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飛奪安定郡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 作者:梨大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蜀軍沿著隴山道井然有序的行進著,結果在快出山時,魏延的騎兵被一座魏軍的營寨所阻攔。
魏延的部隊以騎兵為主,對於這座營寨魏延首先想到的便是直接衝鋒。
不過高凡得知這件事後,趕緊去攔住了魏延,說是自己有別的辦法。
“你有什麽辦法,誤了軍機我可要在丞相那參你。”魏延的語氣稍帶不滿。
不用不用,我半天就幫魏延將軍攻破這個寨。高凡的話把魏延聽得一頭霧水。
高凡想出來的辦法便是配重式投石機。投石機在三國時期已經得到了充分的使用,在官渡之戰時,袁紹采用修建弓箭陣地的辦法來居高臨下攻擊曹軍。
結果曹操在劉曄的指導之下製造投石車,袁紹軍的弓箭陣地直接被曹軍的投石車砸了個稀巴爛,袁紹軍直接把曹軍的投石車直接起名霹靂車。
在這個時代投石車用作攻城設備已經很普遍了,不過有一個問題,那便是這個時代沒有人想到配重式投石車。
高凡看過一些史料,了解到當年蒙古軍隊進攻南宋,但對於防守嚴密的襄陽縱使是蒙古騎兵也喪失了威風。而據說蒙古軍隊後來就是使用號稱“迴迴炮”的配重式投石機直接活生生砸開了襄陽城。
那高凡這個穿越者的優勢不就顯現出來了,其實高凡在成都時便再考慮配重式投石機的事情,他在成都甚至還自己畫圖紙先設計了一個,不過當時由於清查土地人口的政務繁忙,自己一直沒有機會實地測試。
今天,不正好有個機會。
於是高凡在來魏延這裏時,便已經帶上了自己軍中的工匠,將自己早就畫好的圖紙直接交給他們,工匠們看著高凡的圖紙,也不禁十分讚歎。
在蜀國軍中能指揮打仗,能畫圖造機械的,他們也就隻知道諸葛亮有這能力。
在工匠們快速的組裝下,在這座營寨的周邊的製高點,許多配重投石裝置被安置了下來,其實這些都是用石頭做配重,然後投石的簡易裝置,放在攻城作戰,那肯定強度不夠,不過居高臨下的打一個營寨,那可就綽綽有餘了。
“預備,放!”高凡下令。
投石裝置直接將一塊塊巨石從製高點拋向了營寨,配重式的投石機有一個好處,便是免去了人力對於距離控製的不精準,配重式隻要試射幾次,便就能找到準頭。
之所以能組裝這麽快,自然是高凡在軍中早就進行了相關的訓練,畢竟投石機這種東西說白就是杠杆原理,至於組裝的木工活,說實話人家才是行家。
況且這次居高臨下,下麵的營寨其實也不需要什麽準頭,隻要砸進去就是勝利。
而一時間大量的巨石被丟到了營寨中,這座將近兩千人駐守的營寨,一時間被砸的亂了陣腳。營寨中的守軍,雖然也得到了蜀軍到來的消息,可他們沒有想到比蜀軍大軍先到的是漫山遍野的石頭。
許多士兵來不及閃躲便直接被石頭砸中,營寨的木牆,在石頭的衝擊力下脆的像一張紙直接被砸塌。高凡看著下麵的戰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行,每門投石機再投射三次後後停止攻擊。”高凡下令。“文長將軍,這下可以進攻了。”高凡跟魏延說。
“好啊,真有你的。”魏延激動的拍了拍高凡,便準備去親自帶兵衝鋒了。
“兄弟們,隨我殺!”隨著峽穀中傳來的蜀軍騎兵的喊殺聲,魏軍在隴山道出口的阻擊營寨不到三個時辰便被蜀軍直接攻破。
而蜀軍攻破營寨之後,魏延的騎兵直接衝著安定郡治所臨涇殺去。而曹真失算便失算在了蜀軍攻破營寨的速度。
曹真之所以在隴山道口設寨,根本不是為了防守,曹真好歹也是征戰多年,知道這座營寨位於下方,蜀軍居高臨下必然難以防守。
可曹真的想法也不過是讓這座營寨能撐得住一天左右,這一天時間,足夠讓安定郡這邊知道消息然後讓魏軍及時做出應對,不說防禦,至少可以給長安這邊通報一下情況。
可他沒想到高凡用了他意料之外的路數,在漫山遍野的石頭丟下來時,這座營寨能撐兩個多時辰已經是守將盡力了。
而營寨的守軍在受到攻擊後,便隨即派出了信使前往安定郡說明蜀軍情況。結果當信息送到安定之後不到兩個時辰,魏延的騎兵直接殺到了臨涇。
而跟在魏延身後的,是諸葛亮的十萬大軍。安定太守見到這個架勢,便直接選擇了投降。原因很簡單,在諸葛亮北伐隴右四郡時,安定郡的百姓就在當地人楊條帶領下爆發過一次起義,劫持了當地官吏響應蜀軍。
而後來楊條雖然在曹真的進攻下自縛出降,可這樣一來就顯然能看出安定郡當地民心不向著曹魏,況且安定郡本身也不是軍事要塞無法大規模駐軍,因此當曹魏的安定太守看到蜀軍大軍到來時,直接選擇了開城投降。
對於安定的進攻至少了個好頭,當諸葛亮得知魏延拿下安定時,則是半開玩笑的給身邊的薑維說了一句:“幸虧郭淮不在此城中,否則安定城再照著他守上邽這麽守,那恐怕這次就要無功而返了。”
直到現在,諸葛亮對於郭淮死守上邽的事情還印象深刻,聽了這話 薑維也隻是無奈笑笑,如果曹魏的官員都能達到郭淮的水平,那這北伐可就沒什麽打頭了。
魏延的部隊以騎兵為主,對於這座營寨魏延首先想到的便是直接衝鋒。
不過高凡得知這件事後,趕緊去攔住了魏延,說是自己有別的辦法。
“你有什麽辦法,誤了軍機我可要在丞相那參你。”魏延的語氣稍帶不滿。
不用不用,我半天就幫魏延將軍攻破這個寨。高凡的話把魏延聽得一頭霧水。
高凡想出來的辦法便是配重式投石機。投石機在三國時期已經得到了充分的使用,在官渡之戰時,袁紹采用修建弓箭陣地的辦法來居高臨下攻擊曹軍。
結果曹操在劉曄的指導之下製造投石車,袁紹軍的弓箭陣地直接被曹軍的投石車砸了個稀巴爛,袁紹軍直接把曹軍的投石車直接起名霹靂車。
在這個時代投石車用作攻城設備已經很普遍了,不過有一個問題,那便是這個時代沒有人想到配重式投石車。
高凡看過一些史料,了解到當年蒙古軍隊進攻南宋,但對於防守嚴密的襄陽縱使是蒙古騎兵也喪失了威風。而據說蒙古軍隊後來就是使用號稱“迴迴炮”的配重式投石機直接活生生砸開了襄陽城。
那高凡這個穿越者的優勢不就顯現出來了,其實高凡在成都時便再考慮配重式投石機的事情,他在成都甚至還自己畫圖紙先設計了一個,不過當時由於清查土地人口的政務繁忙,自己一直沒有機會實地測試。
今天,不正好有個機會。
於是高凡在來魏延這裏時,便已經帶上了自己軍中的工匠,將自己早就畫好的圖紙直接交給他們,工匠們看著高凡的圖紙,也不禁十分讚歎。
在蜀國軍中能指揮打仗,能畫圖造機械的,他們也就隻知道諸葛亮有這能力。
在工匠們快速的組裝下,在這座營寨的周邊的製高點,許多配重投石裝置被安置了下來,其實這些都是用石頭做配重,然後投石的簡易裝置,放在攻城作戰,那肯定強度不夠,不過居高臨下的打一個營寨,那可就綽綽有餘了。
“預備,放!”高凡下令。
投石裝置直接將一塊塊巨石從製高點拋向了營寨,配重式的投石機有一個好處,便是免去了人力對於距離控製的不精準,配重式隻要試射幾次,便就能找到準頭。
之所以能組裝這麽快,自然是高凡在軍中早就進行了相關的訓練,畢竟投石機這種東西說白就是杠杆原理,至於組裝的木工活,說實話人家才是行家。
況且這次居高臨下,下麵的營寨其實也不需要什麽準頭,隻要砸進去就是勝利。
而一時間大量的巨石被丟到了營寨中,這座將近兩千人駐守的營寨,一時間被砸的亂了陣腳。營寨中的守軍,雖然也得到了蜀軍到來的消息,可他們沒有想到比蜀軍大軍先到的是漫山遍野的石頭。
許多士兵來不及閃躲便直接被石頭砸中,營寨的木牆,在石頭的衝擊力下脆的像一張紙直接被砸塌。高凡看著下麵的戰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行,每門投石機再投射三次後後停止攻擊。”高凡下令。“文長將軍,這下可以進攻了。”高凡跟魏延說。
“好啊,真有你的。”魏延激動的拍了拍高凡,便準備去親自帶兵衝鋒了。
“兄弟們,隨我殺!”隨著峽穀中傳來的蜀軍騎兵的喊殺聲,魏軍在隴山道出口的阻擊營寨不到三個時辰便被蜀軍直接攻破。
而蜀軍攻破營寨之後,魏延的騎兵直接衝著安定郡治所臨涇殺去。而曹真失算便失算在了蜀軍攻破營寨的速度。
曹真之所以在隴山道口設寨,根本不是為了防守,曹真好歹也是征戰多年,知道這座營寨位於下方,蜀軍居高臨下必然難以防守。
可曹真的想法也不過是讓這座營寨能撐得住一天左右,這一天時間,足夠讓安定郡這邊知道消息然後讓魏軍及時做出應對,不說防禦,至少可以給長安這邊通報一下情況。
可他沒想到高凡用了他意料之外的路數,在漫山遍野的石頭丟下來時,這座營寨能撐兩個多時辰已經是守將盡力了。
而營寨的守軍在受到攻擊後,便隨即派出了信使前往安定郡說明蜀軍情況。結果當信息送到安定之後不到兩個時辰,魏延的騎兵直接殺到了臨涇。
而跟在魏延身後的,是諸葛亮的十萬大軍。安定太守見到這個架勢,便直接選擇了投降。原因很簡單,在諸葛亮北伐隴右四郡時,安定郡的百姓就在當地人楊條帶領下爆發過一次起義,劫持了當地官吏響應蜀軍。
而後來楊條雖然在曹真的進攻下自縛出降,可這樣一來就顯然能看出安定郡當地民心不向著曹魏,況且安定郡本身也不是軍事要塞無法大規模駐軍,因此當曹魏的安定太守看到蜀軍大軍到來時,直接選擇了開城投降。
對於安定的進攻至少了個好頭,當諸葛亮得知魏延拿下安定時,則是半開玩笑的給身邊的薑維說了一句:“幸虧郭淮不在此城中,否則安定城再照著他守上邽這麽守,那恐怕這次就要無功而返了。”
直到現在,諸葛亮對於郭淮死守上邽的事情還印象深刻,聽了這話 薑維也隻是無奈笑笑,如果曹魏的官員都能達到郭淮的水平,那這北伐可就沒什麽打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