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陛下真是仁慈了不少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 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嬴政將一個個名字,從一份竹簡上謄寫到了自己麵前的一摞紙張上。
這是造紙工坊這幾日做出來的,最好的一批紙,不夠純白,但韌性和厚度都還不錯。工坊將頭一批的兩百張,送到了禦前。
這兩百張紙,每張都有托盤一樣的大小。
其中一百張的邊緣被統一打上了四個尺寸一樣的小孔,方便錦繩從中穿過,從而將它們做成了一個本子,本子的封麵自然是兩片規格相同的皮革,看上去也不失精致。這顯然是給始皇帝陛下私人專用的。
蕭盼盼要是看見了這個本子,高低得說一句,人類曆史上第一個速寫本誕生了。
在接到了蒙恬等人送來的信息後,嬴政自然開始了一係列的處置。
他將王綰,尉繚等幾個重臣都招到了殿中商議,當然,主管藍田大營的嬴騰和李信自然也到了。
眾人在聽完了始皇帝和李斯,蒙恬兩人相同的深入分析後,也是陷入了沉思。
他們紛紛意識到,這件事最麻煩的地方就在於,藍田大營的指揮體係已經失衡了。
在過去,嬴政的注意力隻是放在了高級將領的平衡之上,嬴騰和李信共同節製藍田大營的目的就是為此。
嬴騰不用說,是嬴政當年迴到鹹陽後結識的第一個本家好友,既是兄長,又是朋友,是可以跟蒙恬畫等號的。
而李信的情況就更清楚了,如果沒有嬴政迴護,第一次滅楚之戰大敗後,這野小子的仕途就算是到頭了。
所以嬴政一直以來對藍田大營都是無比放心的,一來兩個主將都是所謂的帝黨,二來嬴騰和李信又能相互監督,比如在軍隊管理上,因為嬴騰還有大量的政務要處理,所以多是以李信為主。
至於大量中層將官是嬴氏子弟這件事,本來就是嬴政的有意為之,隻是他沒想到這裏麵居然出了幾個不安分的。
這樣的情況著實讓他感到失望。
“把這些小崽子都拎出來,我大秦的第一所軍校該開門了,讓他們都來軍校就讀,為期半年。”嬴政將寫好的一張名單交給了嬴騰。
嬴騰小心的雙手接過,真是毫無重量一般。
“臣能看看嗎?”嬴騰問道。
嬴騰這話一出,當即就讓站在他身旁的李信本能地挪動了一下腳步,和他拉開了一個手指寬的距離。
嬴政看了這二人一眼,然後淡淡地說道:“看吧。”
嬴騰隻是看了一眼,他的心裏就升起了一抹驚歎,三十個名字,不過隻用了大半頁紙而已。他自然是知道紙張方便的,但第一次親眼見證了這種方便,難免還是會被觸動。
微微的驚歎過後,他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到了這三十個人身上,上了名單的嬴氏子弟也隻有十一個人而已。顯而易見的,這十一人多跟雍城有關。不過雍城令的兒子嬴束並不在名單上,不止如此,另外三個和嬴束走得很近的小子也不在。
這樣的安排不免讓嬴騰感到惶恐,因為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這位陛下對藍田大營內部情況的了解超出了他的想象。
“這些人在軍校學習期間,他們的位置暫由副職代替。”嬴政頓了頓,對嬴騰問道,“滿意嗎?”
嬴騰一怔,當即就明白了自己陛下為何會有此一問,剛剛自己僭越了。什麽叫臣能看看嗎?好像是要發表一下意見一樣。
“為陛下辦事是臣的本分跟殊榮,臣從無此想。”
“人在這世上走一遭,總是會被各種事,各種人牽扯著,這很正常。”始皇帝語重心長地說道,“這些孩子是你的子侄,何嚐又不是朕的子侄呢?這次進軍校,對他們隻有好處,沒有壞處,明白嗎?”
“陛下用心良苦!”
“告訴他們,這軍校的校長就是朕。這個天下很大,有的是機會立功。”
“臣一定讓他們明白。”
嬴政點了點頭,將目光落到了李信的身上,“名單上不止有嬴氏子弟,還有很多有功勞的下級將官。”
李信拱手,“一切皆聽陛下安排。”
“人挑出來後,藍田大營就要開始第一次整編了,尉繚會來主持裁汰的相關事宜,你好好配合他。”
李信向尉繚拱手,尉繚也還是頷首點頭。
“然後是軍事訓練的統一化,這一點你要親自去監督,不要這個校尉搞一套,那個校尉搞一套的,這樣不方便以後的共同作戰,他們帶的兵首先是大秦的兵,是朕的兵。”
“臣明白!”李信鄭重地說道。他知道這不光隻是共同作戰的問題,還關乎著軍隊人員拆分和重組的問題。藍田大營必須在保持戰鬥力不退化的情況下,實現一次內部的人員組織調整。
嬴騰和李信離開大殿後,王綰啟奏道:“陛下,雍城之事,還需謹慎。”
嬴政擺手,“沒什麽好謹慎的,抓人即可。”
王綰,和馮劫,馮去疾等人擔憂的對視了一眼。
“陛下,若在雍城興起大獄,這樣恐怕會中了敵人的陰謀,引起皇族內部的分裂。”王綰特別強調了最後一句。
嬴政淡淡的一笑,又拿起了一張放在自己桌案上的一張紙,開始書寫了起來。
“談不上什麽分裂,朕也不會掀起什麽大獄,朕知道是哪些老家夥在搗亂。”
這倒是讓幾位大臣感到十分意外,畢竟他們以為自己的陛下會把雍城清洗一遍。
“從蒙恬傳迴來的信息看,這次截殺李斯的兵卒人員複雜,但越是這樣,反而越好弄清楚他們背後的人是誰。”
嬴政失笑搖頭,真的在心裏感歎這群人的不中用。“咱老秦人祖祖輩輩都在跟胡人打交道,不打不相識是正常情況。所以有的人家就莫名奇妙的和這些胡人搭建了不錯的關係。”
“平時互通一下有無,走私一下銅鐵軍械都是不可避免的事。為了集中精力對付關東六國,朕對他們的這些做法也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這並不代表朕不知道有多少人參與了進去。”
“隨便抓幾個人,三中一不至於,五中一還是有可能的。然後好好地問一問,該招的,自然就會招了。”
王綰等人聽罷,無不欽佩地點頭。他們不是欽佩自己陛下的反向思維,而是欽佩自己這位陛下對臣子的了解,不管是宗室成員,還是普通將官,似乎都在這位皇帝的視線之下。
嬴政將寫好的第二份命令交給了蒙恬派來的傳信兵。這是一份注定會載入史冊的命令傳遞,因為它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紙質的信息傳遞。
這張被包裹在封桶裏的紙片,在一天後到達了蒙恬的手中。
“陛下怎麽說?”李斯和嬴駒問道。
“進城,按名單抓人。”蒙恬將名單遞給了李斯和嬴駒。
看著名單上的一串名字,李斯很是吃驚,因為名單上的人很少,不過才二十來人而已。這讓李斯忍不住在心裏感歎,陛下真是仁慈了不少。
這是造紙工坊這幾日做出來的,最好的一批紙,不夠純白,但韌性和厚度都還不錯。工坊將頭一批的兩百張,送到了禦前。
這兩百張紙,每張都有托盤一樣的大小。
其中一百張的邊緣被統一打上了四個尺寸一樣的小孔,方便錦繩從中穿過,從而將它們做成了一個本子,本子的封麵自然是兩片規格相同的皮革,看上去也不失精致。這顯然是給始皇帝陛下私人專用的。
蕭盼盼要是看見了這個本子,高低得說一句,人類曆史上第一個速寫本誕生了。
在接到了蒙恬等人送來的信息後,嬴政自然開始了一係列的處置。
他將王綰,尉繚等幾個重臣都招到了殿中商議,當然,主管藍田大營的嬴騰和李信自然也到了。
眾人在聽完了始皇帝和李斯,蒙恬兩人相同的深入分析後,也是陷入了沉思。
他們紛紛意識到,這件事最麻煩的地方就在於,藍田大營的指揮體係已經失衡了。
在過去,嬴政的注意力隻是放在了高級將領的平衡之上,嬴騰和李信共同節製藍田大營的目的就是為此。
嬴騰不用說,是嬴政當年迴到鹹陽後結識的第一個本家好友,既是兄長,又是朋友,是可以跟蒙恬畫等號的。
而李信的情況就更清楚了,如果沒有嬴政迴護,第一次滅楚之戰大敗後,這野小子的仕途就算是到頭了。
所以嬴政一直以來對藍田大營都是無比放心的,一來兩個主將都是所謂的帝黨,二來嬴騰和李信又能相互監督,比如在軍隊管理上,因為嬴騰還有大量的政務要處理,所以多是以李信為主。
至於大量中層將官是嬴氏子弟這件事,本來就是嬴政的有意為之,隻是他沒想到這裏麵居然出了幾個不安分的。
這樣的情況著實讓他感到失望。
“把這些小崽子都拎出來,我大秦的第一所軍校該開門了,讓他們都來軍校就讀,為期半年。”嬴政將寫好的一張名單交給了嬴騰。
嬴騰小心的雙手接過,真是毫無重量一般。
“臣能看看嗎?”嬴騰問道。
嬴騰這話一出,當即就讓站在他身旁的李信本能地挪動了一下腳步,和他拉開了一個手指寬的距離。
嬴政看了這二人一眼,然後淡淡地說道:“看吧。”
嬴騰隻是看了一眼,他的心裏就升起了一抹驚歎,三十個名字,不過隻用了大半頁紙而已。他自然是知道紙張方便的,但第一次親眼見證了這種方便,難免還是會被觸動。
微微的驚歎過後,他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到了這三十個人身上,上了名單的嬴氏子弟也隻有十一個人而已。顯而易見的,這十一人多跟雍城有關。不過雍城令的兒子嬴束並不在名單上,不止如此,另外三個和嬴束走得很近的小子也不在。
這樣的安排不免讓嬴騰感到惶恐,因為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這位陛下對藍田大營內部情況的了解超出了他的想象。
“這些人在軍校學習期間,他們的位置暫由副職代替。”嬴政頓了頓,對嬴騰問道,“滿意嗎?”
嬴騰一怔,當即就明白了自己陛下為何會有此一問,剛剛自己僭越了。什麽叫臣能看看嗎?好像是要發表一下意見一樣。
“為陛下辦事是臣的本分跟殊榮,臣從無此想。”
“人在這世上走一遭,總是會被各種事,各種人牽扯著,這很正常。”始皇帝語重心長地說道,“這些孩子是你的子侄,何嚐又不是朕的子侄呢?這次進軍校,對他們隻有好處,沒有壞處,明白嗎?”
“陛下用心良苦!”
“告訴他們,這軍校的校長就是朕。這個天下很大,有的是機會立功。”
“臣一定讓他們明白。”
嬴政點了點頭,將目光落到了李信的身上,“名單上不止有嬴氏子弟,還有很多有功勞的下級將官。”
李信拱手,“一切皆聽陛下安排。”
“人挑出來後,藍田大營就要開始第一次整編了,尉繚會來主持裁汰的相關事宜,你好好配合他。”
李信向尉繚拱手,尉繚也還是頷首點頭。
“然後是軍事訓練的統一化,這一點你要親自去監督,不要這個校尉搞一套,那個校尉搞一套的,這樣不方便以後的共同作戰,他們帶的兵首先是大秦的兵,是朕的兵。”
“臣明白!”李信鄭重地說道。他知道這不光隻是共同作戰的問題,還關乎著軍隊人員拆分和重組的問題。藍田大營必須在保持戰鬥力不退化的情況下,實現一次內部的人員組織調整。
嬴騰和李信離開大殿後,王綰啟奏道:“陛下,雍城之事,還需謹慎。”
嬴政擺手,“沒什麽好謹慎的,抓人即可。”
王綰,和馮劫,馮去疾等人擔憂的對視了一眼。
“陛下,若在雍城興起大獄,這樣恐怕會中了敵人的陰謀,引起皇族內部的分裂。”王綰特別強調了最後一句。
嬴政淡淡的一笑,又拿起了一張放在自己桌案上的一張紙,開始書寫了起來。
“談不上什麽分裂,朕也不會掀起什麽大獄,朕知道是哪些老家夥在搗亂。”
這倒是讓幾位大臣感到十分意外,畢竟他們以為自己的陛下會把雍城清洗一遍。
“從蒙恬傳迴來的信息看,這次截殺李斯的兵卒人員複雜,但越是這樣,反而越好弄清楚他們背後的人是誰。”
嬴政失笑搖頭,真的在心裏感歎這群人的不中用。“咱老秦人祖祖輩輩都在跟胡人打交道,不打不相識是正常情況。所以有的人家就莫名奇妙的和這些胡人搭建了不錯的關係。”
“平時互通一下有無,走私一下銅鐵軍械都是不可避免的事。為了集中精力對付關東六國,朕對他們的這些做法也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這並不代表朕不知道有多少人參與了進去。”
“隨便抓幾個人,三中一不至於,五中一還是有可能的。然後好好地問一問,該招的,自然就會招了。”
王綰等人聽罷,無不欽佩地點頭。他們不是欽佩自己陛下的反向思維,而是欽佩自己這位陛下對臣子的了解,不管是宗室成員,還是普通將官,似乎都在這位皇帝的視線之下。
嬴政將寫好的第二份命令交給了蒙恬派來的傳信兵。這是一份注定會載入史冊的命令傳遞,因為它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紙質的信息傳遞。
這張被包裹在封桶裏的紙片,在一天後到達了蒙恬的手中。
“陛下怎麽說?”李斯和嬴駒問道。
“進城,按名單抓人。”蒙恬將名單遞給了李斯和嬴駒。
看著名單上的一串名字,李斯很是吃驚,因為名單上的人很少,不過才二十來人而已。這讓李斯忍不住在心裏感歎,陛下真是仁慈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