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武朝十七州中最北邊的一個州,與北方草原諸部落接壤。


    上千年來與中原國家屢有戰爭,自武朝建國後的二百多年來,有規模的戰爭沒怎麽發生過,倒是小打小鬧的邊境摩擦幾乎沒有停下過。


    三十年前,靺鞨族在漠北極寒的大湖邊突然崛起並壯大,迅速吞並了武朝北方草原的諸國,成立了奧屯國。


    奧屯國在大汗博都哩彥斤活著的時候與武朝尚能和平相處,雖然有過幾次規模較小的戰爭,好在雙方還能克製,各有勝敗後便偃旗息鼓了。


    八年前,博都哩彥斤死後,由他的大兒子博都哩賽康接任奧屯國大汗,自此,與武朝的邊境則是摩擦不斷。


    尤其博都哩賽康的弟弟博都哩孛幾獲封鎮南王,掌管與武朝諸事務後,兩國邊疆幾乎沒有平靜過,每天都有戰爭。


    武朝武烈侯陶宗伍當統兵元帥的時候,也曾與博都哩孛幾打過幾次,每一次都是博都哩孛幾吃虧,於是博都哩孛幾便不再挑釁武朝。


    四年前,朝廷不知什麽原因,突然將武烈侯調迴京師,將黎陽王府小王爺、黎陽王的大兒子百裏遠出任護國大將軍,接替調迴的武烈侯,統兵五萬鎮守幽州。


    自百裏遠到任幽州後,獲知武朝換了統兵將領的博都哩孛幾,立刻率軍五萬,來幽州邊疆叩關叫戰。


    一個是奧屯國的鎮南王,一個是武朝黎陽王府的小王爺,兩人年齡相仿,又都是是心高氣傲之人,甫一見麵各自就拚盡全力,聲嘶力竭的大喊著指揮手下的士兵全力戰鬥。


    百裏遠統領五萬邊軍中,騎軍不到兩成,而草原長大的奧屯國士兵自幼在馬背上長大的,全是騎軍。


    兩軍一接戰,百裏遠就知道大事不妙,眼看著自己的步軍,被人家排山倒海般湧來的騎軍一個衝鋒就倒下了一半。


    百裏遠見狀趕緊鳴金收兵,撤迴城關內,總算是沒有全軍覆滅。


    從此百裏遠吸取了教訓,堅守關城,再不出戰。博都哩孛幾雖有數次攻城,奈何百裏遠率部拚死堅守,雙方為此都付出了不小的損失。


    尤其是博都哩孛幾,騎軍攻城本就劣勢,連續數次強攻百裏遠的堅城,損失較為慘重,很是心痛,於是怏怏而歸。


    此後一年多時間沒有再對百裏遠固守的堅城發動攻擊,而是重新整頓兵馬,從其他地方對幽州發動侵襲,試圖打開南下的通道。


    百裏遠其人,自小生性粗暴,又自恃出身高貴,目空一切,蠻橫無理,對任何人都不屑一顧,稍有不滿,便拳腳相對,尤其是對待朝廷官員,亦是如此,但凡他聽到任何人對黎陽王府齟齬,他必打上門去。


    幸虧有黎陽王一直管束,百裏遠才沒惹出大的亂子,但他的惡名卻享譽京師。


    黎陽王一怒將其發到幽州,在邊軍中曆練,哪知他待有半年,便暗使手段將武烈侯調迴,自己掌軍。


    百裏遠雖殘暴,但不無腦,自初始與博都哩孛幾大戰吃了虧後,他便及時匯給報黎陽王,補足兵員,堅城不戰,從此一下走了兩個極端,從死攻,到死守。


    幾年以來,草原大軍也未再攻城,卻距城不足五裏處紮營長駐了,兩軍從打死打活變成了毗鄰而居、雞犬相聞,期間百裏遠與博都哩孛幾也多有接觸,兩人相處久了,也暗中做了一些蠅營狗苟的交易。


    但兩人都沒忘記的是彼此是敵人,是沒有什麽友誼可言的,雙方暫時的苟且也僅是各自的戰略需要而已。


    幽州,邊塞之州,雖距中原較遠,冬季長,多寒冷,不如江南魚米之鄉富足,但其憑借邊塞的優勢,貿易特別發達。


    縱是兩邊戰火紛飛,邊境處的貿易小鎮依舊不會被戰火波及,這是千百年留下來的默契,從未被一方打破過。


    就連當今的奧屯國亦是如此。自博都哩孛幾駐守邊境,他與手下的士兵也從未襲擾過邊塞上的幾處貿易小鎮。


    這都源於他們對來自中原內地物品的喜愛與急需,絲綢、瓷器、茶葉、糧食、精鹽和一些手工藝品等,一進入小鎮,立刻就被來自奧屯國的商人買走。


    然而,近幾年中原武朝國內形式極不穩定,加之冀州、青州遭逢屠戮,北上的商路阻斷,奧屯國內的商人也是損失很大。


    在多方的努力下,好不容易開辟的從司隸,經並州,再進幽州的商路,一個多月前,武朝的正旦日當天,被武朝境內的黑旗軍給搶了。


    十來萬人的黑旗軍突然進入並州大肆搶掠,除了將百姓家的錢糧給搶掠一空外,還將北上商人的貨物也全部搶掠一空了。


    這下令許多奧屯國的商人損失極為慘重了,許多商人都是奧屯國內高官或貴族,他們紛紛找大汗博都哩賽康哭訴此事,並請求大汗出兵武朝,剿滅黑旗軍,追迴被搶物資。


    大汗博都哩賽康聞聽此事,也是大怒,遂命弟弟鎮南王博都哩孛幾不惜代價也要為奧屯國的商人討迴公道。


    博都哩孛幾接到大汗的旨意後,悍然出動騎軍八萬,不顧路上的積雪,打破千百年來“兵不犯商”的默契,趁夜攻破邊境商貿小鎮,進入幽州。


    兩天後完成了進入幽州後的集結,從百裏遠的背後突然發動襲擊,百裏遠根本沒做出來自背後襲擊的防備,五萬兵馬對陣八萬鐵騎,雙方大戰了一天兩夜後,百裏遠敗逃,幽州邊關自此失陷。


    這也就正式打開了奧屯國進入武朝的大門。


    一個月間,隨著又有二十多萬奧屯國士兵相繼進入幽州,幽州自此全境失陷,徹底淪為奧屯國的占領區。


    待百裏遠一鼓作氣南逃進冀州,等了三天收攏潰散迴來的兵馬,不足三千人,還人人帶傷,騎軍幾乎損失殆盡,百裏遠欲哭無淚。


    待百裏遠得知博都哩孛幾闖商鎮入侵的真相後,勃然大怒,大罵劉成虎誤國。


    遂帶領手下的殘兵敗將直往真定,找劉成虎算賬。


    幽州邊境軍事重地“朝天關”失守,百裏遠南逃之事,被人民軍派來的暗探迅速快馬迴報,不到十天,江毅便得到了消息。


    江毅看著手裏的密信,不由對百裏遠大罵無能,喪權辱國,實在該死。


    當江毅看到邊境竟然有一座不設防的小鎮,還美其名曰“兵不犯商”,竟然傳承千百年了,都被氣笑了。


    他來到隔壁的一座小院,這是嚴從喻辦公與休息的地方。


    門口站崗的兩名士兵見大元帥到來趕緊抱拳行禮,江毅揮手一下,大步進入。


    當嚴從喻看完江毅拿給他的密信後,驚的半天都迴不過來神,口中驚唿道:“這下可要出大事了,可要出大事了啊!銘遠,幸虧你有先見之明,要不然我們的背後也被草原野人給偷襲了啊!”


    江毅道:“作為統兵將領,就應該防止可能發生的戰事,就不知他們的鐵騎什麽時候來犯我們乾州了。


    眼下他們占據了幽州,冀州等於是一座不設防的城池,他們隨時即可長驅直入。


    如果從咱們乾州南下,倒還好辦,我們人民軍足可以抵擋住,如果從青州或並州南下,我們就鞭長莫及了。”


    嚴從喻長長歎了口氣,道:“若真是那樣,武朝危矣。”


    江毅道:“是啊,如果草原鐵騎經並州一路南下,那就直逼京師了。”


    嚴從喻無奈的說道:“隻希望朝堂諸公能有辦法應對吧,這樣天下的百姓也能少些塗炭。”


    江毅哈哈一笑,道:“我的文台老兄,咱們現在誰也管不了了,隻要守住我們的乾州,讓乾州百姓不再受苦受難就行了,別人的死活與我們無關。”


    江毅說完,走出了嚴從喻的屋子,他心裏有點沉重,更多的是欣喜激動。


    沉重是因為又有百姓因戰事遭難了,欣喜激動的是,他終於見識到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鐵騎了。


    江毅來到軍營後麵的一個兩進的院子,門口也有哨兵值守,江毅進去後院內一家人正在天井嬉鬧。


    見江毅的到老,一名近四旬的中年男子趕緊迎了過來,笑著說道:“銘遠兄弟,歡迎歡迎啊。”


    江毅也不客氣,一拉他的衣袖,道:“胡兄,走,咱們書房談。”說完話和院子裏的幾個小孩子打著招唿。


    這個中年男子就是胡風胡丞相的長子胡占,被人民軍從司隸綁迴來後一直關在武始的軍營中。


    江毅京師之行與胡風一番深談後才知實情,迴到乾州密會了胡占,並交給他一封由胡風親筆寫的私信。


    胡風在信中說的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要兒子胡占可以無條件的相信江毅即可。


    江毅又與胡占商討了許多其他事情,當然,在如何對待胡占一家人的問題上,為了不打擾到朝堂上的胡相,胡占一家四十多口人,對外仍是被江毅關押著,等胡相拿銀子贖人,江毅的要價是一千萬兩白銀。


    江毅與胡占在書房坐定後,未等胡占倒水沏茶,江毅就把草原鐵騎已經占據幽州的事說了出來,令胡占大吃一驚,壺中的熱水差點倒到腳上。


    江毅此次來找胡占的目的就是讓胡占修書一封送至並州的妹妹家中,讓他們一家即可遷到乾州境內安心住下,免得北方鐵騎順並州南下進逼京師時遭到傷害。


    胡占知曉江毅的來意後很是感激,拉著江毅的手不停道謝,江毅道:“弟弟我無意間犯了大錯,幸得胡師叔寬宥,不然弟弟都得慚愧死不可。再等些時日,等局勢明朗了,你和幾個後輩就別在家裏閑著玩了。


    乾州好多地方還缺官員呢,你也去治理一地吧,老兄你可不能隻吃飯不幹活吧?”


    胡占哈哈大笑,拍了一下江毅的胳膊:“你呀。”


    京師朝堂。


    整個大殿內鴉雀無聲,許多官員臉上都嚇得蒼白了。


    胡風道:“太後,皇上,‘朝天關’失守,護國大將軍戰敗潰逃至冀州,致使幽州陷落於北方蠻國手中。


    今日黎陽王也在場,不知接下來該如何應對,還請黎陽王速速定計,眼下形勢自不等人。


    北方草原蠻人近三十萬人已經占據幽州,幽州以南已無險可守,老夫若做最壞打算,其鐵騎順並州一路南下,則即可危逼我京師,請黎陽王速速決定吧。”


    胡風說完便退迴了班中,大殿上除了個別官員的長籲短歎外,再無人發聲。


    黎陽王此時氣得要死,恨不得親手劈了自己的大兒子百裏遠,可氣歸氣,恨歸恨,眼前該如何應對呢?


    從哪調兵護佑京師呢?


    如果奧屯國近三十萬大軍一路南下,如何抵擋?


    黎陽王更是一籌莫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見應如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木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木刀並收藏再見應如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