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縣,古稱共城縣。


    相傳為古之共工氏一族的居地,夏屬冀州之域,殷商係畿內地。


    如今這片經曆戰火侵襲的土地上將要綻放新的生機。


    原先共縣的縣長已經壯烈犧牲於戰場之上,王匡深思熟慮之後調來了韓浩兼任共縣縣令一職,並讓其全麵負責共縣戰後的重建以及軍戶安置等相關工作事宜。


    而王匡的堂弟王軒也緊隨其後跟了過來,這段時間以來,他一直跟隨在韓浩身旁潛心學習屯田之道,並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以順理成章地被任命為屯田令。


    然而,由於共縣的九萬畝良田在戰火的摧殘下幾乎全部損毀,導致今年毫無收成可言,所有人都隻能選擇重新開始耕種。


    根據韓浩的預估,如果想要養活三萬名軍卒以及十萬名受傷士兵和軍屬,那麽至少需要十五萬畝的田地才能夠滿足需求。


    如此一來,還需要額外開墾出整整六萬畝的耕地。


    可以說,韓浩和王軒兩人肩負著沉重無比的擔子。


    特別是對於韓浩而言,除了屯田一事之外,單單是編訂新戶籍以及修建房舍這兩項任務就足以讓他忙得暈頭轉向。


    好在有王匡在背後全力支持,從郡中借調了大量的骨幹前來協助,這才使得建城之事得以勉強順利且有序地推進下去。


    按照王匡的命令,黑甲軍、玄甲驍騎、銀甲輕騎、虎衛軍、陷陣營,五軍滿員剛好三萬人。


    這就是三萬軍戶。


    初步統計,遷移共縣的軍屬和傷殘老兵有將近十萬人。


    如此,共縣一躍成為僅次於懷縣、野王縣的第三大人口縣。


    隨處都能見到清理殘磚碎瓦的老人孩子,修建新房的青壯,搭夥準備炊飯的婦女……


    不時還能看到排著長隊登記戶籍領取身份木牌的軍卒,有了這個木牌,不僅能領取到一套院落,還能按照家中人口分到田地。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口入住,共縣慢慢熱鬧起來,炊煙嫋嫋升起,多了幾分煙火氣。


    …………


    城郊,一座莊嚴肅穆的英烈祠矗立在那裏,仿佛訴說著曾經的戰火與英勇。


    王匡和張遼兩人默默地走進這片靜謐之地,來探望那些在疆場上戰死的兄弟們。


    英烈紀念碑前,幾支供香靜靜地燃燒著,散發著嫋嫋輕煙,宛如烈士們不屈的靈魂在天地間迴蕩。


    王匡凝視著遠方連綿起伏的山巒,似乎能看到那些浴血奮戰的場景,隨口問了一句:“我聽說你給你兒子取名叫做張虎?”


    張遼聽了這話,身體微微一震,臉上露出一絲沉重的神色,輕聲歎氣道:“是的,張琥校尉舍身,救我一命,此恩此情,永世難忘。。”


    王匡點了點頭,讚賞道:“有情有義,舍生忘死,都是好樣的。我果然沒有看錯你們!”


    張遼苦澀地笑了笑,並沒有迴應。


    王匡拍了拍張遼的肩膀,語氣堅定地說:“黑甲軍要盡快招募到足額的士兵,同時加強訓練,提升戰鬥力。”


    “待到入冬之前,我要殺進太行山,直搗黑山軍的老巢,為死去的將士們報仇雪恨!”


    張遼聽聞此言,神情變得肅穆起來,他抱拳行禮,鄭重地迴答道:“遵命,主公!屬下定當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他深知此次任務艱巨,但也明白這是對逝去英靈最好的慰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匡扶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迎風三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迎風三丈並收藏三國之匡扶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