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冗兵的開端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 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兩次得國不正的評價,趙匡胤其實已經不太在意了,反正底褲都被扒幹淨了。他現在更關注的是這個財政王朝的解讀。
和趙匡胤一樣,各時空的精英群體也非常關注這一定義的解釋,特別是這項定義聚焦到了宋朝,這個正在經曆政治變局的時代。
蕭盼盼一邊查著資料,一邊組織著語言說道,“想要說清楚宋朝這個財政王朝形成的根源,本質上還是要從五代十國的大亂開始說起。首先要說明一點的就是,郭威,柴榮,還有您趙匡胤本質上是一個係列的產品。”
趙匡胤眼角一跳,產品?還一個係列?像話嗎?
“關於這一點就需要提一下李克用了,這位老哥和他的兒子苦心經營了一個軍事兄弟會,後來這幫人被冠以了十三太保的名頭。”提到這個名頭蕭盼盼就忍不住想笑,感謝古惑仔電影係列把這個名號拉低了無數個檔次。
“郭威的起家就來自這一兄弟會,但是郭威並不是這個軍事兄弟會的核心成員,準確的說,他應該是外圍打雜的。在後唐時代,禁軍的主要任務更像是保安團,真正掌握絕對軍事力量,外出打仗的是沙陀貴族和他們的軍事兄弟會。”
蕭盼盼頓了頓,“所以郭威最初的身份其實可以用“無產兵頭”這四個來定義的,在整個五代十國前期,他這樣的人很多,而他這樣的人是在軍事係統中,被壓在最底層的存在。”
“這也是為什麽馮道這個所謂的十朝元老看不上郭威,而且對後周各種冷嘲熱諷的原因,你一個底層兵痞怎麽可能和人家貴族比。”
趙匡胤經曆過那個時代,他認可蕭盼盼的這番解讀。至於馮道這個人精,他隻是冷笑了一聲。
“但曆史發展的邏輯從來都是清晰的,後唐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李克用是沙陀族。少數民族政權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跟自己發源地的關係越疏遠,招募本族親信士兵的能力就會越差。也正是因為如此,無產兵頭出生的郭威才有機會在禁軍中崛起。”
這樣一說各時空的人就都明白了,這是一個大族對小族會造成的必然結果,內部反噬。
“和郭威一同崛起的自然還有各種跟郭威出身類似的底層軍頭,也是他們最後把郭威送上了皇帝的寶座。”
“親不親,階級分啊。”蕭盼盼攤手,“郭威是個頭腦很清楚的人,在五代的各個軍閥中政治能力絕對算是頂級的。”
“也正是他的努力,讓唐以後死水一樣的社會泛起了和煦的漣漪,他的繼任者柴榮更是在他基礎上找到了一個新的治國模式。”蕭盼盼頓了頓,“這種治國模式就是無產軍頭加庶族士大夫組成的新聯盟。”
一瞬間,趙匡胤眼前原本有些看不真切的政治格局被徹底廓清了。
“柴榮在經曆過初期的軍事混亂後,自然的開始了對禁軍的整頓和擴編,同時內政上也在發力。也就是說,到了柴榮這裏,五代十國這個時代已經卷出了一個更嶄新的統治集體。這樣一來,其餘地方的割據勢力相對後周來說就成了五代剩餘的殘黨。”
“這些割據的殘黨本質上是不可能打敗後周這個新政治集體的,因為他們本質上是落後的。”
這話趙匡胤愛聽。
“不過在柴榮的視角裏,這樣的軍隊改編到底會有什麽樣的結果,他是不清楚的,或者說是持懷疑態度的。這裏麵有一個關鍵的心理,那就是禁軍能不能打過割據的藩鎮軍閥。這一心理擔憂是不能去隨便印證的,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給自己的軍隊賦能。”
趙匡胤搖頭失笑,就是加錢唄。
蕭盼盼肯定了趙匡胤的這次感歎,“柴榮要靠財政給軍隊加磅。同時。已經對新興庶族士大夫進行了一輪整合的後周可以更快速的完成資源集中,把資源從地方最大程度的收繳到京城裏來,有錢了就能繼續擴編禁軍。”
“無論是郭威還是柴榮在擴編禁軍時,都會路徑依賴的將擴編對象放在已經批量化出現的無產軍頭和市井流民身上,這種路徑依賴貫穿了整個宋朝,這也就是宋代三冗之一冗兵的開端。”
三冗?目前的趙匡胤對這個詞語還理解不深,但他之後的人們卻是深有感悟。
“經過財政賦能的禁軍,壯大的速度非常快,因為當時的開封城注定是一個勾連東西南北的大都市,大量的財富匯聚此地,財富越多,能招的兵越多,而招兵的對象在時代的改變中也從無產職業軍頭,逐漸劣化成了地痞流民,整個禁軍係統墮落了成了軍事濟貧院。”
“這帶來的一個結果就是,禁軍係統失去了所有的軍事傳統,開始徹底向為錢打仗轉變,這種傳統也貫穿了整個宋朝。”蕭盼盼攤手,“為了維持這支隻為錢打仗的軍隊,宋朝軍費開支更是直接飆升,可這種飆升是沒有收益的,因為軍隊戰鬥力提不起來。”
趙匡胤有些困惑,提問道,“不是說這種軍隊結構加庶族士大夫的組合,在力量上是大於割據軍閥的嗎?”
“是的,但這種強弱不是單一的軍事力量對比。關鍵在於資源的集中,這種集中開啟了逆向殖民,即朝廷對地方進行掠奪性的財富搜刮,也使得地方逐漸陷入窮困,用你們時代的話說就是強幹弱枝。”
“開封城就像一個巨大的怪獸,吸食著全天下的財富。而在開封城之外的其它城市,市井流民,地痞幫派都難以形成規模,因為這些城市無法讓他們謀生,所以這就使得地方的兵源供應逐漸不足。”
“此消彼長之下,五代的割據軍閥就逐漸變成了所謂的廂軍,這種軍隊是打不過後周和宋代初期的軍隊的。但這種軍製帶來的戰鬥力是天然會斷崖式衰退的,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造成重內虛外的局麵。”
“一旦邊關被入侵,孱弱的廂軍無力應對,隻能由看似強大的禁軍去應戰。先別說打不打的問題,從開封到邊關光趕路都要幾個月,等人到了,黃花菜都涼了。當然,這對於後來的趙家皇帝來說並不是值得關注的重點。”
趙匡胤無語,但也無奈。
“之前提過,您在執政後期想過遷都,這裏大概不止是要針對趙光義的意思,還有針對人數逐漸膨脹的禁軍的可能。而您最終放棄的原因肯定不是簡單的在德不在險,而是您解決不了禁軍的問題。”
“經過郭威,柴榮,還有您的發展,禁軍的根基已經鑲嵌在了開封。整個開封城為了能養活這麽多人,也進行了擴建,改善了水路運輸等等。但洛陽是沒有這些條件的,您去了洛陽就得裁軍,這個結果是您承受不了,您手下的官員也知道他們承受不了。”
“而且不止是裁軍問題。後周,還有您的趙宋政權本質上就是這個禁軍集團的產物,您裁撤禁軍,或者解散禁軍,另立軍隊,都是在拔您自己的根。”蕭盼盼攤手,“現在明白我為什麽說您和郭威,柴榮其實都是一個係列的產品了吧。”
趙匡胤搖頭失笑,這時他請的客人也已經到了。
和趙匡胤一樣,各時空的精英群體也非常關注這一定義的解釋,特別是這項定義聚焦到了宋朝,這個正在經曆政治變局的時代。
蕭盼盼一邊查著資料,一邊組織著語言說道,“想要說清楚宋朝這個財政王朝形成的根源,本質上還是要從五代十國的大亂開始說起。首先要說明一點的就是,郭威,柴榮,還有您趙匡胤本質上是一個係列的產品。”
趙匡胤眼角一跳,產品?還一個係列?像話嗎?
“關於這一點就需要提一下李克用了,這位老哥和他的兒子苦心經營了一個軍事兄弟會,後來這幫人被冠以了十三太保的名頭。”提到這個名頭蕭盼盼就忍不住想笑,感謝古惑仔電影係列把這個名號拉低了無數個檔次。
“郭威的起家就來自這一兄弟會,但是郭威並不是這個軍事兄弟會的核心成員,準確的說,他應該是外圍打雜的。在後唐時代,禁軍的主要任務更像是保安團,真正掌握絕對軍事力量,外出打仗的是沙陀貴族和他們的軍事兄弟會。”
蕭盼盼頓了頓,“所以郭威最初的身份其實可以用“無產兵頭”這四個來定義的,在整個五代十國前期,他這樣的人很多,而他這樣的人是在軍事係統中,被壓在最底層的存在。”
“這也是為什麽馮道這個所謂的十朝元老看不上郭威,而且對後周各種冷嘲熱諷的原因,你一個底層兵痞怎麽可能和人家貴族比。”
趙匡胤經曆過那個時代,他認可蕭盼盼的這番解讀。至於馮道這個人精,他隻是冷笑了一聲。
“但曆史發展的邏輯從來都是清晰的,後唐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李克用是沙陀族。少數民族政權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跟自己發源地的關係越疏遠,招募本族親信士兵的能力就會越差。也正是因為如此,無產兵頭出生的郭威才有機會在禁軍中崛起。”
這樣一說各時空的人就都明白了,這是一個大族對小族會造成的必然結果,內部反噬。
“和郭威一同崛起的自然還有各種跟郭威出身類似的底層軍頭,也是他們最後把郭威送上了皇帝的寶座。”
“親不親,階級分啊。”蕭盼盼攤手,“郭威是個頭腦很清楚的人,在五代的各個軍閥中政治能力絕對算是頂級的。”
“也正是他的努力,讓唐以後死水一樣的社會泛起了和煦的漣漪,他的繼任者柴榮更是在他基礎上找到了一個新的治國模式。”蕭盼盼頓了頓,“這種治國模式就是無產軍頭加庶族士大夫組成的新聯盟。”
一瞬間,趙匡胤眼前原本有些看不真切的政治格局被徹底廓清了。
“柴榮在經曆過初期的軍事混亂後,自然的開始了對禁軍的整頓和擴編,同時內政上也在發力。也就是說,到了柴榮這裏,五代十國這個時代已經卷出了一個更嶄新的統治集體。這樣一來,其餘地方的割據勢力相對後周來說就成了五代剩餘的殘黨。”
“這些割據的殘黨本質上是不可能打敗後周這個新政治集體的,因為他們本質上是落後的。”
這話趙匡胤愛聽。
“不過在柴榮的視角裏,這樣的軍隊改編到底會有什麽樣的結果,他是不清楚的,或者說是持懷疑態度的。這裏麵有一個關鍵的心理,那就是禁軍能不能打過割據的藩鎮軍閥。這一心理擔憂是不能去隨便印證的,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給自己的軍隊賦能。”
趙匡胤搖頭失笑,就是加錢唄。
蕭盼盼肯定了趙匡胤的這次感歎,“柴榮要靠財政給軍隊加磅。同時。已經對新興庶族士大夫進行了一輪整合的後周可以更快速的完成資源集中,把資源從地方最大程度的收繳到京城裏來,有錢了就能繼續擴編禁軍。”
“無論是郭威還是柴榮在擴編禁軍時,都會路徑依賴的將擴編對象放在已經批量化出現的無產軍頭和市井流民身上,這種路徑依賴貫穿了整個宋朝,這也就是宋代三冗之一冗兵的開端。”
三冗?目前的趙匡胤對這個詞語還理解不深,但他之後的人們卻是深有感悟。
“經過財政賦能的禁軍,壯大的速度非常快,因為當時的開封城注定是一個勾連東西南北的大都市,大量的財富匯聚此地,財富越多,能招的兵越多,而招兵的對象在時代的改變中也從無產職業軍頭,逐漸劣化成了地痞流民,整個禁軍係統墮落了成了軍事濟貧院。”
“這帶來的一個結果就是,禁軍係統失去了所有的軍事傳統,開始徹底向為錢打仗轉變,這種傳統也貫穿了整個宋朝。”蕭盼盼攤手,“為了維持這支隻為錢打仗的軍隊,宋朝軍費開支更是直接飆升,可這種飆升是沒有收益的,因為軍隊戰鬥力提不起來。”
趙匡胤有些困惑,提問道,“不是說這種軍隊結構加庶族士大夫的組合,在力量上是大於割據軍閥的嗎?”
“是的,但這種強弱不是單一的軍事力量對比。關鍵在於資源的集中,這種集中開啟了逆向殖民,即朝廷對地方進行掠奪性的財富搜刮,也使得地方逐漸陷入窮困,用你們時代的話說就是強幹弱枝。”
“開封城就像一個巨大的怪獸,吸食著全天下的財富。而在開封城之外的其它城市,市井流民,地痞幫派都難以形成規模,因為這些城市無法讓他們謀生,所以這就使得地方的兵源供應逐漸不足。”
“此消彼長之下,五代的割據軍閥就逐漸變成了所謂的廂軍,這種軍隊是打不過後周和宋代初期的軍隊的。但這種軍製帶來的戰鬥力是天然會斷崖式衰退的,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造成重內虛外的局麵。”
“一旦邊關被入侵,孱弱的廂軍無力應對,隻能由看似強大的禁軍去應戰。先別說打不打的問題,從開封到邊關光趕路都要幾個月,等人到了,黃花菜都涼了。當然,這對於後來的趙家皇帝來說並不是值得關注的重點。”
趙匡胤無語,但也無奈。
“之前提過,您在執政後期想過遷都,這裏大概不止是要針對趙光義的意思,還有針對人數逐漸膨脹的禁軍的可能。而您最終放棄的原因肯定不是簡單的在德不在險,而是您解決不了禁軍的問題。”
“經過郭威,柴榮,還有您的發展,禁軍的根基已經鑲嵌在了開封。整個開封城為了能養活這麽多人,也進行了擴建,改善了水路運輸等等。但洛陽是沒有這些條件的,您去了洛陽就得裁軍,這個結果是您承受不了,您手下的官員也知道他們承受不了。”
“而且不止是裁軍問題。後周,還有您的趙宋政權本質上就是這個禁軍集團的產物,您裁撤禁軍,或者解散禁軍,另立軍隊,都是在拔您自己的根。”蕭盼盼攤手,“現在明白我為什麽說您和郭威,柴榮其實都是一個係列的產品了吧。”
趙匡胤搖頭失笑,這時他請的客人也已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