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兩個跛腳皇帝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 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祁鎮的軍事失敗和之後的政治複辟,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遭到士大夫階層從人格上的集體鄙視。”
朱祁鈺笑的很開心。
“執行層對最高權力的鄙視,意味著執行層需要新的最高理念作為指導。”蕭盼盼邊想邊說,“這側麵加速了南北文官以共同的理論背景和價值觀,成為文化意義上的共同體,並以官僚製度為載體,開始越過皇權來管理整個國家。”
“反過來,皇權就成為了這個製度體係上的裝飾品。哪怕皇權利用了文官之間本身的地域差異和利益差異,以黨爭的方式保持平衡,但本質上,皇權已經失去了該有的光芒。”
這一段總結,讓朱元璋和朱棣徹底明白了明朝後來的政治走向,為什麽會如此怪異的原因。
“本該作為文官權力限製器的皇權,自願或非自願的成為這種裝飾品,是封建社會管理體係的異化。”
“這種異化導致皇帝隻能和太監結成同盟,同時又天然認可文官的破壞程度低於武將的價值觀,讓皇帝主動貫徹起了以文禦武。”
蕭盼盼抿了抿嘴。
“土木堡之後的另一大政治影響,就是大明文官第一次對大明朝的繼承人擁有了一定程度的選舉權,或者說否定權。之後楊廷和選朱厚熜,還有萬曆長達十幾年的國本之爭都是這一影響的體現。”
“與此同時,文官對皇帝的教育也越發嚴格,甚至苛刻,他們必須把未來皇帝的教育權抓在手上,太監教皇帝這種事不能再上演了。當然,把皇帝塑造成一個完美的裝飾品也是順帶手的一件事。”
張居正沉默了,他在想,自己是不是過於嚴苛了。
“實事求是的說,這種對皇帝的限製方式是進步的,但很可惜,主導這一切的階級力量是庶族地主,這幫人沒資格成為帶領一個國家前進的核心力量。”
很多因為對未來曆史有了認識的士大夫,對蕭盼盼的這一說法無法反駁。
“綜上所述,朱祁鎮對大明朝政的破壞程度是明朝曆史上最大的。他造成的軍事失敗,徹底改變了大明後期的政治走向。而他的政治複辟,更是加速了這種政治走向。”
蕭盼盼停頓了一下,強調道,“於謙不是所謂文官集團的首領,他恰恰是一個平衡點,於謙的結局帶來的結果是平衡被徹底的打破。”
“朱祁鈺幹得怎麽樣?”朱棣對自己的這另一個後代很感興趣。
提到朱祁鈺,蕭盼盼是有些感慨的,這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人物。
“朱祁鈺是個倒黴且無奈皇帝,但也是一個有大勇氣的皇帝。”蕭盼盼評價道。
這樣的評價讓朱祁鈺也是在心裏生出了無限的感歎。
“他在沒有當上這個倒黴皇帝之前,是個夾著尾巴作人的閑散王爺,他的存在是大明的幸運。”
聽完土木堡之後的事態發展後,朱元璋和朱棣都認可了這個說法。特別是在南遷一派一直在蠢蠢欲動的情況下。
“很多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朱祁鎮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朱祁鈺就是典型的小媽生的。”蕭盼盼頓了頓,覺得自己說了句廢話。然後她又忍不住一笑,因為電視劇裏朱祁鈺是小姨媽生的。
“朱祁鎮沒有接受過真正係統性的帝王教育,他的老師實際上是個太監,而且是個野心勃勃的太監。一個讀書人,用把自己閹了的方式來獲得權力,這是何等駭人。”
光是提到王振的這段經曆,蕭盼盼都覺得不寒而栗。
“從曆史發展進程來說,大明到了朱祁鎮的時代,是需要進行一次內部調整的時代。而大明的製度本身,決定了大明皇帝有能力進行這樣的調整。”蕭盼盼豎起了大拇指,“在這裏必須指出,就集權設計來說,洪武皇帝您真的做的很好。”
朱元璋皺著眉頭,她很確定這丫頭絕不會在這方麵誇自己。
“整個大明朝的運作模式都是圍繞著皇帝來執行的,但很可惜的一點也在於,這太考皇帝本人的綜合能力了。您完全沒有算到,在您之後,大明朝皇帝的綜合能力會出現如此大的波動。”
“朱祁鎮這個人,在王振的教導下把權力鬥爭的那一套東西全都學會了。而他也把這套東西當成了瑰寶,忽視掉了整個大明帝國本身存在的問題。”
“就性格上來說,朱祁鎮在不當人方麵是真的做到了極致,殺於謙,貶低自己的弟弟這些都算是權力鬥爭的表現。”
“但殺了身有戰功的範廣,發配人家兒子之後,還把範廣的妻女賞給瓦剌人為奴是什麽操作?”
已經成為十團營都督之一的範廣,此時想殺人。
朱棣聽到這,血壓驟然飆高,這tm已經不是人幹的事了。
“不僅如此,他還為了掩蓋自己的過錯給王振和也先立廟。對於那些幫他恢複帝位的奪門功臣們,他也從來沒有信任過。”
“徐有貞被他發配,石亨倒是意氣風發,中外將帥半出其門,結果還不是被定個叛逆罪抄家,然後死於獄中。”
“至於曹吉祥,被朱祁鎮用來總督三大營,但後來還是要和石亨聯合發動政變,就是曹石之變,最後被抓淩遲處死。這就是手搓的從龍之功質量有多差的含義。”
朱祁鈺聽完這一段很是滿意。
蕭盼盼評價完朱祁鎮後,話題自然迴到了朱祁鈺身上。
“其實這兩兄弟,在土木堡之後都成了跛腳皇帝,朱祁鈺隻能依靠南方籍官僚,朱祁鎮全麵依靠太監和北方官僚。這種政治對立是很糟糕的,但也是政治態勢發展到這個地步的無能為力。”
“不過相比於朱祁鎮對大明造成的重大危機,朱祁鈺先有北京保衛戰之戰功,後有穩定國家發展的政績,這些都讓他足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連他的侄子,後來的明憲宗朱見深也認可自己的這個叔叔。”
“他最可惜的一點就是不夠狠,朱祁鎮是家國罪人,他本不該迴來,更不該活著。但朱祁鈺下不了這個手,或者不敢下手。”
蕭盼盼幹脆的說道,“在處理朱祁鎮這件事上,朱祁鈺很好的表現出了他的尷尬。”
“在那個核心權力的麵前,他進不去,也不肯走。導致後續所有的處理方式都在變形走樣,比如什麽花錢賄賂大臣支持自己改立太子。他倒是不狠了,朱祁鎮可不會客氣。”
朱祁鈺苦笑了起來。
“很多人評價朱祁鈺為了皇權不擇手段。”蕭盼盼攤手,“我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麽錯,合著朱祁鎮玩崩了一個國家不算問題,朱祁鈺貪戀皇權就有問題了?”
“這皇權誰不貪戀了。而且還是用私下塞錢的方式去賄賂大臣,這種權謀水平,讓人哭笑不得,也讓人感到同情。”
蕭盼盼感歎了一下,“最後,說一下於謙,這個人是個完人,是大明這個國家的柱石,但可惜的是他被傳統的儒家道統綁架著,無法將目光放得更遠。而這二人的君臣關係終究是讓人遺憾的。”
朱祁鈺笑的很開心。
“執行層對最高權力的鄙視,意味著執行層需要新的最高理念作為指導。”蕭盼盼邊想邊說,“這側麵加速了南北文官以共同的理論背景和價值觀,成為文化意義上的共同體,並以官僚製度為載體,開始越過皇權來管理整個國家。”
“反過來,皇權就成為了這個製度體係上的裝飾品。哪怕皇權利用了文官之間本身的地域差異和利益差異,以黨爭的方式保持平衡,但本質上,皇權已經失去了該有的光芒。”
這一段總結,讓朱元璋和朱棣徹底明白了明朝後來的政治走向,為什麽會如此怪異的原因。
“本該作為文官權力限製器的皇權,自願或非自願的成為這種裝飾品,是封建社會管理體係的異化。”
“這種異化導致皇帝隻能和太監結成同盟,同時又天然認可文官的破壞程度低於武將的價值觀,讓皇帝主動貫徹起了以文禦武。”
蕭盼盼抿了抿嘴。
“土木堡之後的另一大政治影響,就是大明文官第一次對大明朝的繼承人擁有了一定程度的選舉權,或者說否定權。之後楊廷和選朱厚熜,還有萬曆長達十幾年的國本之爭都是這一影響的體現。”
“與此同時,文官對皇帝的教育也越發嚴格,甚至苛刻,他們必須把未來皇帝的教育權抓在手上,太監教皇帝這種事不能再上演了。當然,把皇帝塑造成一個完美的裝飾品也是順帶手的一件事。”
張居正沉默了,他在想,自己是不是過於嚴苛了。
“實事求是的說,這種對皇帝的限製方式是進步的,但很可惜,主導這一切的階級力量是庶族地主,這幫人沒資格成為帶領一個國家前進的核心力量。”
很多因為對未來曆史有了認識的士大夫,對蕭盼盼的這一說法無法反駁。
“綜上所述,朱祁鎮對大明朝政的破壞程度是明朝曆史上最大的。他造成的軍事失敗,徹底改變了大明後期的政治走向。而他的政治複辟,更是加速了這種政治走向。”
蕭盼盼停頓了一下,強調道,“於謙不是所謂文官集團的首領,他恰恰是一個平衡點,於謙的結局帶來的結果是平衡被徹底的打破。”
“朱祁鈺幹得怎麽樣?”朱棣對自己的這另一個後代很感興趣。
提到朱祁鈺,蕭盼盼是有些感慨的,這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人物。
“朱祁鈺是個倒黴且無奈皇帝,但也是一個有大勇氣的皇帝。”蕭盼盼評價道。
這樣的評價讓朱祁鈺也是在心裏生出了無限的感歎。
“他在沒有當上這個倒黴皇帝之前,是個夾著尾巴作人的閑散王爺,他的存在是大明的幸運。”
聽完土木堡之後的事態發展後,朱元璋和朱棣都認可了這個說法。特別是在南遷一派一直在蠢蠢欲動的情況下。
“很多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朱祁鎮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朱祁鈺就是典型的小媽生的。”蕭盼盼頓了頓,覺得自己說了句廢話。然後她又忍不住一笑,因為電視劇裏朱祁鈺是小姨媽生的。
“朱祁鎮沒有接受過真正係統性的帝王教育,他的老師實際上是個太監,而且是個野心勃勃的太監。一個讀書人,用把自己閹了的方式來獲得權力,這是何等駭人。”
光是提到王振的這段經曆,蕭盼盼都覺得不寒而栗。
“從曆史發展進程來說,大明到了朱祁鎮的時代,是需要進行一次內部調整的時代。而大明的製度本身,決定了大明皇帝有能力進行這樣的調整。”蕭盼盼豎起了大拇指,“在這裏必須指出,就集權設計來說,洪武皇帝您真的做的很好。”
朱元璋皺著眉頭,她很確定這丫頭絕不會在這方麵誇自己。
“整個大明朝的運作模式都是圍繞著皇帝來執行的,但很可惜的一點也在於,這太考皇帝本人的綜合能力了。您完全沒有算到,在您之後,大明朝皇帝的綜合能力會出現如此大的波動。”
“朱祁鎮這個人,在王振的教導下把權力鬥爭的那一套東西全都學會了。而他也把這套東西當成了瑰寶,忽視掉了整個大明帝國本身存在的問題。”
“就性格上來說,朱祁鎮在不當人方麵是真的做到了極致,殺於謙,貶低自己的弟弟這些都算是權力鬥爭的表現。”
“但殺了身有戰功的範廣,發配人家兒子之後,還把範廣的妻女賞給瓦剌人為奴是什麽操作?”
已經成為十團營都督之一的範廣,此時想殺人。
朱棣聽到這,血壓驟然飆高,這tm已經不是人幹的事了。
“不僅如此,他還為了掩蓋自己的過錯給王振和也先立廟。對於那些幫他恢複帝位的奪門功臣們,他也從來沒有信任過。”
“徐有貞被他發配,石亨倒是意氣風發,中外將帥半出其門,結果還不是被定個叛逆罪抄家,然後死於獄中。”
“至於曹吉祥,被朱祁鎮用來總督三大營,但後來還是要和石亨聯合發動政變,就是曹石之變,最後被抓淩遲處死。這就是手搓的從龍之功質量有多差的含義。”
朱祁鈺聽完這一段很是滿意。
蕭盼盼評價完朱祁鎮後,話題自然迴到了朱祁鈺身上。
“其實這兩兄弟,在土木堡之後都成了跛腳皇帝,朱祁鈺隻能依靠南方籍官僚,朱祁鎮全麵依靠太監和北方官僚。這種政治對立是很糟糕的,但也是政治態勢發展到這個地步的無能為力。”
“不過相比於朱祁鎮對大明造成的重大危機,朱祁鈺先有北京保衛戰之戰功,後有穩定國家發展的政績,這些都讓他足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連他的侄子,後來的明憲宗朱見深也認可自己的這個叔叔。”
“他最可惜的一點就是不夠狠,朱祁鎮是家國罪人,他本不該迴來,更不該活著。但朱祁鈺下不了這個手,或者不敢下手。”
蕭盼盼幹脆的說道,“在處理朱祁鎮這件事上,朱祁鈺很好的表現出了他的尷尬。”
“在那個核心權力的麵前,他進不去,也不肯走。導致後續所有的處理方式都在變形走樣,比如什麽花錢賄賂大臣支持自己改立太子。他倒是不狠了,朱祁鎮可不會客氣。”
朱祁鈺苦笑了起來。
“很多人評價朱祁鈺為了皇權不擇手段。”蕭盼盼攤手,“我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麽錯,合著朱祁鎮玩崩了一個國家不算問題,朱祁鈺貪戀皇權就有問題了?”
“這皇權誰不貪戀了。而且還是用私下塞錢的方式去賄賂大臣,這種權謀水平,讓人哭笑不得,也讓人感到同情。”
蕭盼盼感歎了一下,“最後,說一下於謙,這個人是個完人,是大明這個國家的柱石,但可惜的是他被傳統的儒家道統綁架著,無法將目光放得更遠。而這二人的君臣關係終究是讓人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