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一行十二人,齊聚安北將軍府門前。


    開始了慰問軍屬之旅。


    其實“慰問”這個想法早早就出現在王匡的計劃之中。


    前世沒有少跟領導下隊去慰問貧苦百姓和烈士家屬。


    可能帶去的禮品不多,但是這表示出來的關懷和重視,卻讓人心裏暖暖的。


    臨行前誰不誇一聲感謝領導,感謝政府?


    多多少少算是做了一點實事。


    先前統計的四十八位烈士中,隻有三十一戶安家在河內,其他的或是在太原,或在泰山,或是孤身一人。


    按照遠近,王匡等人第一站就放在了張勇家裏。


    秋日的清晨霧氣濃重,道路上的落葉被霜露打的濕潤。


    王匡一行人走的並不快,半個時辰後,在當地裏長的帶領下來到了張勇所在的村落。


    應該是得到了裏長、亭長的通知,說太守、安東將軍王匡帶著一眾將領要來張勇家裏慰問看望,蔣氏一家三口心情忐忑地在家中等待。


    小院周圍零零散散聚起了一些看熱鬧的人。


    “嗨喲嗬,老張家祖墳冒青煙了這是,太守這麽大的官兒都來了?”


    “那可不是,亭長可說是還有十好幾個將軍也過來,那可都是不得了的人物。”


    “嘿,我都想去投軍了,就投太守麾下。”


    “去當兵就這麽好?”


    “能吃飽,有錢拿,立功就升官,就算死了還能保住一家幾口的日子。”


    “你去吧,俺可不想死。”


    “來了!來了!”


    就這一群農漢蹲在牆角閑聊時,忽聽一聲大喊,紛紛跳起身來,翹首望去。


    隻見十幾匹戰馬從遠處列隊而來,其後跟著一輛馬車。


    馬車上插著兩麵大旗。


    一麵上書:安東將軍。


    另外一麵單寫一個“王”字。


    亭長在前快步迎來,其後是幾十個看熱鬧的老百姓。


    王匡見狀,下令道:“都下馬。”


    說完,帶頭下了馬。


    “草民拜見太守!”


    “拜見太守!”


    亭長見一人快步而來,其後跟著一群威風凜凜的將軍,裏長一臉恭敬的跟在身後,就知道是這人就是太守。為搏一個好感,連忙帶頭拜倒。


    果然,王匡親手將他扶起。


    “諸位鄉親,快快請起!”


    眾人一臉笑意地直起身來,笑嗬嗬地看著王匡。


    感受到一道道目光盯在自己身上,王匡也禮貌地笑了笑。


    這時裏長上前來,道:“府君今日來看望張勇一家,我們不要耽誤府君大事,快快讓開道路!”


    “對對對,快讓開。”


    “府君,張勇一家就住在村東。”


    裏長又看向那點頭哈腰的亭長,吩咐道:


    “邱亭長,快為府君領路。”


    “是。”邱亭長似乎聽出了裏長言語中的不快,連忙收斂了誇張的形容,踏實的在前領路。


    一路上,王匡和百姓們聊了幾句今年農忙收獲。


    百姓們喜笑顏開,紛紛說今年風調雨順,每畝地比往年能多收一兩鬥的糧食。


    王匡肯定地笑道:“這不僅是天公作美,也是鄉親們依靠自己的雙手,辛勤耕種勞作得來的果實。”


    鄉親們一聽王匡的話,感覺很有道理,露出淳樸而驕傲的笑容。


    人群裏還有許多少男少女懷著不同的心思打量著王匡身後的將領們。


    尤其是趙雲,身姿挺拔,年輕英俊帥氣。直接收獲一批女“粉絲”,當然更多的還是男“粉絲”。


    誰人不曾夢少年,銀槍白馬,征戰疆場無人能敵?


    行不到半炷香時間,就來到了張勇家門前。


    這是一處茅草小院,周遭被一圈一人高的木樁籬笆包圍著。


    透過其間縫隙,能夠看到裏麵好似有人在焦急地走動。


    裏長要上前敲門,卻被王匡攔下。


    親自上前叩響了房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匡扶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迎風三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迎風三丈並收藏三國之匡扶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