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宮,承光殿內,大秦重臣雲集。
秦川率先開口道:“平兒,大臣們都到齊了,你來說下談判之事吧。”
秦平對著秦川行禮道:“父皇,諸位大人,如今談判已經差不多了,所有條件想必諸位也已經清楚了。
若無異議,秦平這邊就會和韓國簽約了。”
屋內眾人都沒有發話,似是在等待什麽。
這時,禦史嚴世傑抬頭看了下秦川,然後問道:“不知殿下準備何時與韓國簽約?”
這話一說,一旁的孟慈直接諷刺道:“嚴大人,你倒是什麽都敢摻和,令人佩服。
就是不知嚴大人希望越早越好,還是越晚越好?”
嚴世傑佯裝生氣道:“孟大人,我更希望是永遠沒有這個簽約,可這可能嗎?
看看外麵,京城甚至是整個大秦的百姓整日都在討論此事,可謂群情激憤。
他們謾罵、圍追堵截甚至是毆打我們這些當官的,長此以往,如何收場。
所以,我希望盡快簽訂契約,讓這件事情平息下去。”
秦平沉聲道:“可嚴大人想過沒有,一旦簽約,百姓們的憤怒會達到極點,恐怕會有大亂發生。”
嚴世傑咬咬牙道:“殿下,事已至此,長痛不如短痛,有些時候,必須得做出犧牲。”
秦平掃了眼眾人道:“可犧牲的為何總是那些老百姓,為什麽不能是我們呢?”
孟慈焦急的喊了聲“殿下”,因為這和他們計劃的根本不一樣啊。
秦平沒有理睬孟慈,而是抬頭對著秦川說道:“不知父皇認為兒臣說的對嗎?”
秦川沒有迴答,而是指了指秦平道:“朕猜,你肯定知道了血誓契約?”
秦平猶豫著點了點頭。
秦川繼續說道:“那你還來問朕?是不是故意的?是不是特別希望朕去死啊。”
此話一出,群臣趕忙跪下,滿屋寂靜。
秦平甚至感到了陣陣殺意從四周傳來,哪怕自己是道境修為,也得瞬間斃命。
可他並沒有感到害怕,更沒有跪下,而是麵色坦然的對著秦川說道:“父皇,兒臣絕無此意,此心天地可鑒。
兒臣所說的犧牲,並不是要毀約。
而是在簽訂契約之後,希望父皇能把實情說出,安撫大秦百姓。
我大秦百姓並非不明事理,相信很多人一定會理解您、支持您。
到時,事端自然會少,百姓傷亡也會更小。”
秦川笑了笑道:“光告知實情?恐怕不夠吧。
這裏麵,朕還要檢討所犯的錯誤,向天下百姓道歉,然後做好保證。
對嗎?平王殿下。”
秦平沒有說話,算是默認了。
突然,秦川一拍桌子,起身道:“這分明就是讓朕寫個“罪己詔”,告訴天下人朕是個昏君。”
這下子,跪在地下的幾位大臣,頓時冷汗直冒,平王今天是吃錯藥了嗎?
孟慈咬咬牙剛要開口說話,一抬頭,卻看到坐在椅子上的老端王,對他搖了搖頭,他這才忍住了。
秦平並沒有被秦川的一席話嚇倒,他梗著脖子說道:“父皇,若隻是一紙書文,就能讓百姓少死幾十萬人,有何不可?
您失去的隻是暫時的名聲,早晚會拿迴來,可百姓們丟的是命,迴不來的。”
孰輕孰重,請父皇定奪。”
這是要定奪嗎?這是把秦川架在爐子上烤啊。
秦川仔細的打量著秦平,像是第一次認識這個兒子一樣,是因為長大了,翅膀硬了嗎?
已經好久,沒有人敢對自己這樣說話了,上一個也是自己最疼的兒子,可惜已經死了。
突然,他對著秦平嗬嗬一笑道:“真是幼稚,與其這樣,朕情願直接毀約,殺身成仁。”
說完,直接坐靠在椅子上,閉上了雙目養神。
這時,嚴世傑再次跳出來,他指著秦平憤怒的說道:“陛下,平王殿下,齊心可誅啊,可誅啊。”
秦川眼也沒睜的說道:“好了,諸位大人先起來吧。
嚴大人,平兒還年幼,受人誤導,情有可原,朕不會追究他的。
平兒,你的職責是趕緊把簽字之事搞定,其餘的無需你操心。
朕,不希望還有下一次。”
按照常理,這時候大臣們應該依次向皇帝告別了。
可除了嚴世傑躍躍欲試外,其他人都無動於衷。
秦川睜開雙眼,掃視了一圈道:“怎麽?諸位還有要事上奏嗎?”
秦平上前,再次開口道:“父皇,是兒臣有事上奏。”
秦川皺著眉頭問道:“你還有何事?”
“還是關於兩國談判之事?”
秦川不耐煩的說道:“朕再告訴你一次,你現在隻要等著簽字就好了,其他的不要管了。”
秦平裝作沒看到,繼續說道:“可兒臣有一計策,可保我大秦不割國土。”
秦川先是被氣笑了,接著他指著秦平怒斥道:“今日,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愚弄朕,你真的以為憑借皇子的身份,就可以為所欲為嗎?
現在,立刻給朕滾出去。”
可秦平還是沒有移動一下腳步。
秦川剛要喊侍衛進來,這時老端王拄著拐杖顫顫巍巍的起身道:“陛下且慢,不妨再給小平兒一個機會。”
秦川看著端王忙說道:“端王快坐下,這孩子就是被他母後寵壞了,再不給他點教訓,他就要翻天了。”
這時,一直沉默的丞相李記站出來說道:“陛下,時間還早,聽聽也無妨。若是不可行,再懲罰也不遲。”
秦川在二人身上掃了下,嗬嗬一笑道:“好,朕就再給他個機會。”
秦平拱了拱手道:“多謝父皇,那兒臣就開始了。
相信諸位大人都知道,兩國契約裏寫的是,靠近韓國邊境的秦國諸城,任由韓國挑選。
經過大秦上下不斷努力,韓國才勉強要了陳倉城,在座諸位可以說居功至偉。”
這話一說,殿內很多人的臉色都很難看,太尉譚鬆及幾個將軍更是握緊了拳頭。
老端王臉色一板,佯裝訓斥道:“小平兒,差不多得了,說正事。”
秦平點了點頭,然後說道:“諸位,我想問一句,兩國邊境,秦國隻有雲浮、榆州、安邑、陳倉四城嗎?”
秦川率先開口道:“平兒,大臣們都到齊了,你來說下談判之事吧。”
秦平對著秦川行禮道:“父皇,諸位大人,如今談判已經差不多了,所有條件想必諸位也已經清楚了。
若無異議,秦平這邊就會和韓國簽約了。”
屋內眾人都沒有發話,似是在等待什麽。
這時,禦史嚴世傑抬頭看了下秦川,然後問道:“不知殿下準備何時與韓國簽約?”
這話一說,一旁的孟慈直接諷刺道:“嚴大人,你倒是什麽都敢摻和,令人佩服。
就是不知嚴大人希望越早越好,還是越晚越好?”
嚴世傑佯裝生氣道:“孟大人,我更希望是永遠沒有這個簽約,可這可能嗎?
看看外麵,京城甚至是整個大秦的百姓整日都在討論此事,可謂群情激憤。
他們謾罵、圍追堵截甚至是毆打我們這些當官的,長此以往,如何收場。
所以,我希望盡快簽訂契約,讓這件事情平息下去。”
秦平沉聲道:“可嚴大人想過沒有,一旦簽約,百姓們的憤怒會達到極點,恐怕會有大亂發生。”
嚴世傑咬咬牙道:“殿下,事已至此,長痛不如短痛,有些時候,必須得做出犧牲。”
秦平掃了眼眾人道:“可犧牲的為何總是那些老百姓,為什麽不能是我們呢?”
孟慈焦急的喊了聲“殿下”,因為這和他們計劃的根本不一樣啊。
秦平沒有理睬孟慈,而是抬頭對著秦川說道:“不知父皇認為兒臣說的對嗎?”
秦川沒有迴答,而是指了指秦平道:“朕猜,你肯定知道了血誓契約?”
秦平猶豫著點了點頭。
秦川繼續說道:“那你還來問朕?是不是故意的?是不是特別希望朕去死啊。”
此話一出,群臣趕忙跪下,滿屋寂靜。
秦平甚至感到了陣陣殺意從四周傳來,哪怕自己是道境修為,也得瞬間斃命。
可他並沒有感到害怕,更沒有跪下,而是麵色坦然的對著秦川說道:“父皇,兒臣絕無此意,此心天地可鑒。
兒臣所說的犧牲,並不是要毀約。
而是在簽訂契約之後,希望父皇能把實情說出,安撫大秦百姓。
我大秦百姓並非不明事理,相信很多人一定會理解您、支持您。
到時,事端自然會少,百姓傷亡也會更小。”
秦川笑了笑道:“光告知實情?恐怕不夠吧。
這裏麵,朕還要檢討所犯的錯誤,向天下百姓道歉,然後做好保證。
對嗎?平王殿下。”
秦平沒有說話,算是默認了。
突然,秦川一拍桌子,起身道:“這分明就是讓朕寫個“罪己詔”,告訴天下人朕是個昏君。”
這下子,跪在地下的幾位大臣,頓時冷汗直冒,平王今天是吃錯藥了嗎?
孟慈咬咬牙剛要開口說話,一抬頭,卻看到坐在椅子上的老端王,對他搖了搖頭,他這才忍住了。
秦平並沒有被秦川的一席話嚇倒,他梗著脖子說道:“父皇,若隻是一紙書文,就能讓百姓少死幾十萬人,有何不可?
您失去的隻是暫時的名聲,早晚會拿迴來,可百姓們丟的是命,迴不來的。”
孰輕孰重,請父皇定奪。”
這是要定奪嗎?這是把秦川架在爐子上烤啊。
秦川仔細的打量著秦平,像是第一次認識這個兒子一樣,是因為長大了,翅膀硬了嗎?
已經好久,沒有人敢對自己這樣說話了,上一個也是自己最疼的兒子,可惜已經死了。
突然,他對著秦平嗬嗬一笑道:“真是幼稚,與其這樣,朕情願直接毀約,殺身成仁。”
說完,直接坐靠在椅子上,閉上了雙目養神。
這時,嚴世傑再次跳出來,他指著秦平憤怒的說道:“陛下,平王殿下,齊心可誅啊,可誅啊。”
秦川眼也沒睜的說道:“好了,諸位大人先起來吧。
嚴大人,平兒還年幼,受人誤導,情有可原,朕不會追究他的。
平兒,你的職責是趕緊把簽字之事搞定,其餘的無需你操心。
朕,不希望還有下一次。”
按照常理,這時候大臣們應該依次向皇帝告別了。
可除了嚴世傑躍躍欲試外,其他人都無動於衷。
秦川睜開雙眼,掃視了一圈道:“怎麽?諸位還有要事上奏嗎?”
秦平上前,再次開口道:“父皇,是兒臣有事上奏。”
秦川皺著眉頭問道:“你還有何事?”
“還是關於兩國談判之事?”
秦川不耐煩的說道:“朕再告訴你一次,你現在隻要等著簽字就好了,其他的不要管了。”
秦平裝作沒看到,繼續說道:“可兒臣有一計策,可保我大秦不割國土。”
秦川先是被氣笑了,接著他指著秦平怒斥道:“今日,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愚弄朕,你真的以為憑借皇子的身份,就可以為所欲為嗎?
現在,立刻給朕滾出去。”
可秦平還是沒有移動一下腳步。
秦川剛要喊侍衛進來,這時老端王拄著拐杖顫顫巍巍的起身道:“陛下且慢,不妨再給小平兒一個機會。”
秦川看著端王忙說道:“端王快坐下,這孩子就是被他母後寵壞了,再不給他點教訓,他就要翻天了。”
這時,一直沉默的丞相李記站出來說道:“陛下,時間還早,聽聽也無妨。若是不可行,再懲罰也不遲。”
秦川在二人身上掃了下,嗬嗬一笑道:“好,朕就再給他個機會。”
秦平拱了拱手道:“多謝父皇,那兒臣就開始了。
相信諸位大人都知道,兩國契約裏寫的是,靠近韓國邊境的秦國諸城,任由韓國挑選。
經過大秦上下不斷努力,韓國才勉強要了陳倉城,在座諸位可以說居功至偉。”
這話一說,殿內很多人的臉色都很難看,太尉譚鬆及幾個將軍更是握緊了拳頭。
老端王臉色一板,佯裝訓斥道:“小平兒,差不多得了,說正事。”
秦平點了點頭,然後說道:“諸位,我想問一句,兩國邊境,秦國隻有雲浮、榆州、安邑、陳倉四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