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遼現在可以兵不血刃的每年從宋國那裏得到一大筆歲幣,是為什麽呢?


    當時耶侓洪基聽到老師耶侓乙辛這樣發問的時候,他自己也的確認真的思考過,也試著迴答道:那是宋國懼怕我遼國的兵強馬壯,是宋國人怕我遼國勇猛的騎兵南下。


    沒想到把老師氣的確直接開罵道:一派胡言,我的陛下,你怎麽能這麽想呢?咱們遼國的人口才多少?而你反觀宋國的人口有多大?您真以為現在兩國開戰,我遼國能取勝嗎?您真的想的太天真了。


    自我們遼國建立以來就與宋國之間的關係始終錯綜複雜。現在每年,宋國人願意以設幣的方式向上交於您這個遼皇以求兩國避戰。


    這一行為背後,是隱藏著深刻的政治和經濟考量的。我們大遼國這個北方大國,實力強大,兵強馬壯。


    而宋國雖然在經濟上較為發達,但在軍事上卻無法與遼國相提並論。因此,宋國人不願意被遼國牽製太多的兵力,如果宋國人要與我們遼國開戰的話,那樣是無疑給西夏人、羌族人等小國和部族提供了成長和擴大的機會。


    對於宋國而言,保持一定的軍事距離,既能夠維護國家安全,又能夠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現在更為微妙的是,宋國皇帝年事已高,他渴望保持一個安定的權力過渡期。歲幣的交納,在某種程度上,為宋國的穩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而宋國人能通過貿易的方式,又能將繳納遼國這裏的歲幣賺迴宋國去,實現經濟的循環。這是一種雙贏的模式,兩國都能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然而,這一平衡被將被遼皇耶律洪基的一個收禮而打破:“如果宋國得知我遼國與西夏人進行結盟了,那麽宋國人他們會怎麽辦?”被老師耶侓乙辛這麽一解說,遼皇耶律洪基也明白過來了。


    他深知,一旦遼國與西夏人結盟的消息傳到宋國,宋國人必定會加強備戰,而不會再向遼國遞交歲幣以求平安。由於遼國實力強大,宋國人主要的防範對象將會是遼國。


    到那時,戰爭的主要方向將轉向遼國人,而西夏人則會趁機發展壯大。這無疑對遼國構成了一種威脅。


    麵對這一嚴峻的形勢,遼皇耶律洪基深知,他必須重新審視與宋國、西夏人之間的關係,以尋求更為穩妥的解決方案。


    直這一刻,遼皇耶律洪基意識到,國際關係的複雜性遠超過他的想象。他開始明白,一個國家的決策不僅僅關乎到自身利益,更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的命運。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裏,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維護和平穩定,成為了他日夜思考的問題。而這一係列問題,都源自那個看似簡單的歲幣交納。


    每個決定,每個行動,背後都有其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宋國的備戰,還是西夏人的發展,都與遼國的決策息息相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援助了假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樹缺金不缺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樹缺金不缺鋼並收藏援助了假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