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熱浪滾燙。
眾人從昨日夜飲中醒來,齊聚王匡府中。
王匡使程昱把戰果報與眾人,驚訝的同時,劉備等人也紛紛送上祝賀。
王匡擺手道:“諸君,此非王匡一人之功,眾人同心協力才能建立如此功勳。”
劉備等人也是笑容燦爛,點頭稱是,隻不過眼中都是期待之色,等待著王匡的下文。
王匡也不是吊胃口的人,端坐起來,正色道:
“諸君仗討賊大義而來助我,出謀劃策,遍展神威,殺敵無數,與我一同立下今日功勳。
一將功成萬骨枯,今天這一切榮譽都離不開那些戰死疆場的將士們。”
一言至此,眾人無不麵露敬重之色。
他們今日的榮光是死去的同袍賦予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
劉備輕聲念著這句話,感慨不已。
又聽王匡道:“無論如何,這些將士們是為我钜平而戰,我王匡感激不盡。”
“凡是犧牲將士,每人發放兩千錢撫恤,諸位以為如何?”
王匡此言一出,眾人無不感歎王匡忠義。
“早就聽聞王公節重義輕財,如今一見,劉備佩服不已!我代表將士們感謝王府君!”
劉備抱拳感歎,眼中滿是欽佩之色。
其他人也紛紛開口稱歎。
王匡擺手一歎:“王匡也隻能為他們做這些事了。”
隨後,又開口道:“其他兄弟,我也奉上五百錢以表感激之情。”
眾人紛紛表示感謝。
皆大歡喜。
王匡邀請眾人在泰山遊玩幾日,參加自己兒子王騰的滿月宴,眾人自無不應允。
會議散去,王匡請程昱起筆,據實寫好戰報,抄送數份,分別送至泰山郡守應劭、兗州牧劉岱、冀州牧袁紹等人,還有一封則送往了長安。
思考再三,王匡又謄寫一封戰報,遣人送至徐州陶潛處。
老小子麵對求助無動於衷!
如今大勝,定要惡心他一下。
王匡輕笑一聲,心中鬆了一口氣,壓力頓時消散一空。
把一些要事瑣事交給程昱去辦,轉身就直奔後院,去見自己的妻兒。
數日不見,小家夥好似長大了一些。
小手抓住王匡的手指,頗有力氣。
看著一臉寵愛、正逗弄著王騰的男人,範夫人一臉幸福的笑意。
“夫君,黃巾敗退了?”
王匡聞言,抬頭笑道:“當然了,夫君不出手則已,一旦出手定然手到擒來!”
範夫人笑著翻了個白眼,嗔道:“夫君最厲害了。”
“哈哈哈!夫人知我!”
妻子在此,我怎能不勝,怎敢不勝!
………
三十萬黃巾的消息隨著王匡的書信傳向四方,引起陣陣轟動。
最先接到戰報的自然是最近的應劭。
“好!哈哈,我果然沒有看錯人!”應劭放下手中戰報,感歎道:“三十萬人啊,如果是我……”
巨野,劉岱書房。
門外的仆人聽到書房裏傳來摔砸的聲音,連忙跪伏在地上不敢抬頭,生怕觸怒了這位喜怒無常的州牧。
鄴城,袁紹輕輕放下手中戰報,目光望向遠方,口中喃喃低語:“王匡……希望熙兒不要辜負我的期待啊。”
河內,懷縣。
鄒正、魯肅和剛到懷縣不久的劉惠等人聚在一起,輪流觀看王匡發來的戰報。
“哈哈,不愧是主公!居然以二十倍的兵力懸殊擊敗了敵軍!”
“好一場以少勝多的大戰啊!”
“謄抄百分,分散諸縣!這種好事,怎能不讓全郡的人都高興高興!”
徐州,下邳。
陶謙猛地握緊手中書信,一絲怒意湧上心頭,這王匡是在怨他沒有出兵相助啊,沒有他陶謙照樣能打勝仗!
轉念又想,如今惡了王匡如何是好?
“那王匡小小郡守,還敢對徐州出兵不成?我又何必杞人憂天呢?”
念頭至此,陶潛隨手扔掉手中被攥變形的書信,目露不屑之色。
與此同時,琅琊王氏也接到了王匡的消息,幾位族老相聚,皆是麵帶笑意,覺得自己押對了寶,看對了人,目光依舊毒辣!
王氏再進一步有望!
西向兩千裏,故都長安。
董卓緩緩放下手中戰報,悶聲道:“文優,這王匡……你如何看啊!?”
其身前一清瘦文士沉吟片刻,拱手道:“太師,那王匡文武雙全,頗有盛名。如今又立下如此功勳,勢力聲望再進一步,此時不宜與之爭鋒。
不如,加官進爵,拉攏與他……”
李儒還未說完,話音就被董卓怒聲打斷:“還要加他官爵?山東諸侯有幾個不是我封的官?還不是聯起手來逆我?
這官決計不封!”
李儒搖頭笑道:“哎~太師莫急。且聽我說封他何官職。”
董卓老眼一瞪,沒有說話。
對於李儒他還是信服的。
“遍觀天下,唯有一職位最適合此時的王匡……”
“何職位?”
“冀州……牧!”
眾人從昨日夜飲中醒來,齊聚王匡府中。
王匡使程昱把戰果報與眾人,驚訝的同時,劉備等人也紛紛送上祝賀。
王匡擺手道:“諸君,此非王匡一人之功,眾人同心協力才能建立如此功勳。”
劉備等人也是笑容燦爛,點頭稱是,隻不過眼中都是期待之色,等待著王匡的下文。
王匡也不是吊胃口的人,端坐起來,正色道:
“諸君仗討賊大義而來助我,出謀劃策,遍展神威,殺敵無數,與我一同立下今日功勳。
一將功成萬骨枯,今天這一切榮譽都離不開那些戰死疆場的將士們。”
一言至此,眾人無不麵露敬重之色。
他們今日的榮光是死去的同袍賦予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
劉備輕聲念著這句話,感慨不已。
又聽王匡道:“無論如何,這些將士們是為我钜平而戰,我王匡感激不盡。”
“凡是犧牲將士,每人發放兩千錢撫恤,諸位以為如何?”
王匡此言一出,眾人無不感歎王匡忠義。
“早就聽聞王公節重義輕財,如今一見,劉備佩服不已!我代表將士們感謝王府君!”
劉備抱拳感歎,眼中滿是欽佩之色。
其他人也紛紛開口稱歎。
王匡擺手一歎:“王匡也隻能為他們做這些事了。”
隨後,又開口道:“其他兄弟,我也奉上五百錢以表感激之情。”
眾人紛紛表示感謝。
皆大歡喜。
王匡邀請眾人在泰山遊玩幾日,參加自己兒子王騰的滿月宴,眾人自無不應允。
會議散去,王匡請程昱起筆,據實寫好戰報,抄送數份,分別送至泰山郡守應劭、兗州牧劉岱、冀州牧袁紹等人,還有一封則送往了長安。
思考再三,王匡又謄寫一封戰報,遣人送至徐州陶潛處。
老小子麵對求助無動於衷!
如今大勝,定要惡心他一下。
王匡輕笑一聲,心中鬆了一口氣,壓力頓時消散一空。
把一些要事瑣事交給程昱去辦,轉身就直奔後院,去見自己的妻兒。
數日不見,小家夥好似長大了一些。
小手抓住王匡的手指,頗有力氣。
看著一臉寵愛、正逗弄著王騰的男人,範夫人一臉幸福的笑意。
“夫君,黃巾敗退了?”
王匡聞言,抬頭笑道:“當然了,夫君不出手則已,一旦出手定然手到擒來!”
範夫人笑著翻了個白眼,嗔道:“夫君最厲害了。”
“哈哈哈!夫人知我!”
妻子在此,我怎能不勝,怎敢不勝!
………
三十萬黃巾的消息隨著王匡的書信傳向四方,引起陣陣轟動。
最先接到戰報的自然是最近的應劭。
“好!哈哈,我果然沒有看錯人!”應劭放下手中戰報,感歎道:“三十萬人啊,如果是我……”
巨野,劉岱書房。
門外的仆人聽到書房裏傳來摔砸的聲音,連忙跪伏在地上不敢抬頭,生怕觸怒了這位喜怒無常的州牧。
鄴城,袁紹輕輕放下手中戰報,目光望向遠方,口中喃喃低語:“王匡……希望熙兒不要辜負我的期待啊。”
河內,懷縣。
鄒正、魯肅和剛到懷縣不久的劉惠等人聚在一起,輪流觀看王匡發來的戰報。
“哈哈,不愧是主公!居然以二十倍的兵力懸殊擊敗了敵軍!”
“好一場以少勝多的大戰啊!”
“謄抄百分,分散諸縣!這種好事,怎能不讓全郡的人都高興高興!”
徐州,下邳。
陶謙猛地握緊手中書信,一絲怒意湧上心頭,這王匡是在怨他沒有出兵相助啊,沒有他陶謙照樣能打勝仗!
轉念又想,如今惡了王匡如何是好?
“那王匡小小郡守,還敢對徐州出兵不成?我又何必杞人憂天呢?”
念頭至此,陶潛隨手扔掉手中被攥變形的書信,目露不屑之色。
與此同時,琅琊王氏也接到了王匡的消息,幾位族老相聚,皆是麵帶笑意,覺得自己押對了寶,看對了人,目光依舊毒辣!
王氏再進一步有望!
西向兩千裏,故都長安。
董卓緩緩放下手中戰報,悶聲道:“文優,這王匡……你如何看啊!?”
其身前一清瘦文士沉吟片刻,拱手道:“太師,那王匡文武雙全,頗有盛名。如今又立下如此功勳,勢力聲望再進一步,此時不宜與之爭鋒。
不如,加官進爵,拉攏與他……”
李儒還未說完,話音就被董卓怒聲打斷:“還要加他官爵?山東諸侯有幾個不是我封的官?還不是聯起手來逆我?
這官決計不封!”
李儒搖頭笑道:“哎~太師莫急。且聽我說封他何官職。”
董卓老眼一瞪,沒有說話。
對於李儒他還是信服的。
“遍觀天下,唯有一職位最適合此時的王匡……”
“何職位?”
“冀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