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的清晨,天空中總是彌漫著薄霧,就像一層輕盈的紗幕,把大地溫柔地包裹在其中。天剛微微亮,空氣中帶著一陣陣寒意穿進一個小院,小院正中是個三間的磚瓦房屋,左邊一間廚房,右邊一個木棚放著堆放雜物。


    韋平聽到隔壁屋內傳來窸窸窣窣的起床聲,他閉著眼睛從兩個被子的中間摸索出裏衣,拉進被窩裏穿上,然後又縮進被子裏。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傳來,門被吱呀一聲拉開又關上,而後是打水聲,洗漱聲,接著是院子裏騾子的叫聲。


    繼而傳來一個女人的說話聲:“平子起來沒?”,


    “在起吧……”男人低沉的嗓音傳來。


    聽到父母的說話聲,韋平鼓起勇氣掀開被子坐起來,穿上外衫,輕輕的拉開門走出門去,看到正在院子裏收拾東西的父母喊了聲:“爹!娘!”,然後就去打水洗臉。


    母親看到韋平出來,說了聲:“我去盛飯。”轉身去了旁邊的灶房。飯很平常,一人一碗稀粥,饅頭,鹹菜,盛好飯又把鍋蓋蓋好,留著等小女兒醒了吃。


    兩人擠在廚房吃飯,女人一邊收拾東西,將準備好的幹糧放上騾車,一邊嘮叨:“看今天天氣不是太好,可能有雨,帶好蓑笠雨披,早點迴來……”男人一邊吃飯一邊迴應著。


    吃完飯,男人坐上套好的騾車,載著韋平出門而去。他們要去三十裏外的縣城進貨,進完貨後還要下去附近村售賣。


    韋平的父親叫韋順利,做的是遊街串巷貨郎的買賣,韋平剛過十二歲,在鎮裏一個學堂讀書,平時住在學堂裏,每月休息兩次,每次休息三天,休息的時候他會陪著父親一起去趟縣城進貨,而後再陪著父親沿村售賣,售賣東西時也會收一些幹貨以及破銅爛鐵之類的。


    出村的路口邊等著三個人,一個中年以及一高一矮兩個老人,中年看到騾車遠遠的駛來,便遠遠的喊一聲:“順利,來啦!”


    “四哥,來啦!”


    韋順利聽到後邊迴應,邊輕勒韁繩慢慢停在路邊,韋平看向他們便熱情的喊起來:“二爺爺,楊爺爺,四伯,快上來坐!”


    待三人坐上馬車後,韋順利便輕甩鞭子驅著騾子向前行去。三人是韋平同村,要去縣城順路蹭一下騾車,韋順利邊趕車邊和他們閑聊起來。


    “二伯,去城裏看霞妹啊?”


    矮個子老頭迴應道:“是啊,好久沒去看她了,去看看女兒和外孫”


    矮個子老頭是韋平的二爺,女兒嫁給縣城一個布莊的掌櫃的兒子。那個韋平喚作四伯的是三爺的兒子,那個高個子老頭,是同村一個姓楊的外來戶。


    不待人發問,姓楊的老人便開口到:“我再去城裏仁濟堂看看我這頭暈病,太難受了,晚上睡不著。”


    楊姓老人的毛病是被半個月前一發炮彈給轟出來的,當時他在村裏河邊鑿冰撈魚,一發炮彈落在不遠處,當場給他震暈了,幸而他正好站在一棵柳樹後,彈片全被柳樹擋下,他除了頭暈外,其他毫發無傷。


    韋平四伯便接道:“誰能想到都停戰五年了,還有炮彈。”


    這是個類似於清末民國初時代軍閥混戰的時代,不同的是當代皇帝還有點手段與魄力,勵誌圖新,收拾了前任留下的爛攤子,靠著收複的四分之一國土,逐漸穩住了各地大小十幾個軍閥,勉強達成了一個平衡,朝代不再是皇帝的一言堂,各地軍閥在朝中留下議政大臣,一些大事要投票表決。


    雖然各地還是小騷小亂不斷,但是相比於之前的軍閥混戰,已經好太多了。特別是韋平所在縣城所屬行省,當地歸屬於皇帝勢力,這幾年減免賦稅,修生養息,百姓日子明顯好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慢慢升起,在幾人閑聊中逐漸靠近了縣城。縣城行人進城不需要交任何賦稅,對於韋順利這類行商,目前也是放任態度,沒有征收任何賦稅。


    進入縣城後幾人分散行走,他們下午怎麽返迴,韋順利已經不管了。韋順利帶著韋平沿著熟悉的路走進經常售賣貨物的店鋪,將一些幹貨賣給店家,又逐個去經常采購的商鋪,從日常用的針頭線腦,油鹽醬醋,到糖點果蔬,日常農具,小孩玩具等一一采購,主打一個品種多樣,采購的量根據日常售賣情況采購。像油鹽之類的現在都吃得起,采購的量比較多,糖果之類的依然是奢侈品,采購的量不大。


    采購完成後,韋順利便趕著車出城,開始沿村叫賣。由於經常采購,價格要比零售低一些,所以縱使是離縣城較近的一些村莊,也是有生意的。幾年下來,韋順利在附近大大小小的村莊基本形成了一個規律,什麽時候去哪個村莊,也積累了一批老客戶。


    中午的時候他們走進了一個村莊,村莊不大,幾十戶人,有些破落。韋順利來過幾次,這個村子消費能力不強,不過還是照例扯起嗓子喊起來:“賣雜貨嘍!”隔一會兒喊一聲。


    路過一個小院門口的時候,一個老婦人走了出來,看見他們欲言又止。


    韋順利見狀皺了一下眉頭,本想假裝看不見就走,但是老婦人還是喊住了他。


    “韋老板……”


    韋順利歎了口氣,還是停下了,轉過臉笑著說道:“大娘,您要點什麽?”


    老婦人囁嚅著說:“老板能不能換點小米?我孫子病了,想給他熬點粥喝。”


    韋順利一聽果然,他雖然不會刻意打聽什麽消息,但是這幾年下來,各村的一些情況多少了解了一些。這老婦人在前些年的戰爭中失去了兒子,兒媳改嫁,現在獨自一人帶著一個孫子,生活很是艱難,總是拿著一些不值錢的東西來和他換東西。那孩子他見過,瘦瘦小小的一個孩子。


    韋順利說:“您要拿什麽換啊?”


    縱然做足了心裏準備,但是當看著老婦人拿出的一個葫蘆時,父子倆還是感到了一陣無語。


    “這是我前幾天從野地裏摘到的一個葫蘆……”


    葫蘆是傳統寶葫蘆的形狀,黃皮葫蘆,長得倒是很周正,婦人手掌大小。這玩意拿在手裏把玩可以,做盛水盛酒工具太小,隻能當個玩物。雖然這樣的葫蘆並不多見,但是在這個時代,確實不值啥錢。


    韋平看了看父親,看他在皺眉,也不由得皺起眉來。他雖然可憐這對祖孫,想幫他們,但是卻不會對此發表任何意見,一切看父親的態度。


    韋順利看了看韋平,想起妻子一個人帶韋平時的艱辛,他最終接過了葫蘆,盛了滿滿一舀小米給老婦人,老婦人小心翼翼的拿一個袋子裝了小米:“謝謝韋老板,謝謝,您是個好人……”


    領著好人卡的韋順利將葫蘆隨手遞給韋平就繼續趕路了:“拿去玩吧。”


    韋平拿著葫蘆在手裏,不停的把玩,他晃了晃,沒聽到葫蘆籽的晃動,可能沒結籽吧,想著迴去打開看看,可以再種一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葫空間之萬界商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兔子打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兔子打鐵並收藏仙葫空間之萬界商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