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炸營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 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野在李斯的眼前緩慢起伏,直到與天邊的山脊相融,流動的雲海傾瀉而下,將一座座山脈衝刷成了淡灰色。
這樣的景致讓李斯感到了神清氣爽,八百裏秦川的帝王基業看得他如癡如醉。
能有這樣的心情,當然不僅是因為眼前的風景,還有手頭各項事務的順利推進。
關中,終究是大秦的肇基之地。用蕭盼盼的話說,叫基本盤。所以這裏並沒有出現那些後世王朝才會有的土地兼並,或者說,沒有那麽嚴重。
一切的相關記錄都是完整和及時的,並沒有出現多少失真。這一路從鹹陽過來,他查到的土地侵占案件並不多,也就是十來起,這是個苗頭,但可以按住。
侵占土地的人還真是軍中的一些將官家屬,其中官職最大的是一名都尉。李斯沒有留情,他知道自己就是來幹髒活的。
幾名軍官的相關信息,他直接命人報給了始皇帝陛下,這些人怎麽處置,輪不到他來說。但做這些事的主犯,他一個也沒有放過。
首先是退還侵占的土地,其次是罰沒主犯家庭相應的土地的家產。降爵也是必然的,隻是這事要走流程。然後是判處勞役,這種勞役就是最純粹的勞役了,能不能活,全看老天爺。如果不是大秦已經廢除了肉刑,這些人的臉上都要被燙上一個精美小巧的文字。
雖然土地侵占的問題並不嚴重,但他也著實體會到了蕭盼盼嘴裏說的結構性矛盾是什麽了。他做了統計,幾乎每個縣的從軍家庭裏,至少有五分之一有功士卒的土地封賞還沒有落實,原因自然是關中已經無地可分了。
要不是對這種情況已經有了預判和解決辦法,他肯定不會有現在這樣的心情。
“廷尉大人!還有五十裏就到雍城了!”走在車隊最前方的鄭校尉打馬調頭,來到了李斯的馬車邊。
李斯看了看天色,今天是肯定趕不到雍城了。
“再行十裏就紮營休整吧,明天再進雍城。”李斯吩咐道,“另外,你派幾個聰明的人,帶著我廷尉府的牌子秘密去一趟雍城查看一番,我提前安排過去的人已經兩天沒有迴信了。”
這是李斯辦事的基本方法,在到達一地前,先派下屬前去暗中查訪一下當地的情況,畢竟奏報上的內容和現實必然是有差距的。
鄭校尉領命後,便打馬離開去布置任務了。
看著這個青年矯健的身姿,李斯心中頗有些老懷安慰的感覺。如果不是在出公差,他不會叫他鄭校尉,而是叫他鄭譚。
盡管鄭譚隸屬蒙恬,但論關係來說,他和李斯更親,李斯也十分信任他,因為他是鄭國的兒子。
鄭國一家到現在都還記著李斯的恩情。
要不是李斯當年硬著頭皮上了一封諫逐客書,鄭國現在應該會以五個肉塊的形式被扔在某個荒山野嶺中,他們一家子也自然就不用再活著了。
在得知蒙恬居然派鄭譚來給自己這一路當護衛時,李斯的心裏著實有些五味雜陳,有釋然,有懊惱,甚至還有些自慚形穢。
蒙恬這樣的安排明顯是有意為之的,這讓他十分感慨蒙恬的為人。他也因此隔著時空把未來鬼迷心竅的自己罵了一頓。
一行人馬又走了十幾裏路後,便在一處山源上就地紮下了營地。
這是一支五百多人的隊伍,人不算多,但排場很足,主要是李斯帶了不少廷尉府的吏員,還有很多土地和戶籍檔案副本。
隊伍後方更有不少的民夫負責運送各種物資。
所以隊伍一停下來,他第一時間就去檢查那些運輸檔案的馬車了。
秦軍向來是訓練有素的,所以哪怕是在關中腹地,他們也沒有托大,五百多人的營地被安排的井井有條。
天光開始漸暗,營火被陸續點燃。
李斯的營帳裏自然是燈火通明的,現在的他就是個工作狂,而且他不歇著,他的屬下也不用歇著。
雍城是一個讓他有些頭疼的地方,雍城令贏柏是當今陛下的叔叔,更是當年逐客令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逐客令被廢除後,這人就被當今陛下打發到了雍城來,跟著他一起過來的還有很多嬴氏宗親。在這十五年的統一戰爭裏,他們一直都很恭順,家裏有出息的子弟也自然都加入了秦軍,為國效力。
在這十五年中,這些青年才俊也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成為秦國軍隊體係裏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李斯一邊研究著雍城各衙門的官吏名單,一邊思考著自己派出去的人,為什麽會沒有遞迴關於雍城的信息。
“不會是被嬴柏發現了,然後被扣下來了吧。”他失笑搖頭,覺得自己想多了。嬴柏不會有這樣的膽子。
這一夜李斯工作到很晚才睡,他的下屬官吏們也跟著熬了很久。當然也不是白忙,他們將雍城一帶的田畝和戶籍數據歸納了出來,等一會兒進了雍城後,各項事宜就會以最快的速度辦完。
天光漸亮,安靜了一夜的軍營開始漸漸醒了過來,昨夜站崗的士兵被替換了下去,他們有一個時辰的補眠時間,一個時辰後,隊伍就要開拔,繼續西進。
一向自律的李斯也迷迷糊糊的醒了過來,準備起床。
就在這時,他聽見了有人在大喊著火了。
他立刻穿戴好衣物,走出了營帳,旋即他就看見了熊熊紅光,是存放檔案副本的馬車。好在這些馬車都沒有套馬,要不然這個火勢將更加難以控製。
李斯沒有表現出多麽的激動,他神色陰沉地看著眼前的眾人搶救著火勢。就在這時,他感覺到了地麵的震動,他熟悉這種震動,是大規模馬蹄奔馳才會帶來的震動。
“蒙恬來了?”李斯自然而然的想著。
但下一刻,飛入營中的箭矢讓他確定了來人不是蒙恬。
有人中箭倒地,剛剛蘇醒的軍營陷入了混亂,炸營了。
有戰馬衝進了營地中央,馬上的人提著長矛衝向了李斯。
這樣的景致讓李斯感到了神清氣爽,八百裏秦川的帝王基業看得他如癡如醉。
能有這樣的心情,當然不僅是因為眼前的風景,還有手頭各項事務的順利推進。
關中,終究是大秦的肇基之地。用蕭盼盼的話說,叫基本盤。所以這裏並沒有出現那些後世王朝才會有的土地兼並,或者說,沒有那麽嚴重。
一切的相關記錄都是完整和及時的,並沒有出現多少失真。這一路從鹹陽過來,他查到的土地侵占案件並不多,也就是十來起,這是個苗頭,但可以按住。
侵占土地的人還真是軍中的一些將官家屬,其中官職最大的是一名都尉。李斯沒有留情,他知道自己就是來幹髒活的。
幾名軍官的相關信息,他直接命人報給了始皇帝陛下,這些人怎麽處置,輪不到他來說。但做這些事的主犯,他一個也沒有放過。
首先是退還侵占的土地,其次是罰沒主犯家庭相應的土地的家產。降爵也是必然的,隻是這事要走流程。然後是判處勞役,這種勞役就是最純粹的勞役了,能不能活,全看老天爺。如果不是大秦已經廢除了肉刑,這些人的臉上都要被燙上一個精美小巧的文字。
雖然土地侵占的問題並不嚴重,但他也著實體會到了蕭盼盼嘴裏說的結構性矛盾是什麽了。他做了統計,幾乎每個縣的從軍家庭裏,至少有五分之一有功士卒的土地封賞還沒有落實,原因自然是關中已經無地可分了。
要不是對這種情況已經有了預判和解決辦法,他肯定不會有現在這樣的心情。
“廷尉大人!還有五十裏就到雍城了!”走在車隊最前方的鄭校尉打馬調頭,來到了李斯的馬車邊。
李斯看了看天色,今天是肯定趕不到雍城了。
“再行十裏就紮營休整吧,明天再進雍城。”李斯吩咐道,“另外,你派幾個聰明的人,帶著我廷尉府的牌子秘密去一趟雍城查看一番,我提前安排過去的人已經兩天沒有迴信了。”
這是李斯辦事的基本方法,在到達一地前,先派下屬前去暗中查訪一下當地的情況,畢竟奏報上的內容和現實必然是有差距的。
鄭校尉領命後,便打馬離開去布置任務了。
看著這個青年矯健的身姿,李斯心中頗有些老懷安慰的感覺。如果不是在出公差,他不會叫他鄭校尉,而是叫他鄭譚。
盡管鄭譚隸屬蒙恬,但論關係來說,他和李斯更親,李斯也十分信任他,因為他是鄭國的兒子。
鄭國一家到現在都還記著李斯的恩情。
要不是李斯當年硬著頭皮上了一封諫逐客書,鄭國現在應該會以五個肉塊的形式被扔在某個荒山野嶺中,他們一家子也自然就不用再活著了。
在得知蒙恬居然派鄭譚來給自己這一路當護衛時,李斯的心裏著實有些五味雜陳,有釋然,有懊惱,甚至還有些自慚形穢。
蒙恬這樣的安排明顯是有意為之的,這讓他十分感慨蒙恬的為人。他也因此隔著時空把未來鬼迷心竅的自己罵了一頓。
一行人馬又走了十幾裏路後,便在一處山源上就地紮下了營地。
這是一支五百多人的隊伍,人不算多,但排場很足,主要是李斯帶了不少廷尉府的吏員,還有很多土地和戶籍檔案副本。
隊伍後方更有不少的民夫負責運送各種物資。
所以隊伍一停下來,他第一時間就去檢查那些運輸檔案的馬車了。
秦軍向來是訓練有素的,所以哪怕是在關中腹地,他們也沒有托大,五百多人的營地被安排的井井有條。
天光開始漸暗,營火被陸續點燃。
李斯的營帳裏自然是燈火通明的,現在的他就是個工作狂,而且他不歇著,他的屬下也不用歇著。
雍城是一個讓他有些頭疼的地方,雍城令贏柏是當今陛下的叔叔,更是當年逐客令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逐客令被廢除後,這人就被當今陛下打發到了雍城來,跟著他一起過來的還有很多嬴氏宗親。在這十五年的統一戰爭裏,他們一直都很恭順,家裏有出息的子弟也自然都加入了秦軍,為國效力。
在這十五年中,這些青年才俊也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成為秦國軍隊體係裏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李斯一邊研究著雍城各衙門的官吏名單,一邊思考著自己派出去的人,為什麽會沒有遞迴關於雍城的信息。
“不會是被嬴柏發現了,然後被扣下來了吧。”他失笑搖頭,覺得自己想多了。嬴柏不會有這樣的膽子。
這一夜李斯工作到很晚才睡,他的下屬官吏們也跟著熬了很久。當然也不是白忙,他們將雍城一帶的田畝和戶籍數據歸納了出來,等一會兒進了雍城後,各項事宜就會以最快的速度辦完。
天光漸亮,安靜了一夜的軍營開始漸漸醒了過來,昨夜站崗的士兵被替換了下去,他們有一個時辰的補眠時間,一個時辰後,隊伍就要開拔,繼續西進。
一向自律的李斯也迷迷糊糊的醒了過來,準備起床。
就在這時,他聽見了有人在大喊著火了。
他立刻穿戴好衣物,走出了營帳,旋即他就看見了熊熊紅光,是存放檔案副本的馬車。好在這些馬車都沒有套馬,要不然這個火勢將更加難以控製。
李斯沒有表現出多麽的激動,他神色陰沉地看著眼前的眾人搶救著火勢。就在這時,他感覺到了地麵的震動,他熟悉這種震動,是大規模馬蹄奔馳才會帶來的震動。
“蒙恬來了?”李斯自然而然的想著。
但下一刻,飛入營中的箭矢讓他確定了來人不是蒙恬。
有人中箭倒地,剛剛蘇醒的軍營陷入了混亂,炸營了。
有戰馬衝進了營地中央,馬上的人提著長矛衝向了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