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吳軍西征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 作者:梨大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打魏吳和談之後,魏吳兩國便開始準備起了聯手作戰的計劃。
而孫權,也是把陸遜調迴了建業,商議進攻蜀國的計劃。
“伯言,這次多虧你啊,這才給我能多要來三十萬石糧草啊。”孫權笑著給陸遜說話,但笑得卻有些不自然。
陸遜感覺有些不對頭,看孫權的表情似乎是有點對自己不滿,陸遜猜想了一下,問題可能是出在了呂壹那裏。
不過陸遜現在說什麽已經晚了,他再說自己是已經給孫權上報過了,呂壹倒打一耙,自己也沒辦法,看來自己這次是不夠謹慎掉進坑裏了,這個啞巴虧先受著。
“末將不敢,這次出兵沒有及時向陛下稟報,臣有罪。”陸遜隻得先認下,不過話說的很有意思,沒有及時,而不是沒有。
萬一有一天事情查清呢,自己也好說話。
“伯言不必多慮,本次出征蜀國,還是要你掛帥。”孫權隻是單純的想要為難下陸遜,沒想著搞倒他,畢竟三次合肥之戰打完,他也該明白自己不是打仗的那塊兒料了。
“臣謝陛下信任。”陸遜恭恭敬敬的行禮。孫權隻是做了個不必多禮的動作。
“陛下,我軍若要進攻蜀國,現有道路最方便應該是從荊州出兵從永安攻益州,直入成都,一戰亡蜀國不太實際,我國更應該是要從此戰中謀求利益。”陸遜分析問題很實際。
“而且,我們應該讓魏國也要出兵,這樣才能牽製諸葛亮在關中的兵力。”陸遜對孫權說道。孫權很滿意的點點頭。
於是,孫權任命陸遜擔任此次伐蜀的元帥,集結吳國軍隊十五萬向荊州集結,目的便是攻取永安直逼成都。
長安城。
蜀軍又取得了大勝,在這仗勝利之後,蜀國自然又要大封功臣。
在這次,病逝的趙雲官升一級,由衛將軍追封為驃騎將軍,連升兩級,封雍縣侯(雍縣正是趙雲病重的地方,歸屬於陳倉管轄),食邑兩千戶,後主劉禪親賜諡號“順平”。
而諸葛亮,則是正式由武鄉侯升縣侯,這次諸葛亮其實還想推辭,結果劉禪實在看不下去,直接吩咐蔣琬,費禕也聯合朝臣搞了個串聯,集體給諸葛亮勸進。
諸葛亮一看已經到這個份上,也不好再推脫,隻好受封,於是諸葛亮受封池陽縣侯,特此表彰諸葛亮池陽大捷的功勞。
魏延由於大破王雙,陣斬費耀的戰功,也正式受封眉縣侯。封邑一千五百戶,接任趙雲的衛將軍。
吳懿由於作戰有功,受封藍田縣侯,封邑一千五百戶,升任鎮東將軍。
而李嚴則由於漢中配合大軍作戰有功,由亭侯升為鄉侯,食邑一千五百戶。
高凡,薑維二人征戰有功,分別封鄉侯,食邑一千戶,高凡任征南將軍,薑維任征東將軍。
其餘如吳班,王平,高翔,陳到,句扶,向寵,張嶷,傅僉等眾將皆得到了相較於戰功匹配的賞賜,而蜀國,這次也顯得十分大方,好多戰功都是直接把封邑加到了千戶。
畢竟打下了關中這麽大一塊地,封幾個侯爺還是封的出來的。因此,財大氣粗的蜀國這次一口氣封了四個縣侯,六個鄉侯,十幾個亭侯出來。
而就在長安封賞眾將熱熱鬧鬧的進行時,永安都督宗預犯了難。
宗預,荊州南陽人,當年劉備入川時在張飛手下隨軍,後來又調到諸葛亮手下當主簿,然後當參軍,後來受命出使吳國有功升為後將軍,現在,正在擔任永安都督。
而他這個永安都督,才隻是不久前接任剛剛病逝的老臣陳到,陳到投靠劉備的時間和趙雲相差不久,而病逝的時間,也很湊巧的和趙雲相差不久。
宗預畢竟和孫權打過交道,在永安當都督時,他便一直提防著江陵方向,畢竟蜀國現在全國主力雲集於關中,南中還需要兵力進行守衛和建設。
自己這裏如果真的打起來,可能隻有成都,江州,還有各地方勉強湊出來不到四萬人抵抗吳軍。
因此宗預自關中開戰以來,便大量的派出了斥候扮作商人,百姓在江陵附近偵查,而最近,他得到一條很重要的消息,便是孫權把陸遜召迴了建業。
按道理說陸遜作為荊州牧,很少有情況要迴建業,宗預也仔細研究了陸遜在江陵的動向,基本上陸遜除過迴去述職之外,每次迴建業後不久吳國便會有戰事。
因此,宗預判斷吳國又要有大的戰事。不過宗預的判斷,是吳國可能要對魏國發動進攻,但出於謹慎起見,他還是向成都和諸葛亮同時上書。
永安和關中,距離甚遠,如果魏國和吳國控製一半的荊州可以暢通,通信將會快許多。
而等諸葛亮收到情報時,已經是在將近十多天後了。
諸葛亮一看,也是十分震驚,因為他心裏有了一個自己不敢相信的猜測,那便是吳國又要像過去一樣在蜀國大勝之際背刺蜀國。
因為諸葛亮的消息比起來宗預稍微多一些,他已經得知,吳國在合肥方向大敗,如果孫權這時候軍事上要有些動作,自然不會再攻魏,那麽方向就是在永安。
因此,諸葛亮特意叫來了新任征南將軍高凡。
“常平啊,你看看這個。”諸葛亮邊批著公文,邊把宗預發來的文書遞給了高凡。
高凡看了下大概的情況,直接脫口而出:
“孫權絕對是要進犯永安。”
“哦,為何?”諸葛亮對於高凡如此快速迴答,倒是感到好奇。
“曹操官渡之戰之時,孫策便想趁機偷襲許昌。關將軍當年北攻襄樊之時,孫權趁機偷襲我軍荊州。吳人深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事。
我軍這次拿下關中,而吳軍在合肥又輸了一仗,必然要從我國找補。”
諸葛亮聽了高凡的話很滿意的笑了。
“所以知道為什麽封你為征南將軍了嗎?”
“丞相的意思是讓我去南方抵禦吳軍?”高凡問道。
“今日叫你來就是商議此事,這麽久了,你孩子也出生了,不迴家去看看嗎?”諸葛亮這麽一提醒,高凡才想起來在前線待的時間一久,家裏的事確實很久沒有操心了。
“那好,末將願意迴去上任。”高凡爽快的答道。
“行,我把向寵,傅僉,張嶷三人及其所屬南中軍調撥給你,你統管江州,永安諸軍事,益州軍隊,調度給蔣琬報告即可,協助宗預守住永安。”
而孫權,也是把陸遜調迴了建業,商議進攻蜀國的計劃。
“伯言,這次多虧你啊,這才給我能多要來三十萬石糧草啊。”孫權笑著給陸遜說話,但笑得卻有些不自然。
陸遜感覺有些不對頭,看孫權的表情似乎是有點對自己不滿,陸遜猜想了一下,問題可能是出在了呂壹那裏。
不過陸遜現在說什麽已經晚了,他再說自己是已經給孫權上報過了,呂壹倒打一耙,自己也沒辦法,看來自己這次是不夠謹慎掉進坑裏了,這個啞巴虧先受著。
“末將不敢,這次出兵沒有及時向陛下稟報,臣有罪。”陸遜隻得先認下,不過話說的很有意思,沒有及時,而不是沒有。
萬一有一天事情查清呢,自己也好說話。
“伯言不必多慮,本次出征蜀國,還是要你掛帥。”孫權隻是單純的想要為難下陸遜,沒想著搞倒他,畢竟三次合肥之戰打完,他也該明白自己不是打仗的那塊兒料了。
“臣謝陛下信任。”陸遜恭恭敬敬的行禮。孫權隻是做了個不必多禮的動作。
“陛下,我軍若要進攻蜀國,現有道路最方便應該是從荊州出兵從永安攻益州,直入成都,一戰亡蜀國不太實際,我國更應該是要從此戰中謀求利益。”陸遜分析問題很實際。
“而且,我們應該讓魏國也要出兵,這樣才能牽製諸葛亮在關中的兵力。”陸遜對孫權說道。孫權很滿意的點點頭。
於是,孫權任命陸遜擔任此次伐蜀的元帥,集結吳國軍隊十五萬向荊州集結,目的便是攻取永安直逼成都。
長安城。
蜀軍又取得了大勝,在這仗勝利之後,蜀國自然又要大封功臣。
在這次,病逝的趙雲官升一級,由衛將軍追封為驃騎將軍,連升兩級,封雍縣侯(雍縣正是趙雲病重的地方,歸屬於陳倉管轄),食邑兩千戶,後主劉禪親賜諡號“順平”。
而諸葛亮,則是正式由武鄉侯升縣侯,這次諸葛亮其實還想推辭,結果劉禪實在看不下去,直接吩咐蔣琬,費禕也聯合朝臣搞了個串聯,集體給諸葛亮勸進。
諸葛亮一看已經到這個份上,也不好再推脫,隻好受封,於是諸葛亮受封池陽縣侯,特此表彰諸葛亮池陽大捷的功勞。
魏延由於大破王雙,陣斬費耀的戰功,也正式受封眉縣侯。封邑一千五百戶,接任趙雲的衛將軍。
吳懿由於作戰有功,受封藍田縣侯,封邑一千五百戶,升任鎮東將軍。
而李嚴則由於漢中配合大軍作戰有功,由亭侯升為鄉侯,食邑一千五百戶。
高凡,薑維二人征戰有功,分別封鄉侯,食邑一千戶,高凡任征南將軍,薑維任征東將軍。
其餘如吳班,王平,高翔,陳到,句扶,向寵,張嶷,傅僉等眾將皆得到了相較於戰功匹配的賞賜,而蜀國,這次也顯得十分大方,好多戰功都是直接把封邑加到了千戶。
畢竟打下了關中這麽大一塊地,封幾個侯爺還是封的出來的。因此,財大氣粗的蜀國這次一口氣封了四個縣侯,六個鄉侯,十幾個亭侯出來。
而就在長安封賞眾將熱熱鬧鬧的進行時,永安都督宗預犯了難。
宗預,荊州南陽人,當年劉備入川時在張飛手下隨軍,後來又調到諸葛亮手下當主簿,然後當參軍,後來受命出使吳國有功升為後將軍,現在,正在擔任永安都督。
而他這個永安都督,才隻是不久前接任剛剛病逝的老臣陳到,陳到投靠劉備的時間和趙雲相差不久,而病逝的時間,也很湊巧的和趙雲相差不久。
宗預畢竟和孫權打過交道,在永安當都督時,他便一直提防著江陵方向,畢竟蜀國現在全國主力雲集於關中,南中還需要兵力進行守衛和建設。
自己這裏如果真的打起來,可能隻有成都,江州,還有各地方勉強湊出來不到四萬人抵抗吳軍。
因此宗預自關中開戰以來,便大量的派出了斥候扮作商人,百姓在江陵附近偵查,而最近,他得到一條很重要的消息,便是孫權把陸遜召迴了建業。
按道理說陸遜作為荊州牧,很少有情況要迴建業,宗預也仔細研究了陸遜在江陵的動向,基本上陸遜除過迴去述職之外,每次迴建業後不久吳國便會有戰事。
因此,宗預判斷吳國又要有大的戰事。不過宗預的判斷,是吳國可能要對魏國發動進攻,但出於謹慎起見,他還是向成都和諸葛亮同時上書。
永安和關中,距離甚遠,如果魏國和吳國控製一半的荊州可以暢通,通信將會快許多。
而等諸葛亮收到情報時,已經是在將近十多天後了。
諸葛亮一看,也是十分震驚,因為他心裏有了一個自己不敢相信的猜測,那便是吳國又要像過去一樣在蜀國大勝之際背刺蜀國。
因為諸葛亮的消息比起來宗預稍微多一些,他已經得知,吳國在合肥方向大敗,如果孫權這時候軍事上要有些動作,自然不會再攻魏,那麽方向就是在永安。
因此,諸葛亮特意叫來了新任征南將軍高凡。
“常平啊,你看看這個。”諸葛亮邊批著公文,邊把宗預發來的文書遞給了高凡。
高凡看了下大概的情況,直接脫口而出:
“孫權絕對是要進犯永安。”
“哦,為何?”諸葛亮對於高凡如此快速迴答,倒是感到好奇。
“曹操官渡之戰之時,孫策便想趁機偷襲許昌。關將軍當年北攻襄樊之時,孫權趁機偷襲我軍荊州。吳人深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事。
我軍這次拿下關中,而吳軍在合肥又輸了一仗,必然要從我國找補。”
諸葛亮聽了高凡的話很滿意的笑了。
“所以知道為什麽封你為征南將軍了嗎?”
“丞相的意思是讓我去南方抵禦吳軍?”高凡問道。
“今日叫你來就是商議此事,這麽久了,你孩子也出生了,不迴家去看看嗎?”諸葛亮這麽一提醒,高凡才想起來在前線待的時間一久,家裏的事確實很久沒有操心了。
“那好,末將願意迴去上任。”高凡爽快的答道。
“行,我把向寵,傅僉,張嶷三人及其所屬南中軍調撥給你,你統管江州,永安諸軍事,益州軍隊,調度給蔣琬報告即可,協助宗預守住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