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諸葛亮的這個問題,蕭盼盼在心裏升起了一種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感覺。


    其實她一直隱隱覺得,各時代的帝王將相大多都會本能的,對自己這個時代的某些事感到抵觸,畢竟有些理念是天然的兩不相容。


    蕭盼盼的這一感覺沒有錯,在公布了諸葛亮的問題後,一些人已經本能的害怕那個稱唿了。


    但這種抵觸顯然不屬於諸葛亮這樣的人,蕭盼盼覺得要是諸葛亮生在近代,他肯定會和他們成為戰友,最後在1949年的秋天一起走上天安門的城樓。


    “關於這支部隊是怎麽形成的,這是個簡單但又複雜的問題。”蕭盼盼一邊迴憶著曆史,一邊說道,“簡單的迴答是,這支部隊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和無數的老百姓站在一起。”


    的確是很簡單的迴答,簡單到讓各時代的帝王將相們都覺得這不可能,哪怕是在看著直播的嶽飛和戚繼光也覺得不可能。


    什麽樣的軍隊會跟老百姓站在一起?能做到不搶掠百姓就已經是絕對意義上的強軍了。保護百姓這個概念也不是沒有,但基本都隻停留在保護家人,鄉親的階段。


    “我們時代的這支軍隊和過去任何時代的軍隊都是不同的,比如在軍紀上,教員基本上定下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鐵律。”


    “三大紀律是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八項注意是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不打人罵人;不損壞莊稼;不調戲婦女;不虐待俘虜。”


    隨著蕭盼盼的解說,光幕裏出現了一支穿著簡陋灰色布衣,腳下踩著草鞋的隊伍,一邊行軍,一邊唱歌。歌詞的內容就是這個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看著這一幕的孔子,腦海中自然的浮現出了兩個字,王師。


    在各時代的將領看來這就不是軍隊,這是聖人。


    他們不解的看著光幕裏那些軍人身上的著裝,雖然不能說是破衣爛衫,但肯定很窮,肉眼可見的窮,這樣的軍隊怎麽可能執行這樣嚴苛的軍令?


    戚繼光也在思考著,如果讓自己控製的軍隊執行這樣的軍令,需要花費多少的軍餉。


    無數的百姓頓時間明白了,為什麽這個未來的女子從來都不怕這些軍隊,甚至為這樣的軍隊感到驕傲,因為軍隊已經不欺負老百姓了。


    諸葛亮仰頭一歎,他大致想到了一些方向,繼續提問道,“複雜的迴答是什麽?”


    “這支軍隊是解答三千年未有大變局的一種具體表現。”蕭盼盼迴答道,“時間走到了清末,國家和民族的危機不再是農耕與遊牧的對立,而是海權與陸權的相爭。真正的社會競爭也進入到了農業與工業之間的競爭。”


    “這種競爭的結局是不言而喻的,在工業革命催生出的戰爭機器麵前,依舊停留在農業時代的中國毫無招架之力,而且是全方位的失敗。”


    “領土被列強瓜分,百姓被賊寇屠戮。盡管有無數的仁人誌士前仆後繼,但數不清的救亡圖存最終都變成了野心家們的一場交易。”


    光幕裏再次出現了近代軍隊對農業軍隊碾壓式的戰鬥畫麵,甚至還有用符水,神打去對抗的火槍大炮的可笑場麵。


    但真的可笑嗎?很多在亂世中求存的豪傑們看著這一幕,心中的悲憤油然而生,這種近乎於絕望的孤勇他們能夠理解。


    而這樣的孤勇更讓各時代的精英們體會到了一種難以言說的窒息感。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覺醒的讀書人越來越多,一個共識也在他們之間誕生了,他們要拋棄掉眼前的這個舊世界,他們要去建立一個新世界!”


    這句話,瞬間讓各時代心懷良知的文人感受到了一股發自內心的血勇。


    “先覺醒的一定是從舊秩序中誕生出來的讀書人,這不用諱言。”蕭盼盼坦率的說道,“這群人在覺醒之後,開始了大爭論,也出現了大分裂。”


    “有的人無法割舍綁定在自己身上的利益,於是最終迴到了舊世界的汙穢中;有的人天真的將建立新世界看成是一件浪漫風雅的趣事,最後卻在殘酷的現實麵前丟盔棄甲,患上了精神絕症;同時也有人走到了百姓中間,從他們的身上去尋求真理。”


    “我口中的他就是這最後的一類人。”蕭盼盼說道。


    光幕裏流動出了一幅幅圖畫,一位麵相清雋,神色平和的教書先生,或坐在一群農人的中間,或站在一群礦工的身前,直到他的身邊聚滿了那些穿著灰色衣服的戰士。


    這些畫麵震動了每個時空的人,他們知道畫麵裏的書生就是蕭盼盼口中的那個人,但這樣的形象著實顛覆了他們大腦裏的某種想象,因為這不是一個武人。


    “大量讀書人達成的這一共識是很重要的。”蕭盼盼解釋道,“之前我已經說過了曆代農民起義總是失敗的原因,而在三千年未有的大變局之下,這一原因被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解決了,數不清的讀書人拋棄了舊世界,第一次將目光看向了真正的蒼生。”


    曆朝曆代的統治者們因為這句話感到了心驚膽顫。


    “但拋棄舊世界談何容易呢?”蕭盼盼歎道,“背叛革命的人竊取了國家的政權,他們舉起屠刀砍向了教員所在的組織,於是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聲音總算被這個組織聽了進去,血的教訓讓武裝鬥爭正式成為了這一組織的重要思想。”


    蕭盼盼攤手,“可是沒人知道該怎麽做?一切似乎都是盲動的,甚至依然是天真的。”


    “第一次的武裝起義叫南昌起義,組織也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掌握了一支軍隊,但反動政權的強大是事實,這支軍隊在行軍中被逐次擊潰。”


    這段述說讓各時空的帝王將相本能的想到了一個詞,流寇。他們也在這一刻意識到了,這支軍隊發生轉變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那位教員。


    “起義不止一處,麵對當時反動政權的強大,各起義部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教員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也放棄了攻打長沙,在轉移過程中更是遭受伏擊,最後減員不到千人。”


    再不管,軍隊就要嘩變了。一些資深武將統一的得出了一個結論。


    “當時這支部隊休息的地方叫三灣村,由於長時間的艱苦行軍和作戰失利,還有舊軍隊習氣的作怪,軍隊裏出現了大量意誌不堅定的人。”


    “也是在當天晚上,教員組織召開了會議,對部隊進行了整編。一,遣散不願留隊的人員,去留自願,部隊縮編成一個團。”


    劉邦一樂,“這我熟。”


    “二,在部隊中建立黨的組織,做到連有支部,營團有黨委,連以上設黨代表。”


    各時空的皇帝一怔,隨即就明白了蕭盼盼那進士入軍的想法是從哪裏來的了。


    “三,建立士兵委員會,參加部隊的管理,破除掉舊軍隊的雇傭軍關係,實行官兵平等,經濟公平,官兵不得打罵士兵。之前提到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是在這時醞釀的。”


    作為真正意義上的,成功的起義軍領導者,朱元璋一瞬間就理解了這次改編能起到的效果有多恐怖,特別是第三條,一旦被真的貫徹執行下去,那這支軍隊將擁有難以想象的戰鬥力。


    想到這,他也徹底理解了蕭盼盼為什麽會講述讀書人達成共識的問題,因為沒有這樣的共識,這些條例想貫徹下去將會是千難萬難。


    他太清楚那些殺人如麻的將軍和高高在上的文人是什麽德性了,別說什麽官兵平等,就是不打罵士兵都無法做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等待日出的月亮並收藏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