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諸葛亮的安排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 作者:梨大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出師表》
自打諸葛亮操辦完高凡的婚事後,諸葛亮便很快的給留守的大臣們安頓好了政務,李嚴仍然要繼續進駐漢中操持糧草轉運和軍務,而成都還是交給了蔣琬和費禕。
明天,便是諸葛亮出發的日子。而今天,高凡則是被丞相府來的人叫到相府去安排些事情。
高凡走到相府,遠遠的看見兩個人一前一後的的進了相府,前麵的穿著百姓的布衣,高凡定睛一看,原來是原丞相府長史向朗(之前向朗由於包庇馬謖被罷官奪職廢為庶人,因此迴到了成都,而高凡在漢中見過向朗幾麵)。
而向朗卻是一臉窘迫的狀態,向朗後麵跟著的則是和薑維年齡差不多大的個武官,那武官對著前麵進去的向朗恭恭敬敬。
不光是那武官,甚至丞相府的衛兵見到向朗也是恭恭敬敬。而高凡也是很快的來到了相府,通報之後便跟了進去。
而高凡進去後,果然看到諸葛亮和兩人說這話,諸葛亮看見高凡進來,連忙招唿高凡坐下。
“明天就要走了,朝廷的政務安頓好了,現在就是軍務的事啊。”
“末將見過向長史。這位想必是向寵將軍。”高凡對著兩人行禮。
“高將軍不必多禮,我現在也不過一庶人。”向朗對高凡說。高凡在漢中對向朗倒很恭敬,原因很簡單。
向朗是治學之人,高凡與他有過幾次交流,向朗為人很是謙虛,說話也是很謙和,在軍中待久了的高凡,能偶爾與這種人交流,也感覺很是愉快。
“好眼力啊,高將軍。”向寵則是笑了笑,對著高凡迴了個禮。
“巨達(向朗字巨達),之前罷免你,是因為你對馬謖潛逃知情不報還加以暴斃,你也懂律法,知道此事嚴重。”
“丞相,我有罪,丞相能好下我,已經很感恩了。”向朗對諸葛亮說。其實向朗和諸葛亮也算是好友,打從藏下馬謖那天起,向朗就準備好要承擔罪責了。
“這次南蠻二次動亂,朝廷要發兵前往南方平亂,我意下是,由高凡為主將,向寵為副將,巨達為行軍主簿,你們三人帶兵進入南中,平定叛亂的部族如何?”
“丞相,末將以為向將軍在先帝時便戰功卓著,理應由向將軍為主。”
“高將軍,你為主將是我向丞相建議的。”向朗說。
“啊,您為何舉薦我?”高凡不解的問。
“巨達對你在軍裏搞識字班很感興趣,他想跟著你前往南中,此次南征軍中識字班可以繼續辦,郭攸之不是不在嗎,讓向參軍給你繼續辦。
而且不光如此,你幾天之前不是上了一份平南中策嘛,我已經考慮過了,今天給你交代一下。”諸葛亮對高凡說。
諸葛亮嘴裏的平南中策,是高凡在之前看到薑維給諸葛亮上書取得了效果後,也寫了這麽一份方案。
而高凡提出的方案,便是這次南征對於所有的南方部落要進行朝廷的冊封,願意服從朝廷管理的部落,其頭領必須接受朝廷冊封,不願意接受冊封的部落,如果被其他部落攻擊吞並,朝廷將不會管理。
但接受冊封的部落其軍隊與漢軍性質相同,被攻擊的話視為對朝廷的攻擊。
其次便是對南方的戶口耕地進行調查,接受冊封的部落朝廷將派遣人員進入部落中協助丈量土地清點人口,然後製定一個每年上交朝廷貢物的標準,部落頭領隻需湊夠標準即可,其實如果簡要說的話,就是包稅製。
讓部落的頭領負責收稅進行上供,而朝廷隻和部落的頭領對接。
最後便是剿匪遷民,可以提出相應的安置政策把一些流民安置在味縣,而願意者可以遷往隴右充實隴右人口。
而諸葛亮看完這份高凡寫上的平南中策後,也是連連點頭,因此諸葛亮隨即找來相府工作的蔣琬,費禕,董允幾個人議下了一個大概的章程,而高凡,在南方根據此章程加以靈活執行就行。
“這平南中策都是你寫的,你不當主將,豈不是故意麻煩人家向寵將軍幫你執行這平南中策?”諸葛亮開了個玩笑,向寵則是跟著笑了起來。
“高將軍,我可怕累啊,這事還是你幹好。”向寵也是跟著開了句玩笑。
“不說笑了,這次南征,既然策略已經定下,你們在南方隻要事情越不過太守和庲降都督一級的,都可以自行決斷,包括官吏的設置,萬人一下蠻族部落的冊封,你們自行決斷即可,萬人以上奏請朝廷,由蔣琬董允他們討論後發往漢中我閱後進行冊封 。
每年臘月我要迴京,在每年臘月前你們寫上個具體的文書,報送至成都,我根據你們的文書給你們調撥政策和錢糧。”諸葛亮給高凡安頓。而這麽一安頓,南方的不少大權基本就落在了李恢和高凡的手中。
“那好,該交代的就這麽多,我明日也要啟程了,你們無事要說的話就可以走了。後麵出兵,你們和蔣琬對接就好。”諸葛亮跟三人說。
於是三人一同出了相府。
“高將軍,你這平南中策確實有些見地啊。”向朗對高凡說。
“向長史豈敢,許多也是結合了一些前人經驗和自己拙劣的想法,具體還得等咱們到了南方再看。”高凡謙虛的說。
“別再叫什麽向長史了,這次我也是戴罪立功,你叫我向主簿就好。”向朗笑了笑,對高凡說。
“我叔父是個大度之人,無妨,哈哈哈。”向寵也跟高凡說道。
“那向長史我就不客氣了。”高凡說。於是三人一同商議著一些具體的細節,直到分開
自打諸葛亮操辦完高凡的婚事後,諸葛亮便很快的給留守的大臣們安頓好了政務,李嚴仍然要繼續進駐漢中操持糧草轉運和軍務,而成都還是交給了蔣琬和費禕。
明天,便是諸葛亮出發的日子。而今天,高凡則是被丞相府來的人叫到相府去安排些事情。
高凡走到相府,遠遠的看見兩個人一前一後的的進了相府,前麵的穿著百姓的布衣,高凡定睛一看,原來是原丞相府長史向朗(之前向朗由於包庇馬謖被罷官奪職廢為庶人,因此迴到了成都,而高凡在漢中見過向朗幾麵)。
而向朗卻是一臉窘迫的狀態,向朗後麵跟著的則是和薑維年齡差不多大的個武官,那武官對著前麵進去的向朗恭恭敬敬。
不光是那武官,甚至丞相府的衛兵見到向朗也是恭恭敬敬。而高凡也是很快的來到了相府,通報之後便跟了進去。
而高凡進去後,果然看到諸葛亮和兩人說這話,諸葛亮看見高凡進來,連忙招唿高凡坐下。
“明天就要走了,朝廷的政務安頓好了,現在就是軍務的事啊。”
“末將見過向長史。這位想必是向寵將軍。”高凡對著兩人行禮。
“高將軍不必多禮,我現在也不過一庶人。”向朗對高凡說。高凡在漢中對向朗倒很恭敬,原因很簡單。
向朗是治學之人,高凡與他有過幾次交流,向朗為人很是謙虛,說話也是很謙和,在軍中待久了的高凡,能偶爾與這種人交流,也感覺很是愉快。
“好眼力啊,高將軍。”向寵則是笑了笑,對著高凡迴了個禮。
“巨達(向朗字巨達),之前罷免你,是因為你對馬謖潛逃知情不報還加以暴斃,你也懂律法,知道此事嚴重。”
“丞相,我有罪,丞相能好下我,已經很感恩了。”向朗對諸葛亮說。其實向朗和諸葛亮也算是好友,打從藏下馬謖那天起,向朗就準備好要承擔罪責了。
“這次南蠻二次動亂,朝廷要發兵前往南方平亂,我意下是,由高凡為主將,向寵為副將,巨達為行軍主簿,你們三人帶兵進入南中,平定叛亂的部族如何?”
“丞相,末將以為向將軍在先帝時便戰功卓著,理應由向將軍為主。”
“高將軍,你為主將是我向丞相建議的。”向朗說。
“啊,您為何舉薦我?”高凡不解的問。
“巨達對你在軍裏搞識字班很感興趣,他想跟著你前往南中,此次南征軍中識字班可以繼續辦,郭攸之不是不在嗎,讓向參軍給你繼續辦。
而且不光如此,你幾天之前不是上了一份平南中策嘛,我已經考慮過了,今天給你交代一下。”諸葛亮對高凡說。
諸葛亮嘴裏的平南中策,是高凡在之前看到薑維給諸葛亮上書取得了效果後,也寫了這麽一份方案。
而高凡提出的方案,便是這次南征對於所有的南方部落要進行朝廷的冊封,願意服從朝廷管理的部落,其頭領必須接受朝廷冊封,不願意接受冊封的部落,如果被其他部落攻擊吞並,朝廷將不會管理。
但接受冊封的部落其軍隊與漢軍性質相同,被攻擊的話視為對朝廷的攻擊。
其次便是對南方的戶口耕地進行調查,接受冊封的部落朝廷將派遣人員進入部落中協助丈量土地清點人口,然後製定一個每年上交朝廷貢物的標準,部落頭領隻需湊夠標準即可,其實如果簡要說的話,就是包稅製。
讓部落的頭領負責收稅進行上供,而朝廷隻和部落的頭領對接。
最後便是剿匪遷民,可以提出相應的安置政策把一些流民安置在味縣,而願意者可以遷往隴右充實隴右人口。
而諸葛亮看完這份高凡寫上的平南中策後,也是連連點頭,因此諸葛亮隨即找來相府工作的蔣琬,費禕,董允幾個人議下了一個大概的章程,而高凡,在南方根據此章程加以靈活執行就行。
“這平南中策都是你寫的,你不當主將,豈不是故意麻煩人家向寵將軍幫你執行這平南中策?”諸葛亮開了個玩笑,向寵則是跟著笑了起來。
“高將軍,我可怕累啊,這事還是你幹好。”向寵也是跟著開了句玩笑。
“不說笑了,這次南征,既然策略已經定下,你們在南方隻要事情越不過太守和庲降都督一級的,都可以自行決斷,包括官吏的設置,萬人一下蠻族部落的冊封,你們自行決斷即可,萬人以上奏請朝廷,由蔣琬董允他們討論後發往漢中我閱後進行冊封 。
每年臘月我要迴京,在每年臘月前你們寫上個具體的文書,報送至成都,我根據你們的文書給你們調撥政策和錢糧。”諸葛亮給高凡安頓。而這麽一安頓,南方的不少大權基本就落在了李恢和高凡的手中。
“那好,該交代的就這麽多,我明日也要啟程了,你們無事要說的話就可以走了。後麵出兵,你們和蔣琬對接就好。”諸葛亮跟三人說。
於是三人一同出了相府。
“高將軍,你這平南中策確實有些見地啊。”向朗對高凡說。
“向長史豈敢,許多也是結合了一些前人經驗和自己拙劣的想法,具體還得等咱們到了南方再看。”高凡謙虛的說。
“別再叫什麽向長史了,這次我也是戴罪立功,你叫我向主簿就好。”向朗笑了笑,對高凡說。
“我叔父是個大度之人,無妨,哈哈哈。”向寵也跟高凡說道。
“那向長史我就不客氣了。”高凡說。於是三人一同商議著一些具體的細節,直到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