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朱允炆的選擇和朱元璋的心得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 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明寺背後的連綿山脈中,有一座大遮山,山頂處有一座道觀名叫群仙觀。
觀中有那麽一群道士對如今的天下形勢格外的感興趣,而且顯然沒有停留在閉門討論的階段。
不過月餘的時間,這裏就成了無數信鴿的聚集地。
而當梅殷的信件到達後,程濟根本按耐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抓著信件就開始往東明寺的方向跑,一路上跌跌撞撞險些沒從山路上摔下去。
在看見氣喘籲籲的程濟時,應能意識到了一些事情正在向他不想見到的方向發展。
“陛下,我們終於聯係上梅駙馬了!”
整潔幹淨的禪房裏,程濟灌了一口應能遞來的茶水後,興奮地說道。
“原本梅駙馬已經要投降燕逆了,好在光幕保佑,讓他猜到了陛下還活著,所以現在他又停駐在了淮安。”
朱允炆神色黯然的看著眼前這個跟隨自己放棄了一切的老臣,心裏頓時充滿了莫大的悲哀。
而所謂的光幕保佑更讓他覺得荒誕可笑。他很清楚,蕭盼盼可沒有興趣保佑他。
“陛下,如今燕逆不施仁政,意圖謀奪江南士紳之田產,家業。”
“隨著第一輪土斷的開始,江南各地已經民怨沸騰。”
程濟眼中閃動著的光芒,讓朱允炆感到十分的不舒服。
“程大人是想勸貧僧舉事,複位?”
“陛下!時不我待啊!”程濟鄭重地說道,“這次臣等已經安排妥當,第一步便是江西,湖北,還有蘇州多地的大反正。”
“會這麽容易?”朱允炆不信。
“這不重要,到時他們都會打著鳳陽朱允熥的旗號,目的便是把燕逆的目光吸引過去。”
“而梅駙馬在那時也會做好調度,他會潛藏一支人馬在應天府附近,待燕逆出京平亂時,便一舉奪迴京師。”
朱允炆點了點頭,問道:“有多少人願意隨朕起事?”
“陛下!”程濟因為朱允炆改了對自己的稱唿而心情澎湃了起來。“整個江南都支持陛下的!”
“很好,但朕已經不是孩童了,朕不信那些口頭承諾。”
“陛下聖明,臣也是如此之想的,所以早已留下了他們的書信,還有一些信物憑證。”
“這些人會去支持朱允熥嗎?”
“不會,鳳陽那邊隻會是誘餌。”
朱允炆滿意的點頭,“你們做得很好,對了,可以把那些信物和書信交給朕嗎?”
“當然可以!陛下稍待,臣去去就來。”
約莫小半個時辰後,朱允炆看完了那些信件和信物。
心中不免感歎,朝中的各級官吏和這些地方豪族真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啊。
“你預如何做呢?”
朱允炆將這一切秘密告訴給了方丈後,自然的得到了這句詢問。
“我想去見四叔。”朱允炆認真的迴答道。
“會死的。”方丈提醒道。
“正如蕭盼盼所說的,若無四叔搏命靖難,大明恐怕會在我的手上變成另一個南宋。”
“光是這樣的罪責,我死幾次都是應該的。”
說到這,朱允炆倒是忍不住一笑,心想自己四叔這清君側的口號喊的還真沒有什麽大問題。
“既然你已經決定,那就盡力去做吧,不過我還是建議你不要直接去見朱棣。”
“還請方丈指點。”
方丈看了一眼朱允炆帶來的書信,說道:“這些人的想法是天真的,朱允熥等人被放到鳳陽本就是朱棣的誘餌。”
“而梅殷的反複必然逃不出他的眼睛。你身邊的這些人,一如既往的一廂情願。”
朱允炆苦笑。
“不過此事的確是你的緣法。你應該先去找梅駙馬,說服他一起去見朱棣。所謂宗室大和解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台階。”
朱允炆點頭,“但鳳陽那邊?”
“隻要你這裏能處理好,鳳陽方麵自然迎刃而解。”
朱允炆明白方丈的意思。鳳陽能釣到的魚和自己手上的魚可不是一個概念。
“方丈,程大人這邊,還請您找個機會,將我的心意告知他們,然後把他們送走吧。”
“貧僧知道了。”
相比於自己的子孫們至少還能找到一些騰挪空間,朱元璋這次算是被逼到牆角了。
畢竟他和自己的那個逆子,還有那個什麽朱祁鈺要麵對的問題都不同。
他的問題是自己的基本盤有可能會提前不聽話。
想到這,朱元璋不免覺得自己的那兩個後代不管遇到什麽問題,都不算大問題。
因為他們兩不用去對線自己的基本盤,那個朱祁鈺甚至有機會創造屬於他自己的基本盤。
“沒路走了吧。”馬皇後見自己丈夫那皺成大包子一樣的臉,自然樂的調侃一番。
“大妹子,你是了解咱的,你覺得咱能沒有辦法?收拾他們,咱手上的方法至少有九種!九種!”
“嗯,覺得自己身懷絕技是吧,那你那張臉怎麽變成這副樣子了?皺起的褶子都能把飛到你臉邊的蒼蠅夾死。”
“哼~不信是吧。”朱元璋先把自己的好大兒拉到了身邊,然後嫌棄的看了一眼老二,老三,特別是老四。
嚇得小朱棣再次往自己的幾個哥哥後麵縮。
朱元璋咂了咂嘴,“標兒,你覺得麵對現在的局勢,咱應該怎麽辦?你們也想!”
幾個小屁孩的臉瞬間變成了自己老爹剛剛的模樣,都衝著夾蒼蠅去了。
哪怕朱標再年幼聰慧,他也想不明白該怎麽解決當下所謂基本盤可能動蕩的問題,這題超綱了。
至於剩下的三個孩子,除了特別會吹鼻涕泡之外,真的就什麽都不會了。
朱元璋見這四個孩子憋著勁的樣子,也是不由的一笑。
“你們記住了,玩轉權力的關鍵在於耐心,在於超越。”
朱標搖頭,表示不懂。
“耐心就是培養和等待,培養自己的力量,等待對手的失誤。”
“是要用太監嗎?”朱標問道。
“那是最壞的選擇。”朱元璋鄭重的告誡道。
“那超越是什麽?”
“超越權力中心,不要把目光隻放在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上,他們那些人鬥不過咱就是沒有明白這個道理。”
朱元璋頓了頓,“標兒,你現在想想,在這兩點上爹爹做了什麽?”
朱標思考了一會兒,同時迴想著蕭盼盼直播時提到的各種事,漸漸的就有了些頭緒。
“耐心方麵是父皇一直在培養的太學生,蕭姑娘說過,父皇以後就是用他們去丈量的土地。”
朱元璋滿意的點頭。
“超越中心也是一樣,還是這些太學生,一旦培養完成,父皇的權力就能超出整個朝堂。”
“而不管這個集團,還是那個集團卻把自己關在了朝堂這個籠子裏,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失去了最重要的權力。”
朱元璋香了自己好大兒一下。
“但這些是的前提都是要有兵。”小朱棣冷不丁的來了一句。
朱元璋看著自己家的老四,“你小子難怪以後能幹出些事來。那你說,兵重要,還是將重要。”
“兵和將都重要,但真正的兵權也是要耐心培養,也是要超越中心!”
觀中有那麽一群道士對如今的天下形勢格外的感興趣,而且顯然沒有停留在閉門討論的階段。
不過月餘的時間,這裏就成了無數信鴿的聚集地。
而當梅殷的信件到達後,程濟根本按耐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抓著信件就開始往東明寺的方向跑,一路上跌跌撞撞險些沒從山路上摔下去。
在看見氣喘籲籲的程濟時,應能意識到了一些事情正在向他不想見到的方向發展。
“陛下,我們終於聯係上梅駙馬了!”
整潔幹淨的禪房裏,程濟灌了一口應能遞來的茶水後,興奮地說道。
“原本梅駙馬已經要投降燕逆了,好在光幕保佑,讓他猜到了陛下還活著,所以現在他又停駐在了淮安。”
朱允炆神色黯然的看著眼前這個跟隨自己放棄了一切的老臣,心裏頓時充滿了莫大的悲哀。
而所謂的光幕保佑更讓他覺得荒誕可笑。他很清楚,蕭盼盼可沒有興趣保佑他。
“陛下,如今燕逆不施仁政,意圖謀奪江南士紳之田產,家業。”
“隨著第一輪土斷的開始,江南各地已經民怨沸騰。”
程濟眼中閃動著的光芒,讓朱允炆感到十分的不舒服。
“程大人是想勸貧僧舉事,複位?”
“陛下!時不我待啊!”程濟鄭重地說道,“這次臣等已經安排妥當,第一步便是江西,湖北,還有蘇州多地的大反正。”
“會這麽容易?”朱允炆不信。
“這不重要,到時他們都會打著鳳陽朱允熥的旗號,目的便是把燕逆的目光吸引過去。”
“而梅駙馬在那時也會做好調度,他會潛藏一支人馬在應天府附近,待燕逆出京平亂時,便一舉奪迴京師。”
朱允炆點了點頭,問道:“有多少人願意隨朕起事?”
“陛下!”程濟因為朱允炆改了對自己的稱唿而心情澎湃了起來。“整個江南都支持陛下的!”
“很好,但朕已經不是孩童了,朕不信那些口頭承諾。”
“陛下聖明,臣也是如此之想的,所以早已留下了他們的書信,還有一些信物憑證。”
“這些人會去支持朱允熥嗎?”
“不會,鳳陽那邊隻會是誘餌。”
朱允炆滿意的點頭,“你們做得很好,對了,可以把那些信物和書信交給朕嗎?”
“當然可以!陛下稍待,臣去去就來。”
約莫小半個時辰後,朱允炆看完了那些信件和信物。
心中不免感歎,朝中的各級官吏和這些地方豪族真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啊。
“你預如何做呢?”
朱允炆將這一切秘密告訴給了方丈後,自然的得到了這句詢問。
“我想去見四叔。”朱允炆認真的迴答道。
“會死的。”方丈提醒道。
“正如蕭盼盼所說的,若無四叔搏命靖難,大明恐怕會在我的手上變成另一個南宋。”
“光是這樣的罪責,我死幾次都是應該的。”
說到這,朱允炆倒是忍不住一笑,心想自己四叔這清君側的口號喊的還真沒有什麽大問題。
“既然你已經決定,那就盡力去做吧,不過我還是建議你不要直接去見朱棣。”
“還請方丈指點。”
方丈看了一眼朱允炆帶來的書信,說道:“這些人的想法是天真的,朱允熥等人被放到鳳陽本就是朱棣的誘餌。”
“而梅殷的反複必然逃不出他的眼睛。你身邊的這些人,一如既往的一廂情願。”
朱允炆苦笑。
“不過此事的確是你的緣法。你應該先去找梅駙馬,說服他一起去見朱棣。所謂宗室大和解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台階。”
朱允炆點頭,“但鳳陽那邊?”
“隻要你這裏能處理好,鳳陽方麵自然迎刃而解。”
朱允炆明白方丈的意思。鳳陽能釣到的魚和自己手上的魚可不是一個概念。
“方丈,程大人這邊,還請您找個機會,將我的心意告知他們,然後把他們送走吧。”
“貧僧知道了。”
相比於自己的子孫們至少還能找到一些騰挪空間,朱元璋這次算是被逼到牆角了。
畢竟他和自己的那個逆子,還有那個什麽朱祁鈺要麵對的問題都不同。
他的問題是自己的基本盤有可能會提前不聽話。
想到這,朱元璋不免覺得自己的那兩個後代不管遇到什麽問題,都不算大問題。
因為他們兩不用去對線自己的基本盤,那個朱祁鈺甚至有機會創造屬於他自己的基本盤。
“沒路走了吧。”馬皇後見自己丈夫那皺成大包子一樣的臉,自然樂的調侃一番。
“大妹子,你是了解咱的,你覺得咱能沒有辦法?收拾他們,咱手上的方法至少有九種!九種!”
“嗯,覺得自己身懷絕技是吧,那你那張臉怎麽變成這副樣子了?皺起的褶子都能把飛到你臉邊的蒼蠅夾死。”
“哼~不信是吧。”朱元璋先把自己的好大兒拉到了身邊,然後嫌棄的看了一眼老二,老三,特別是老四。
嚇得小朱棣再次往自己的幾個哥哥後麵縮。
朱元璋咂了咂嘴,“標兒,你覺得麵對現在的局勢,咱應該怎麽辦?你們也想!”
幾個小屁孩的臉瞬間變成了自己老爹剛剛的模樣,都衝著夾蒼蠅去了。
哪怕朱標再年幼聰慧,他也想不明白該怎麽解決當下所謂基本盤可能動蕩的問題,這題超綱了。
至於剩下的三個孩子,除了特別會吹鼻涕泡之外,真的就什麽都不會了。
朱元璋見這四個孩子憋著勁的樣子,也是不由的一笑。
“你們記住了,玩轉權力的關鍵在於耐心,在於超越。”
朱標搖頭,表示不懂。
“耐心就是培養和等待,培養自己的力量,等待對手的失誤。”
“是要用太監嗎?”朱標問道。
“那是最壞的選擇。”朱元璋鄭重的告誡道。
“那超越是什麽?”
“超越權力中心,不要把目光隻放在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上,他們那些人鬥不過咱就是沒有明白這個道理。”
朱元璋頓了頓,“標兒,你現在想想,在這兩點上爹爹做了什麽?”
朱標思考了一會兒,同時迴想著蕭盼盼直播時提到的各種事,漸漸的就有了些頭緒。
“耐心方麵是父皇一直在培養的太學生,蕭姑娘說過,父皇以後就是用他們去丈量的土地。”
朱元璋滿意的點頭。
“超越中心也是一樣,還是這些太學生,一旦培養完成,父皇的權力就能超出整個朝堂。”
“而不管這個集團,還是那個集團卻把自己關在了朝堂這個籠子裏,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失去了最重要的權力。”
朱元璋香了自己好大兒一下。
“但這些是的前提都是要有兵。”小朱棣冷不丁的來了一句。
朱元璋看著自己家的老四,“你小子難怪以後能幹出些事來。那你說,兵重要,還是將重要。”
“兵和將都重要,但真正的兵權也是要耐心培養,也是要超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