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心中有了計劃,當即來到書案前提筆寫信。
第一封信,就寫給王匡。
“公節親啟……”
至於第二封信,那要等他與劉和見麵之後在決定。畢竟劉虞,皇室血脈,一州之牧。
…………
在冀州陷入了戰亂之時,河內同樣也是風起雲湧,動靜不小。
王匡正在全力以赴地修建軍城,同時大規模招募士兵,以此來補充之前所損失的兵力。這些新兵雖然目前的戰鬥力還比不上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兵,但隻要經過幾場實戰的磨練,他們必定能夠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一支強大的戰鬥力量。
懷縣,太守府。
王匡放下手中的密信,目光轉向袁紹派來的使者,然後慢慢地開口說道:“袁公在信中所說的事情,我已知曉。”
“袁熙公子在我這裏已經待了數月,確實也到了該讓他返迴冀州的時候了。”
“至於袁公提到的剿滅黑山軍一事,我自然也會全力以赴去完成。”
“不過,關於袁公之前許諾給我的事情,希望能夠盡快兌現。”
使者聽了王匡的話,立刻拱手迴答道:“請王府君放心,我馬上就迴去向主公稟報。”
看著使者轉身離去,王匡並沒有起身相送的打算。
此刻,他的心思仍然停留在袁紹的那封信以及其中所承諾的事情上麵。
如果自己真的出兵前往太行山剿滅黑山軍,那麽袁紹將會推薦自己擔任並州牧一職。
這個職位對於王匡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但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他需要仔細權衡利弊,做出最穩妥的決策。
其實並州牧一職,本來就在王匡計劃之中,隻是沒有這麽早。
王匡原本計劃在漢帝東歸之後再去謀劃,如今袁紹答應舉薦這一職位,機會就在眼前……
相信以袁紹的能力,再有朝中王允的幫助,減去董卓的阻力,那並州牧的職位歸屬王匡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穩了。
這時,侍者通報說上黨太守衛臨求見。
聞言,王匡緩緩將袁紹書信收起。
“進來吧。”
衛臨來到河內有幾日了,一直沒有等到王匡召見,今天自己主動上門求見。
雖說上黨太守與河內太守算是平級,但是衛臨心中有數,且不說族中定下的投效王匡,單論安北將軍府的軍事實力都壓得衛臨無力抵抗。
先前黑山軍自上黨一側的白陘入口攻入河內,使河內百姓死傷無數,引得王匡大怒。
衛臨也驚駭不已,暫時放過那些欠收拾的勢力,親率五千兵馬、一萬民夫堵在關隘下,誓死不放走黑山賊一人。
聽說河內全郡都行動起來,抓捕黑山賊,已經殺了個七七八八。
衛臨覺得自己也該表現表現,召來衛隆等將領,要奪迴白陘關隘。
苦戰三日,損失不小。
這還是黑山賊得知十萬黑山軍盡沒河內之後人心渙散,無心防守,這才勉強攻下。
不得不說,河內一戰斬殺十萬黑山賊的消息太過轟動。
短短幾天,傳遍各地。
天下人為之震驚。
看不出來這王匡居然是個殺星。
雖然王匡之前也打過幾次大仗,但是都殺傷不多,左右不過萬餘人。
在泰山大戰青徐黃巾軍也不過斬敵五萬萬,還接受了近十萬黃巾軍的投降。
到了這黑山軍,直接不死不休。
殺了十萬人還不肯罷休!
聽說還在秣兵厲馬,磨刀霍霍向黑山。
以至於有好事者將王匡與孫堅、公孫瓚並列,以此三人兵馬最善征戰殺伐。
就連河內周遭的郡縣都警惕起來,生怕王匡如公孫瓚一般四處攻城掠地……
上黨就在河內北邊,雖說王匡不會提兵來攻打自己的地盤,但是之前可是說過“從太守之位上滾下來”的狠話。
衛臨隻好拋下周身要事,親自前來拜見王匡,消去怒火,解除誤會。
“屬下衛臨,拜見主公!”
王匡見衛臨俯首弓腰站在堂中,也不說話,就這麽直勾勾地看著衛臨。
書房中寂靜一片,落針可聞。
數息之後,衛臨額頭滴下一滴冷汗。
一句話也不說,氣氛有些壓抑啊。
“屬下衛臨特來向主公請罪!黑山軍自上黨進入河內,至使河內百姓慘遭屠殺,是屬下失職!請主公治罪!”
第一封信,就寫給王匡。
“公節親啟……”
至於第二封信,那要等他與劉和見麵之後在決定。畢竟劉虞,皇室血脈,一州之牧。
…………
在冀州陷入了戰亂之時,河內同樣也是風起雲湧,動靜不小。
王匡正在全力以赴地修建軍城,同時大規模招募士兵,以此來補充之前所損失的兵力。這些新兵雖然目前的戰鬥力還比不上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兵,但隻要經過幾場實戰的磨練,他們必定能夠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一支強大的戰鬥力量。
懷縣,太守府。
王匡放下手中的密信,目光轉向袁紹派來的使者,然後慢慢地開口說道:“袁公在信中所說的事情,我已知曉。”
“袁熙公子在我這裏已經待了數月,確實也到了該讓他返迴冀州的時候了。”
“至於袁公提到的剿滅黑山軍一事,我自然也會全力以赴去完成。”
“不過,關於袁公之前許諾給我的事情,希望能夠盡快兌現。”
使者聽了王匡的話,立刻拱手迴答道:“請王府君放心,我馬上就迴去向主公稟報。”
看著使者轉身離去,王匡並沒有起身相送的打算。
此刻,他的心思仍然停留在袁紹的那封信以及其中所承諾的事情上麵。
如果自己真的出兵前往太行山剿滅黑山軍,那麽袁紹將會推薦自己擔任並州牧一職。
這個職位對於王匡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但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他需要仔細權衡利弊,做出最穩妥的決策。
其實並州牧一職,本來就在王匡計劃之中,隻是沒有這麽早。
王匡原本計劃在漢帝東歸之後再去謀劃,如今袁紹答應舉薦這一職位,機會就在眼前……
相信以袁紹的能力,再有朝中王允的幫助,減去董卓的阻力,那並州牧的職位歸屬王匡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穩了。
這時,侍者通報說上黨太守衛臨求見。
聞言,王匡緩緩將袁紹書信收起。
“進來吧。”
衛臨來到河內有幾日了,一直沒有等到王匡召見,今天自己主動上門求見。
雖說上黨太守與河內太守算是平級,但是衛臨心中有數,且不說族中定下的投效王匡,單論安北將軍府的軍事實力都壓得衛臨無力抵抗。
先前黑山軍自上黨一側的白陘入口攻入河內,使河內百姓死傷無數,引得王匡大怒。
衛臨也驚駭不已,暫時放過那些欠收拾的勢力,親率五千兵馬、一萬民夫堵在關隘下,誓死不放走黑山賊一人。
聽說河內全郡都行動起來,抓捕黑山賊,已經殺了個七七八八。
衛臨覺得自己也該表現表現,召來衛隆等將領,要奪迴白陘關隘。
苦戰三日,損失不小。
這還是黑山賊得知十萬黑山軍盡沒河內之後人心渙散,無心防守,這才勉強攻下。
不得不說,河內一戰斬殺十萬黑山賊的消息太過轟動。
短短幾天,傳遍各地。
天下人為之震驚。
看不出來這王匡居然是個殺星。
雖然王匡之前也打過幾次大仗,但是都殺傷不多,左右不過萬餘人。
在泰山大戰青徐黃巾軍也不過斬敵五萬萬,還接受了近十萬黃巾軍的投降。
到了這黑山軍,直接不死不休。
殺了十萬人還不肯罷休!
聽說還在秣兵厲馬,磨刀霍霍向黑山。
以至於有好事者將王匡與孫堅、公孫瓚並列,以此三人兵馬最善征戰殺伐。
就連河內周遭的郡縣都警惕起來,生怕王匡如公孫瓚一般四處攻城掠地……
上黨就在河內北邊,雖說王匡不會提兵來攻打自己的地盤,但是之前可是說過“從太守之位上滾下來”的狠話。
衛臨隻好拋下周身要事,親自前來拜見王匡,消去怒火,解除誤會。
“屬下衛臨,拜見主公!”
王匡見衛臨俯首弓腰站在堂中,也不說話,就這麽直勾勾地看著衛臨。
書房中寂靜一片,落針可聞。
數息之後,衛臨額頭滴下一滴冷汗。
一句話也不說,氣氛有些壓抑啊。
“屬下衛臨特來向主公請罪!黑山軍自上黨進入河內,至使河內百姓慘遭屠殺,是屬下失職!請主公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