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怎麽安慰人,陳林也逐漸摸索出了一點心得。
等潘媽哭了一會兒,陳林再安慰她:“我查過克羅恩病的資料,症狀和其他炎症性腸炎很相似,不太典型。有時候可能連醫生都很難判斷,一般也是大醫院才能確診。誰都沒想到孩子會得這麽重的病,你也不用太自責,沒人想到普普通通的拉肚子會這麽嚴重。好在現在已經確診了,醫生知道用什麽藥能緩解。雖然這一針反應有點大,但第一針效果還是很明顯的,說明這個藥對你兒子有作用,隻要能挺過這兩天會越來越好的。怕就怕即便打了這種生物製劑病情也沒得到緩解,說明這種藥對病人不起作用,換別的藥也不見得比這個好。”
潘媽:“我也不是想怪誰,就是覺得不公平,為什麽讓我兒子得這種怪病。好端端的孩子本來活潑開朗,我們還打算帶他去歐洲旅行,現在別說出國了,平時出個門都困難。他才8歲,還有一輩子呢,以後可怎麽辦啊!”
每個患兒的家長都會覺得不公平,為什麽偏偏是自己的孩子?
陳林:“克羅恩病是慢性病,是一種容易反複發作的慢性炎症。但其實平時注重保養,你給孩子按時服藥、定期複查。飲食上盡量營養均衡,少油少糖高蛋白低油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是能夠控製病情的。”
潘媽:“控製?我們為什麽住院?就是他腸子不行了,想要給他做手術,把爛的地方切掉。控製病情說得容易,就算我為他考慮得麵麵俱到、無微不至,可誰能預判病情的變化呢?”
陳林:“現在處於急性發病期,治療過後症狀會緩解的,到時候再好好調養也來得及。”
潘媽:“可是做人最大的樂趣也沒有了啊。以前這孩子可喜歡出去玩了,我們經常帶他出去旅行,各個城市走一走,自從生病後就不怎麽出門了。愛吃的東西不敢吃,基本上外麵所有的飯店都不能嚐了吧?中國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出門去旅行體驗不同的文化,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吃當地小吃吧?你說咱們大人平時都想要喝個奶茶、吃個火鍋,小孩現在正是嘴饞的時候,突然一下子就什麽都不能吃了,還是一輩子,放誰身上都接受不了。”
陳林:“話是這麽說,但和口腹之欲相比,命更重要對吧?取舍之下咱們也隻能選擇保命。還好你家裏經濟條件比較好,就算不吃好吃的,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體驗生活對吧?”
嘶,他心裏犯嘀咕,這媽看問題角度還挺清奇。看來還是有錢,別人家都想著保命,他們還能想到吃喝玩樂。
潘媽:“你可能覺得我很狹隘,想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但我是個全職媽媽,平時老公在外麵賺錢,我就負責貌美如花。之前在家裏的時候我就喜歡進廚房做點好吃的,看他們爺倆滿足的吃相我就很有成就感,好像自己被認可了一樣。還以為老天爺對我很好呢,家庭幸福美滿,孩子也聽話懂事,誰能想到遇到這種事情。我現在甚至覺得是不是我做的東西有毒,才把孩子毒成這樣的。”
陳林看她很年輕的樣子問:“肯定不是啊,你怎麽能這麽想呢?完全和你沒有關係!潘媽你多大啊?看起來也才20幾歲,可能你自己心裏還是個孩子呢吧?”
潘媽:“你看我兒子這麽懂事,其實就是因為我平時像個小孩一樣,所以他才這麽早熟。”
陳林恍然大悟:“怪不得,他是把自己當成小大人,想要照顧你。那你老公呢?他什麽想法?”
潘媽:“肯定治啊,自己親兒子怎麽都要救。以前我們覺得自己有錢什麽問題都能解決,現在看錢是最沒用的東西,我們願意用所有的家產換他身體健康,可就算有再多的錢也換不迴來。有人竟然跟我說病了就病了,治不了就治不了,反正有錢大不了再生一個,氣得我當時就想殺人。那是人命,又不是小貓小狗,就算貓狗生病了該治也得治吧?大家都是獨立的個體,誰都代替不了誰,就算再生一個,我兒子就是我兒子,他弟妹也代替不了他。”
陳林:“嗯?你怎麽好像又突然頭腦清醒了?”
剛剛還以為這媽是沒頭腦的貴婦,突然冷不丁蹦出一句還挺有道理。
潘媽:“唉,之前我願意刷劇,每天不看電視劇就覺得難受,可沒想到現在自己成家庭劇裏的角色了,突然變成了那種幡然悔悟、唾棄金錢的無知少婦。就像個笑話一樣,我老公拚了命的賺錢是為了什麽?現在連兒子都救不了。之前他還經常出去和狐朋狗友一起喝酒應酬吹牛逼,最近一下老了十歲,以前的精氣神都沒了。”
陳林:“有錢說明你們有賺錢的本事,孩子生病誰也控製不了,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係。有錢也不是一種罪過,反而能幫你們更好的治病,有多少人生病了還沒錢呢。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把孩子的病看好,讓他情況穩定,你們兩口子才能放下心。”
好像聽出了對方的意思,潘媽:“我也不是無病呻吟,可事情既然發生在我們家,我家就是這麽個情況,誰都不希望自己孩子生病。最近孩子爸在到處聯係醫院,這裏不行就上北京,北京不行就出國。”
陳林:“過段時間北京的專家來我們醫院,但我不知道是哪方麵的專家,是不是治你們這種病的。到時候你們可以問問醫生,能看的話就掛個號,不用跑那麽遠了。”
潘媽:“北京專家?哪個醫院的?”
陳林:“首都兒童醫院。”
潘媽:“我老公也想去那個醫院給孩子看病,如果他們真來的話,剛好不用折騰了。你看孩子現在這樣別說坐飛機火車了,連上廁所的力氣都沒有,折騰不起。”
陳林:“你放心吧,沒事的,說不定他明天就好多了呢。”
等潘媽哭了一會兒,陳林再安慰她:“我查過克羅恩病的資料,症狀和其他炎症性腸炎很相似,不太典型。有時候可能連醫生都很難判斷,一般也是大醫院才能確診。誰都沒想到孩子會得這麽重的病,你也不用太自責,沒人想到普普通通的拉肚子會這麽嚴重。好在現在已經確診了,醫生知道用什麽藥能緩解。雖然這一針反應有點大,但第一針效果還是很明顯的,說明這個藥對你兒子有作用,隻要能挺過這兩天會越來越好的。怕就怕即便打了這種生物製劑病情也沒得到緩解,說明這種藥對病人不起作用,換別的藥也不見得比這個好。”
潘媽:“我也不是想怪誰,就是覺得不公平,為什麽讓我兒子得這種怪病。好端端的孩子本來活潑開朗,我們還打算帶他去歐洲旅行,現在別說出國了,平時出個門都困難。他才8歲,還有一輩子呢,以後可怎麽辦啊!”
每個患兒的家長都會覺得不公平,為什麽偏偏是自己的孩子?
陳林:“克羅恩病是慢性病,是一種容易反複發作的慢性炎症。但其實平時注重保養,你給孩子按時服藥、定期複查。飲食上盡量營養均衡,少油少糖高蛋白低油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是能夠控製病情的。”
潘媽:“控製?我們為什麽住院?就是他腸子不行了,想要給他做手術,把爛的地方切掉。控製病情說得容易,就算我為他考慮得麵麵俱到、無微不至,可誰能預判病情的變化呢?”
陳林:“現在處於急性發病期,治療過後症狀會緩解的,到時候再好好調養也來得及。”
潘媽:“可是做人最大的樂趣也沒有了啊。以前這孩子可喜歡出去玩了,我們經常帶他出去旅行,各個城市走一走,自從生病後就不怎麽出門了。愛吃的東西不敢吃,基本上外麵所有的飯店都不能嚐了吧?中國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出門去旅行體驗不同的文化,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吃當地小吃吧?你說咱們大人平時都想要喝個奶茶、吃個火鍋,小孩現在正是嘴饞的時候,突然一下子就什麽都不能吃了,還是一輩子,放誰身上都接受不了。”
陳林:“話是這麽說,但和口腹之欲相比,命更重要對吧?取舍之下咱們也隻能選擇保命。還好你家裏經濟條件比較好,就算不吃好吃的,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體驗生活對吧?”
嘶,他心裏犯嘀咕,這媽看問題角度還挺清奇。看來還是有錢,別人家都想著保命,他們還能想到吃喝玩樂。
潘媽:“你可能覺得我很狹隘,想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但我是個全職媽媽,平時老公在外麵賺錢,我就負責貌美如花。之前在家裏的時候我就喜歡進廚房做點好吃的,看他們爺倆滿足的吃相我就很有成就感,好像自己被認可了一樣。還以為老天爺對我很好呢,家庭幸福美滿,孩子也聽話懂事,誰能想到遇到這種事情。我現在甚至覺得是不是我做的東西有毒,才把孩子毒成這樣的。”
陳林看她很年輕的樣子問:“肯定不是啊,你怎麽能這麽想呢?完全和你沒有關係!潘媽你多大啊?看起來也才20幾歲,可能你自己心裏還是個孩子呢吧?”
潘媽:“你看我兒子這麽懂事,其實就是因為我平時像個小孩一樣,所以他才這麽早熟。”
陳林恍然大悟:“怪不得,他是把自己當成小大人,想要照顧你。那你老公呢?他什麽想法?”
潘媽:“肯定治啊,自己親兒子怎麽都要救。以前我們覺得自己有錢什麽問題都能解決,現在看錢是最沒用的東西,我們願意用所有的家產換他身體健康,可就算有再多的錢也換不迴來。有人竟然跟我說病了就病了,治不了就治不了,反正有錢大不了再生一個,氣得我當時就想殺人。那是人命,又不是小貓小狗,就算貓狗生病了該治也得治吧?大家都是獨立的個體,誰都代替不了誰,就算再生一個,我兒子就是我兒子,他弟妹也代替不了他。”
陳林:“嗯?你怎麽好像又突然頭腦清醒了?”
剛剛還以為這媽是沒頭腦的貴婦,突然冷不丁蹦出一句還挺有道理。
潘媽:“唉,之前我願意刷劇,每天不看電視劇就覺得難受,可沒想到現在自己成家庭劇裏的角色了,突然變成了那種幡然悔悟、唾棄金錢的無知少婦。就像個笑話一樣,我老公拚了命的賺錢是為了什麽?現在連兒子都救不了。之前他還經常出去和狐朋狗友一起喝酒應酬吹牛逼,最近一下老了十歲,以前的精氣神都沒了。”
陳林:“有錢說明你們有賺錢的本事,孩子生病誰也控製不了,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係。有錢也不是一種罪過,反而能幫你們更好的治病,有多少人生病了還沒錢呢。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把孩子的病看好,讓他情況穩定,你們兩口子才能放下心。”
好像聽出了對方的意思,潘媽:“我也不是無病呻吟,可事情既然發生在我們家,我家就是這麽個情況,誰都不希望自己孩子生病。最近孩子爸在到處聯係醫院,這裏不行就上北京,北京不行就出國。”
陳林:“過段時間北京的專家來我們醫院,但我不知道是哪方麵的專家,是不是治你們這種病的。到時候你們可以問問醫生,能看的話就掛個號,不用跑那麽遠了。”
潘媽:“北京專家?哪個醫院的?”
陳林:“首都兒童醫院。”
潘媽:“我老公也想去那個醫院給孩子看病,如果他們真來的話,剛好不用折騰了。你看孩子現在這樣別說坐飛機火車了,連上廁所的力氣都沒有,折騰不起。”
陳林:“你放心吧,沒事的,說不定他明天就好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