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戰後數日,王匡的名字傳遍黃河南北七州,改變了天下人認為河內地少兵寡實力羸弱的印象,也標誌著王匡正式成為天下實力強勁的諸侯之一。


    大殿之中,王匡坐在上首,一臉笑意。


    “子幹兄!公業兄!”


    “洛陽一別已是半載,世事變化無常,兩位兄長別來無恙!”


    王匡舉起酒杯,感歎道。


    下方眾臣中兩人連忙端起酒杯,正是去年忿忿離洛陽而去的盧植、鄭泰二人。


    本來二人灰心於朝廷的腐朽,一心想要遊戲山水,尋一茅廬著書立說,再收三五聰穎子弟教育之,就此終老。


    兩人在清河郡訪友時,聽聞河內事跡。


    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河內郡麵貌煥然一新,萬事蒸蒸日上。


    這正是兩位儒者心中的桃源。


    又得到王匡的多次邀請,兩人最終來到河內之地。


    一路上所見所聞,心中感慨萬分。


    動亂之下,大漢諸州均是蕭條不堪,幾乎每州都是道有餓殍,路上行人餓得麵黃肌瘦,恍若行屍。


    反觀河內,商旅來往不絕,街道兩側攤販吆喝不斷,往來行人談笑風生,麵色紅潤,垂髫小兒嬉笑穿梭人群之中,笑聲清脆沁人心神。


    好久沒見過如此繁華安定的淨土了。


    王匡更是親率河內一眾文官出城相迎,又設下宴席款待,雖然兩位大儒都是淡泊於世之士,不在乎這些排場,但是心中也是十分感動。


    禮賢下士。


    士為知己者死。


    “多謝公節款待,我二人羈旅百日,周遊十餘郡國,終到河內,感慨萬千。”


    “公節能在一片戰亂之中開辟一處淨土,百姓歸服,實為我大漢保留一道根基,我二人由衷佩服。”


    王匡聞言,鄭重道:“匡扶天下,吾之誌也。此間所為,吾之責也!


    諸君,請滿飲此杯!”


    “敬主公!”


    “敬府君!”


    宴後,王匡、蔡邕,一人把著盧植,一人拽著鄭泰,在太守府後園閑談遊玩。


    “子幹,公業!汝等皆見我這河內一片安定,可實則危機重重。


    但有強敵來犯,這一切都是曇花泡影,戰火能瞬間毀滅這一切!”


    盧植打了個酒嗝,鄭泰撫了撫灰黑長須。


    見二人沒有開口,王匡又道:“天下人稱我以君子,都說君子不孤,我不怕一人孤行,可是獨木難支,君子行於亂世,獨則必亡!”


    “我欲救天下人,此我之誌也,死而無憾!但請兩位兄長共救公節,與我一道匡扶天下,此我之願求!”


    盧植聞言,仰天長歎。


    鄭泰聞言,低頭含淚。


    “願以老朽之殘身,助主公一臂之力!”


    “共同匡扶天下!”


    三人雙手握在一起,道相同,則為謀。


    隨後,王匡看向蔡邕,笑道:“老兄,如今書院可能開的起來了?”


    一旁的蔡邕被三人的意氣震撼,正自我感動時卻聽到這一句話。


    立馬反應過來:“有此二位大儒,定然開得。”


    說完,就把自己在河內開設一座書院的設想與盧植、鄭泰兩人簡說。


    二人對視一眼,一拍大腿,這正合了兩人心意!


    久經宦海,確實有些心灰意冷。


    如是能有一處清淨之地,著書立說,教育賢才,那真是一件人生美事。


    三人盤坐在花壇之側,針對這書院的設想,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來。


    王匡看著這一幕,點點頭,露出滿意的微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匡扶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迎風三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迎風三丈並收藏三國之匡扶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