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一箭雙雕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 作者:梨大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膽子也是真大,竟然敢直接來我大魏腹地洛陽。”王濬坐在房中 ,看著眼前的人冷笑著說。
王濬則是下意識的支開了身邊的人,單獨請帶頭的的人進房中談話。
“王從事怕不是剛從廷尉府迴來吧。”麵前的人嘴裏叼著根草,一臉漫不經心的樣子。
“是又如何?”王濬看著麵前大不咧咧的人,生氣的說。
“王從事,徐刺史的情況你應該也已經知道了,如果想清楚,來找我即可。”蜀國兵帶頭人說道,邊說著,一張紙條掏出來放在了桌子上,上麵寫了聯絡的方式。
“哼。”王濬冷哼一聲,也沒招唿這幫不速之客,不過也沒有照他說的去舉報。
洛陽街頭。
“這王濬什麽態度嘛,況且你這麽留紙條,萬一他直接給我們舉報如何應對?”楊緒不解的問著句扶。
這次的行動,是由薑維組織,句扶親自帶著一個小隊精挑細選的士兵進入了洛陽。
高凡在之前強烈要求自己要參與行動,畢竟現在是公元234年,曹魏青龍元年。
而這個時間點,有一個大將之才現在也在洛陽,這個人便是後來和吳國在曹魏東線交戰日久的西晉開國大將石苞。
不過這個時間的石苞,現在還忙著在洛陽打鐵。高凡這次是想親自到洛陽來一次招攬兩人,不過諸葛亮和薑維兩人幾乎是完全相同的意見,不讚同。
至於原因,也很充分,高凡現在已經是鎮南將軍(蜀國四鎮將軍高於四征將軍),而許多明眼人也能看出來諸葛亮有意讓高凡和薑維接任蜀國軍事上的事務。
這時候高凡如果在曹魏出點事,對於蜀國來說是莫大的損失,但高凡還是心急,畢竟如果丟掉一個人才,這才是更大的損失。
諸葛亮看出來了高凡的焦急和擔憂,為了讓高凡放心,同時也是最完美的完成任務,於是派出了自己的親衛,句扶帶領著白毦兵中的精銳士兵滲透入洛陽執行任務。
不僅如此,還給了高凡特殊待遇,讓高凡可以派兩個人跟著句扶一起進洛陽。
於是高凡便把郭攸之,楊緒兩個人專門調進了句扶的隊伍中,郭攸之正好負責一些文書事務的溝通,至於楊緒作為原來的魏國人,自然熟悉社會環境,他們兩個替高凡完成招攬石苞的任務。
句扶聽著楊緒的話,則是低調的說:“我看他的表情,他一定會來找我們的。”
楊緒看著句扶一臉自信,也沒辦法再說什麽。
“倒是你們,在這邊注意點,不要暴露了身份,我們可是在人家的地界。”句扶又叮囑了一句。
“還有,高將軍叮囑你們的事情也要注意些。”句扶說完,又說了一句。一行人邊在街上逛,邊尋找著街上的鐵匠鋪,就這麽在洛陽安頓了下來。
在句扶他們一行人愁著找石苞的時候,王濬也在發愁,王濬現在充滿了猶豫,降漢,其實也不失一個好選擇,因為自己的嶽父已經當了涼州刺史。
況且蜀國那邊能派人來專門找他,自然也是提前預留好了位置,不過他不知道會給自己留個什麽位置,再怎麽說總會比他現在這個州從事要大吧。
王濬思索著,下意識的看了看句扶留下的字條。
洛陽城。
“這是我們這裏昨天剛出的新刀,你看看。”句扶聽著眼前人介紹著自家店裏麵的刀具,手裏則是細細的端詳著。
句扶是武將,對於刀的好壞還是能看出來的,從水平來看,魏國煉鐵水平不差,連這種小作坊做出來的刀具,工藝也十分精湛。
不過句扶是見過世麵的,比起來蒲元造的刀,這種魏國小作坊就差得遠了。
“你們店裏有沒有叫石苞的?”
“沒聽過。”店裏打下手的夥計不解的迴答道。
“是這,給我挑把好的,我買了。”句扶還是很大氣的說了一句,然後便等著夥計取刀,準備繼續找石苞。不久後一行人又出了門。
而在這時,在街上,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也正在遊逛著,不過司馬師的臉上表情很複雜,沒有這個年齡年輕人臉上該有的朝氣。
司馬師的心情很不好,原因在與自己不久前才入朝為官,不過最近從朝廷的風向來看自己這個官可能要當到頭了。
而這個話要說到最近的曹魏朝廷開始了所謂“整治浮華”。
司馬師和一眾官員,諸如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諸葛誕、司馬師、劉熙、孫密、衛烈等人,都因為所謂“浮華”而受到了朝廷相關部門的申飭。
(曆史上這個名單中應該有夏侯玄,不過此前夏侯玄被曹真調到了關中軍內,才躲過一劫)
至於原因,則是所謂“浮華”,理由上說是這些人結黨營私。
而這些人之間關係也確實很緊密,而且更關鍵的是,這些人身份上不一般,例如何晏,這個人雖說曆史上不怎麽出名。
可在當時的曹魏,可是厲害人物,何晏的父親是漢大將軍何進,何進死後,曹操納其母為妾,後來何晏又娶了曹操的女兒。
至於司馬師,司馬懿的兒子自然不用說。
還有什麽東漢開國功臣鄧禹的後人鄧颺,還有許多,總之全是官二代,而且整日交遊緊密,比較高調,這引起了曹叡的警覺。
而且,曹叡這個操作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這不光是在警告這些年輕人,更是在警告他們背後的勢力,讓他們安分一點。
畢竟,現在魏國兩線吃緊,而且曹叡還要遷都鄴城,自然要在政治上做一些準備。
司馬師出了這件事後司馬懿對於這個長子倒也沒有說什麽,隻是說讓他潛心讀書,通熟政務。這倒是和司馬懿一貫對於兄弟二人的嚴厲態度頗有不同。
“兄長,那邊有個打鐵的,看起來打的劍還不錯,過去看看。”司馬昭看著遠處一個壯漢手裏拿著鐵錘打鐵,但隻是在街邊,卻沒有鋪麵。
司馬師看著打鐵的鐵匠麵相上很有氣度,感覺此人不像是鐵匠,倒是起了興趣,心裏也不再想朝廷裏亂七八糟的事情,和司馬昭一同過去。
王濬則是下意識的支開了身邊的人,單獨請帶頭的的人進房中談話。
“王從事怕不是剛從廷尉府迴來吧。”麵前的人嘴裏叼著根草,一臉漫不經心的樣子。
“是又如何?”王濬看著麵前大不咧咧的人,生氣的說。
“王從事,徐刺史的情況你應該也已經知道了,如果想清楚,來找我即可。”蜀國兵帶頭人說道,邊說著,一張紙條掏出來放在了桌子上,上麵寫了聯絡的方式。
“哼。”王濬冷哼一聲,也沒招唿這幫不速之客,不過也沒有照他說的去舉報。
洛陽街頭。
“這王濬什麽態度嘛,況且你這麽留紙條,萬一他直接給我們舉報如何應對?”楊緒不解的問著句扶。
這次的行動,是由薑維組織,句扶親自帶著一個小隊精挑細選的士兵進入了洛陽。
高凡在之前強烈要求自己要參與行動,畢竟現在是公元234年,曹魏青龍元年。
而這個時間點,有一個大將之才現在也在洛陽,這個人便是後來和吳國在曹魏東線交戰日久的西晉開國大將石苞。
不過這個時間的石苞,現在還忙著在洛陽打鐵。高凡這次是想親自到洛陽來一次招攬兩人,不過諸葛亮和薑維兩人幾乎是完全相同的意見,不讚同。
至於原因,也很充分,高凡現在已經是鎮南將軍(蜀國四鎮將軍高於四征將軍),而許多明眼人也能看出來諸葛亮有意讓高凡和薑維接任蜀國軍事上的事務。
這時候高凡如果在曹魏出點事,對於蜀國來說是莫大的損失,但高凡還是心急,畢竟如果丟掉一個人才,這才是更大的損失。
諸葛亮看出來了高凡的焦急和擔憂,為了讓高凡放心,同時也是最完美的完成任務,於是派出了自己的親衛,句扶帶領著白毦兵中的精銳士兵滲透入洛陽執行任務。
不僅如此,還給了高凡特殊待遇,讓高凡可以派兩個人跟著句扶一起進洛陽。
於是高凡便把郭攸之,楊緒兩個人專門調進了句扶的隊伍中,郭攸之正好負責一些文書事務的溝通,至於楊緒作為原來的魏國人,自然熟悉社會環境,他們兩個替高凡完成招攬石苞的任務。
句扶聽著楊緒的話,則是低調的說:“我看他的表情,他一定會來找我們的。”
楊緒看著句扶一臉自信,也沒辦法再說什麽。
“倒是你們,在這邊注意點,不要暴露了身份,我們可是在人家的地界。”句扶又叮囑了一句。
“還有,高將軍叮囑你們的事情也要注意些。”句扶說完,又說了一句。一行人邊在街上逛,邊尋找著街上的鐵匠鋪,就這麽在洛陽安頓了下來。
在句扶他們一行人愁著找石苞的時候,王濬也在發愁,王濬現在充滿了猶豫,降漢,其實也不失一個好選擇,因為自己的嶽父已經當了涼州刺史。
況且蜀國那邊能派人來專門找他,自然也是提前預留好了位置,不過他不知道會給自己留個什麽位置,再怎麽說總會比他現在這個州從事要大吧。
王濬思索著,下意識的看了看句扶留下的字條。
洛陽城。
“這是我們這裏昨天剛出的新刀,你看看。”句扶聽著眼前人介紹著自家店裏麵的刀具,手裏則是細細的端詳著。
句扶是武將,對於刀的好壞還是能看出來的,從水平來看,魏國煉鐵水平不差,連這種小作坊做出來的刀具,工藝也十分精湛。
不過句扶是見過世麵的,比起來蒲元造的刀,這種魏國小作坊就差得遠了。
“你們店裏有沒有叫石苞的?”
“沒聽過。”店裏打下手的夥計不解的迴答道。
“是這,給我挑把好的,我買了。”句扶還是很大氣的說了一句,然後便等著夥計取刀,準備繼續找石苞。不久後一行人又出了門。
而在這時,在街上,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也正在遊逛著,不過司馬師的臉上表情很複雜,沒有這個年齡年輕人臉上該有的朝氣。
司馬師的心情很不好,原因在與自己不久前才入朝為官,不過最近從朝廷的風向來看自己這個官可能要當到頭了。
而這個話要說到最近的曹魏朝廷開始了所謂“整治浮華”。
司馬師和一眾官員,諸如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諸葛誕、司馬師、劉熙、孫密、衛烈等人,都因為所謂“浮華”而受到了朝廷相關部門的申飭。
(曆史上這個名單中應該有夏侯玄,不過此前夏侯玄被曹真調到了關中軍內,才躲過一劫)
至於原因,則是所謂“浮華”,理由上說是這些人結黨營私。
而這些人之間關係也確實很緊密,而且更關鍵的是,這些人身份上不一般,例如何晏,這個人雖說曆史上不怎麽出名。
可在當時的曹魏,可是厲害人物,何晏的父親是漢大將軍何進,何進死後,曹操納其母為妾,後來何晏又娶了曹操的女兒。
至於司馬師,司馬懿的兒子自然不用說。
還有什麽東漢開國功臣鄧禹的後人鄧颺,還有許多,總之全是官二代,而且整日交遊緊密,比較高調,這引起了曹叡的警覺。
而且,曹叡這個操作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這不光是在警告這些年輕人,更是在警告他們背後的勢力,讓他們安分一點。
畢竟,現在魏國兩線吃緊,而且曹叡還要遷都鄴城,自然要在政治上做一些準備。
司馬師出了這件事後司馬懿對於這個長子倒也沒有說什麽,隻是說讓他潛心讀書,通熟政務。這倒是和司馬懿一貫對於兄弟二人的嚴厲態度頗有不同。
“兄長,那邊有個打鐵的,看起來打的劍還不錯,過去看看。”司馬昭看著遠處一個壯漢手裏拿著鐵錘打鐵,但隻是在街邊,卻沒有鋪麵。
司馬師看著打鐵的鐵匠麵相上很有氣度,感覺此人不像是鐵匠,倒是起了興趣,心裏也不再想朝廷裏亂七八糟的事情,和司馬昭一同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