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的聲音傳來,甄儼心中咯噔一聲,偏頭看了看王匡。
王匡麵色平靜,緩緩開口道:
“子惠先生,在下河內王匡,前來拜見,還請先生給個機會。”
院中人沉默數息,重重地歎息一聲,就聽房門隨著吱呀一聲打開。
陽光照進房內,一道有些蒼老的人影出現在門前。
隻見他頭發花白,臉色蠟黃,眼窩深陷,眼眸中隱有道道血絲。
“劉惠見過王太守!”
劉惠打開院門,迎王匡進了院內。
“王匡見過子惠先生!”
“甄儼見過子惠先生!”
王匡、甄儼兩人先後行禮,打過招唿。
劉惠對著門外一臉震驚的李老頭道了聲謝,便邀請王匡、甄儼二人進了堂屋。
李老頭還在震驚之中:“他竟然是太守……太守!”
…………
堂屋內
主客分別坐下。
劉惠顫巍巍地在桌子主位坐下,抬手捋了捋花白的胡子。
“王太守的大名……老夫早有耳聞,不知今日王太守屈尊前來,所為何事啊?”劉惠低沉的聲音響起,語氣中多少有些不友善。
王匡看著劉惠的眼光,饒有興致。
“劉先生,我二人一路尋訪到此,唇幹舌燥,能否請些茶水潤潤口舌?”
甄儼連忙點點頭。
劉惠聞言,臉上露出一抹落寞之色,幹笑道:“哈哈,負罪之人隻想在此山村了此殘生,故家中無米無鍋,無柴無水,也就沒有什麽能招待客人的了。”
王匡聞言,和甄儼對視一眼,齊齊感覺不妙,這劉子惠看樣子是對仕途心灰意冷,甚至心存死誌了。
“子惠先生的事,我等皆有耳聞,河北之地何人不為子惠先生的正直與智慧所折服?”王匡連忙道。
“韓馥其人本性怯懦,若是他生在升平盛世,定然是一方賢能名臣,可惜如今亂世,守土保民尚且做不到,還要推出忠心、智勇的部下頂罪,這絕非是良善之主。”
劉惠聞言,微微搖頭苦笑道:“府君不必多言,忠臣不事二主。你的來意……我懂。隻是不要再費口舌了。”
王匡聞言沒有失望,端坐身體,正色道:“子惠先生,不知你這個忠臣忠的是大漢天下還是他韓馥一人?”
劉惠聞言皺起眉頭,剛欲說話,就被王匡接下來的話打斷。
“春秋時有霸主,桓公相管仲。管仲先事公子糾,後助小白,匡未聞管仲是不忠不義之人,反而其助齊桓公成就春秋首霸,賢良之名傳遍華夏,後世名臣皆以與之相比為榮。”
“嗬嗬,如此說來,府君是自比齊桓公?”劉惠笑道。
“哈哈,王匡如今確實比不得齊桓公之威,不過若有子惠先生此等賢才鼎力相助,未必不能與之相較。”王匡沒有謙虛,一臉正色,認真道。
劉惠沉默,他從王匡的眼神中看出了那一抹認真和堅定。
“隻可惜惠早生幾年,如今已然老邁,不能同府君再創一番功業了。”
劉惠悵然開口,語氣中都是遺憾。
王匡聞言,哈哈一笑:“哈哈哈,子惠先生說笑了,子惠先生如今不過知天命之年,怎麽能說老邁呢?”
“我聽說太公七十歲才得遇明主,被委以重用,披甲為帥。廉頗八十歲仍然能披甲上馬,雄心不減。”
“子惠先生與此二賢相比,怎能算是老邁呢?”
一旁的甄儼聽罷,暗暗在心中佩服。
你說一臣不侍二主,那就把你與管仲相比。
你說年老不能就仕,請出薑尚和廉頗來襯。
裏子、麵子都給了,再不要……
“府君……”劉惠之機勇,非是迂腐之人,在王匡一陣良言相勸之下,已經是動了出仕的心思。
王匡見劉惠眼中神色變化,心知隻差最後臨門一腳。
“子惠先生,如今天下大亂,天子為賊人掠去長安,群雄並起,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還請子惠先生能夠出山助匡一臂之力,收複大漢山河,給百姓黎民一片生活之土,還華夏一個朗朗乾坤!”
聽聞此言,劉惠已經動容!隻覺得自己身負大任,若是草草死去簡直有負於天下黎民百姓,愧對大漢江山。
“劉惠,拜見主公!”
王匡麵色平靜,緩緩開口道:
“子惠先生,在下河內王匡,前來拜見,還請先生給個機會。”
院中人沉默數息,重重地歎息一聲,就聽房門隨著吱呀一聲打開。
陽光照進房內,一道有些蒼老的人影出現在門前。
隻見他頭發花白,臉色蠟黃,眼窩深陷,眼眸中隱有道道血絲。
“劉惠見過王太守!”
劉惠打開院門,迎王匡進了院內。
“王匡見過子惠先生!”
“甄儼見過子惠先生!”
王匡、甄儼兩人先後行禮,打過招唿。
劉惠對著門外一臉震驚的李老頭道了聲謝,便邀請王匡、甄儼二人進了堂屋。
李老頭還在震驚之中:“他竟然是太守……太守!”
…………
堂屋內
主客分別坐下。
劉惠顫巍巍地在桌子主位坐下,抬手捋了捋花白的胡子。
“王太守的大名……老夫早有耳聞,不知今日王太守屈尊前來,所為何事啊?”劉惠低沉的聲音響起,語氣中多少有些不友善。
王匡看著劉惠的眼光,饒有興致。
“劉先生,我二人一路尋訪到此,唇幹舌燥,能否請些茶水潤潤口舌?”
甄儼連忙點點頭。
劉惠聞言,臉上露出一抹落寞之色,幹笑道:“哈哈,負罪之人隻想在此山村了此殘生,故家中無米無鍋,無柴無水,也就沒有什麽能招待客人的了。”
王匡聞言,和甄儼對視一眼,齊齊感覺不妙,這劉子惠看樣子是對仕途心灰意冷,甚至心存死誌了。
“子惠先生的事,我等皆有耳聞,河北之地何人不為子惠先生的正直與智慧所折服?”王匡連忙道。
“韓馥其人本性怯懦,若是他生在升平盛世,定然是一方賢能名臣,可惜如今亂世,守土保民尚且做不到,還要推出忠心、智勇的部下頂罪,這絕非是良善之主。”
劉惠聞言,微微搖頭苦笑道:“府君不必多言,忠臣不事二主。你的來意……我懂。隻是不要再費口舌了。”
王匡聞言沒有失望,端坐身體,正色道:“子惠先生,不知你這個忠臣忠的是大漢天下還是他韓馥一人?”
劉惠聞言皺起眉頭,剛欲說話,就被王匡接下來的話打斷。
“春秋時有霸主,桓公相管仲。管仲先事公子糾,後助小白,匡未聞管仲是不忠不義之人,反而其助齊桓公成就春秋首霸,賢良之名傳遍華夏,後世名臣皆以與之相比為榮。”
“嗬嗬,如此說來,府君是自比齊桓公?”劉惠笑道。
“哈哈,王匡如今確實比不得齊桓公之威,不過若有子惠先生此等賢才鼎力相助,未必不能與之相較。”王匡沒有謙虛,一臉正色,認真道。
劉惠沉默,他從王匡的眼神中看出了那一抹認真和堅定。
“隻可惜惠早生幾年,如今已然老邁,不能同府君再創一番功業了。”
劉惠悵然開口,語氣中都是遺憾。
王匡聞言,哈哈一笑:“哈哈哈,子惠先生說笑了,子惠先生如今不過知天命之年,怎麽能說老邁呢?”
“我聽說太公七十歲才得遇明主,被委以重用,披甲為帥。廉頗八十歲仍然能披甲上馬,雄心不減。”
“子惠先生與此二賢相比,怎能算是老邁呢?”
一旁的甄儼聽罷,暗暗在心中佩服。
你說一臣不侍二主,那就把你與管仲相比。
你說年老不能就仕,請出薑尚和廉頗來襯。
裏子、麵子都給了,再不要……
“府君……”劉惠之機勇,非是迂腐之人,在王匡一陣良言相勸之下,已經是動了出仕的心思。
王匡見劉惠眼中神色變化,心知隻差最後臨門一腳。
“子惠先生,如今天下大亂,天子為賊人掠去長安,群雄並起,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還請子惠先生能夠出山助匡一臂之力,收複大漢山河,給百姓黎民一片生活之土,還華夏一個朗朗乾坤!”
聽聞此言,劉惠已經動容!隻覺得自己身負大任,若是草草死去簡直有負於天下黎民百姓,愧對大漢江山。
“劉惠,拜見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