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龐統是根頭發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 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備記得蕭盼盼向自己叮囑過龐統的重要性,但他怎麽也沒有想到龐統能重要到跟周瑜和魯肅比肩的程度。
此時的龐統倒是情緒複雜,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
“比起東吳本身在帥才方麵的先天不足,劉皇叔真的要闊綽多了。”蕭盼盼感慨道,“接下來我們看看龐統先生對劉皇叔的重要性。在得到江陵後,皇叔就在劉璋的邀請下進入了益州。”
“我邀請的?”被困在房裏的劉璋極度的困惑。
“劉璋邀請皇叔的原因和劉表接受皇叔的原因類似,都是為了充當自己的保鏢,一方麵對抗張魯,一方麵壓製益州本土勢力。自然的,這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
劉璋思考了一下蕭盼盼點出的這條邏輯,突然間覺得好像這樣做也不是不行,要不是知道未來的結果,他確信自己肯定會這麽幹的。
“皇叔入川的時候帶的是黃忠,魏延,龐統。還有已經決定歸附皇叔的益州~”蕭盼盼頓住了,“那什麽,人名我就不說了,免得影響他們的生命安全。”
劉璋跳了起來,“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他們都要反了!”但沒有人願意聽他多說一個字。
“總之,這一次出征是絕對的全明星陣容,劉大爺這輩子就沒有打過這麽富裕的仗!”蕭盼盼繼續說道,“但最後還是出現了失誤,為什麽了?因為劉備的人設,他是好人啊!”
劉備懵了,這也有錯?
“如果入蜀的是曹老板,劉璋連一個迴合都挺不住。”
曹操咂了咂嘴,總覺得這不是在誇自己。
“劉皇叔拿下益州的整個過程突出的隻有兩個字,拖延。這份拖延直接導致了歸附他的益州士人被劉璋處死,這是第一個轉折。這個轉折的結果是劉皇叔不得不用強攻的方法突出重圍,就是在他和劉璋翻臉後,他和自己帶去的軍隊,事實上是被困在了益州。”
蕭盼盼歎了口氣,“劉璋這個人,用丞相的話來說叫暗弱,但他的政治鬥爭經驗還是很豐富的。對於劉備,他相信自己能控製的住,所以就不顧大量益州本土士人的反對,邀請了皇叔入川。”
劉璋很好奇未來的自己為什麽會這麽想。
“之前已經說了,他在學劉表,請一個外來戶來壓製已經有些動蕩不安的益州士族。這份動蕩就是來源於他的暗弱,一個益州之主居然被張魯騎在臉上欺負!你猜為什麽那麽多益州士族支持皇叔入川,除了皇叔的仁義之外,還有他們覺得自己窩囊啊。”
劉璋覺得大可不必這麽說自己。
“另外,劉璋的嫡係東州兵也因為無法無天慣了,所以被益州的士族唾棄,於是劉璋覺得劉備能給自己看門,但其實益州士族也覺得,劉備必劉璋好多了。”
劉循獨坐在成都府邸的正廳中,心情格外鬱結,他在此時才發現離開了自己的父親,自己什麽都做不了。
“二劉翻臉後,劉璋對劉備實行了斷糧的政策,想把他和他的軍隊餓死在川蜀。劉備也借此發難,討伐劉璋。在攻打雒城時,龐統親自督軍,不幸也被流失射中,去世的時候,年僅36歲。”
蕭盼盼做了個深唿吸,“龐統的死,直接讓劉皇叔一方出現了一次影響曆史進程的政治格局調整。麵對當時的困局,皇叔不得不把丞相,三爺,趙雲都調入了益州。”
諸葛亮閉上了眼睛,他已經知道這件事產生的影響到底在哪了。
“如果龐統不死,皇叔不會調丞相等人入川,未來的荊州後方就會有丞相,三爺,趙雲坐鎮,呂蒙白衣渡江將會變成白衣送葬。”
蕭盼盼微微搖頭,“如果皇叔能下狠心在益州大量士族投效的情況下,直接黑吃黑拿下川蜀,那龐統就不會死。屆時皇叔就能以龐統為核心,重新整合益州的政治格局,並且毫無芥蒂的獲得益州士族的全方位支持。”
聽到黑吃黑三個字,劉備的眼皮跳了跳。
“我相信,就算皇叔黑吃黑,那些已經投靠他的益州士族也能輕鬆的擺平這件事帶來的惡劣影響,請記住一句話,功成之後,自有大儒為你辯經。但在龐統死後,這一切都化為了泡影。”
“軍師,以後打仗,你都在我的身後。”張飛用自己的大手拍了拍龐統。
龐統失笑,他沒想到自己的結局居然是這樣的,更沒想到自己會成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那根發。這讓他本來有些灰暗的心情瞬間明亮了起來,遇見明主,創立功業,名留青史,這一切都在不遠處的前方。
“另外,還有時間上的緊迫。”蕭盼盼指出,“如果劉皇叔能以最小的代價,最快的速度拿下益州。就能從容的壓服張魯,那漢中的百姓也不會被後來趕到的曹操全部暴力遷往關中。到時候皇叔就不用在打下漢中後得到一座空城,使得上庸三郡難以消化,以致無法和北伐的關羽形成真正的唿應。”
劉備唏噓的一歎。
“而且隻要拿下漢中,漢中王的故事將會重新上演,整個天下都會為之一駭,益州上下至少九成會忘記皇叔之前的黑吃黑,徹底臣服,畢竟誰不想當開國功臣了。而大漢三興的最佳機會也將會顯現。”
聽完這一段,劉備並沒有感到多激動,反而是有些疲倦,他真的沒想到會有這樣宿命般的發展。孔明沉思著,他在思考這天下在知道了這段曆史進程後,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正在行軍的曹操神色凝重,他覺得自己沒有時間了。
同時,整個益州也陷入了沉寂。身為益州別駕的張鬆此時正在黃權的府上,兩人無言的喝了一杯又一杯的茶水。
“公衡沒話說嗎?”最終還是張鬆先開口了。
黃權沉默片刻,“等他拿下荊州再說吧。”
蕭盼盼活動了一下自己有些僵硬的脖子,“在時間上不止是有這些優勢,如果皇叔能順利的拿下漢中,就能更好的聯合馬超。到時候就有足夠的時間整合荊州,益州的力量。哪怕是真的把荊南四郡給孫權都無妨。
“以此為代價,讓他從合肥出兵,關羽北伐,皇叔和馬超聯合出涼州,隴西。曹操能瞬間體會一把什麽叫十麵埋伏。”
劉備覺得這個想法天真了,反正荊南四郡他可不想給別人。
“但可惜,這一切最後都因為皇叔您的一個仁字葬送了。您不忍奪劉璋基業,最後不得不在川蜀耗了三年,之後又花了差不多五年時間才平定兩川。這段時間導致的最壞結果就是川蜀地區的戰爭潛力被耗盡,你季漢和益州本土士家也算是結下了一份仇怨。”
這個結果倒是讓劉備始料未及。
“雖然皇叔你仁義,依舊重用很多益州本土士家。但這份芥蒂是一直存在的,後來等皇叔您和丞相一走,益州內部的投降派便徹底冒了出來,也算是有因有果了。”
“都說項羽婦人之仁,在這一點上,皇叔您也犯了同樣的錯誤。而且是兩次,第一次是在荊州的時候。同樣的理由,你不忍奪劉表基業,最後隻能倉促逃亡,不得不聯合孫權自保,導致在後期爭奪荊州時,麵對孫權總是處於理虧的狀態。”
曹操已經坐不住了,他對身邊的郭嘉說道,“去信給蔡瑁,讓他等我來,務必不要獨自發兵,隻要守住襄陽我就封他為侯!”
郭嘉點頭。
“嗯,還有孫權,也給他寫信,劉備滅後,我承諾把荊州給他。”
劉備的眼神從疲倦變得堅毅,他目光落在了諸葛亮的身上。
“蔡瑁已然備戰,此戰必打。”諸葛亮指出,“待蔡瑁動手之後,攻下蔡瑁,自然有人將襄陽獻於主公。到時,表劉景升為襄陽侯,世代永鎮襄陽。”
“聽軍師的!”劉備起身,神色凜然。
“主公,此戰必須以快打快。”
“知道。”論打仗,劉備算不上什麽軍神,但卻是實打實的老手。
“總之,經過就是這麽個經過。”蕭盼盼的直播還在繼續,“可能曹丞相和孫十萬會對我不滿,為什麽總是幫著劉皇叔。還是那句話,我真心的認為,這個東漢末年亂世的最優解,就是由劉皇叔去終結。”
古人們認真的望著光幕。
“他禮賢下士,善待百姓,重情重義,而且整個季漢的理想主義至今都在我們這個時代閃耀著。曹操式的勝利浸透了太多的鮮血和屍骨,孫權的勝利伴隨著無數的內耗和傾軋,司馬懿的勝利更是充滿了陰邪狡詐和無恥下作。”
被提到的幾人此時都情緒莫名。
“既然,現在我有可能影響一下曆史,那我自然就會選擇最好的結局。而且我也相信,當皇叔取得最終的勝利之後,無論是劉表,劉琦,劉崇,劉璋,還是孫權,曹操,都會得到一個合理的善終。”
“這並不是我單純或一廂情願,因為在原時空的曆史也是如此。比如糜竺,哪怕最後糜芳犯了滔天大罪,皇叔還是善待了糜竺,這位地位在諸葛丞相之上的安漢將軍至死都沒有被劉大爺清算。”
“你這個女婿,厲害啊!”襄陽城的劉表府邸裏,劉表對黃承彥說道。
“我知道。”黃承彥十分淡然。
二人並不是單獨閑聊,徐庶也在。另外,劉琦也坐到了自己父親的身邊。
“我指的不是他的那些才華和未來的聲望,而是今天提的這個問題。”劉表語調溫和,“一個問題,讓整個天下都意識到了劉備是個仁義君子,一個問題,讓荊州至少一半的士家都心向劉備,益州恐怕也是如此。一旦蔡瑁這次戰敗,荊州就算是易主了。”
“那景升兄該當如何了?”
“蔡瑁,張允皆是庸才,敗是必然敗的。但在他們敗之前,我什麽都不能做。”劉表說出了自己的態度,然後看向了徐庶,“你帶劉琦走吧,一切都等此戰結束後再說。”
徐庶起身行禮。
“你的才能是不足以在亂世爭雄的。”劉表對自己的兒子說道,“安心的跟著玄德,至少能一輩子平安順遂。”
“父親!”劉琦下跪叩拜,眼中全是淚水。
“去吧。”劉表輕拍了一下自己長子的肩膀。
此時的龐統倒是情緒複雜,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
“比起東吳本身在帥才方麵的先天不足,劉皇叔真的要闊綽多了。”蕭盼盼感慨道,“接下來我們看看龐統先生對劉皇叔的重要性。在得到江陵後,皇叔就在劉璋的邀請下進入了益州。”
“我邀請的?”被困在房裏的劉璋極度的困惑。
“劉璋邀請皇叔的原因和劉表接受皇叔的原因類似,都是為了充當自己的保鏢,一方麵對抗張魯,一方麵壓製益州本土勢力。自然的,這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
劉璋思考了一下蕭盼盼點出的這條邏輯,突然間覺得好像這樣做也不是不行,要不是知道未來的結果,他確信自己肯定會這麽幹的。
“皇叔入川的時候帶的是黃忠,魏延,龐統。還有已經決定歸附皇叔的益州~”蕭盼盼頓住了,“那什麽,人名我就不說了,免得影響他們的生命安全。”
劉璋跳了起來,“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他們都要反了!”但沒有人願意聽他多說一個字。
“總之,這一次出征是絕對的全明星陣容,劉大爺這輩子就沒有打過這麽富裕的仗!”蕭盼盼繼續說道,“但最後還是出現了失誤,為什麽了?因為劉備的人設,他是好人啊!”
劉備懵了,這也有錯?
“如果入蜀的是曹老板,劉璋連一個迴合都挺不住。”
曹操咂了咂嘴,總覺得這不是在誇自己。
“劉皇叔拿下益州的整個過程突出的隻有兩個字,拖延。這份拖延直接導致了歸附他的益州士人被劉璋處死,這是第一個轉折。這個轉折的結果是劉皇叔不得不用強攻的方法突出重圍,就是在他和劉璋翻臉後,他和自己帶去的軍隊,事實上是被困在了益州。”
蕭盼盼歎了口氣,“劉璋這個人,用丞相的話來說叫暗弱,但他的政治鬥爭經驗還是很豐富的。對於劉備,他相信自己能控製的住,所以就不顧大量益州本土士人的反對,邀請了皇叔入川。”
劉璋很好奇未來的自己為什麽會這麽想。
“之前已經說了,他在學劉表,請一個外來戶來壓製已經有些動蕩不安的益州士族。這份動蕩就是來源於他的暗弱,一個益州之主居然被張魯騎在臉上欺負!你猜為什麽那麽多益州士族支持皇叔入川,除了皇叔的仁義之外,還有他們覺得自己窩囊啊。”
劉璋覺得大可不必這麽說自己。
“另外,劉璋的嫡係東州兵也因為無法無天慣了,所以被益州的士族唾棄,於是劉璋覺得劉備能給自己看門,但其實益州士族也覺得,劉備必劉璋好多了。”
劉循獨坐在成都府邸的正廳中,心情格外鬱結,他在此時才發現離開了自己的父親,自己什麽都做不了。
“二劉翻臉後,劉璋對劉備實行了斷糧的政策,想把他和他的軍隊餓死在川蜀。劉備也借此發難,討伐劉璋。在攻打雒城時,龐統親自督軍,不幸也被流失射中,去世的時候,年僅36歲。”
蕭盼盼做了個深唿吸,“龐統的死,直接讓劉皇叔一方出現了一次影響曆史進程的政治格局調整。麵對當時的困局,皇叔不得不把丞相,三爺,趙雲都調入了益州。”
諸葛亮閉上了眼睛,他已經知道這件事產生的影響到底在哪了。
“如果龐統不死,皇叔不會調丞相等人入川,未來的荊州後方就會有丞相,三爺,趙雲坐鎮,呂蒙白衣渡江將會變成白衣送葬。”
蕭盼盼微微搖頭,“如果皇叔能下狠心在益州大量士族投效的情況下,直接黑吃黑拿下川蜀,那龐統就不會死。屆時皇叔就能以龐統為核心,重新整合益州的政治格局,並且毫無芥蒂的獲得益州士族的全方位支持。”
聽到黑吃黑三個字,劉備的眼皮跳了跳。
“我相信,就算皇叔黑吃黑,那些已經投靠他的益州士族也能輕鬆的擺平這件事帶來的惡劣影響,請記住一句話,功成之後,自有大儒為你辯經。但在龐統死後,這一切都化為了泡影。”
“軍師,以後打仗,你都在我的身後。”張飛用自己的大手拍了拍龐統。
龐統失笑,他沒想到自己的結局居然是這樣的,更沒想到自己會成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那根發。這讓他本來有些灰暗的心情瞬間明亮了起來,遇見明主,創立功業,名留青史,這一切都在不遠處的前方。
“另外,還有時間上的緊迫。”蕭盼盼指出,“如果劉皇叔能以最小的代價,最快的速度拿下益州。就能從容的壓服張魯,那漢中的百姓也不會被後來趕到的曹操全部暴力遷往關中。到時候皇叔就不用在打下漢中後得到一座空城,使得上庸三郡難以消化,以致無法和北伐的關羽形成真正的唿應。”
劉備唏噓的一歎。
“而且隻要拿下漢中,漢中王的故事將會重新上演,整個天下都會為之一駭,益州上下至少九成會忘記皇叔之前的黑吃黑,徹底臣服,畢竟誰不想當開國功臣了。而大漢三興的最佳機會也將會顯現。”
聽完這一段,劉備並沒有感到多激動,反而是有些疲倦,他真的沒想到會有這樣宿命般的發展。孔明沉思著,他在思考這天下在知道了這段曆史進程後,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正在行軍的曹操神色凝重,他覺得自己沒有時間了。
同時,整個益州也陷入了沉寂。身為益州別駕的張鬆此時正在黃權的府上,兩人無言的喝了一杯又一杯的茶水。
“公衡沒話說嗎?”最終還是張鬆先開口了。
黃權沉默片刻,“等他拿下荊州再說吧。”
蕭盼盼活動了一下自己有些僵硬的脖子,“在時間上不止是有這些優勢,如果皇叔能順利的拿下漢中,就能更好的聯合馬超。到時候就有足夠的時間整合荊州,益州的力量。哪怕是真的把荊南四郡給孫權都無妨。
“以此為代價,讓他從合肥出兵,關羽北伐,皇叔和馬超聯合出涼州,隴西。曹操能瞬間體會一把什麽叫十麵埋伏。”
劉備覺得這個想法天真了,反正荊南四郡他可不想給別人。
“但可惜,這一切最後都因為皇叔您的一個仁字葬送了。您不忍奪劉璋基業,最後不得不在川蜀耗了三年,之後又花了差不多五年時間才平定兩川。這段時間導致的最壞結果就是川蜀地區的戰爭潛力被耗盡,你季漢和益州本土士家也算是結下了一份仇怨。”
這個結果倒是讓劉備始料未及。
“雖然皇叔你仁義,依舊重用很多益州本土士家。但這份芥蒂是一直存在的,後來等皇叔您和丞相一走,益州內部的投降派便徹底冒了出來,也算是有因有果了。”
“都說項羽婦人之仁,在這一點上,皇叔您也犯了同樣的錯誤。而且是兩次,第一次是在荊州的時候。同樣的理由,你不忍奪劉表基業,最後隻能倉促逃亡,不得不聯合孫權自保,導致在後期爭奪荊州時,麵對孫權總是處於理虧的狀態。”
曹操已經坐不住了,他對身邊的郭嘉說道,“去信給蔡瑁,讓他等我來,務必不要獨自發兵,隻要守住襄陽我就封他為侯!”
郭嘉點頭。
“嗯,還有孫權,也給他寫信,劉備滅後,我承諾把荊州給他。”
劉備的眼神從疲倦變得堅毅,他目光落在了諸葛亮的身上。
“蔡瑁已然備戰,此戰必打。”諸葛亮指出,“待蔡瑁動手之後,攻下蔡瑁,自然有人將襄陽獻於主公。到時,表劉景升為襄陽侯,世代永鎮襄陽。”
“聽軍師的!”劉備起身,神色凜然。
“主公,此戰必須以快打快。”
“知道。”論打仗,劉備算不上什麽軍神,但卻是實打實的老手。
“總之,經過就是這麽個經過。”蕭盼盼的直播還在繼續,“可能曹丞相和孫十萬會對我不滿,為什麽總是幫著劉皇叔。還是那句話,我真心的認為,這個東漢末年亂世的最優解,就是由劉皇叔去終結。”
古人們認真的望著光幕。
“他禮賢下士,善待百姓,重情重義,而且整個季漢的理想主義至今都在我們這個時代閃耀著。曹操式的勝利浸透了太多的鮮血和屍骨,孫權的勝利伴隨著無數的內耗和傾軋,司馬懿的勝利更是充滿了陰邪狡詐和無恥下作。”
被提到的幾人此時都情緒莫名。
“既然,現在我有可能影響一下曆史,那我自然就會選擇最好的結局。而且我也相信,當皇叔取得最終的勝利之後,無論是劉表,劉琦,劉崇,劉璋,還是孫權,曹操,都會得到一個合理的善終。”
“這並不是我單純或一廂情願,因為在原時空的曆史也是如此。比如糜竺,哪怕最後糜芳犯了滔天大罪,皇叔還是善待了糜竺,這位地位在諸葛丞相之上的安漢將軍至死都沒有被劉大爺清算。”
“你這個女婿,厲害啊!”襄陽城的劉表府邸裏,劉表對黃承彥說道。
“我知道。”黃承彥十分淡然。
二人並不是單獨閑聊,徐庶也在。另外,劉琦也坐到了自己父親的身邊。
“我指的不是他的那些才華和未來的聲望,而是今天提的這個問題。”劉表語調溫和,“一個問題,讓整個天下都意識到了劉備是個仁義君子,一個問題,讓荊州至少一半的士家都心向劉備,益州恐怕也是如此。一旦蔡瑁這次戰敗,荊州就算是易主了。”
“那景升兄該當如何了?”
“蔡瑁,張允皆是庸才,敗是必然敗的。但在他們敗之前,我什麽都不能做。”劉表說出了自己的態度,然後看向了徐庶,“你帶劉琦走吧,一切都等此戰結束後再說。”
徐庶起身行禮。
“你的才能是不足以在亂世爭雄的。”劉表對自己的兒子說道,“安心的跟著玄德,至少能一輩子平安順遂。”
“父親!”劉琦下跪叩拜,眼中全是淚水。
“去吧。”劉表輕拍了一下自己長子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