眼,撇嘴笑了一下,沒有言語。
很快兩輛馬車便到了黎陽津關口,早有馮鐵山的吩咐,關口的人民軍兵卒並未阻攔,兩輛馬車和兩隊護從一直行到城下。
馮鐵山等人早已在城門口等待。
兩輛馬車先後停下,鑽出兩個老年文士,下得車來,兩人還捋須查看了一下,相互謙讓著往馮鐵山近前走來。
馮鐵山一抱拳道:“乾州人民軍南路軍總兵官馮鐵山奉我家大元帥令,迎候兩位先生,目前北方異族形勢未明,我家大帥心有牽掛,已先行趕迴巨鹿了。
兩位先生請到巨鹿與我家大元帥和薛刺史麵談吧。”
兩位特使也無奈,遂在一眾人民軍的護衛下,各自乘上馬車帶著自己的護從一路向北往巨鹿而去。
一路上,兩位特使也是對親眼看到的乾州所呈現的麵貌大為驚愕,這是兩年前還廢弛空置的乾州?
眼下的乾州,承平景象連大江南北諸國也難以望其項背,百姓安居樂業,商貿繁榮興盛,照此發展下去,連膏腴之地的江南也要被其拋在身後了。
兩人驚愕之餘,心裏也有一絲的豔羨而酸澀失落,要是自己的國家也如此提振民間,何愁國家不強?
但同時,兩人心裏還產生了濃濃的恐慌,乾州若一直發展下去,富足強盛之勢已是指日可待。他日,強大的乾州若揮師南下,南邊諸國該如何應對?
奧屯國大軍在博都哩大汗的親自統帥下,十日後全部穿過幽州北邊的朝天關,抵達了幽州境內。
這時,身在巨鹿的江毅已經得到了偵騎的探報。
他在嚴從喻的值房中與薛城元兩人通報了此情況,兩人也是一臉的凝重,這可是靺鞨族的二十萬精銳騎兵啊,何況還有三十萬的草原諸部的步兵呢?
五十萬大軍對陣十萬的人民軍,何況還要防範黃河對岸諸國,一州之力確實勢單力薄,形勢危急啊。
江毅也是一臉的凝重,他在等待博都哩賽康的下一步行動,看看他的五十萬大軍是如何部署南下的。
六日後,就當吳楚兩國的特使抵達巨鹿郡城的時候,偵騎也發來了急報,奧屯國五十萬大軍分三路南下:
西邊一路有五萬鐵騎和五萬步兵組成,直奔襄國而來。
中間一路由博都哩賽康親率,十萬鐵騎和二十萬步兵,奔南鑾和東陽而來。
東邊一路有五萬鐵騎和五萬步兵,沿青州南下。
江毅心有盤算,若進攻,時下冷兵器時代靠的就是人多衝陣廝殺,自己這點兵力肯定抵不住博都哩賽康的大軍,若是守城,單憑自己的武器,還是不懼怕他們的。
江毅可以確定,他博都哩賽康起身漠北靺鞨族,靠的就是他的騎兵發家的,他絕對不會將自己的二十萬騎兵全部命喪在戰場上,否則手中的王牌沒有了,如何震懾草原諸部?
真正攻城的就是他那三十萬步兵,如今又分兵三路,襄國一路,不用擔心,中間這一路堪能應對,他青州那一路著實頭痛。
他要一直南下,乾州還不怕,他要行進時再轉頭向西進乾州,是一件麻煩事。
江毅遂下令,往南鑾再運去二十架八牛弩、二十架投石車,再抽調中路軍一萬人增援南鑾,中路軍餘部分兩路增援東陽和駐防靈縣。
當天晚上,在江毅的急令下,人民軍報加急印刷新一期的報紙,頭版赫然是江毅的署名文章。
豎寫的大標題是:異族賊首統五十萬軍欲滅我華夏之根。
文章將博都哩賽康率五十萬大軍,分三路南下進犯的具體事宜,給全部披露了出來。
文章中江毅以乾州大元帥的身份發布命令:命全體人民軍士兵應堅守陣地,不怕流血犧牲,堅決打贏這場民族保衛戰,將來犯之賊寇全部消滅。
文章最後唿籲,凡我華夏子孫,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賊之責,華夏各地應放棄眼下紛爭,全力以赴投入於保家園,保民族之抗戰中來。
翌日清晨,一張張散發著油墨香氣的人民軍報已率先在巨鹿街頭叫賣,小報童喊道:“急報,急報,草原大軍來進犯華夏大地了,大元帥發布命令,全民抗戰,消滅賊寇。”
這次報紙江毅命印刷了八萬份,隨著巨鹿街頭的率先叫賣,乾州各府縣的街頭也陸續被小報童沿街兜售了。
吳楚兩國特使在館驛吃過早餐,在去刺史府的路上聽到了報童的叫賣,也各買來一份,一看內容,登時就麵色蒼白。
尤其徐州吳國的特使,擔心的是賊軍若一直南下,吳國危矣。
兩人急匆匆的趕到刺史府,一個時辰後,兩人在刺史府得到了薛城元刺史、江毅大元帥和人民軍督監嚴從喻三人的聯合召見。
雙方坐定後,相互介紹了身份,江毅才知道,這兩位特使以前都是主家府上的管事或親近,如今主家登基稱帝了,他們成為了主家的近臣。
此番來乾州一是代表各自的皇帝表達對攻打黎陽津事件的道歉,因罪魁禍首已戰死,吳楚兩國願意做出妥協,並予以賠償所造成的損害。
二是願與乾州共結盟好,互不侵犯,友好相處。
江毅聽完來意後,道:“兩位先生,我馬上就得出征了,我先說幾句,我們乾州隻想發展我們自己,我們隻想自己的百姓有吃有穿就行了。
至於黃河以南的各國,怎麽打生打死,與我們乾州無關,我們乾州無意與各國為敵。
眼下異族大軍將至,我們乾州拚一州之力,正在北邊全力禦敵,至於青州南下之賊軍,我們乾州亦是鞭長莫及了。
若諸國還在我們乾州背後生戰生亂,我就在保護乾州百姓的同時,給賊軍放開一條路,讓他們從乾州一路南下,渡過黃河,直進中原。”
兩位特使聞聽大驚,趕緊起身道:“江元帥啊江元帥,你萬不可意氣行事啊,我等也即可返迴,向我家聖上曉明利害,我家聖上也斷不會給乾州增添是非的。
江元帥今天在人民軍報上的唿籲,我等都已看到,甚為讚同,如今異族五十萬軍大舉進犯,我等更要摒棄前嫌,一力禦敵才是啊。
江元帥請放心,我等返迴後,即可奏稟我家聖上,力所能及的為乾州提供幫助,絕不會坐視乾州拚一州之力抵抗外族的,還望江元帥明鑒啊。”
江毅一抱拳道:“如此,江毅便先謝過兩位先生了,希望兩位先生記住今日的談話,如今戰事將起,北邊告急,江毅這就出征了,各位告辭。”
江毅說完,轉身大步走去。
兩位特使與薛城元、嚴從喻對著江毅的背影拱手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