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李恢的打算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 作者:梨大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孟獲,你可願降否?”諸葛亮問道。
“哼,諸葛亮,你這伏兵襲擊算什麽本事,我的軍隊在圍攻城池還沒來得及擺開陣勢,有本事找個地方正麵打一場。”
“那好,我便放了你和你的族人,你們快去好生準備。”諸葛亮不顧身邊將士錯愕的表情,平靜的對孟獲說道。
於是幾個士兵上前去解開了孟獲身上的繩索。
“丞相,你把孟獲帶迴成都或者直接殺了這南蠻就直接平定了呀。”楊儀不解的問道。
“殺一個孟獲沒用,殺了一個蠻王,又會冒出來一個蠻王。倒不如讓孟獲誠心歸附,通過孟獲管理蠻族。我大漢不知道要省出來多少人力。”馬謖滔滔不絕的講著自己對於這事的見解。諸葛亮聽著,隻是高興的點頭。其實馬謖可以說是諸葛亮的嘴替,馬謖所說的,也正是曆史上諸葛亮所執行的策略。
“龔德旭,你總算是來了。”味縣城中,李恢,龔祿站在一起,看著士兵們打掃戰場清點戰果。
“話說德旭,你這高副將借我用用唄,我在進城前已經給丞相上書了,請求把庲降都督府設在味縣。以後他跟著我在南中幹,在南中定能有一番作為。”
“德昂兄(李恢字德昂),你也和他一塊兒打了好幾天仗了,你看這能是將來久居咱手下的人嗎?不過也好,大漢能多一個將軍,將來打仗就多一分勝算。”
李恢所說的庲降都督,便是蜀國的四大都督之一。
蜀國在重要戰略方向,采取了設置重兵鎮守的方式加以守衛。由此便有了四大都督,即負責向北防衛曹魏的漢中都督,現在由蜀國當前的大將魏延擔任,向東吳國的方向設置了永安都督,先帝劉備便是駕崩於此,現在由蜀國尚書令,僅次於諸葛亮的二號人物李嚴親自擔任,再然後在巴西閬中(今四川境內)蜀國腹地設有江州都督,江州都督雖然不用麵對外部防衛壓力,卻可以隨時支援蜀國內部的重要城市,當初便是為了支援永安,抵抗夷陵戰後東吳可能的進攻而設,現在由費觀擔任,最後便是李恢本人擔任的庲降都督,這個方向主要就是鎮壓蠻族可能的叛亂。
“話說你打算把都督府遷到這兒來,糧不夠吃怎麽辦,萬一蠻族再次造反,增援可不易。”
“味縣地處益州郡,可以支援其他三個南方軍都是最短距離,至於糧食,益州郡本身可不缺糧,根源在於這地方蠻漢雜居,民眾對立嚴重,之前叛軍控製又收取稅賦沒有節製章法,自然養不起多少兵。倘若我在這,肯定是屯田保境,安撫蠻漢,這也才對得起我這庲降都督的名號。”李恢倒是自信的說道。
“好啊,李德昂,你的意見我同意了。”兩人還正在聊時,諸葛亮拿著羽扇走了過來。
“你所言正合我意,這件事不光要辦,我意思現在就辦,你直接現在就帶著你的人馬進駐味縣,準備都督府南遷。”
“丞相!這是否太急了點。”李恢不可思議的問道。
“唉,已經慢的太多了。如果我們當時能在味縣有可靠之人鎮守,又怎麽會發生這麽大的叛亂。你在這,南方就能多些安定。還有,這城牆要擴大,味縣這裏要至少能有近萬人駐軍的地方。”諸葛亮不停的安排著。
“可丞相,末將以為現在南征為重,我想跟著您繼續朝南打。”
“我看不用,孟獲現在已經不是打不打得贏的問題,關鍵是要打服打怕在加以安撫。”諸葛亮說道。“倒是你負責的味縣,以後戰略意義重大。”
李恢自此,便開始留駐益州郡,不再跟隨大部隊南下。
“你們幾個過來,看看我在地上寫的這是什麽?”高凡朝著自己的幾個衛兵叫道。
“將軍,你這東西確定是寫的,我光能看見好多圈兒?”一個衛兵不解道。
“又不是全都是圈兒,你看這個還是兩個圈套在一起。”張嗣開玩笑說。
“如果我說這是呢。”
“你開玩笑吧將軍,哪有人這麽寫的,不過看起來倒是不難。”
“不難你們幾個學學,學下了給前鋒營將士教教。以後我們內部用這些數字。”
“可將軍,你這也隻能數九個數呀。”一個衛士不解的問道。
“你看兩個一一塊兒一寫,不就是個十一嘛。”衛士堆兒裏不知道從哪兒傳來一聲。聽見這句,高凡的內心是震驚的,好多人都認為古代人思想愚笨,可其實他們的思想很敏銳,隻不過是許許多多的局限限製了他們的發揮而已。
“將軍,丞相傳你議事。\"帳外一個傳令兵說道。
高凡放下了手上教衛士們認阿拉伯數字的差事,便去了諸葛亮營帳裏議事。
“丞相您有何吩咐。”
“你看看這個。”諸葛亮指著桌子上一張紙說道。
高凡拿起紙來一看,是李恢的一份奏報。他請求在味縣設立新的都督府。
“這件事我知道,丞相,李都督也與我說過。”
“你先別急,再往後看看。”諸葛亮笑著說。
高凡接著看,隻看見李恢說到了自己,誇自己如何如何在陣中活捉孟優,帶著突擊隊守城,還有如何動員俘虜等的事,讀著讀著,不禁臉一紅。這李恢都督文筆還真不錯,戰場上的事寫得十分傳神。
“李恢能力出眾,能這麽誇一個人,我想他是真心想用你。李恢請求把你留在味縣,給他當都督副將,管理南中。都督副將可能將來還有機會擔任南中四郡其中一個郡的太守,依你這次的功勞,已經足夠。你看如何?”
高凡的大腦飛速運轉,從個小副將升太守,而且將來李恢離任,自己可能就是蜀國新的南中負責人,這誘惑是巨大的。可高凡卻不想如此,這不是他的目標,一直在南方,恐怕北伐的曆史就不會有大的改變。這不符合他的理想,也不符合自己的男兒血性。
況且高凡好歹是後世的博士,好多人情世故他也懂,諸葛亮如果真心想讓他當李恢的副將,又何必叫自己一個小小的副將過來商量,一道調令就行。高凡看出來諸葛亮是不想給李恢給人。
“末將不想留在南中,想隨您北伐,攻滅奸賊,興複漢室,也好贏得個生前身後名。”
“我們現在可在南征啊,北伐什麽?”諸葛亮沒有料到高凡是這迴答。這次南征,朝廷裏都有人加以阻攔,自己北伐的意願,也隻是自己相府的人有了解,這高凡怎麽知道。
“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魏國坐擁整個北方,如果我們不北伐,曹魏隻要沒有大的內亂,我大漢必定要麵對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川人多念太平,年與時馳,意與日去。每拖上一天,北伐隻會更難,不北伐談何興複漢室。”高凡說著說著,聲調越來越高,不知道是感情流露還是過於激動,竟然哭了出來。
諸葛亮聽著聽著,眼眶也是有些濕潤,但畢竟是在部下麵前,得注重些儀態,隻能忍著說道:“好了,你走吧,我給李都督迴複,你隨軍南征。”
“哼,諸葛亮,你這伏兵襲擊算什麽本事,我的軍隊在圍攻城池還沒來得及擺開陣勢,有本事找個地方正麵打一場。”
“那好,我便放了你和你的族人,你們快去好生準備。”諸葛亮不顧身邊將士錯愕的表情,平靜的對孟獲說道。
於是幾個士兵上前去解開了孟獲身上的繩索。
“丞相,你把孟獲帶迴成都或者直接殺了這南蠻就直接平定了呀。”楊儀不解的問道。
“殺一個孟獲沒用,殺了一個蠻王,又會冒出來一個蠻王。倒不如讓孟獲誠心歸附,通過孟獲管理蠻族。我大漢不知道要省出來多少人力。”馬謖滔滔不絕的講著自己對於這事的見解。諸葛亮聽著,隻是高興的點頭。其實馬謖可以說是諸葛亮的嘴替,馬謖所說的,也正是曆史上諸葛亮所執行的策略。
“龔德旭,你總算是來了。”味縣城中,李恢,龔祿站在一起,看著士兵們打掃戰場清點戰果。
“話說德旭,你這高副將借我用用唄,我在進城前已經給丞相上書了,請求把庲降都督府設在味縣。以後他跟著我在南中幹,在南中定能有一番作為。”
“德昂兄(李恢字德昂),你也和他一塊兒打了好幾天仗了,你看這能是將來久居咱手下的人嗎?不過也好,大漢能多一個將軍,將來打仗就多一分勝算。”
李恢所說的庲降都督,便是蜀國的四大都督之一。
蜀國在重要戰略方向,采取了設置重兵鎮守的方式加以守衛。由此便有了四大都督,即負責向北防衛曹魏的漢中都督,現在由蜀國當前的大將魏延擔任,向東吳國的方向設置了永安都督,先帝劉備便是駕崩於此,現在由蜀國尚書令,僅次於諸葛亮的二號人物李嚴親自擔任,再然後在巴西閬中(今四川境內)蜀國腹地設有江州都督,江州都督雖然不用麵對外部防衛壓力,卻可以隨時支援蜀國內部的重要城市,當初便是為了支援永安,抵抗夷陵戰後東吳可能的進攻而設,現在由費觀擔任,最後便是李恢本人擔任的庲降都督,這個方向主要就是鎮壓蠻族可能的叛亂。
“話說你打算把都督府遷到這兒來,糧不夠吃怎麽辦,萬一蠻族再次造反,增援可不易。”
“味縣地處益州郡,可以支援其他三個南方軍都是最短距離,至於糧食,益州郡本身可不缺糧,根源在於這地方蠻漢雜居,民眾對立嚴重,之前叛軍控製又收取稅賦沒有節製章法,自然養不起多少兵。倘若我在這,肯定是屯田保境,安撫蠻漢,這也才對得起我這庲降都督的名號。”李恢倒是自信的說道。
“好啊,李德昂,你的意見我同意了。”兩人還正在聊時,諸葛亮拿著羽扇走了過來。
“你所言正合我意,這件事不光要辦,我意思現在就辦,你直接現在就帶著你的人馬進駐味縣,準備都督府南遷。”
“丞相!這是否太急了點。”李恢不可思議的問道。
“唉,已經慢的太多了。如果我們當時能在味縣有可靠之人鎮守,又怎麽會發生這麽大的叛亂。你在這,南方就能多些安定。還有,這城牆要擴大,味縣這裏要至少能有近萬人駐軍的地方。”諸葛亮不停的安排著。
“可丞相,末將以為現在南征為重,我想跟著您繼續朝南打。”
“我看不用,孟獲現在已經不是打不打得贏的問題,關鍵是要打服打怕在加以安撫。”諸葛亮說道。“倒是你負責的味縣,以後戰略意義重大。”
李恢自此,便開始留駐益州郡,不再跟隨大部隊南下。
“你們幾個過來,看看我在地上寫的這是什麽?”高凡朝著自己的幾個衛兵叫道。
“將軍,你這東西確定是寫的,我光能看見好多圈兒?”一個衛兵不解道。
“又不是全都是圈兒,你看這個還是兩個圈套在一起。”張嗣開玩笑說。
“如果我說這是呢。”
“你開玩笑吧將軍,哪有人這麽寫的,不過看起來倒是不難。”
“不難你們幾個學學,學下了給前鋒營將士教教。以後我們內部用這些數字。”
“可將軍,你這也隻能數九個數呀。”一個衛士不解的問道。
“你看兩個一一塊兒一寫,不就是個十一嘛。”衛士堆兒裏不知道從哪兒傳來一聲。聽見這句,高凡的內心是震驚的,好多人都認為古代人思想愚笨,可其實他們的思想很敏銳,隻不過是許許多多的局限限製了他們的發揮而已。
“將軍,丞相傳你議事。\"帳外一個傳令兵說道。
高凡放下了手上教衛士們認阿拉伯數字的差事,便去了諸葛亮營帳裏議事。
“丞相您有何吩咐。”
“你看看這個。”諸葛亮指著桌子上一張紙說道。
高凡拿起紙來一看,是李恢的一份奏報。他請求在味縣設立新的都督府。
“這件事我知道,丞相,李都督也與我說過。”
“你先別急,再往後看看。”諸葛亮笑著說。
高凡接著看,隻看見李恢說到了自己,誇自己如何如何在陣中活捉孟優,帶著突擊隊守城,還有如何動員俘虜等的事,讀著讀著,不禁臉一紅。這李恢都督文筆還真不錯,戰場上的事寫得十分傳神。
“李恢能力出眾,能這麽誇一個人,我想他是真心想用你。李恢請求把你留在味縣,給他當都督副將,管理南中。都督副將可能將來還有機會擔任南中四郡其中一個郡的太守,依你這次的功勞,已經足夠。你看如何?”
高凡的大腦飛速運轉,從個小副將升太守,而且將來李恢離任,自己可能就是蜀國新的南中負責人,這誘惑是巨大的。可高凡卻不想如此,這不是他的目標,一直在南方,恐怕北伐的曆史就不會有大的改變。這不符合他的理想,也不符合自己的男兒血性。
況且高凡好歹是後世的博士,好多人情世故他也懂,諸葛亮如果真心想讓他當李恢的副將,又何必叫自己一個小小的副將過來商量,一道調令就行。高凡看出來諸葛亮是不想給李恢給人。
“末將不想留在南中,想隨您北伐,攻滅奸賊,興複漢室,也好贏得個生前身後名。”
“我們現在可在南征啊,北伐什麽?”諸葛亮沒有料到高凡是這迴答。這次南征,朝廷裏都有人加以阻攔,自己北伐的意願,也隻是自己相府的人有了解,這高凡怎麽知道。
“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魏國坐擁整個北方,如果我們不北伐,曹魏隻要沒有大的內亂,我大漢必定要麵對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川人多念太平,年與時馳,意與日去。每拖上一天,北伐隻會更難,不北伐談何興複漢室。”高凡說著說著,聲調越來越高,不知道是感情流露還是過於激動,竟然哭了出來。
諸葛亮聽著聽著,眼眶也是有些濕潤,但畢竟是在部下麵前,得注重些儀態,隻能忍著說道:“好了,你走吧,我給李都督迴複,你隨軍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