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內閣的發展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 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古人對經濟學是有自己的一套認知和理解的,問題在於缺少理論的提煉和總結,還有一些根本經濟規律的宏觀探索,至於現代的一些金融工具和手段他們自然更不知道了。畢竟經濟不止是算賬。
沉默了片刻後,蕭盼盼說道,“既然這個問題現在不能展開,那關於您的一些,對後世會有持續影響的政策話題也基本算是結束了,您還有什麽問題嗎?”
朱元璋想了想,問道,“這些問題,蕭姑娘是否都有解決的辦法?”
“有啊,您迴頭看一下我給您兒子的一些建議,本質上都是能跟著用的。關鍵在於您能不能讓自己站到一個更高的位置上去。”
蕭盼盼坦率地說道,“之前已經說過了,就您所處的曆史發展階段來說,您以休養生息,促進南北融合跟發展的國策都是對的。隻是您試圖把這些國策刻意的嫁接到以後的時代,這就必然要出問題了。所以,您願意站在一個更高更廣的角度去看待國家的發展嗎?”
朱元璋不置可否。
馬皇後見狀,真誠地對自己的丈夫說道,“這天下並沒有可以永傳萬世的王朝,有時候你就是想的太多了,而且想的東西還不一定對。”
朱元璋眉頭緊鎖,其實很多事,通過光幕的迴答他已經想開了,但心裏終究還是有些不甘,主要是他的心裏鬱結了一股不服氣的心緒。
明明一切都設計的很好,最後的結果卻是事與願違,而這些不服氣就正是來源於他曾經對自己這些設計的自信。
如果不是這道未來的光幕,他打死也不會相信自己設計的東西會出問題。但一想到自己後代要麵對的各種爛攤子,他也不可能真的就不管不顧的按照自己的執念去推進。
“好了,現在想不通就先別想了,多聽一些直播,也許能讓你找到更好的方法呢?”
朱元璋點了點頭,其實他已經感覺自己抓到了某種東西,某種治理國家時需要去考慮的根基性問題。
“別發呆了,趕緊給人蕭姑娘打錢!”馬皇後命令道。
“哦。”
蕭盼盼其實對朱元璋能否想通並不是太執著,因為在他的時代,他能做的事其實並不多,這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情況決定的。
想通想不通,都不耽誤後續的大明接班人往更好的時代去邁進。
她相信目前還是朱標的孩子,相信更多還是孩子的大明精英們。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但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時代的進步有時候就是這麽黑色幽默,那些最先覺醒的人,往往都是這些“叛徒”。
而蕭盼盼要做的,就是持續不斷地給他們提供歪理邪說就好了。
“謝謝洪武皇帝的打賞。”蕭盼盼微笑著答謝,“那我們接下來就和朱棣先生聊一聊吧。”
蕭盼盼話音剛落,朱棣第一時間就問道,“關於大明寶鈔持續貶值的問題,你們後世有辦法嗎?不要詳細迴答。”
蕭盼盼扶額失笑,然後迴答道,“有。”
朱棣繃著的神經在此刻放鬆了下來,這個問題很大,他不急。平複了一下情緒後,他問出了自己早就準備好的問題,“內閣是怎麽做大的,還有文官抱團的問題,未來有什麽好的辦法可以應對?”
蕭盼盼想了想,說道,“皇權和相權的對立自古有之。曆代手握權柄的皇帝想辦事,要麽能控製丞相,要麽能架空丞相。根源在於丞相作為百官之首是有能力,和隻追求獨尊的皇權打擂台的。”
“比如在宋代,宰相敢說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根源在於宋代的宰相切實的掌握了執行權。蒙元時代,皇帝孱弱,宰相跋扈,經曆過這個時代的洪武皇帝也做出了一個元朝滅亡的相關總結,委政權臣,上下蒙蔽故也。”
“但現實的問題在於,在整個中央集權的政治結構中,丞相或者宰相的生態位是無法被取代的,也就是說,不管皇帝用什麽方法,改什麽名字,一個王朝裏必然會有一個人或一個群體最後占據這個位子。”
蕭盼盼的這個說法,讓無數的皇帝都感到了頭疼。
“洪武皇帝在廢除丞相後,工作量暴增,平均每天要審批的公文多達207份,處理的事務超過了400件,然後感歎道,人主以一身禦天下,不可無輔臣,而輔臣必擇於正士。於是他設立了四輔官,讓民間的大儒來協助自己,這算是內閣的前身了。”
聽到這的朱元璋苦笑了一下。
“到了您的時代,內閣其實隻相當於顧問秘書,所謂的內閣大學士官職也很低,隻有正五品。在仁宗時期,內閣的地位和職權開始逐步提高,閣權之重,快追上漢唐時期的宰相了。這一時期的內閣官員地位尊崇,且靠攏皇權。比如楊士奇就身兼部職和殿閣大學士,不久就有了三楊用事,政歸內閣的說法。”
蕭盼盼攤手,“這就是生態位的迴歸了。”
朱棣陰沉著臉看了看自己的大兒子,朱高熾對此隻能在心裏叫苦,而此時的楊士奇這陷入到了無比的忐忑之中。
“接著發展下去,大學士必須有侍郎和尚書的資曆,三品以下的官僚根本不可能入閣。在入閣後,官員加銜,內閣大學士成為了最高官位。從這一點看,內閣原本隻是顧問秘書的職能就已經被突破了。”
“大概在正德年間,內閣的地位全麵超過了六部,其內部也出現了地位的變化,有了首輔,次輔,群輔的區分,然後這個首輔就逐漸成為了整個內閣的話事人。”
朱元璋算是理解了什麽叫生態位迴歸了,這兜兜轉轉繞了一圈,所謂的丞相還是迴來了。
朱棣一時間也是無話可說,他覺得自己被某種無力感綁縛著。
蕭盼盼思索了片刻,“想玩好內閣這個操作係統,本質上是需要皇帝本人天縱英才,能文能武,加極其勤政的。”
“但事情的發展卻往往事與願違,因為皇帝英明與否其實和丟硬幣差不多,到底是正麵還是反麵,是聖君還是昏君誰都不知道。但內閣的官員們不同,這些經過科舉和官場鬥爭篩選出來的卷王,不管個人能力多差,道德水平多低,都會比大部分資質平庸的皇帝厲害,更何況他們還是一群人。”
“孤家寡人。”朱厚熜神色平靜地總結道。
沉默了片刻後,蕭盼盼說道,“既然這個問題現在不能展開,那關於您的一些,對後世會有持續影響的政策話題也基本算是結束了,您還有什麽問題嗎?”
朱元璋想了想,問道,“這些問題,蕭姑娘是否都有解決的辦法?”
“有啊,您迴頭看一下我給您兒子的一些建議,本質上都是能跟著用的。關鍵在於您能不能讓自己站到一個更高的位置上去。”
蕭盼盼坦率地說道,“之前已經說過了,就您所處的曆史發展階段來說,您以休養生息,促進南北融合跟發展的國策都是對的。隻是您試圖把這些國策刻意的嫁接到以後的時代,這就必然要出問題了。所以,您願意站在一個更高更廣的角度去看待國家的發展嗎?”
朱元璋不置可否。
馬皇後見狀,真誠地對自己的丈夫說道,“這天下並沒有可以永傳萬世的王朝,有時候你就是想的太多了,而且想的東西還不一定對。”
朱元璋眉頭緊鎖,其實很多事,通過光幕的迴答他已經想開了,但心裏終究還是有些不甘,主要是他的心裏鬱結了一股不服氣的心緒。
明明一切都設計的很好,最後的結果卻是事與願違,而這些不服氣就正是來源於他曾經對自己這些設計的自信。
如果不是這道未來的光幕,他打死也不會相信自己設計的東西會出問題。但一想到自己後代要麵對的各種爛攤子,他也不可能真的就不管不顧的按照自己的執念去推進。
“好了,現在想不通就先別想了,多聽一些直播,也許能讓你找到更好的方法呢?”
朱元璋點了點頭,其實他已經感覺自己抓到了某種東西,某種治理國家時需要去考慮的根基性問題。
“別發呆了,趕緊給人蕭姑娘打錢!”馬皇後命令道。
“哦。”
蕭盼盼其實對朱元璋能否想通並不是太執著,因為在他的時代,他能做的事其實並不多,這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情況決定的。
想通想不通,都不耽誤後續的大明接班人往更好的時代去邁進。
她相信目前還是朱標的孩子,相信更多還是孩子的大明精英們。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但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時代的進步有時候就是這麽黑色幽默,那些最先覺醒的人,往往都是這些“叛徒”。
而蕭盼盼要做的,就是持續不斷地給他們提供歪理邪說就好了。
“謝謝洪武皇帝的打賞。”蕭盼盼微笑著答謝,“那我們接下來就和朱棣先生聊一聊吧。”
蕭盼盼話音剛落,朱棣第一時間就問道,“關於大明寶鈔持續貶值的問題,你們後世有辦法嗎?不要詳細迴答。”
蕭盼盼扶額失笑,然後迴答道,“有。”
朱棣繃著的神經在此刻放鬆了下來,這個問題很大,他不急。平複了一下情緒後,他問出了自己早就準備好的問題,“內閣是怎麽做大的,還有文官抱團的問題,未來有什麽好的辦法可以應對?”
蕭盼盼想了想,說道,“皇權和相權的對立自古有之。曆代手握權柄的皇帝想辦事,要麽能控製丞相,要麽能架空丞相。根源在於丞相作為百官之首是有能力,和隻追求獨尊的皇權打擂台的。”
“比如在宋代,宰相敢說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根源在於宋代的宰相切實的掌握了執行權。蒙元時代,皇帝孱弱,宰相跋扈,經曆過這個時代的洪武皇帝也做出了一個元朝滅亡的相關總結,委政權臣,上下蒙蔽故也。”
“但現實的問題在於,在整個中央集權的政治結構中,丞相或者宰相的生態位是無法被取代的,也就是說,不管皇帝用什麽方法,改什麽名字,一個王朝裏必然會有一個人或一個群體最後占據這個位子。”
蕭盼盼的這個說法,讓無數的皇帝都感到了頭疼。
“洪武皇帝在廢除丞相後,工作量暴增,平均每天要審批的公文多達207份,處理的事務超過了400件,然後感歎道,人主以一身禦天下,不可無輔臣,而輔臣必擇於正士。於是他設立了四輔官,讓民間的大儒來協助自己,這算是內閣的前身了。”
聽到這的朱元璋苦笑了一下。
“到了您的時代,內閣其實隻相當於顧問秘書,所謂的內閣大學士官職也很低,隻有正五品。在仁宗時期,內閣的地位和職權開始逐步提高,閣權之重,快追上漢唐時期的宰相了。這一時期的內閣官員地位尊崇,且靠攏皇權。比如楊士奇就身兼部職和殿閣大學士,不久就有了三楊用事,政歸內閣的說法。”
蕭盼盼攤手,“這就是生態位的迴歸了。”
朱棣陰沉著臉看了看自己的大兒子,朱高熾對此隻能在心裏叫苦,而此時的楊士奇這陷入到了無比的忐忑之中。
“接著發展下去,大學士必須有侍郎和尚書的資曆,三品以下的官僚根本不可能入閣。在入閣後,官員加銜,內閣大學士成為了最高官位。從這一點看,內閣原本隻是顧問秘書的職能就已經被突破了。”
“大概在正德年間,內閣的地位全麵超過了六部,其內部也出現了地位的變化,有了首輔,次輔,群輔的區分,然後這個首輔就逐漸成為了整個內閣的話事人。”
朱元璋算是理解了什麽叫生態位迴歸了,這兜兜轉轉繞了一圈,所謂的丞相還是迴來了。
朱棣一時間也是無話可說,他覺得自己被某種無力感綁縛著。
蕭盼盼思索了片刻,“想玩好內閣這個操作係統,本質上是需要皇帝本人天縱英才,能文能武,加極其勤政的。”
“但事情的發展卻往往事與願違,因為皇帝英明與否其實和丟硬幣差不多,到底是正麵還是反麵,是聖君還是昏君誰都不知道。但內閣的官員們不同,這些經過科舉和官場鬥爭篩選出來的卷王,不管個人能力多差,道德水平多低,都會比大部分資質平庸的皇帝厲害,更何況他們還是一群人。”
“孤家寡人。”朱厚熜神色平靜地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