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了一半的江毅突然眼前一道亮光,一個念頭不由生出。


    他馬上命人去喚張茂文縣令。


    兩刻鍾左右,張茂文滿頭大汗的跑來了,江毅打趣道:“張縣令敲寡婦門被狗攆了?”


    張茂文一翻白眼:“你手下說有要事與我相商,我若走慢,定被你一陣奚落,現在來快了,還被你打趣。”


    江毅也不接話,一拉他的袖子:“來書房,有事與你詳談。”


    二人書房坐定,江毅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張茂文一臉驚喜,江毅說:“你別顧著高興啊,咱們先把事情說清楚,保境安民我負責,第一年的錢糧我負責,第二年你不但不能給我要錢要糧,你還得保證供養我的軍隊。”


    張茂文一拍胸脯:“放心,放心,包在我身上。”


    原來江毅生出一個想法,既然乾州空虛,尤其邯鄲郡空著,不如過去占領了。


    至於錢糧,這不馬上有了嗎?戶部尚書家的小管事已經在來的路上了,錢糧肯定是有,隻是多與少的事了。


    至於人口嗎?先搞十萬難民,每個人頭分土地多少,丈量完了再說。


    江毅算了一下,十萬難民,人均每天一斤半糧食,養三百天,需要四千五百萬斤,折合古代的算法就是三十七萬五千石。


    目前勞教了豪門富紳的子弟有近三百人,保守的勒索他們家,平均一家五千石糧食,就是差不多一百五十萬石。


    一家再勒索五千兩銀子呢?就是一百五十萬兩。


    可以把邯鄲、桓安兩個城市都能重新複活起來了。


    江毅想想都能笑醒,何況張茂文呢?


    有近一年的錢糧打底,張茂文能不高興?而且還又是去了邯鄲郡城。


    至於難民?豫州的、司隸的、京師外麵的加起來五十萬都不止。


    好了,籌劃完畢,對戶部尚書家的小管事嚴網以待了。


    張茂文也沒有閑著,開始思考邯鄲與桓安兩地官員的人選問題。


    過了十天,果然沒讓江毅失望,小管事來到涉縣了,一進縣城,迫不及待的來到軍營門口求見江毅。


    江毅一身書生裝扮,微笑著在中軍大廳接待了他,聊的很愉快,不過小管事有點害怕,略顯哆嗦。


    下午在江毅的安排下,有江毅的親兵陪同,小管事見了近三百名“勞教人員”,包括禮部右侍郎徐大人。


    在去見勞教人員之前,江毅告訴小管事說,他們在裏麵吃喝不愁,不要給他們帶錢財了,有也沒地方花銷。


    至於吃的更不許帶進去,萬一發生中毒事件,我們沒法給他們家人交待。


    你可以把衣物給他們,但必須接受檢查。


    就這樣,小管事帶來的眾位豪門富紳們給子弟們的吃食和錢財,全部被江毅沒收了。


    小管事是在勞教隊見到了這些豪門少爺們,他們在城外的一處院子裏居住,院子是新建的,院牆很高,牆上站有人民軍士兵。


    小管事進院的時候被搜了一下身,按士兵的說法是為了這些勞教人員的安全考慮。


    這些少爺們住的房子不大,但建的很整齊,一排一排的,每個房子裏沒有床,是泥巴砌成的大通鋪,一個鋪上睡十五個人。


    鋪上的被褥疊的四四方方的,整整齊齊的放在大鋪一頭。


    小管事進院的時候,這些少爺們已經排好了隊在等著了,隊伍站的整整齊齊,旁邊有幾個士兵在喊著什麽,眾少爺們隨著士兵的喊聲一起動,一起停,一起收腳,一起垂手,臉抬的一樣高,看著前方。


    侍郎徐大人排在隊伍的邊側,站的也很直,跟眾少爺們一樣的站法。


    小管事看著他們,都黑了,不過看起來結實很多,變化最大的就是這些人以前的懶散沒有了。


    江毅的親兵跟院子裏的一個軍官悄悄說了幾句話,那名軍官點點頭,然後大步走到隊伍的前麵站住,大聲道:“隊員們。”


    小管事隻見眾少爺們包括徐大人微微伸出的左腳“嘩”一下齊齊的收了迴去。


    那軍官繼續道:“這位是京師戶部尚書府的劉管事,受你們家人的委托來看看你們。


    給你們一個時辰的時間,你們分別跟劉管事聊幾句,一個時辰後在這集合。明白了沒有?”


    徐大人和眾少爺們齊齊大聲答道“明白了。”


    軍官說:“好,隊伍就地解散。”


    大家開心的熱鬧著,隻見一個青年人哭著走向劉管事。


    劉管事一看到他馬上流淚了,哭著喊:“少爺,您受苦了。”


    第二天,劉管事又在軍營大廳裏見到了江毅,一見麵,他先給江毅深施一禮,感謝江毅對少爺的關照,感謝江毅教會少爺很多東西。


    江毅說:“其實我沒教他們什麽,我隻教他們做人的基本道理,人沒有高低貴賤,沒有三六九等,隻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換來的吃食,才是最香最好吃的。”


    劉管事沉思一陣,又施一禮道:“在下受教了。”


    江毅讓他坐下。


    江毅道:“我知道你來的真正目的,咱們不用繞彎子了,我就實話實說吧,一會我給你一份單子,上麵是我給他們的家人所要的錢糧物資的數目。


    你迴去後告訴他們的家人,一粒糧、一文錢,一寸布都不能少,我不討價還價。


    而且我還規定了時間,在這個時間裏沒有給我送來錢糧的,我要收罰金,拖的越久,罰的越多。


    還有一件事,你必須給尚書大人說清楚,我要的這些錢糧,不是我自己吃喝揮霍了,我要讓京師、豫州、司隸的難民都來乾州。


    我是在幫朝廷安置那些難民,朝廷就沒有什麽表示的嗎?


    好了,我的話完了,我知道你也當不了家,做不了主,你馬上迴京師吧。”


    江毅說完從旁邊的桌子上拿出厚厚一疊紙張遞給劉管事:“收好吧,這就是我提出來的最低底線。”


    劉管事再施一禮,告辭出門,被士兵送至門外,自是返迴京師不提。


    晚上,張茂文過來找江毅談事,細細看了江毅謄寫過的索要清單,嚇了一跳。


    江毅笑道:“我總要了三百萬石糧食,五百萬兩白銀而已。對於那些達官顯貴,或許銀子不是問題,糧食有點困難,沒問題啊,他可以給我折算成銀兩送來也行。


    我花錢雇我的軍隊去找紅巾軍搶去,他們不是搶了黑旗軍嗎?我就去搶他們。”


    張茂文哈哈大笑:“銘遠啊,你越來越不像一個書生了,活脫脫像一個土匪。而且還是特別膽大的土匪,動不動就搶,你搶了黑匪軍,又綁票了一大幫官宦子弟,這還沒完結呢,你又盯上了紅巾軍。


    你告訴老哥,搶完紅巾軍,你準備搶誰?”


    江毅也是哈哈大笑,想了一下,道:“那要看我有沒有發財,我要是還窮,我就去搶皇宮,把小皇帝綁來,給太後要一千萬兩白銀贖人。”


    張茂文先是嚇了一跳,笑罵道:“你真是個大土匪”。


    半個月後,京師。


    左丞相胡風在書房裏將茶碗摔得粉碎,怒氣衝衝道:“五十萬兩白銀,二十萬石糧食,還有一萬匹布。他江毅真敢要,真敢要啊!他想幹什麽?他這是想養軍隊造反嗎?”


    京師的今晚很不平靜,近三百個家庭或是咆哮怒吼,或是捶胸頓足,或是長籲短歎。


    嚴府,書房。


    嚴從喻道:“父親,今晚京師可謂是家家不安啊。”


    嚴師麵容含笑,道:“為父早有料到銘遠會獅子大開口,但還是小瞧了他,沒想到他竟然大開口到如此地步。”


    嚴從喻道:“這一石激起千層浪,幾家歡樂幾家愁啊。”


    嚴師感慨:“有的為官多少年了,有的為官多少代了,貪墨的民脂民膏也該拿出來一部分了。其實銘遠也沒給他們多要,不過九牛一毛而已。


    再說銘遠也不是為了自己,他收納難民其實也是為了解朝廷之圍啊。朝廷的事,銘遠在做,為了做到這些事情,他不惜與百官為敵。”


    嚴從喻道:“父親,您認為銘遠下一步該如何?”


    嚴師輕撚胡須,笑容綻放:“此子自此龍歸大海,虎嘯山林了。嗬嗬嗬。”


    嚴從喻疑惑道:“父親您就這麽肯定?”


    嚴師依然笑眯眯的,重重的點了幾下頭:“銘遠或許不會一帆風順,或許不會籌謀深遠,但他最大的優點你知道是什麽嗎?”


    嚴從喻道:“請父親明示。”


    “銘遠最大的優點就是見招拆招,而且麵對同一招,他能尋到幾種拆解辦法。他這一點,為父以為目前無人能敵。這也正好彌補了他對長遠籌劃欠缺的遺憾。


    就是他的這個優點,故而他隨機應變,相機行事,從而能出奇而製勝。因此為父推斷,銘遠能走很遠,比你想的還要遠。”突然,嚴師笑容收斂,麵色鄭重道:“為父有一句話必須忠告於你。”


    嚴從喻趕緊站起,拱手道:“請父親明示。”


    嚴師道:“因為你是我嚴昌廉的兒子,他定不會負你,你萬不可負他。”


    “兒子定不敢忘。”嚴從喻鄭重道。


    嚴師緩了一下,悠悠道:“你若負他,第一次,他會原諒你,認為你是無心之失。第二次,他會遠離你,認為你是他恩師的兒子。


    若你負他第三次,他追你到海角天涯也要殺了你,不是因為你負他,是因為你墮了他恩師的名望。他對不義之徒,殺起來毫不手軟。”


    嚴從喻拱手道:“父親大可放心,我定與銘遠永不相負。”


    嚴師笑容滿麵,開心的點著頭。


    第二天小朝會。


    朝堂上站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員。


    眾人剛剛給皇上和太後見了禮,還沒等洪公公喊出“有事早奏,無事退朝”的話呢,戶部尚書已經出班了。


    “臣,戶部尚書孫有道有本啟奏。”


    八歲的小皇帝童聲童氣的說道:“準奏。”


    “謝皇上,”孫有道直起身來,從袖子裏拿出一本奏折,雙手奉承。


    一太監走來,雙手接過奏折,轉呈給八歲的小皇帝,小皇帝一手接過奏折,放在案上。


    孫有道說道:“皇上,如今已是六月,近二十萬難民圍聚京師已達七八個月之久了,京師外圍並無可耕種土地,又無可勞作之所,長久下去必生禍亂啊。


    臣以為,應為難民擇一去處,使之能安身立命。”


    這時,左丞相胡風出班奏道:“皇上,臣也有本奏。”


    小皇帝小手一抬,道:“胡相平身,準奏。”


    胡風道:“皇上,臣以為應當將京師、司隸、豫州、兗州的難民遷移進乾州,目前禍亂乾州的黑匪軍已然退迴冀州真定。


    當下乾州空虛,城池廢弛,房屋、土地皆皆為空處,難民入住即可生產。


    隻是,隻是以前官員多有被黑匪軍戕害,餘者逃亡他處,目前乾州除了涉縣之外,尚無任何官員。臣請皇上著吏部應即可考官,補缺各級。


    另外,為保乾州之安定,以防黑匪軍或其他賊軍再度禍亂乾州,臣以為應派武烈侯陶宗伍統領三千金甲衛常駐武始。”


    朝堂霎時一陣議論紛紛。


    站在班中的嚴師表情如常,心裏卻一陣難安,老狐狸出手了,將老將派去正好扼守涉縣到乾州腹地的咽喉。


    銘遠啊銘遠,你若將武烈侯擊敗,天下你的對手就屈指可數了。


    你胡風出手很辣,一下想掌控乾州,你知道乾州是怎麽迴來的嗎?


    現在你兒子還在銘遠手中,你會有所顧忌的,我得出麵幫我愛徒撐撐場子。想到此,他故做老態狀,咳嗽了幾聲,顫顫巍巍的出班。


    嚴從喻見父親突然此狀,他也是心思活泛通透,當即領悟,趕緊走近攙扶父親慢慢伏身向皇帝拜禮。


    嚴師沙啞著嗓子道:“皇上,老臣嚴昌廉有事啟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見應如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木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木刀並收藏再見應如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