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環大明沿海經濟帶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 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稅收的問題有了解決方向,我們再把視角返迴到徭役的問題上來。”
蕭盼盼說著,突然一愣,因為朱元璋給她發來了問題,“稅吏盤剝百姓怎麽辦?”
看見這個問題,蕭盼盼心中也是一陣感慨。作為從地獄裏爬出來的皇帝,朱元璋天然的不信任官員,特別是基層官員。這種認知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他人生中的大部分時候見到都是那些欺壓百姓的官吏豪強。
蕭盼盼將朱元璋的問題公布了出來,朱棣聽罷也是點頭,他也預見到了這個問題。
“從製度上來說,向國稅局繳稅是有門檻的。”蕭盼盼解釋道,“那張稅票不會發到底層百姓的手上。根據就在於國家建設的資產數據,比如您定的魚鱗冊,當然還有其它配套的數據,這些都需要後麵去完善。”
“這裏提一下,您定了製度,要子孫每十年清查一次土地,這就很扯了,您自己都用了十二年才完成,您的後代在這一點能比您強?”
朱元璋撇了撇嘴。
“從實際操作上來看,國稅局的活躍期,決定了它不是一個需要長期在地方屯駐,魚肉百姓的機構和組織。而那位派駐在地方看大門的人員,更可以是流動的,他的工作就是在平時對地方信息的收集,比如誰開始隱匿資產了。”
“最後,國稅局存在的目的可不止是收農業稅,而是為商稅的征收做準備。”
朱棣瞬間就想到了自己的一定要推行的海貿。
朱元璋做了個深唿吸。
“其實盤剝百姓這種事,任何時代都不可能避免,任何政策都不可能杜絕,因為它最終還是要靠人去執行,唯一能期待的就是掌權者自己能足夠清醒,保證監督的持續有效。”
朱元璋不置可否,他還是不喜歡這些政策。
見朱元璋沒有再提問,蕭盼盼把話題轉迴到了徭役問題上。
“徭役的存在是有其根本需求的,比如在人力資源和財政匱乏的時期,徭役就難以廢除。所以廢除徭役的政策也不是一刀切,它需要滿足以下兩點,一是人口溢出,二是地方富裕。”
朱棣認真的聽著。
“所以在您的時代,當下最適合廢除徭役的地方,就是蘇州和江浙地區。”蕭盼盼頓了頓,“這也能從側麵減輕,您父親對該地長期實行重稅造成的負麵影響,畢竟底層百姓也是被這項政策籠罩的。”
朱棣沉思著。
“這裏有一個概念需要普及一下,那就是自宋以來,蘇杭一帶的商品經濟已經開始飛躍式發展了,您隻收這的農業稅,完全就是打錯了方向。”
“而廢除徭役本質上就是在釋放多餘的人力,這些人力最後都需要有朝廷牽頭,將他們集中起來,引導到新的生產路徑中去。同時把江南地區原本粗放的勞動模式,變成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模式。”
“隻有這樣,您才能最大程度的掌控江南地區,而要實現這一點,梳理農民和土地的關係,打通稅收的渠道,為農民減輕負擔,更大程度的解放生產力都是勢在必行的。”
朱棣按住了自己心中的激動,蕭盼盼的這些提法讓他在一瞬間就廓清了自己的思路。
不止是他,其餘時空的帝王們也在思考起了這些提議是否可以在自己的時代實行。
“什麽是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模式?”朱棣需要知道更確切地意思。
蕭盼盼想了想,“舉個例子吧,比如棉布產業,朝廷搞一個棉布製造中心出來,打破原來小作坊的生產方式,把最大部分的生產要素集中起來,統一招聘織戶,工人進行生產。注意,是招聘,就是要給人家工資,甚至包吃包住。”
朱棣頭上出現了黑線,都給飯吃了,還要給工資?
無數的地主們也開始嚎叫起來,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在挖他們的根。
“這樣一來,不僅能降低棉布的生產成本,與此同時,作為朝廷還能將南方的手工製造業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從而側麵削弱南方地主勢力的能量。”
蕭盼盼頓了頓,“接著,再配套對應的商業發展政策,比如打破士農工商的桎梏,推行四民皆本的方針,鼓勵商人進行相關產業的配套生產,壯大商人階級的同時,促使一部分舊地主階級向商人和工廠主的身份轉變。”
“這樣一來,您對南方地區的結構性梳理就算是完成了一大半,江南地區的發展收益也會有大部分切實的迴到朝廷的手中。”
聽見這樣的政策提議,一時間整個江南地區的地主和商人都陷入了五味雜陳的情緒當中。這裏麵有憤怒,但也有希望。說白了,就是蕭盼盼的政策並沒有讓他們陷入死地,特別是對於那些腦子活泛的地主家庭來說,這還是一個機會。
“為什麽隻是一半?”朱棣提問。
“因為另一半在海貿。”蕭盼盼說道,“手工業製造的產品該往哪賣?在北方地區的煤鋼聯合體沒有基本實現之前,這些手工業產品進入北地就是一種變相的財富吸血。所以這些東西的銷路,根本上在海外。”
隨著蕭盼盼的說明,光幕上出現了對應的航海圖。
“泉州,就是廣州,自古以來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看著那一艘艘的船隻示意圖從嘉興,廣州駛出,到達世界各地的畫麵,朱棣頓時間激動了起來。
“但光是下西洋還不夠,接下來您要做的就是建立起第一個經濟特區,環大明沿海經濟帶,這是一個北起朝鮮半島,經過日本,琉球,呂宋,安南的大明內海經濟貿易區,也是整個江南地區手工業產品的真正傾銷地,更是建立大明海洋霸權的根基之地。”
看著光幕裏高亮展示出的萬裏海塘,朱棣已經興奮的難以自持了,他喜歡海洋霸權這四個字。
“別覺得這些地方是什麽蠻夷,賺不了錢。”蕭盼盼忍不住搖頭笑道,“事實上,在原來的曆史當中,您是當了冤大頭的。”
朱棣眉毛一擰。
“鄭和下西洋後帶迴來的各種珍寶,都被您交給了手下的文官賣了出去,結果他們以低價賣給了海商,而這些海商則以收購價的十倍,甚至二十倍賣出,賺得盆滿缽滿。”
“而您就因此成了一個超級冤大頭,但即便是這樣,您還是靠著這些當冤大頭賺的錢,實現了豐功偉業。所以您想想,如果您能充分得到海洋貿易的收益,您還會缺錢嗎?”
朱棣現在沒有想錢的事,他想的是殺人的事。
“除了直觀的錢財收益外,之前說過的一年三熟的占城稻就在安南,另外還有大量的礦物資源,林木資源,漁業資源。對了,日本還有兩個大驚喜,等私信開通了我再告訴您。”
朱棣失笑,他第一次覺得這個直播不夠給力。
“通過對南方的手工業和土地稅收的整合梳理,外加上第一個經濟貿易區的建立,您將獲得足夠的財富,去開啟北方工業化的第一步。這就是遷都北平的文章必須從南京開始作的根源了。”
蕭盼盼喝了口水。
“對了,特別強調,這是貿易,不是讓您拿著刀明晃晃的去搶。最多,就是把關鍵的港口和周圍的區域拿下來,還有一些關鍵的島嶼,比如濟州島和琉球,該駐軍就要駐軍,該收迴就要收迴,先打好一個基礎。像日本這樣島又大,人口又多的,就要想想怎麽把它拆了。”
看著日本的地圖麵積和位置,朱棣很確定,這種地方必須拆掉。
“至於具體的貿易條約,我這有很多範本可以讓你們參考。”蕭盼盼忍不住一笑,“都是看上去很公平的那種。”
蕭盼盼說著,突然一愣,因為朱元璋給她發來了問題,“稅吏盤剝百姓怎麽辦?”
看見這個問題,蕭盼盼心中也是一陣感慨。作為從地獄裏爬出來的皇帝,朱元璋天然的不信任官員,特別是基層官員。這種認知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他人生中的大部分時候見到都是那些欺壓百姓的官吏豪強。
蕭盼盼將朱元璋的問題公布了出來,朱棣聽罷也是點頭,他也預見到了這個問題。
“從製度上來說,向國稅局繳稅是有門檻的。”蕭盼盼解釋道,“那張稅票不會發到底層百姓的手上。根據就在於國家建設的資產數據,比如您定的魚鱗冊,當然還有其它配套的數據,這些都需要後麵去完善。”
“這裏提一下,您定了製度,要子孫每十年清查一次土地,這就很扯了,您自己都用了十二年才完成,您的後代在這一點能比您強?”
朱元璋撇了撇嘴。
“從實際操作上來看,國稅局的活躍期,決定了它不是一個需要長期在地方屯駐,魚肉百姓的機構和組織。而那位派駐在地方看大門的人員,更可以是流動的,他的工作就是在平時對地方信息的收集,比如誰開始隱匿資產了。”
“最後,國稅局存在的目的可不止是收農業稅,而是為商稅的征收做準備。”
朱棣瞬間就想到了自己的一定要推行的海貿。
朱元璋做了個深唿吸。
“其實盤剝百姓這種事,任何時代都不可能避免,任何政策都不可能杜絕,因為它最終還是要靠人去執行,唯一能期待的就是掌權者自己能足夠清醒,保證監督的持續有效。”
朱元璋不置可否,他還是不喜歡這些政策。
見朱元璋沒有再提問,蕭盼盼把話題轉迴到了徭役問題上。
“徭役的存在是有其根本需求的,比如在人力資源和財政匱乏的時期,徭役就難以廢除。所以廢除徭役的政策也不是一刀切,它需要滿足以下兩點,一是人口溢出,二是地方富裕。”
朱棣認真的聽著。
“所以在您的時代,當下最適合廢除徭役的地方,就是蘇州和江浙地區。”蕭盼盼頓了頓,“這也能從側麵減輕,您父親對該地長期實行重稅造成的負麵影響,畢竟底層百姓也是被這項政策籠罩的。”
朱棣沉思著。
“這裏有一個概念需要普及一下,那就是自宋以來,蘇杭一帶的商品經濟已經開始飛躍式發展了,您隻收這的農業稅,完全就是打錯了方向。”
“而廢除徭役本質上就是在釋放多餘的人力,這些人力最後都需要有朝廷牽頭,將他們集中起來,引導到新的生產路徑中去。同時把江南地區原本粗放的勞動模式,變成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模式。”
“隻有這樣,您才能最大程度的掌控江南地區,而要實現這一點,梳理農民和土地的關係,打通稅收的渠道,為農民減輕負擔,更大程度的解放生產力都是勢在必行的。”
朱棣按住了自己心中的激動,蕭盼盼的這些提法讓他在一瞬間就廓清了自己的思路。
不止是他,其餘時空的帝王們也在思考起了這些提議是否可以在自己的時代實行。
“什麽是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模式?”朱棣需要知道更確切地意思。
蕭盼盼想了想,“舉個例子吧,比如棉布產業,朝廷搞一個棉布製造中心出來,打破原來小作坊的生產方式,把最大部分的生產要素集中起來,統一招聘織戶,工人進行生產。注意,是招聘,就是要給人家工資,甚至包吃包住。”
朱棣頭上出現了黑線,都給飯吃了,還要給工資?
無數的地主們也開始嚎叫起來,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在挖他們的根。
“這樣一來,不僅能降低棉布的生產成本,與此同時,作為朝廷還能將南方的手工製造業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從而側麵削弱南方地主勢力的能量。”
蕭盼盼頓了頓,“接著,再配套對應的商業發展政策,比如打破士農工商的桎梏,推行四民皆本的方針,鼓勵商人進行相關產業的配套生產,壯大商人階級的同時,促使一部分舊地主階級向商人和工廠主的身份轉變。”
“這樣一來,您對南方地區的結構性梳理就算是完成了一大半,江南地區的發展收益也會有大部分切實的迴到朝廷的手中。”
聽見這樣的政策提議,一時間整個江南地區的地主和商人都陷入了五味雜陳的情緒當中。這裏麵有憤怒,但也有希望。說白了,就是蕭盼盼的政策並沒有讓他們陷入死地,特別是對於那些腦子活泛的地主家庭來說,這還是一個機會。
“為什麽隻是一半?”朱棣提問。
“因為另一半在海貿。”蕭盼盼說道,“手工業製造的產品該往哪賣?在北方地區的煤鋼聯合體沒有基本實現之前,這些手工業產品進入北地就是一種變相的財富吸血。所以這些東西的銷路,根本上在海外。”
隨著蕭盼盼的說明,光幕上出現了對應的航海圖。
“泉州,就是廣州,自古以來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看著那一艘艘的船隻示意圖從嘉興,廣州駛出,到達世界各地的畫麵,朱棣頓時間激動了起來。
“但光是下西洋還不夠,接下來您要做的就是建立起第一個經濟特區,環大明沿海經濟帶,這是一個北起朝鮮半島,經過日本,琉球,呂宋,安南的大明內海經濟貿易區,也是整個江南地區手工業產品的真正傾銷地,更是建立大明海洋霸權的根基之地。”
看著光幕裏高亮展示出的萬裏海塘,朱棣已經興奮的難以自持了,他喜歡海洋霸權這四個字。
“別覺得這些地方是什麽蠻夷,賺不了錢。”蕭盼盼忍不住搖頭笑道,“事實上,在原來的曆史當中,您是當了冤大頭的。”
朱棣眉毛一擰。
“鄭和下西洋後帶迴來的各種珍寶,都被您交給了手下的文官賣了出去,結果他們以低價賣給了海商,而這些海商則以收購價的十倍,甚至二十倍賣出,賺得盆滿缽滿。”
“而您就因此成了一個超級冤大頭,但即便是這樣,您還是靠著這些當冤大頭賺的錢,實現了豐功偉業。所以您想想,如果您能充分得到海洋貿易的收益,您還會缺錢嗎?”
朱棣現在沒有想錢的事,他想的是殺人的事。
“除了直觀的錢財收益外,之前說過的一年三熟的占城稻就在安南,另外還有大量的礦物資源,林木資源,漁業資源。對了,日本還有兩個大驚喜,等私信開通了我再告訴您。”
朱棣失笑,他第一次覺得這個直播不夠給力。
“通過對南方的手工業和土地稅收的整合梳理,外加上第一個經濟貿易區的建立,您將獲得足夠的財富,去開啟北方工業化的第一步。這就是遷都北平的文章必須從南京開始作的根源了。”
蕭盼盼喝了口水。
“對了,特別強調,這是貿易,不是讓您拿著刀明晃晃的去搶。最多,就是把關鍵的港口和周圍的區域拿下來,還有一些關鍵的島嶼,比如濟州島和琉球,該駐軍就要駐軍,該收迴就要收迴,先打好一個基礎。像日本這樣島又大,人口又多的,就要想想怎麽把它拆了。”
看著日本的地圖麵積和位置,朱棣很確定,這種地方必須拆掉。
“至於具體的貿易條約,我這有很多範本可以讓你們參考。”蕭盼盼忍不住一笑,“都是看上去很公平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