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給秦始皇的方法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 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國的紛紛擾擾暫時離開了眾人的視線,曆朝曆代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秦這個王朝的身上。
所謂的結構性矛盾該怎麽緩解,每一個帝王將相都本能的想去知道。
管中窺豹的後世繁華,讓各個時空的國家精英都對秦國得到指引後的未來發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在直播影響下,劉備正在切切實實的改變曆史的這一現實擺在了眾人的眼前,更是讓他們將這塊能攪動風雲的光幕看的無比重要。
不過此時的蕭盼盼卻陷入到了糾結當中,因為始皇帝給她發來了新的要求。
“蕭姑娘,秦國的現狀不能公之於眾。”
看著這句話蕭盼盼頗為頭疼,不能公之於眾你讓我怎麽迴答了?“小三三,我們的私信什麽時候能開通。”
小三三晃了晃圓嘟嘟的身體,“不知道,開通私信本質上就是打開各維度間的量子通道,我現在能量不夠。”
蕭盼盼想了想,然後對著直播鏡頭說道,“政哥,不提問題,光說發展,您看合適嗎?”
秦始皇用詢問的目光看向了李斯,蒙恬等人,這幾人都知道內幕,也知道皇帝陛下的擔憂。
短暫的沉默後,李斯先開口說道,“陛下,此舉可行。畢竟就算有人能猜到那也隻是猜到,隻要蕭姑娘提出的方法有用,大局就有可為,這是陽謀。”
始皇帝神一震,他喜歡陽謀這兩個字。
這一刻他覺得自己站在了孝公的身邊,力挽狂瀾的主持著一次關乎秦國生死的改革,和孝公的選擇一樣,他的選擇也是陽謀。就算我把改革的條目一個個公布出來又如何?你們能跟著做嗎?
李斯的話同時也引起了其餘重臣的注意,一眾人紛紛皺起了眉頭,有人眼裏是擔憂,有人眼裏是不滿。
擔憂的自然是所謂的大局到底是什麽,不滿的則是意識到自己並沒有被始皇帝納入到核心決策層中去。
始皇帝注意到了這些,但並沒有過多的表態,他需要在確定了一些方向後,才會對自己擔心的問題進行更大範圍內的討論。
“蕭姑娘,請說吧。”嬴政給出了迴應。
蕭盼盼鬆了口氣,畢竟她是收錢了的,怎麽說也要給人家一個迴答不是嗎?而且她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因為留給秦始皇的改革窗口期可不會太長了,拖久了任何可行的政策都會變成毒藥。
時代,不會憐憫任何人,哪怕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
“首先聲明,以下的所有提議可能都會是紙上談兵,所以具體能不能執行,還是要根據你們所麵對的現實情況來判斷。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蕭盼盼先疊甲,“現在我們先看看現狀,政哥已經告訴了我,他決定啟用郡縣和分封並行的國家政策。曆代的國家精英們應該都能清楚的意識到,這一政策在一個時間段內,能對三川郡之外的國土進行有效的統治。同時,這項政策能帶來的第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接收從軍隊裏退伍的老兵。”
聽到這,李斯瞬間就一通百通,大腦裏開始自覺的形成了整個執行方案。
“大家應該還記得我之前說過的,秦國龐大的服役軍隊是需要精簡的,但這種精簡是不應該用一刀切的粗暴方式完成的,畢竟這些老兵都是秦國的國本,他們的戰功,苦勞都不應該被忽視,如果粗暴對待他們,結果隻會是你們的敵人受益。”
蕭盼盼認真的解釋道,“所以,我個人認為,對於這些年過四十的老兵,最好的待遇就是讓他們轉到地方去,當然,他們的家人也應該過去跟他們團聚,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安置工作,保證他們的衣食住行和未來發展。”
秦始皇皺眉,這個政策讓他本能的想到了昌平君,還有自己的弟弟成蟜。他看向了自己的重臣們。一眾帝國精英通過蕭盼盼的迴答,也猜到了自己的陛下究竟要做什麽。
“陛下,此策可行。”王綰第一個表態。
“此策的確可以緩解一些壓力,但若分封的皇子與六國餘孽合流了?”秦始皇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蕭盼盼說道,“但也不是控製不住的,首先在於您的朝廷已經在天下各戰略要地布置了一定的軍事力量。隻要坐在皇位上的人,智商不低於胡亥,麵對叛亂應該都能有效化解。其次就是這些被轉業到地方的帝國軍人,有多大概率會真的跟著自己的藩王造反了?”
秦始皇不解,怎麽可能不造反了?一眾大臣們也是如此想的,而且如尉繚,蒙恬,王翦等人已經想好了未來的平叛計劃。
不止是他們,曆朝曆代帝王將相也都認定了此策一出,必然有皇子會被六國舊貴族裹挾著加入叛亂。不過,蕭盼盼的迴答倒是讓一眾古人大跌眼鏡。
“當兵吃糧,當兵吃糧,當兵就是為了吃糧。”蕭盼盼搖了搖頭,“這是封建社會,就是你們那個時代兵源的一個樸素邏輯,這種邏輯的延伸還包括商鞅奠定的當兵得爵。這無可厚非,用牛耕地都需要給牛吃飽不是嗎?何況讓別人幫你去殺人了。不過這在你們的時代有一個極大的漏洞,那就是對士兵而言,我拿的是誰的糧食?”
思維敏銳的人已經理解了蕭盼盼這句話背後的意思。
“我們把自己代入到一個普通士兵的視角。”蕭盼盼邊想邊說道,“我為了吃糧當了兵,我並不知道誰是皇帝,誰是將軍,我隻知道那個伍長能給我發糧,還能拿皮鞭抽我,罰我不準吃飯,我即怕他又敬他。”
“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軍營裏做活,然後聽見命令就拿著刀去砍人。在一次戰鬥中,我砍了好多個人頭,於是我成了什長,這個是官我知道,而且我還管著九個人。我學著以前伍長的樣子,給他們發糧,抽他們鞭子。他們也敬我,怕我。而我的糧食是百夫長給的。”
“百夫長說他的糧食是將軍給的,所以我自然要聽將軍的。日子一天天的過,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將軍突然讓我們去奪一道城門,既然吃了將軍的糧自然就要去奪城門。什麽糧食是皇帝給的,皇帝是誰?有將軍威風嗎?我可是天天看著將軍騎著高頭大馬從我麵前過的。”
“後來,門我守了下來。因為這件事,我當上了百夫長,將軍好像也變成了皇帝。我的糧食變成皇帝發給我的了,但我的士兵和當初的我一樣,並不知道皇帝是誰,他們隻知道是我在給他們發糧食。”蕭盼盼攤了攤手,“故事講完了。”
曆代有作為的帝王都理解了這個故事的意義。
而李世民除了理解了這個故事之外,更覺得這個蕭姑娘在內涵自己。
“軍隊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統治階級不可或缺的生存根本。”蕭盼盼繼續說道,“事實上,自古以來,哪怕是最厲害的馬上皇帝,如李世民,朱元璋,朱棣也不可能全麵掌握整個國家的軍隊。”
“他們最多就是把最精銳的那支部隊控製在自己的手裏,以此為支點去撬動天下。這也是為什麽一些軍隊一旦全軍覆沒,這個國家就會被滅亡的根本原因。”
此時的李世民,朱元璋,朱棣都不約而同的數起了自己手裏能控製的軍隊有多少,他們都很喜歡支點這個說法。
至於說自己最厲害,這種事他們早已認識到了,沒有什麽好得意的,盡管壓不住的嘴角已經出賣了他們。
“這種做法的最大漏洞就是我之前說的故事,士兵不知道他的俸祿和一切待遇,本質上來自國家。當然,大部分帝王也沒有理解自己的財富來自人民。”蕭盼盼哀歎一聲,“我們先不談這個來自人民的說法,光是士兵的賞罰來自國家這一點,你們這些皇帝是不是可以深入挖掘一下。”
始皇帝已經明白了蕭盼盼的用意,“蕭姑娘是說,可以用光幕讓天下的士兵都知道他們是朕的兵。”
“這個當然可以,但還需要製度。”蕭盼盼看了看自己筆記上寫的那四個大字,做了一個深唿吸後,一字一頓的說了出來,“先軍政治!”
所謂的結構性矛盾該怎麽緩解,每一個帝王將相都本能的想去知道。
管中窺豹的後世繁華,讓各個時空的國家精英都對秦國得到指引後的未來發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在直播影響下,劉備正在切切實實的改變曆史的這一現實擺在了眾人的眼前,更是讓他們將這塊能攪動風雲的光幕看的無比重要。
不過此時的蕭盼盼卻陷入到了糾結當中,因為始皇帝給她發來了新的要求。
“蕭姑娘,秦國的現狀不能公之於眾。”
看著這句話蕭盼盼頗為頭疼,不能公之於眾你讓我怎麽迴答了?“小三三,我們的私信什麽時候能開通。”
小三三晃了晃圓嘟嘟的身體,“不知道,開通私信本質上就是打開各維度間的量子通道,我現在能量不夠。”
蕭盼盼想了想,然後對著直播鏡頭說道,“政哥,不提問題,光說發展,您看合適嗎?”
秦始皇用詢問的目光看向了李斯,蒙恬等人,這幾人都知道內幕,也知道皇帝陛下的擔憂。
短暫的沉默後,李斯先開口說道,“陛下,此舉可行。畢竟就算有人能猜到那也隻是猜到,隻要蕭姑娘提出的方法有用,大局就有可為,這是陽謀。”
始皇帝神一震,他喜歡陽謀這兩個字。
這一刻他覺得自己站在了孝公的身邊,力挽狂瀾的主持著一次關乎秦國生死的改革,和孝公的選擇一樣,他的選擇也是陽謀。就算我把改革的條目一個個公布出來又如何?你們能跟著做嗎?
李斯的話同時也引起了其餘重臣的注意,一眾人紛紛皺起了眉頭,有人眼裏是擔憂,有人眼裏是不滿。
擔憂的自然是所謂的大局到底是什麽,不滿的則是意識到自己並沒有被始皇帝納入到核心決策層中去。
始皇帝注意到了這些,但並沒有過多的表態,他需要在確定了一些方向後,才會對自己擔心的問題進行更大範圍內的討論。
“蕭姑娘,請說吧。”嬴政給出了迴應。
蕭盼盼鬆了口氣,畢竟她是收錢了的,怎麽說也要給人家一個迴答不是嗎?而且她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因為留給秦始皇的改革窗口期可不會太長了,拖久了任何可行的政策都會變成毒藥。
時代,不會憐憫任何人,哪怕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
“首先聲明,以下的所有提議可能都會是紙上談兵,所以具體能不能執行,還是要根據你們所麵對的現實情況來判斷。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蕭盼盼先疊甲,“現在我們先看看現狀,政哥已經告訴了我,他決定啟用郡縣和分封並行的國家政策。曆代的國家精英們應該都能清楚的意識到,這一政策在一個時間段內,能對三川郡之外的國土進行有效的統治。同時,這項政策能帶來的第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接收從軍隊裏退伍的老兵。”
聽到這,李斯瞬間就一通百通,大腦裏開始自覺的形成了整個執行方案。
“大家應該還記得我之前說過的,秦國龐大的服役軍隊是需要精簡的,但這種精簡是不應該用一刀切的粗暴方式完成的,畢竟這些老兵都是秦國的國本,他們的戰功,苦勞都不應該被忽視,如果粗暴對待他們,結果隻會是你們的敵人受益。”
蕭盼盼認真的解釋道,“所以,我個人認為,對於這些年過四十的老兵,最好的待遇就是讓他們轉到地方去,當然,他們的家人也應該過去跟他們團聚,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安置工作,保證他們的衣食住行和未來發展。”
秦始皇皺眉,這個政策讓他本能的想到了昌平君,還有自己的弟弟成蟜。他看向了自己的重臣們。一眾帝國精英通過蕭盼盼的迴答,也猜到了自己的陛下究竟要做什麽。
“陛下,此策可行。”王綰第一個表態。
“此策的確可以緩解一些壓力,但若分封的皇子與六國餘孽合流了?”秦始皇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蕭盼盼說道,“但也不是控製不住的,首先在於您的朝廷已經在天下各戰略要地布置了一定的軍事力量。隻要坐在皇位上的人,智商不低於胡亥,麵對叛亂應該都能有效化解。其次就是這些被轉業到地方的帝國軍人,有多大概率會真的跟著自己的藩王造反了?”
秦始皇不解,怎麽可能不造反了?一眾大臣們也是如此想的,而且如尉繚,蒙恬,王翦等人已經想好了未來的平叛計劃。
不止是他們,曆朝曆代帝王將相也都認定了此策一出,必然有皇子會被六國舊貴族裹挾著加入叛亂。不過,蕭盼盼的迴答倒是讓一眾古人大跌眼鏡。
“當兵吃糧,當兵吃糧,當兵就是為了吃糧。”蕭盼盼搖了搖頭,“這是封建社會,就是你們那個時代兵源的一個樸素邏輯,這種邏輯的延伸還包括商鞅奠定的當兵得爵。這無可厚非,用牛耕地都需要給牛吃飽不是嗎?何況讓別人幫你去殺人了。不過這在你們的時代有一個極大的漏洞,那就是對士兵而言,我拿的是誰的糧食?”
思維敏銳的人已經理解了蕭盼盼這句話背後的意思。
“我們把自己代入到一個普通士兵的視角。”蕭盼盼邊想邊說道,“我為了吃糧當了兵,我並不知道誰是皇帝,誰是將軍,我隻知道那個伍長能給我發糧,還能拿皮鞭抽我,罰我不準吃飯,我即怕他又敬他。”
“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軍營裏做活,然後聽見命令就拿著刀去砍人。在一次戰鬥中,我砍了好多個人頭,於是我成了什長,這個是官我知道,而且我還管著九個人。我學著以前伍長的樣子,給他們發糧,抽他們鞭子。他們也敬我,怕我。而我的糧食是百夫長給的。”
“百夫長說他的糧食是將軍給的,所以我自然要聽將軍的。日子一天天的過,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將軍突然讓我們去奪一道城門,既然吃了將軍的糧自然就要去奪城門。什麽糧食是皇帝給的,皇帝是誰?有將軍威風嗎?我可是天天看著將軍騎著高頭大馬從我麵前過的。”
“後來,門我守了下來。因為這件事,我當上了百夫長,將軍好像也變成了皇帝。我的糧食變成皇帝發給我的了,但我的士兵和當初的我一樣,並不知道皇帝是誰,他們隻知道是我在給他們發糧食。”蕭盼盼攤了攤手,“故事講完了。”
曆代有作為的帝王都理解了這個故事的意義。
而李世民除了理解了這個故事之外,更覺得這個蕭姑娘在內涵自己。
“軍隊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統治階級不可或缺的生存根本。”蕭盼盼繼續說道,“事實上,自古以來,哪怕是最厲害的馬上皇帝,如李世民,朱元璋,朱棣也不可能全麵掌握整個國家的軍隊。”
“他們最多就是把最精銳的那支部隊控製在自己的手裏,以此為支點去撬動天下。這也是為什麽一些軍隊一旦全軍覆沒,這個國家就會被滅亡的根本原因。”
此時的李世民,朱元璋,朱棣都不約而同的數起了自己手裏能控製的軍隊有多少,他們都很喜歡支點這個說法。
至於說自己最厲害,這種事他們早已認識到了,沒有什麽好得意的,盡管壓不住的嘴角已經出賣了他們。
“這種做法的最大漏洞就是我之前說的故事,士兵不知道他的俸祿和一切待遇,本質上來自國家。當然,大部分帝王也沒有理解自己的財富來自人民。”蕭盼盼哀歎一聲,“我們先不談這個來自人民的說法,光是士兵的賞罰來自國家這一點,你們這些皇帝是不是可以深入挖掘一下。”
始皇帝已經明白了蕭盼盼的用意,“蕭姑娘是說,可以用光幕讓天下的士兵都知道他們是朕的兵。”
“這個當然可以,但還需要製度。”蕭盼盼看了看自己筆記上寫的那四個大字,做了一個深唿吸後,一字一頓的說了出來,“先軍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