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眼神之中不由得帶上了一抹冷意,老夫這是被算計了。
士可忍孰不可忍。
不過轉念一想,自己還在人家地盤上呢。
故此……這也可能真的就是一種巧合。
曆經歲月風霜的眼眸,映照出一臉誠懇的王匡。
朱儁緩緩上前扶起王匡,答應道:“黑山賊劫掠郡縣,屠戮百姓,與李、郭二人無異,應當討伐!”
王匡聞言,連忙道:“朱公所言甚是,有您坐鎮指揮,黑山賊必然望風而降!”
“另外,這大軍吃喝糧草一應,皆由我河內來供應,請朱公放心!”
朱儁聞言,心中不滿這才散去一些:“如此甚好!看來河內郡在公節手中治理的很好啊,開荒屯田……隨手就能拿出數萬大軍的糧草,真是後生可畏。”
王匡擺擺手,謙虛道:“朱公謬讚了,全賴百姓勤奮勞作,田中收獲比往年多一些罷了。”
“……”
三日後,共縣北郊。
一方土台之上,王匡、朱儁、衛臨等人齊聚,會師祭天。
土台之下,密密麻麻跪伏著近百人,都被麻繩捆縛著。
正是這幾日抓住的黑山賊殘兵,一直沒有處死,專為今日出征祭旗。
“黑山惡賊,殺我百姓,天人共憤,此仇不報,不共戴天。”
“天道昭彰,報應不爽。今日,得車騎將軍朱儁朱將軍,上黨太守衛臨以及泰山、彭城、北海三郡援兵仗義相助,共討黑山!”
“斬賊寇首級九十五顆,上祭蒼天,下祭戰旗!”
“此戰,必勝!”
聲音落下,屠刀揚起,人頭滾落,血灑台前。
與此同時,將士們山唿一片:
“必勝!”
“必勝!”
“必勝!”
張遼跨坐在戰馬之上,手臂上係著一道白布,眼中戰意升騰:“正符,你且看好,此戰,必讓黑山賊不複存在!”
其身旁正是方悅、羅信等部將,其中張琥的位子由其副手楊釗接任。
楊釗在武安陣斬一個黑山渠帥,他累積的功已經足夠升任校尉。
而且他這個校尉還是王匡親自任命的。
可見王匡對他的重視。
至於參戰的其他將領,還有趙雲、典韋、高順以及剛剛康複歸來的徐晃!
黑甲軍、銀甲輕騎、虎衛軍、陷陣營、烈武軍,共計三萬人馬。
還有朱儁八千人馬、上黨衛臨三千兵馬、泰山、彭城、北海三郡六千兵馬。
四萬七千大軍。
徐州、沛國和汝南三地的兵馬接到各自主公的命令,在日前就退走了。
這一點使得王匡心中很是不暢。
尤其是那徐州陶謙,屢次無視於他,不知是哪裏得罪他了。
至於朱儁聯軍留下來駐守中牟的琅琊國的那個校尉,已經被李傕砍去首級,送去長安告捷去了。
除此之外,王匡還招募了三十多位熟知太行山地形地勢的采藥人,作為大軍行進的向導。
片刻後,王匡一聲令下,大軍開拔。
再入白陘,殺向太行!
…………
黑山。
張燕早就得到了王匡大肆練兵,招募熟知太行山情況的采藥人等信息。
這擺明了是要來攻打我黑山軍。
張燕不禁十分頭疼。
“這王匡怎地如此難纏。”
似乎真的是不死不休。
張白騎啊張白騎,你去惹他幹什麽!
害得黑山軍死傷無數不說,還什麽好處都沒有得到。
好在盟友公孫瓚是個靠譜的。
不說之前在黃巾起義之中放過張燕一馬,就是在張燕入主黑山之後,也暗中支援過不少糧草、錢財。
這才幫助張燕在黑山軍中站穩腳跟,穩坐首領之位。
十日前,張燕派人去拜見公孫瓚,欲與之商議應對王匡之事。
隻可惜,公孫瓚自己剛剛經曆界橋戰敗,元氣尚未恢複,一無糧草支援,二無多餘兵馬能夠調動。
不過,公孫瓚還是給張燕出了一個主意:
向朝廷請降,謀一個官身。
最好能夠投到董卓麾下。如果答應董卓,事成之後牽製關東諸侯,尤其是袁紹、王匡之流,恐怕董卓會欣然接受。
那謀取官身也將順利不少。
張燕覺得很有道理。
事實上,他也確實這麽做了。
隻是數日過去了,朝廷方麵一點迴信都沒有。
了無音信,前途未卜……
可憐山中百萬老弱婦幼,想跑也跑不了多遠。
原先三十餘萬青壯十萬死在冀州、兗州,十萬死在河內。
如今隻有十萬可戰之兵。
好在人頭少了,資源更加集中。
五年來的抄掠,倒也能將這十萬人武裝起來,堪稱精銳!
張燕攥緊手中長槍,看向無盡深山。
“無論如何,先來戰一場!”
士可忍孰不可忍。
不過轉念一想,自己還在人家地盤上呢。
故此……這也可能真的就是一種巧合。
曆經歲月風霜的眼眸,映照出一臉誠懇的王匡。
朱儁緩緩上前扶起王匡,答應道:“黑山賊劫掠郡縣,屠戮百姓,與李、郭二人無異,應當討伐!”
王匡聞言,連忙道:“朱公所言甚是,有您坐鎮指揮,黑山賊必然望風而降!”
“另外,這大軍吃喝糧草一應,皆由我河內來供應,請朱公放心!”
朱儁聞言,心中不滿這才散去一些:“如此甚好!看來河內郡在公節手中治理的很好啊,開荒屯田……隨手就能拿出數萬大軍的糧草,真是後生可畏。”
王匡擺擺手,謙虛道:“朱公謬讚了,全賴百姓勤奮勞作,田中收獲比往年多一些罷了。”
“……”
三日後,共縣北郊。
一方土台之上,王匡、朱儁、衛臨等人齊聚,會師祭天。
土台之下,密密麻麻跪伏著近百人,都被麻繩捆縛著。
正是這幾日抓住的黑山賊殘兵,一直沒有處死,專為今日出征祭旗。
“黑山惡賊,殺我百姓,天人共憤,此仇不報,不共戴天。”
“天道昭彰,報應不爽。今日,得車騎將軍朱儁朱將軍,上黨太守衛臨以及泰山、彭城、北海三郡援兵仗義相助,共討黑山!”
“斬賊寇首級九十五顆,上祭蒼天,下祭戰旗!”
“此戰,必勝!”
聲音落下,屠刀揚起,人頭滾落,血灑台前。
與此同時,將士們山唿一片:
“必勝!”
“必勝!”
“必勝!”
張遼跨坐在戰馬之上,手臂上係著一道白布,眼中戰意升騰:“正符,你且看好,此戰,必讓黑山賊不複存在!”
其身旁正是方悅、羅信等部將,其中張琥的位子由其副手楊釗接任。
楊釗在武安陣斬一個黑山渠帥,他累積的功已經足夠升任校尉。
而且他這個校尉還是王匡親自任命的。
可見王匡對他的重視。
至於參戰的其他將領,還有趙雲、典韋、高順以及剛剛康複歸來的徐晃!
黑甲軍、銀甲輕騎、虎衛軍、陷陣營、烈武軍,共計三萬人馬。
還有朱儁八千人馬、上黨衛臨三千兵馬、泰山、彭城、北海三郡六千兵馬。
四萬七千大軍。
徐州、沛國和汝南三地的兵馬接到各自主公的命令,在日前就退走了。
這一點使得王匡心中很是不暢。
尤其是那徐州陶謙,屢次無視於他,不知是哪裏得罪他了。
至於朱儁聯軍留下來駐守中牟的琅琊國的那個校尉,已經被李傕砍去首級,送去長安告捷去了。
除此之外,王匡還招募了三十多位熟知太行山地形地勢的采藥人,作為大軍行進的向導。
片刻後,王匡一聲令下,大軍開拔。
再入白陘,殺向太行!
…………
黑山。
張燕早就得到了王匡大肆練兵,招募熟知太行山情況的采藥人等信息。
這擺明了是要來攻打我黑山軍。
張燕不禁十分頭疼。
“這王匡怎地如此難纏。”
似乎真的是不死不休。
張白騎啊張白騎,你去惹他幹什麽!
害得黑山軍死傷無數不說,還什麽好處都沒有得到。
好在盟友公孫瓚是個靠譜的。
不說之前在黃巾起義之中放過張燕一馬,就是在張燕入主黑山之後,也暗中支援過不少糧草、錢財。
這才幫助張燕在黑山軍中站穩腳跟,穩坐首領之位。
十日前,張燕派人去拜見公孫瓚,欲與之商議應對王匡之事。
隻可惜,公孫瓚自己剛剛經曆界橋戰敗,元氣尚未恢複,一無糧草支援,二無多餘兵馬能夠調動。
不過,公孫瓚還是給張燕出了一個主意:
向朝廷請降,謀一個官身。
最好能夠投到董卓麾下。如果答應董卓,事成之後牽製關東諸侯,尤其是袁紹、王匡之流,恐怕董卓會欣然接受。
那謀取官身也將順利不少。
張燕覺得很有道理。
事實上,他也確實這麽做了。
隻是數日過去了,朝廷方麵一點迴信都沒有。
了無音信,前途未卜……
可憐山中百萬老弱婦幼,想跑也跑不了多遠。
原先三十餘萬青壯十萬死在冀州、兗州,十萬死在河內。
如今隻有十萬可戰之兵。
好在人頭少了,資源更加集中。
五年來的抄掠,倒也能將這十萬人武裝起來,堪稱精銳!
張燕攥緊手中長槍,看向無盡深山。
“無論如何,先來戰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