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武女皇想連莊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 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光聽這兩個人的職位,武曌就能猜到他們是契丹人,畢竟都是出自羈縻州。
她壓製住了自己胸中翻騰起的怒火,心中自然的想到了當年李世民說的話,戎狄人麵獸心,微不得意,必反噬為害。
“都該死!”
不過她的氣話剛說出口,就被蕭盼盼堵了迴去。
“營州之亂,是契丹大賀氏部落的頭目,李盡忠和孫萬榮因不滿武周政權而發動的一次小規模叛亂。其直接原因就是當時的營州都督趙文翽對當地的錯誤管理。”
武曌眉頭緊皺,她知道這個人。
“趙文翽此人暴虐無道,剛愎自用,行政乖方。不僅奴役欺壓契丹和奚族百姓,還將他們的首領當奴仆般使喚,最後在契丹饑荒時,更是不賑濟災民,導致契丹各部民怨沸騰,最終被李盡忠和孫萬榮抓住機會,帶領部族起兵反叛。”
“反叛開始,李盡忠自稱無上可汗,這也是契丹族曆史上的首位可汗。其以孫萬榮為將,攻占營州,擒殺趙文翽,並得兵數萬餘人,進逼檀州。”
快七十歲的武女皇此時真的是血壓飆升,雖然表麵上看上去一副沉穩無比的派頭,但在心底她已經把趙文翽罵成死人了,事實上,在她的眼裏,趙文翽也的確已經是死人了。
但隨即她就意識到了不對,這件事肯定不是一個瀆職,一個暴虐就能解釋的,這件事肯定關係到自己。
武曌雙眸如淵地審視著光幕裏的蕭盼盼,等待著她拿出一個更深入的解釋,一個會關聯到自己的解釋。
“契丹大賀部族的反叛,根子上還是在於武女皇的得位不正。”
武曌深吸了一口氣,壓製住了自己心中湧起的各種情緒。
“之前說過,開國皇帝的得國不正,會直接影響著這個皇帝後續的各種政策。典型的代表就是老趙家對庶族士大夫的收買。”
趙匡胤滿頭黑線,怎麽又把我們家的事拉出來了!
“武女皇在這方麵自然也不遑多讓。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各種祥瑞的頻繁出現。”蕭盼盼無語扶額,“其實幾個破石頭,破烏龜殼這些事還沒有什麽大礙。寫寫書也是好的,終究算是文化總結嘛,但玩奇觀就過分了。”
蕭盼盼停頓了一下,解釋了什麽是奇觀。
武曌抿了抿嘴,念頭很是不通達。當皇帝不玩奇觀,玩什麽?
“總的來說,武女皇玩奇觀這件事還是相對克製的,不管是明堂的落成,還是洛陽,晉陽兩個大城市的擴建,基本上都在古代王朝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反正大哥不說二哥,在這件事上你們這些皇帝都不是白蓮花,隻要沒玩出始皇帝和隋煬帝的規模,那都可以統稱為克製。”
“這丫頭,白給她那麽多打賞了。”嬴政哭笑不得的吐槽道。
蕭盼盼頓了頓,“這裏特別要提一下,雖然武女皇借用佛教給自己的政治合法性背書這件事,加劇了佛教經濟的惡性發展,但好在她這個人的特質就是清醒,所以在大建佛寺的活動中,沒有大規模的牽扯到地方,隻是讓地方以翻修寺廟為主。”
“而武女皇本人真正在乎的是明堂,這個實體化的儒家文化概念。”
說到這,蕭盼盼也不禁感歎,這個女人就是清醒的過分了。
“在所有的奇觀中,最不該出現的就是天樞,這玩意兒是武三思這個廢物召集各少數民族的酋長,用銅和鐵造的一個玩意兒。”
蕭盼盼也不明白這東西有什麽用,當然她也不在意。
而武三思卻不能不在意,他也不顧自己身邊的下人看著,對著光幕就破口大罵了起來,畢竟自己是廢物這件事,自己知道就好了,被這麽公開講出來就很傷人。
“諸胡聚錢百萬億,買銅鐵不能足,賦民間農器以足之。”蕭盼盼搖頭,“就這樣的情況,哪個羈縻州的首領和下轄的百姓能不怨恨?”
“雖然,大唐在李治手上的民族政策已經開始出現了問題,而且幾次重大的軍事失敗,導致了周邊安全環境惡化,但總體上,大唐還依舊是亞洲霸主。這一點,各部族是認的,但他們認的是李唐。”
一句話,仿佛一記重拳,捶在了武曌的心口上。
“麵對武周政權,他們從來都是不服氣的,也許就是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武女皇才搞了這麽一次行為藝術,以為用這種服從性測試,能得到各方部族的歸附。但很可惜,這件事絕對是事與願違,因為天樞事件兩年後,營州之亂就爆發了。”
武曌覺得頭疼。
“從過去的曆史上看,造成大唐的邊患勢力是很明確的,即突厥,吐蕃,迴鶻,南邵。從來都沒有契丹,這個小部落是可以用疥癬之患來形容的。”
“所以在營州之亂爆發後,朝中的大臣基本都認為這是個小問題,比如陳子昂就明確的表述過,然惟國家比來勁敵,在此兩番,至於契丹小醜,未足以比類。今國家為契丹大發河東道,及六胡州綏、延、丹、隰等州稽胡精兵,悉赴營州,而緣塞空虛。”
蕭盼盼攤手,“武女皇得國不正的第二個重大影響開始出現,她在麵對營州叛亂的問題上,小題大做了。”
“在得知了營州方向出事後,精明無比的武女皇立刻聞到了一個機會,所以直接宣布了對李盡忠和孫萬榮的興兵討伐。”
“這個機會是什麽,那就是武周傳承。武女皇想讓他們老武家連莊。”
武曌這下明白自己到底闖了什麽大禍。她想起了蕭盼盼之前的評價,武家的後代,都是廢物。
“我們當代的史學家認為,從高宗李治到玄宗李隆基執政的前期,本質上就是李武聯合執政的時期。這一時期的一個特點就是李武兩家的融合,在武女皇的期望中,更有李氏居虛位,武氏掌實權的畸形政治結構。”
蕭盼盼搖頭。
“這種畸形政治格局的期望其實還是武女皇退而求其次的結果,這個退就發生在營州之亂後。而在營州之亂前,武女皇是真的想擺脫李武聯合執政的局麵,讓武周政權真的傳承下去。”
蕭盼盼豎起了大拇指,“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武女皇對開國皇帝這四個字的理解明顯不夠,或者說,她知道開國皇帝意味著什麽,但她想賭一下。這一賭,就把整個東北的國防形勢賭成了爛賬。”
她壓製住了自己胸中翻騰起的怒火,心中自然的想到了當年李世民說的話,戎狄人麵獸心,微不得意,必反噬為害。
“都該死!”
不過她的氣話剛說出口,就被蕭盼盼堵了迴去。
“營州之亂,是契丹大賀氏部落的頭目,李盡忠和孫萬榮因不滿武周政權而發動的一次小規模叛亂。其直接原因就是當時的營州都督趙文翽對當地的錯誤管理。”
武曌眉頭緊皺,她知道這個人。
“趙文翽此人暴虐無道,剛愎自用,行政乖方。不僅奴役欺壓契丹和奚族百姓,還將他們的首領當奴仆般使喚,最後在契丹饑荒時,更是不賑濟災民,導致契丹各部民怨沸騰,最終被李盡忠和孫萬榮抓住機會,帶領部族起兵反叛。”
“反叛開始,李盡忠自稱無上可汗,這也是契丹族曆史上的首位可汗。其以孫萬榮為將,攻占營州,擒殺趙文翽,並得兵數萬餘人,進逼檀州。”
快七十歲的武女皇此時真的是血壓飆升,雖然表麵上看上去一副沉穩無比的派頭,但在心底她已經把趙文翽罵成死人了,事實上,在她的眼裏,趙文翽也的確已經是死人了。
但隨即她就意識到了不對,這件事肯定不是一個瀆職,一個暴虐就能解釋的,這件事肯定關係到自己。
武曌雙眸如淵地審視著光幕裏的蕭盼盼,等待著她拿出一個更深入的解釋,一個會關聯到自己的解釋。
“契丹大賀部族的反叛,根子上還是在於武女皇的得位不正。”
武曌深吸了一口氣,壓製住了自己心中湧起的各種情緒。
“之前說過,開國皇帝的得國不正,會直接影響著這個皇帝後續的各種政策。典型的代表就是老趙家對庶族士大夫的收買。”
趙匡胤滿頭黑線,怎麽又把我們家的事拉出來了!
“武女皇在這方麵自然也不遑多讓。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各種祥瑞的頻繁出現。”蕭盼盼無語扶額,“其實幾個破石頭,破烏龜殼這些事還沒有什麽大礙。寫寫書也是好的,終究算是文化總結嘛,但玩奇觀就過分了。”
蕭盼盼停頓了一下,解釋了什麽是奇觀。
武曌抿了抿嘴,念頭很是不通達。當皇帝不玩奇觀,玩什麽?
“總的來說,武女皇玩奇觀這件事還是相對克製的,不管是明堂的落成,還是洛陽,晉陽兩個大城市的擴建,基本上都在古代王朝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反正大哥不說二哥,在這件事上你們這些皇帝都不是白蓮花,隻要沒玩出始皇帝和隋煬帝的規模,那都可以統稱為克製。”
“這丫頭,白給她那麽多打賞了。”嬴政哭笑不得的吐槽道。
蕭盼盼頓了頓,“這裏特別要提一下,雖然武女皇借用佛教給自己的政治合法性背書這件事,加劇了佛教經濟的惡性發展,但好在她這個人的特質就是清醒,所以在大建佛寺的活動中,沒有大規模的牽扯到地方,隻是讓地方以翻修寺廟為主。”
“而武女皇本人真正在乎的是明堂,這個實體化的儒家文化概念。”
說到這,蕭盼盼也不禁感歎,這個女人就是清醒的過分了。
“在所有的奇觀中,最不該出現的就是天樞,這玩意兒是武三思這個廢物召集各少數民族的酋長,用銅和鐵造的一個玩意兒。”
蕭盼盼也不明白這東西有什麽用,當然她也不在意。
而武三思卻不能不在意,他也不顧自己身邊的下人看著,對著光幕就破口大罵了起來,畢竟自己是廢物這件事,自己知道就好了,被這麽公開講出來就很傷人。
“諸胡聚錢百萬億,買銅鐵不能足,賦民間農器以足之。”蕭盼盼搖頭,“就這樣的情況,哪個羈縻州的首領和下轄的百姓能不怨恨?”
“雖然,大唐在李治手上的民族政策已經開始出現了問題,而且幾次重大的軍事失敗,導致了周邊安全環境惡化,但總體上,大唐還依舊是亞洲霸主。這一點,各部族是認的,但他們認的是李唐。”
一句話,仿佛一記重拳,捶在了武曌的心口上。
“麵對武周政權,他們從來都是不服氣的,也許就是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武女皇才搞了這麽一次行為藝術,以為用這種服從性測試,能得到各方部族的歸附。但很可惜,這件事絕對是事與願違,因為天樞事件兩年後,營州之亂就爆發了。”
武曌覺得頭疼。
“從過去的曆史上看,造成大唐的邊患勢力是很明確的,即突厥,吐蕃,迴鶻,南邵。從來都沒有契丹,這個小部落是可以用疥癬之患來形容的。”
“所以在營州之亂爆發後,朝中的大臣基本都認為這是個小問題,比如陳子昂就明確的表述過,然惟國家比來勁敵,在此兩番,至於契丹小醜,未足以比類。今國家為契丹大發河東道,及六胡州綏、延、丹、隰等州稽胡精兵,悉赴營州,而緣塞空虛。”
蕭盼盼攤手,“武女皇得國不正的第二個重大影響開始出現,她在麵對營州叛亂的問題上,小題大做了。”
“在得知了營州方向出事後,精明無比的武女皇立刻聞到了一個機會,所以直接宣布了對李盡忠和孫萬榮的興兵討伐。”
“這個機會是什麽,那就是武周傳承。武女皇想讓他們老武家連莊。”
武曌這下明白自己到底闖了什麽大禍。她想起了蕭盼盼之前的評價,武家的後代,都是廢物。
“我們當代的史學家認為,從高宗李治到玄宗李隆基執政的前期,本質上就是李武聯合執政的時期。這一時期的一個特點就是李武兩家的融合,在武女皇的期望中,更有李氏居虛位,武氏掌實權的畸形政治結構。”
蕭盼盼搖頭。
“這種畸形政治格局的期望其實還是武女皇退而求其次的結果,這個退就發生在營州之亂後。而在營州之亂前,武女皇是真的想擺脫李武聯合執政的局麵,讓武周政權真的傳承下去。”
蕭盼盼豎起了大拇指,“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武女皇對開國皇帝這四個字的理解明顯不夠,或者說,她知道開國皇帝意味著什麽,但她想賭一下。這一賭,就把整個東北的國防形勢賭成了爛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