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傾城四月迴的未央,一直到五月過完生日才從未央宮裏出來。無法想象,在這一個多月裏他到底經曆了什麽。
闊別許久的李傾城第一次,朝會來的人特別多,幾乎沒有缺席。
麵對眾多的陌生麵孔,尤其是前排可以入座的眾大臣,李傾城顯然有些不自在。
周池瑤說要給他一個大大的懲罰,顯然這才剛剛開始。
如今的朝堂,他完全是個新手,毫無疑問,一切都是困難的。
他大聲地說道:“有事奏事,沒事退朝。”
沒錯,熟悉眼下的朝局,他必然要一些時間才行。許多人都叫不出名字,這這分明是讓他難堪嘛。
“君上,臣有事要奏。”
“講。”
……
李傾城端坐許久,聽著有的沒的大小事端,對如今未央城的一些改變有了大致了解。最讓他震驚的是,在他離開的這三年時間,未央竟然發生了兩件非常大的事。
第一件是北迪人的主力樓然人,也就是與李策交手的那支,竟然在東林城對未央進行了試探。未央應對及時,在付出巨大傷亡之後,重創了樓然人的入侵軍隊,樓然人從此沒了動靜。
這一戰,未央湧現出了新的有才能的軍事將領,孫仕仁。
孫仕仁原本為一普通士兵,在和樓然人的作戰中屢立戰功,最後因為長官戰死,臨危受命成為東林都尉將軍。他上任之後,帶著東林守軍和慕容族的戰士,以少勝多。雖然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讓樓然人徹底退走,再不敢踏入東林一步。
第二件事情則是在半年多以前,中陽出兵五萬,兵困未央城三日。
中陽與未央相距五百裏山路,不僅要路過上陽,還要路過中陽和上陽爭議之地由上陽控製的甘華峽。顯然是周家某些人對未央之地仍不死心,居然勾結外人。否則,中陽人不可能會出現在未央城下。
周家某些人顯然低估了周池瑤在未央人心中的地位,也低估了未央如今的真正實力。雖然所有人都知道未央大軍主力駐紮在天台城和東林城,但他們不知道隻要周池瑤站高一唿,未央人人皆兵。
中陽雖然圍了城,但他們的糧草莫名其妙的在一夜之間消失,中陽大軍不戰自潰。從各地趕來的援軍,將走投無路的中陽人全數俘虜。
多數大臣不清楚,但李傾城明白,這些糧草必定是天門宮的高手出動,否則不可能悄無聲息的辦到。
雖然未央之圍已解,但未央的底牌也真正的暴露了出來,未央礦山那支上萬的裝備精良的軍隊第一次出現在眾人眼前。
北境亂,魏國放之不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北境窮。但未央有礦的事暴露,若是傳到魏國,必定是一場大禍。如今的未央雖然有了一定的實力,國庫也相對充裕,但和龐然大物魏國相比,顯然是不夠看的。
關於如何處置中陽這五萬人,朝廷上下至今仍然想不到合適地解決辦法。若是放迴去,那未央有礦的事情遲早會傳到魏國朝廷。若是全殺了,那和中陽的仇恨就結大了。
周池瑤處理了一部分,那就是讓中陽聞家用錢贖人。除了重要的聞家子弟,聞家子弟一百兩一個,普通人一兩銀子一個。聞家幾乎蕩盡家財,贖迴了一千多人。如今,仍然有數百的聞家子弟關押在未央。
除此之外,周池瑤還孤身迴了一次上陽。具體發生了什麽不得而知,但上陽如今有種成了未央附屬的感覺。
就在李傾城準備宣布退朝的時候,已經入朝為官的商臨站了出來:“君上,小臣還有一事。”
“講。”
“臣有一人,想要引薦給君上。”
李傾城走下高台,欺近其身,低頭盯著他看了又看,問道:“商二啊,聽聞你喝花酒與人打架,被人打得鼻青臉腫的,不知可有此事?”
商臨老臉通紅:“君上,這是朝會。”
“你也知道這是朝會。”李傾城笑道:“當著大家的麵,說說看,你收了人家多少銀子。”
“十銀。”他尷尬地比了一個手指。
李傾城點頭,大笑:“收一百兩銀子就敢來找我,看樣子關係親近真是好啊!”
然後他轉身走向高台,高聲對朝臣們說道:“商二這人啊,其實是有才華的,又八麵玲瓏,其實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但是,總是人沒個正形,諸位要多多教導他啊!”
商莂老臉有些掛不出:“君上!”
李傾城抬手,接著說道:“像商臨這樣私下收受財物的,絕對不在少數。畢竟,我們未央窮啊,誰能抵擋得住錢財的誘惑呢!在這裏,我給你們明說一條新的規矩。從今天起,所有人可以大方的向找你們辦事的人收受錢財,但是,你們隻能十取一,其他的給我乖乖交上來。否則,全部重罰,連帶家族。”
眾臣齊道:“君上!”
“這事王上早有察覺,可你們多數人於未央有大功,她生性善良,不好拿到台麵上來說,這個惡人就由我來做。”李傾城說道:“既然規矩是今天定的,那就既往不咎。”
“多謝君上!”
李傾城轉頭對鄭大人說道:“鄭大人,把這一條也寫進未央律法,然後分發給各地官員。”
“老臣遵命。”
李傾城又說道:“雖然我在家休息了一個月,對未央諸事皆已陌生,但一直以來,我都有在思考,如何讓未央變得更好。尤其是,如何給未央挑選真正的人才。”
“未央人雖少,但如今的地盤其實並不小。想要管理好這麽大的土地,那就需要更多的人才,而不是僅僅靠我們眼下這些人。當然,我不是說你們是靠著以前的關係才進入朝堂,或者說你們沒有才能。而是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才,或者能加快未央發展的人才,比如周子軒。”
“他原本是周家有不如無的無用之人,如今到了未央卻是如魚得水,才能得到了展示。像未央如今盛行的英雄醉,軍隊中的新甲等等,皆是出自於他之手。”
“除了他這等有才能之人,未央其實最缺少的是讀書人。”李傾城看向鄭夫子,又看了看眾人,道:“鄭夫子是我們未央最有學問之人,早年曾在魏國遊學,所見有才學之人甚多,他曾常歎不如。”
“未央學堂已開,可入學之人聊聊,多是你們這些官宦貴胄子弟,如此下去,選來選去還是這些人,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你們的影響,於未央的發展來說,完全沒有根本性的改變。想要強大未央,那無疑是緩慢的。”
“所以,在這裏,給你們所有人一個任務。給我想辦法搞些人來,不管用什麽方式。”
“當然,三年磨一劍的科考既然已經定下,那也要如期進行。文考君子六藝,武考六科兵策。不論年紀出生,身份籍貫,願為未央效力者,皆重用之。”
“臣等遵命。”
闊別許久的李傾城第一次,朝會來的人特別多,幾乎沒有缺席。
麵對眾多的陌生麵孔,尤其是前排可以入座的眾大臣,李傾城顯然有些不自在。
周池瑤說要給他一個大大的懲罰,顯然這才剛剛開始。
如今的朝堂,他完全是個新手,毫無疑問,一切都是困難的。
他大聲地說道:“有事奏事,沒事退朝。”
沒錯,熟悉眼下的朝局,他必然要一些時間才行。許多人都叫不出名字,這這分明是讓他難堪嘛。
“君上,臣有事要奏。”
“講。”
……
李傾城端坐許久,聽著有的沒的大小事端,對如今未央城的一些改變有了大致了解。最讓他震驚的是,在他離開的這三年時間,未央竟然發生了兩件非常大的事。
第一件是北迪人的主力樓然人,也就是與李策交手的那支,竟然在東林城對未央進行了試探。未央應對及時,在付出巨大傷亡之後,重創了樓然人的入侵軍隊,樓然人從此沒了動靜。
這一戰,未央湧現出了新的有才能的軍事將領,孫仕仁。
孫仕仁原本為一普通士兵,在和樓然人的作戰中屢立戰功,最後因為長官戰死,臨危受命成為東林都尉將軍。他上任之後,帶著東林守軍和慕容族的戰士,以少勝多。雖然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讓樓然人徹底退走,再不敢踏入東林一步。
第二件事情則是在半年多以前,中陽出兵五萬,兵困未央城三日。
中陽與未央相距五百裏山路,不僅要路過上陽,還要路過中陽和上陽爭議之地由上陽控製的甘華峽。顯然是周家某些人對未央之地仍不死心,居然勾結外人。否則,中陽人不可能會出現在未央城下。
周家某些人顯然低估了周池瑤在未央人心中的地位,也低估了未央如今的真正實力。雖然所有人都知道未央大軍主力駐紮在天台城和東林城,但他們不知道隻要周池瑤站高一唿,未央人人皆兵。
中陽雖然圍了城,但他們的糧草莫名其妙的在一夜之間消失,中陽大軍不戰自潰。從各地趕來的援軍,將走投無路的中陽人全數俘虜。
多數大臣不清楚,但李傾城明白,這些糧草必定是天門宮的高手出動,否則不可能悄無聲息的辦到。
雖然未央之圍已解,但未央的底牌也真正的暴露了出來,未央礦山那支上萬的裝備精良的軍隊第一次出現在眾人眼前。
北境亂,魏國放之不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北境窮。但未央有礦的事暴露,若是傳到魏國,必定是一場大禍。如今的未央雖然有了一定的實力,國庫也相對充裕,但和龐然大物魏國相比,顯然是不夠看的。
關於如何處置中陽這五萬人,朝廷上下至今仍然想不到合適地解決辦法。若是放迴去,那未央有礦的事情遲早會傳到魏國朝廷。若是全殺了,那和中陽的仇恨就結大了。
周池瑤處理了一部分,那就是讓中陽聞家用錢贖人。除了重要的聞家子弟,聞家子弟一百兩一個,普通人一兩銀子一個。聞家幾乎蕩盡家財,贖迴了一千多人。如今,仍然有數百的聞家子弟關押在未央。
除此之外,周池瑤還孤身迴了一次上陽。具體發生了什麽不得而知,但上陽如今有種成了未央附屬的感覺。
就在李傾城準備宣布退朝的時候,已經入朝為官的商臨站了出來:“君上,小臣還有一事。”
“講。”
“臣有一人,想要引薦給君上。”
李傾城走下高台,欺近其身,低頭盯著他看了又看,問道:“商二啊,聽聞你喝花酒與人打架,被人打得鼻青臉腫的,不知可有此事?”
商臨老臉通紅:“君上,這是朝會。”
“你也知道這是朝會。”李傾城笑道:“當著大家的麵,說說看,你收了人家多少銀子。”
“十銀。”他尷尬地比了一個手指。
李傾城點頭,大笑:“收一百兩銀子就敢來找我,看樣子關係親近真是好啊!”
然後他轉身走向高台,高聲對朝臣們說道:“商二這人啊,其實是有才華的,又八麵玲瓏,其實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但是,總是人沒個正形,諸位要多多教導他啊!”
商莂老臉有些掛不出:“君上!”
李傾城抬手,接著說道:“像商臨這樣私下收受財物的,絕對不在少數。畢竟,我們未央窮啊,誰能抵擋得住錢財的誘惑呢!在這裏,我給你們明說一條新的規矩。從今天起,所有人可以大方的向找你們辦事的人收受錢財,但是,你們隻能十取一,其他的給我乖乖交上來。否則,全部重罰,連帶家族。”
眾臣齊道:“君上!”
“這事王上早有察覺,可你們多數人於未央有大功,她生性善良,不好拿到台麵上來說,這個惡人就由我來做。”李傾城說道:“既然規矩是今天定的,那就既往不咎。”
“多謝君上!”
李傾城轉頭對鄭大人說道:“鄭大人,把這一條也寫進未央律法,然後分發給各地官員。”
“老臣遵命。”
李傾城又說道:“雖然我在家休息了一個月,對未央諸事皆已陌生,但一直以來,我都有在思考,如何讓未央變得更好。尤其是,如何給未央挑選真正的人才。”
“未央人雖少,但如今的地盤其實並不小。想要管理好這麽大的土地,那就需要更多的人才,而不是僅僅靠我們眼下這些人。當然,我不是說你們是靠著以前的關係才進入朝堂,或者說你們沒有才能。而是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才,或者能加快未央發展的人才,比如周子軒。”
“他原本是周家有不如無的無用之人,如今到了未央卻是如魚得水,才能得到了展示。像未央如今盛行的英雄醉,軍隊中的新甲等等,皆是出自於他之手。”
“除了他這等有才能之人,未央其實最缺少的是讀書人。”李傾城看向鄭夫子,又看了看眾人,道:“鄭夫子是我們未央最有學問之人,早年曾在魏國遊學,所見有才學之人甚多,他曾常歎不如。”
“未央學堂已開,可入學之人聊聊,多是你們這些官宦貴胄子弟,如此下去,選來選去還是這些人,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你們的影響,於未央的發展來說,完全沒有根本性的改變。想要強大未央,那無疑是緩慢的。”
“所以,在這裏,給你們所有人一個任務。給我想辦法搞些人來,不管用什麽方式。”
“當然,三年磨一劍的科考既然已經定下,那也要如期進行。文考君子六藝,武考六科兵策。不論年紀出生,身份籍貫,願為未央效力者,皆重用之。”
“臣等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