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西沉,沉重的車輪在車轍中吱呀吱呀地叫喚。
車馬前後是數百名披堅執銳的驍勇騎兵,沉默地護衛著馬車。
一個騎兵覺察胯下的戰馬走得慢了些,微微用力夾了夾馬腹,戰馬打了個響鼻,蹄下快了幾分。
馬車中,王匡與劉惠對坐。
茶盞中的水也涼了下去。
掀開車簾,一株數人合抱粗的老柳樹映入眼簾。
王匡拍了拍馬車車廂,對外喊道:“停一陣,原地休息。”
候在車外的郭大寶立馬傳令去了。
“主公有令!原地休息!”
“主公有令!原地休息!”
在一聲聲“主公有令!原地休息!”之中,車隊漸漸停下來。
王匡下了馬車,緩緩走到老樹之下,拍了拍遒勁蒼老的樹幹。
不由得感歎:“這麽粗的樹,得活了不少年了吧。”
劉惠道:“這般粗細的柳樹,至少也得三、四百年了。”
王匡點點頭,這麽粗的柳樹還是很少見的。
三四百年,算得上是漢初之物了。
圍繞著柳樹轉了一圈,王匡靠著柳樹坐了下來。
“袁紹已是冀州之主,實力強大。如今河內東有強鄰,西有國賊,南有大河,北有群山,出路何在?”
劉惠也找了凸起的樹根坐下,整理了一番衣袖,緩緩道:
“惠久居冀州,於此宦海浮沉數十年,也算對冀州有所了解,冀州絕對可以稱為天下雄州。
袁紹此人誌向遠大,豪傑好客,又是四世三公之族,其人早已名滿天下,堪稱一位雄主。雄州得雄主,確實是河內想更進一步的巨大威脅。”
“惠細思許久,草擬上中下三策或可消減主公之憂。”
王匡聞言心中一喜,連忙站起身來,拱手道:“請子惠教我。”
劉惠也連忙起身,道:“主公,請聽我細細道來。”
王匡所憂不過是來日和冀州在利益上起了糾葛,鬧得顏麵上不好看。
欲尋一法,未雨綢繆。
既要麵子,也要裏子。
王匡先是請劉惠道來下策:
此策名為“西進”,跳出河內,西進漢中,不受冀州所涉,兩地相隔千裏,如此一來可免去將來數十年內的兵鋒相對的局麵。
漢中又是龍興之地,扼守巴蜀,可積攢一份王霸基業。
王匡聞言,眉頭挑起,問到:“如先生所言,西行漢中之計乃是先生心中策,不知道如何讓我從河內去往漢中呢?”
劉惠撫須笑道:“修書一封,送往長安即可。不知道主公可願意舍下河內基業?”
王匡沒有接話。
漢中是天府之國,確實是一處極佳的興業之地,漢高祖就自此發跡。
雖然此乃兵家必爭之所,扼守川蜀,其戰略意義卻也局限於群山峻嶺之中。
且王匡打定心思要固守三河之地,迎接一場潑天的富貴。
就算這些無憂,光是上書長安這一條……隻怕自己血汗拚殺來的討伐董賊之義名就要煙消雲散,一朝被世人鄙作從賊之犬了。
真真的是個下策,可謂餿主意!
“不知子惠所言中策為何?”王匡笑笑沒有迴答,而是請教第二策。
劉惠點點頭,撫須道:“西行不得,天下便無處可去。”
幽、並、青、兗、豫五州接臨冀州,無可去著,徐州四戰之地,若無依靠難以久立。
揚州、荊州、益州三地之主,嚴防死守,已經把各州作為自己的禁臠,不容他人置喙。
不過王匡,如今兵強馬壯,要是得機遇到出兵的名頭,倒也能一探三州深淺。
王匡笑著點點頭。
心裏卻想著自己身上還背著琅琊王氏家主的名號,又是世居兗州,要得此二州,也非無有門路。
中策名為“束己”,以藏拙為意,或拒之以病,或拒之以窮。藏兵於民,藏富於民。借助河內之地利,南側平原可發展農事生產,北部山林可屯兵操練兵馬。打通東西,以待天時。
東可兵發冀、兗、豫三州,西可突襲三輔要地,向南兵鋒直達荊楚……
如能承恩天時、人和,或可成就齊桓、晉文之業。
王匡聽聞此言,隻覺得找到了知己。
高築牆,廣積糧……
隻可惜要集聚天時地利人和才可成事。
好在不要苦等太久!
“子惠所言,深得我心。不知道子惠以為如何藏兵,藏富?”
王匡放鬆下來,臉上的笑容真摯不少。
“如今河內領郡縣十六,又新得河東兩縣,諸縣供養縣兵兩千,不是難事。如此可養得大軍四萬。
且河內有韓浩從事負責開荒屯田,手下五萬屯田兵更是不愁供給。
河內一郡之力供養兩萬軍,正是常態。
這粗略一算,河內已有十萬可用之軍。再尋山林營寨細細訓練,可做奇兵。
如今河內商業往來繁多,連年豐收,牲畜交易,往來不絕。百姓生活於此,可比先漢盛世。
聽主公言,府中或有喜事。可以此為由,河內百姓共享喜悅,免農賦一年。百姓必然感恩戴德,人心相聚。
惠曾聽聞,主公主政河內時就頒布政令,新得田地者一年免賦。如此算來,百姓兩年不用繳納賦稅,家中糧倉必然豐實,如是戰起,或征、或買、或借,都能籌集大批糧草。此之謂藏富於民。”
“如此一來,郡內政通人和民心安定,軍中兵強馬壯,糧草充足。有三五能臣幹吏坐鎮後方,一員上將就可以征撻四方。”
王匡聞言,拍手稱讚。
這中策已是王匡心中所屬,不由得感歎真真是老而不死則為“賊”啊,賊精賊精。
“子惠先生,敢請教這上策。”王匡拱手道。
“哈哈。”劉惠哈哈一笑,道,“主公心中所憂非冀州,袁氏爾。隻需解決袁氏,其憂自解。”
故這第三策名為“合縱”!
聯諸弱,攻一強。
此言一出,王匡已然明了。
這劉惠年紀雖大,可心卻不老啊。
居然想要起眾諸侯,分吃冀州。
真當是老驥伏櫪誌在千裏啊。
頗有先秦縱橫家之風。
隻是王匡的看事的高度已經超過了這個時代。
至少在看袁紹這件事上。
將來會有人解決他,卻不是現在,也不能死在他王匡手中。
於是道:“時機未到。”
劉惠搖頭:“袁紹新得冀州,立足未穩,乃是一頭出籠的乳虎,殺他正是時候!”
王匡拍拍劉惠單薄的後背,微笑道:“我所言非冀州之時機,乃是天下之形勢!”
看著劉惠眼中的錯愕,王匡心中暗暗感歎: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他能感受到這劉惠在天智才情上或許不如聞名古今的周瑜、諸葛等人,但是在人生閱曆上卻已然成精。
世事洞悉,人情練達。
縱橫官場四十年,人老成精。
如是有此人坐鎮後方,想必政事無憂。
看看自己麾下,年長者如蔡邕、盧植、鄭泰不問政事,專心教事。
然後就是陳宮、鄒正,不過三十郎當歲。
接著就是魯肅了,剛剛及冠,雖然天賦才情極佳,奈何年歲太輕。
“主公大才,吾不能及!”劉惠拱手拜道。
王匡聞言,緊緊握住劉惠的手臂,大笑道:“太公七十歲披甲掛帥,所向披靡。如今子惠尚未花甲,更是人生好時候。
我得子惠,如虎添翼!”
車馬前後是數百名披堅執銳的驍勇騎兵,沉默地護衛著馬車。
一個騎兵覺察胯下的戰馬走得慢了些,微微用力夾了夾馬腹,戰馬打了個響鼻,蹄下快了幾分。
馬車中,王匡與劉惠對坐。
茶盞中的水也涼了下去。
掀開車簾,一株數人合抱粗的老柳樹映入眼簾。
王匡拍了拍馬車車廂,對外喊道:“停一陣,原地休息。”
候在車外的郭大寶立馬傳令去了。
“主公有令!原地休息!”
“主公有令!原地休息!”
在一聲聲“主公有令!原地休息!”之中,車隊漸漸停下來。
王匡下了馬車,緩緩走到老樹之下,拍了拍遒勁蒼老的樹幹。
不由得感歎:“這麽粗的樹,得活了不少年了吧。”
劉惠道:“這般粗細的柳樹,至少也得三、四百年了。”
王匡點點頭,這麽粗的柳樹還是很少見的。
三四百年,算得上是漢初之物了。
圍繞著柳樹轉了一圈,王匡靠著柳樹坐了下來。
“袁紹已是冀州之主,實力強大。如今河內東有強鄰,西有國賊,南有大河,北有群山,出路何在?”
劉惠也找了凸起的樹根坐下,整理了一番衣袖,緩緩道:
“惠久居冀州,於此宦海浮沉數十年,也算對冀州有所了解,冀州絕對可以稱為天下雄州。
袁紹此人誌向遠大,豪傑好客,又是四世三公之族,其人早已名滿天下,堪稱一位雄主。雄州得雄主,確實是河內想更進一步的巨大威脅。”
“惠細思許久,草擬上中下三策或可消減主公之憂。”
王匡聞言心中一喜,連忙站起身來,拱手道:“請子惠教我。”
劉惠也連忙起身,道:“主公,請聽我細細道來。”
王匡所憂不過是來日和冀州在利益上起了糾葛,鬧得顏麵上不好看。
欲尋一法,未雨綢繆。
既要麵子,也要裏子。
王匡先是請劉惠道來下策:
此策名為“西進”,跳出河內,西進漢中,不受冀州所涉,兩地相隔千裏,如此一來可免去將來數十年內的兵鋒相對的局麵。
漢中又是龍興之地,扼守巴蜀,可積攢一份王霸基業。
王匡聞言,眉頭挑起,問到:“如先生所言,西行漢中之計乃是先生心中策,不知道如何讓我從河內去往漢中呢?”
劉惠撫須笑道:“修書一封,送往長安即可。不知道主公可願意舍下河內基業?”
王匡沒有接話。
漢中是天府之國,確實是一處極佳的興業之地,漢高祖就自此發跡。
雖然此乃兵家必爭之所,扼守川蜀,其戰略意義卻也局限於群山峻嶺之中。
且王匡打定心思要固守三河之地,迎接一場潑天的富貴。
就算這些無憂,光是上書長安這一條……隻怕自己血汗拚殺來的討伐董賊之義名就要煙消雲散,一朝被世人鄙作從賊之犬了。
真真的是個下策,可謂餿主意!
“不知子惠所言中策為何?”王匡笑笑沒有迴答,而是請教第二策。
劉惠點點頭,撫須道:“西行不得,天下便無處可去。”
幽、並、青、兗、豫五州接臨冀州,無可去著,徐州四戰之地,若無依靠難以久立。
揚州、荊州、益州三地之主,嚴防死守,已經把各州作為自己的禁臠,不容他人置喙。
不過王匡,如今兵強馬壯,要是得機遇到出兵的名頭,倒也能一探三州深淺。
王匡笑著點點頭。
心裏卻想著自己身上還背著琅琊王氏家主的名號,又是世居兗州,要得此二州,也非無有門路。
中策名為“束己”,以藏拙為意,或拒之以病,或拒之以窮。藏兵於民,藏富於民。借助河內之地利,南側平原可發展農事生產,北部山林可屯兵操練兵馬。打通東西,以待天時。
東可兵發冀、兗、豫三州,西可突襲三輔要地,向南兵鋒直達荊楚……
如能承恩天時、人和,或可成就齊桓、晉文之業。
王匡聽聞此言,隻覺得找到了知己。
高築牆,廣積糧……
隻可惜要集聚天時地利人和才可成事。
好在不要苦等太久!
“子惠所言,深得我心。不知道子惠以為如何藏兵,藏富?”
王匡放鬆下來,臉上的笑容真摯不少。
“如今河內領郡縣十六,又新得河東兩縣,諸縣供養縣兵兩千,不是難事。如此可養得大軍四萬。
且河內有韓浩從事負責開荒屯田,手下五萬屯田兵更是不愁供給。
河內一郡之力供養兩萬軍,正是常態。
這粗略一算,河內已有十萬可用之軍。再尋山林營寨細細訓練,可做奇兵。
如今河內商業往來繁多,連年豐收,牲畜交易,往來不絕。百姓生活於此,可比先漢盛世。
聽主公言,府中或有喜事。可以此為由,河內百姓共享喜悅,免農賦一年。百姓必然感恩戴德,人心相聚。
惠曾聽聞,主公主政河內時就頒布政令,新得田地者一年免賦。如此算來,百姓兩年不用繳納賦稅,家中糧倉必然豐實,如是戰起,或征、或買、或借,都能籌集大批糧草。此之謂藏富於民。”
“如此一來,郡內政通人和民心安定,軍中兵強馬壯,糧草充足。有三五能臣幹吏坐鎮後方,一員上將就可以征撻四方。”
王匡聞言,拍手稱讚。
這中策已是王匡心中所屬,不由得感歎真真是老而不死則為“賊”啊,賊精賊精。
“子惠先生,敢請教這上策。”王匡拱手道。
“哈哈。”劉惠哈哈一笑,道,“主公心中所憂非冀州,袁氏爾。隻需解決袁氏,其憂自解。”
故這第三策名為“合縱”!
聯諸弱,攻一強。
此言一出,王匡已然明了。
這劉惠年紀雖大,可心卻不老啊。
居然想要起眾諸侯,分吃冀州。
真當是老驥伏櫪誌在千裏啊。
頗有先秦縱橫家之風。
隻是王匡的看事的高度已經超過了這個時代。
至少在看袁紹這件事上。
將來會有人解決他,卻不是現在,也不能死在他王匡手中。
於是道:“時機未到。”
劉惠搖頭:“袁紹新得冀州,立足未穩,乃是一頭出籠的乳虎,殺他正是時候!”
王匡拍拍劉惠單薄的後背,微笑道:“我所言非冀州之時機,乃是天下之形勢!”
看著劉惠眼中的錯愕,王匡心中暗暗感歎: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他能感受到這劉惠在天智才情上或許不如聞名古今的周瑜、諸葛等人,但是在人生閱曆上卻已然成精。
世事洞悉,人情練達。
縱橫官場四十年,人老成精。
如是有此人坐鎮後方,想必政事無憂。
看看自己麾下,年長者如蔡邕、盧植、鄭泰不問政事,專心教事。
然後就是陳宮、鄒正,不過三十郎當歲。
接著就是魯肅了,剛剛及冠,雖然天賦才情極佳,奈何年歲太輕。
“主公大才,吾不能及!”劉惠拱手拜道。
王匡聞言,緊緊握住劉惠的手臂,大笑道:“太公七十歲披甲掛帥,所向披靡。如今子惠尚未花甲,更是人生好時候。
我得子惠,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