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裁減軍隊
嫡女嬌美,成親後夫君他造反了 作者:花栗鼠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穆錚威脅皇帝的後果就是皇帝意識到北境的軍隊過於龐大,準備裁減軍隊……
次日上朝,皇帝高坐龍椅,俯視著跪在底下的眾位臣子,這是他最為享受的時刻,也隻有在這個時候,他才覺得自己是一個皇帝,掌管天下人的生死。
從前還是毓王的時候,他總是很害怕父皇會注意自己,父皇的眼神那麽銳利,那麽冰冷,他真的害怕極了……
如今自己成了皇帝,他卻最喜歡盯著底下的臣子,觀察他們的反應,看到他們因為自己的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一個表情而臉色突變的時候,他覺得很有趣,很得意……
早朝臨近結束的時候,皇帝象征性的問了一句,“眾位愛卿,可還有事要奏?”
底下大臣你看看我瞅瞅你,並無人發話。
按照往常,這個時候就該準備下朝。
不過皇帝今日有事要說,自然不會輕易下朝。
正在眾人都準備高唿萬歲下朝的時候,皇帝拋出一個重磅炸彈。
“眾位愛卿,朕有一個打算,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皇帝並沒有給他們反應的機會,接著開口,“朕登基時間尚短,國庫空虛,朕心難安,諸位愛卿有何高見啊?”
說完,皇帝直直地看向大臣。
什麽?國庫空虛?
眾人聽後不禁發笑,對這個皇帝感到無語,為什麽會國庫空虛,還不是因為你驕奢淫逸。
從皇帝登基才短短幾個月,國庫的銀子就少了大半,現在意識到國庫空虛了。
“陛下,臣以為,無非就是開源節流四個字。”
秦相率先開口,雖然不知皇帝突然提國庫空虛是作何用意,不過依照自己對他的了解,總不會安什麽好心。
“秦相說的不錯,其他人呢。”
過了一會兒,依舊沒人開口,皇帝略顯不耐,“怎麽,朝中隻有丞相一人,難道朕的朝堂盡是些無能之輩嗎?”
“陛下息怒——”
眾位大臣嘩啦啦跪了一地。
這時,薛家義也就是薛貴妃的親弟弟開口道,“陛下,微臣認為可想些辦法節約銀子,去掉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國庫自然豐盈。”
他早就收到薛貴妃的秘信,知道陛下今日上朝的目的,眼下正是他露臉的好時機。
“薛愛卿說的有道理,接著說。”
“是,陛下”
薛家義心中暗喜,姐姐說的果然沒錯。
“陛下登基以來,四海臣服,萬國來賀,足可見我大淵國力強盛,如今國泰民安,實在無需太多兵馬,微臣以為,可以適當裁減軍隊,節省開支。”
說完似是無意般瞥了秦相一眼,眸中凝著濃濃的怨恨。
他們薛家被查,背後就是秦相搞的鬼,如今有了機會自然不會放過他。
薛家義說完,秦相一幫的人都沉默不語。
他的意思不就是想削弱秦家的勢力,如今北境的鎮北王穆錚是秦相的女婿,南邊有秦驕陽坐鎮。
正因為如此,秦相才能穩坐丞相之位,朝中無人敢與之抗衡。
可若是真的裁減軍隊,對秦家來說百害而無一利……
“眾卿以為如何?”
秦相一幫的人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首先就是秦相的次子秦烈陽。
“陛下,微臣以為不可。”
“哦?秦侍郎有何高見?”皇帝的聲音隱隱透出不悅,當著眾人的麵,他還不至於發作。
秦烈陽像是沒有注意到皇帝陰沉的臉色一樣,自顧自地開口
“如今雖然戰亂暫停,可有黎國跟南梁虎視眈眈,若是貿然裁減軍隊,隻怕邊境不安。”
底下人聽完也都紛紛讚同。
“秦大人所言有理,陛下大淵真的經不起戰亂了。”
“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你,……你們……”皇帝看眾人都向著秦烈陽,氣不打一處來。
薛家義看到皇帝生氣,直接開口責罵,“放肆,爾等身為大臣,怎可威脅陛下,實非忠臣所為。”
“那就有勞薛大人告訴我,什麽才是忠臣所為,是私吞救災糧餉,讓災民叫苦不迭,還是貪贓枉法,賣官鬻爵?”秦烈陽可不慣著他,直接開口質問。
“秦烈陽你……”薛家義被懟得無話可說。
秦烈陽狠狠地盯著他,“說啊,怎麽不說話了薛大人。”
“薛家的事自有陛下定奪,如今要說的是裁減軍隊的事,秦大人是否有所偏差啊。”
開口的是馮侯爺,他是太後的兄長,這個時候當然要幫著薛家同仇敵愾。
“是啊秦大人,過去的事就不要揪著不放了,為陛下分憂才是臣子應盡的本分。”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齊尚書也跟著規勸。
終於不是秦家一家獨大,看到秦烈陽被懟,皇帝心裏極為滿意。
秦烈陽不服氣還想說些什麽,卻收到秦相的暗示,頓時偃旗息鼓。
“既然眾位愛卿都認為此法可行,那朕即刻就下旨,裁減軍隊。”
“陛下聖明——”
下朝後,秦相一脈的人皆是臉色凝重,皇帝此舉明顯就是打壓他們。
裁減軍隊,也就是削弱秦家的勢力,往小了說,此事或許暫時影響不到秦相。
往大了想,陛下膝下有三子,如今皇長子已經四歲,又是嫡子,陛下正當盛年,皇子隻會越來越多,誰也不知未來究竟會如何。
倘若皇長子成不了太子,那麽無論哪個皇子登基,都容不下他……
他們能想到的,秦相自然也能想到,甚至更多……他不是不知道皇帝對自己的忌憚。
隻是眼下他還沒打算撕破臉,時間還長著呢,憑借當今陛下的本事,秦相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個龍椅,他坐不久……
迴到秦府,秦相立帶著秦烈陽跟自己的心腹躲進密室,一直到深夜都不曾出來……
主院內,秦母正在逗弄小孫兒,她盼了許久才得了這麽一個孫兒,當真是稀罕極了。
秦二嫂幾乎日日帶著小公子來請安,陪著秦母,從芸陽出嫁,之後又遇上老太君逝世,秦母許久都不曾展顏。
小孫兒的出世,給她帶來了許多歡樂,整個人都精神了許多。
突然,秦母身邊的嬤嬤走進來,在她耳邊低語了幾句,隨後很快退下。
秦母麵色如常,可秦二嫂是何等聰明的人,看秦母有些心不在焉,很識趣地帶著小公子告辭……
次日上朝,皇帝高坐龍椅,俯視著跪在底下的眾位臣子,這是他最為享受的時刻,也隻有在這個時候,他才覺得自己是一個皇帝,掌管天下人的生死。
從前還是毓王的時候,他總是很害怕父皇會注意自己,父皇的眼神那麽銳利,那麽冰冷,他真的害怕極了……
如今自己成了皇帝,他卻最喜歡盯著底下的臣子,觀察他們的反應,看到他們因為自己的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一個表情而臉色突變的時候,他覺得很有趣,很得意……
早朝臨近結束的時候,皇帝象征性的問了一句,“眾位愛卿,可還有事要奏?”
底下大臣你看看我瞅瞅你,並無人發話。
按照往常,這個時候就該準備下朝。
不過皇帝今日有事要說,自然不會輕易下朝。
正在眾人都準備高唿萬歲下朝的時候,皇帝拋出一個重磅炸彈。
“眾位愛卿,朕有一個打算,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皇帝並沒有給他們反應的機會,接著開口,“朕登基時間尚短,國庫空虛,朕心難安,諸位愛卿有何高見啊?”
說完,皇帝直直地看向大臣。
什麽?國庫空虛?
眾人聽後不禁發笑,對這個皇帝感到無語,為什麽會國庫空虛,還不是因為你驕奢淫逸。
從皇帝登基才短短幾個月,國庫的銀子就少了大半,現在意識到國庫空虛了。
“陛下,臣以為,無非就是開源節流四個字。”
秦相率先開口,雖然不知皇帝突然提國庫空虛是作何用意,不過依照自己對他的了解,總不會安什麽好心。
“秦相說的不錯,其他人呢。”
過了一會兒,依舊沒人開口,皇帝略顯不耐,“怎麽,朝中隻有丞相一人,難道朕的朝堂盡是些無能之輩嗎?”
“陛下息怒——”
眾位大臣嘩啦啦跪了一地。
這時,薛家義也就是薛貴妃的親弟弟開口道,“陛下,微臣認為可想些辦法節約銀子,去掉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國庫自然豐盈。”
他早就收到薛貴妃的秘信,知道陛下今日上朝的目的,眼下正是他露臉的好時機。
“薛愛卿說的有道理,接著說。”
“是,陛下”
薛家義心中暗喜,姐姐說的果然沒錯。
“陛下登基以來,四海臣服,萬國來賀,足可見我大淵國力強盛,如今國泰民安,實在無需太多兵馬,微臣以為,可以適當裁減軍隊,節省開支。”
說完似是無意般瞥了秦相一眼,眸中凝著濃濃的怨恨。
他們薛家被查,背後就是秦相搞的鬼,如今有了機會自然不會放過他。
薛家義說完,秦相一幫的人都沉默不語。
他的意思不就是想削弱秦家的勢力,如今北境的鎮北王穆錚是秦相的女婿,南邊有秦驕陽坐鎮。
正因為如此,秦相才能穩坐丞相之位,朝中無人敢與之抗衡。
可若是真的裁減軍隊,對秦家來說百害而無一利……
“眾卿以為如何?”
秦相一幫的人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首先就是秦相的次子秦烈陽。
“陛下,微臣以為不可。”
“哦?秦侍郎有何高見?”皇帝的聲音隱隱透出不悅,當著眾人的麵,他還不至於發作。
秦烈陽像是沒有注意到皇帝陰沉的臉色一樣,自顧自地開口
“如今雖然戰亂暫停,可有黎國跟南梁虎視眈眈,若是貿然裁減軍隊,隻怕邊境不安。”
底下人聽完也都紛紛讚同。
“秦大人所言有理,陛下大淵真的經不起戰亂了。”
“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你,……你們……”皇帝看眾人都向著秦烈陽,氣不打一處來。
薛家義看到皇帝生氣,直接開口責罵,“放肆,爾等身為大臣,怎可威脅陛下,實非忠臣所為。”
“那就有勞薛大人告訴我,什麽才是忠臣所為,是私吞救災糧餉,讓災民叫苦不迭,還是貪贓枉法,賣官鬻爵?”秦烈陽可不慣著他,直接開口質問。
“秦烈陽你……”薛家義被懟得無話可說。
秦烈陽狠狠地盯著他,“說啊,怎麽不說話了薛大人。”
“薛家的事自有陛下定奪,如今要說的是裁減軍隊的事,秦大人是否有所偏差啊。”
開口的是馮侯爺,他是太後的兄長,這個時候當然要幫著薛家同仇敵愾。
“是啊秦大人,過去的事就不要揪著不放了,為陛下分憂才是臣子應盡的本分。”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齊尚書也跟著規勸。
終於不是秦家一家獨大,看到秦烈陽被懟,皇帝心裏極為滿意。
秦烈陽不服氣還想說些什麽,卻收到秦相的暗示,頓時偃旗息鼓。
“既然眾位愛卿都認為此法可行,那朕即刻就下旨,裁減軍隊。”
“陛下聖明——”
下朝後,秦相一脈的人皆是臉色凝重,皇帝此舉明顯就是打壓他們。
裁減軍隊,也就是削弱秦家的勢力,往小了說,此事或許暫時影響不到秦相。
往大了想,陛下膝下有三子,如今皇長子已經四歲,又是嫡子,陛下正當盛年,皇子隻會越來越多,誰也不知未來究竟會如何。
倘若皇長子成不了太子,那麽無論哪個皇子登基,都容不下他……
他們能想到的,秦相自然也能想到,甚至更多……他不是不知道皇帝對自己的忌憚。
隻是眼下他還沒打算撕破臉,時間還長著呢,憑借當今陛下的本事,秦相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個龍椅,他坐不久……
迴到秦府,秦相立帶著秦烈陽跟自己的心腹躲進密室,一直到深夜都不曾出來……
主院內,秦母正在逗弄小孫兒,她盼了許久才得了這麽一個孫兒,當真是稀罕極了。
秦二嫂幾乎日日帶著小公子來請安,陪著秦母,從芸陽出嫁,之後又遇上老太君逝世,秦母許久都不曾展顏。
小孫兒的出世,給她帶來了許多歡樂,整個人都精神了許多。
突然,秦母身邊的嬤嬤走進來,在她耳邊低語了幾句,隨後很快退下。
秦母麵色如常,可秦二嫂是何等聰明的人,看秦母有些心不在焉,很識趣地帶著小公子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