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高凡安頓好家中的事後便來到了校場,從江州調來的部隊已經在前三日集結在了成都的校場,而高凡今天來就是點兵出征。


    在高凡進營前,門口向家叔侄已經兩個少年將軍在等著了。


    “你就是街亭之戰力挽狂瀾的高凡將軍?”一個年輕的將軍見到高凡騎馬過來,上前崇拜的問道。


    “過獎過獎,兩位將軍是?”高凡邊說著立馬下了馬恭敬的行禮。


    “末將左中郎傅僉,現在江州軍中擔任校尉,帶江州都督部下一千二百人兵馬報到。”小將軍豪爽的說。


    “州從事張嶷,張伯歧,帶地方軍抽調兵員一千二百人向將軍報到。”另一個少年將軍上前向高凡拱手行禮,從走路的步態和說話的語氣來看,張嶷是個當猛將的材料。


    “末將前部督向寵,帶著成都抽調兵員一曲共一千二百人報到。”向寵見到兩員小將規規矩矩的報到,自己也學著他們向高凡報到。


    “行軍主簿向朗,向將軍報到。”


    高凡看著眼前規規矩矩的四人,說道:“好,幾位現在就隨我入營,點齊兵馬後就出征。”高凡邊說著,便一一向幾個人行了禮,幾人客套完後便進了營開始點兵。


    高凡在點兵時心裏還是激動的,畢竟這三個手下各帶一千二百人,二十出頭的小將軍,可都不是些簡單人物。


    向寵,在高凡這個年齡時便已經在跟隨劉備東征吳國了,而且在夷陵大敗軍隊混亂之際,向寵所部兵馬井然有序,秩序依然,劉備大為讚賞,而諸葛亮也在出師表中讚賞他“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而曆史上向寵便是在新的一輪南中叛亂時被蠻軍圍攻而死,令人遺憾。


    傅僉的父親傅肜當時也是跟著劉備作為別督的身份東征吳國,夷陵大敗時作為殿後的部隊,帶兵死戰不降,在死前大罵“吳狗,怎麽會有投降的漢將軍。”而傅僉也是繼承了父親的勇武,後來也被重用,負責守衛陽安關,後來在魏國發兵滅蜀時被同僚蔣舒背叛而戰死陽安關城下,從而青史留名。


    張嶷,更是狠人,在十八歲擔任南充國縣功曹時,山賊侵略縣城,張嶷硬是帶著縣長的夫人在重重賊兵中殺出一條血路,他的州從事這個官便是這麽得來(現任庲降都督李恢在劉備帳下便當過州從事),在曆史上,張嶷在五十餘歲已經靠拄著拐杖走路時執意跟隨薑維北伐,後來與魏將徐質交戰時戰死沙場。


    這三人,在曆史上都是蜀漢年輕一代將領裏麵的佼佼者,而高凡也沒想到,自己的到來竟然能讓這三人聚在一起,高凡自然也是十分高興。


    高凡這次的南征軍,從成都守衛軍,江州駐軍和地方駐守軍三個部分抽調出來湊了三千六百人馬,算上高凡自己直屬的一個屯的預備隊,也就是四千來人,這些兵馬,便是此次他的全部家底。


    “全部兵馬已經點齊,出征。”


    於是高凡帶著這支四千人的兵馬,再次踏上了南中的土地,一路向著李恢庲降都督府所在的味縣進發而去。


    其實按道理來說,二十多歲的男人,尤其是軍人應該有一股誰都不服的氣質,可向寵,傅僉和張嶷三人卻對給高凡當部下的安排很尊重,原因也很簡單。


    高凡可能是蜀漢政權所有將領中因戰功獲封亭侯的人裏麵年齡最小的。這些行伍出身的人,在讀過朝廷對於街亭的戰報,尤其是能做出抗命馬謖,然後又在五萬魏軍進攻下堅守街亭六天撐到援軍到來。


    就憑這一點,他們三個也是佩服的,因此他們對高凡的命令也沒有什麽質疑的。


    在成都通往南中的路上,一隊隊士兵整齊的行進著,而向朗則是騎馬跟在高凡身邊,嘴裏念念有詞的記著什麽。


    “向叔,你記什麽呢?”向朗是向寵的叔輩,高凡叫向主簿感覺十分的別扭,但叫向長史高凡又覺得好像是在揭人家的傷疤,於是高凡選了一個折中的叫法。


    而向朗一路上也說過高凡幾次,說要叫主簿,但高凡一聽也就嘿嘿一笑,還是叫向叔,這麽一久下來,幾個小將軍都叫起了向叔。而向朗也不是什麽小氣之人,慢慢的也就習慣了這個稱唿。


    “我打算這次仗打完,寫上一本《南征記》,把你們幾個少年將軍的英勇事跡記錄下後世傳頌嘛。”


    而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相處,幾個年輕人也逐漸熟絡了起來,不再講究官製上的一些客套。而高凡作為後世的穿越者,大學生,自然也擺不起什麽官架子。


    在行軍的路上,高凡也開始安排起來了一些事情。


    “這次我既然為主將,也自然應當定下一些規矩。我還是把我治軍的一些政策給你們說下。”高凡開始說了起來。


    首先便還是他的那三殺三罰令。


    畏懼怯戰逃跑者,殺 搶奪戰利品不交公,罰,


    欺淩侮辱婦女者,殺 打罵虐待士兵俘虜,罰,


    欺壓殺戮百姓者,殺 借百姓財物不還者,罰。


    而幾人聽完,幾人都很是讚同。


    “我爹在世時便老是教導我要約束軍紀,你這個三殺三罰概括的好啊,好記,又比那些複雜的軍法更容易讓士兵們記住。”傅僉對高凡說。


    “其次便是士兵識字,這件事向叔要多操心。”高凡對向朗說。


    “我治學多年,我也在軍裏了解過了,這次南征的士兵很多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這些小子們一說學字不少還很熱情,都很尊敬我這個主簿,有搞頭。”向朗高興的對高凡說。


    “最後便是繳獲戰利品的問題。我在三殺三罰令裏麵已經說了,繳獲要歸公,然後按照功勞大小再行分配,這樣一來才能保證公平。”


    “繳獲戰利品數量一次也不少,要計數計算恐怕工作不少啊。”張嶷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我有一套方便的計數之法,你們想學嗎?”高凡邊說著,邊開始推銷起了他自打上次南征時便開始推銷的阿拉伯數字。


    而幾個將軍畢竟是聰明人,稍微學了學便懂了大概的方法。


    “真是方便啊,應該讓後勤士兵們都用這個。”向寵說道。


    於是幾個人一邊帶著部隊行進著,一邊開始跟著高凡學起了數學,而等到走到南方味縣所在的建寧郡邊境時,幾個人已經將基本的加減乘除學的差不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梨大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梨大工並收藏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