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古渡上煙霧彌漫,曹操所乘的渡船很快消失在白茫茫的煙霧之中。
王匡等人也踏上迴程。
“公節,沒想到你之詩才如此之高!”蔡邕感慨道。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句已是絕句,不過下一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卻是另立新意,頓改離別愁緒化為豁達人生感悟,更具深意啊。”
“年幼時家中有些藏書,這些年也沒落下,偶爾作些小詩打發時間罷了。”
如今扯謊胡謅對王匡來說已是信手拈來,毫無難度的同時也沒有絲毫心裏壓力,平鋪直敘恍若在說真的一樣。
“原來如此,不過這和你之天賦也離不開關係,你就不要自謙了。”
蔡邕點點頭,忽然想到什麽似的猛然抬頭看向王匡道:“公節,你如今有三首好詩在民間流傳,但是卻沒有好好傳播。
若能用心推動一番,不僅對你個人的名氣還是對河內聲望都有不小的提升作用,你意下如何?”
王匡看向蔡邕,笑道:“知我者,蔡伯喈也!
不瞞你說,我已經計劃好這次要好好宣傳一下。此次戰敗郭汜、活捉樊稠,解救三萬百姓,必須要天下人都知道。
恰好借這次機會,一同宣傳我的這三首詩,希望能有些用處吧。”
“如此甚好。”蔡邕拂須點頭道。
“對了,我聽聞伯喈在吳郡時收了一個高徒,名字叫什麽來著?”王匡露出思索的神色,問道。
“顧雍,字元歎,江東顧家人。你小子,我不信你不知道。”蔡邕白了王匡一眼,還是說出了顧雍的名字。
“哈哈,老友啊,如今河內缺人才啊,就缺如同顧雍這樣的大才。
江東之人想必還沒見過河內風光吧?我以縣令之位以待,日後必然不會虧待你這個弟子,如何?”王匡笑嘻嘻道。
“罷了,我來河內安居半年,弟子過來看看我這個老師也說得過去。
不過,我先跟你說好,去留全看顧雍自願,不可強留於他。”
蔡邕看著王匡,認真道。
“好說好說,老友還信不過我王匡的人品嗎。”王匡連忙答應道。
…………
一行人剛剛迴到懷縣,王匡就馬不停蹄,帶著魯肅直奔監牢。
樊稠。
嘴還挺硬,王匡與之交談數次都不願開口說話。
當然,王匡沒有用刑。
一是王匡沒有想從樊稠身上得到什麽信息。
二是進攻樊稠的目的就是為了繳獲武器裝備,如今目的達到,便沒有理由嚴刑逼供。
如今牛輔率領大軍壓境,一為救出樊稠,二為郭汜、樊稠二將接連戰敗找迴場子。
如此一來,樊稠終於派上用場。
來到監牢,就見樊稠身著枷鎖無力地倚靠在牢牆之上。
頭發糟亂,神色萎靡。
“樊稠!醒醒,醒醒,我家主公來看你了。”牢頭敲了敲牢木,衝著樊稠喊道。
樊稠聞言,緩緩抬起頭來,一言不發。
“打開牢門。”王匡微抬起下顎,道。
“是!”牢頭連忙應命,打開牢門。
吱呀一聲,牢門打開。
王匡邁步而入,魯肅緊跟其後。
“樊將軍,又見麵了。”王匡道。
樊稠還是低著頭,不說話。
“嗬嗬,樊將軍在牛輔心中地位不低啊……他為了將軍你可是攜兵三萬直撲我河內而來啊。”王匡笑意不減,自顧自道。
樊稠終於抬頭,嘶啞的聲音響起:“嗬嗬,你怕了?你怕牛將軍踏破你這河內?哈哈哈……”
“嗬嗬,樊將軍恐怕誤會了。
如今我河內有兵馬兩萬,戰將十幾員,再有占據防守之先機,真與牛輔一戰,勝負尚未可知。
且樊將軍有所不知,袁紹另有三萬大軍屯住河陽,隨時準備助戰。北方上黨太守張揚已經發兵五千直取端氏……
有此五萬五千大軍,再有智勇之將,區區牛輔,本太守何懼之有?”
王匡嘴角掛著不變的笑意,自信滿滿。
“嗬……既如此,那王太守來找我幹甚?”樊稠冷笑一聲,沉默數息悶聲道。
王匡聞言,上前一步道:“自樊將軍入我河內作為戰俘,可曾有一絲虧待?可曾有酷刑加身?想必是沒有的。
我王匡尊敬樊將軍,也不想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消息就動用手段。
既然牛輔大軍來接,我就送將軍迴營。”
樊稠在此沉默,良久之後緩緩開口道:“有何條件?”
“皮甲一千,糧草一萬石。”王匡笑道。
“嗬嗬……請王太守斬我頭!”樊稠聞言冷笑道。
“價錢可以講嘛……這樣,皮甲八百,糧草五千石,不能再少了。”
樊稠又雙叒沉默了,他在思索自己的價值夠不夠。
“容我試試吧,要是牛將軍不允……”
“無妨,請樊將軍一試。
來啊,開枷鎖,筆墨紙硯伺候!”
王匡拍拍手掌,仆人一次端來紙筆。
樊稠活動活動手腕,撩起眼前的亂發,提筆書寫……
…………
太守書房之中,王匡招來黃英,把樊稠寫的書信遞給他,叫他帶上十名親衛兵,把此信送給牛輔。
至於能不能成,王匡不是很在意。
無本的買賣,穩賺不賠。
凝眉思索一番,又書密信一封,差人送往琅琊。
昨日得知喬瑁已死,東郡太守之位空懸,或有機可乘啊。
王匡等人也踏上迴程。
“公節,沒想到你之詩才如此之高!”蔡邕感慨道。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句已是絕句,不過下一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卻是另立新意,頓改離別愁緒化為豁達人生感悟,更具深意啊。”
“年幼時家中有些藏書,這些年也沒落下,偶爾作些小詩打發時間罷了。”
如今扯謊胡謅對王匡來說已是信手拈來,毫無難度的同時也沒有絲毫心裏壓力,平鋪直敘恍若在說真的一樣。
“原來如此,不過這和你之天賦也離不開關係,你就不要自謙了。”
蔡邕點點頭,忽然想到什麽似的猛然抬頭看向王匡道:“公節,你如今有三首好詩在民間流傳,但是卻沒有好好傳播。
若能用心推動一番,不僅對你個人的名氣還是對河內聲望都有不小的提升作用,你意下如何?”
王匡看向蔡邕,笑道:“知我者,蔡伯喈也!
不瞞你說,我已經計劃好這次要好好宣傳一下。此次戰敗郭汜、活捉樊稠,解救三萬百姓,必須要天下人都知道。
恰好借這次機會,一同宣傳我的這三首詩,希望能有些用處吧。”
“如此甚好。”蔡邕拂須點頭道。
“對了,我聽聞伯喈在吳郡時收了一個高徒,名字叫什麽來著?”王匡露出思索的神色,問道。
“顧雍,字元歎,江東顧家人。你小子,我不信你不知道。”蔡邕白了王匡一眼,還是說出了顧雍的名字。
“哈哈,老友啊,如今河內缺人才啊,就缺如同顧雍這樣的大才。
江東之人想必還沒見過河內風光吧?我以縣令之位以待,日後必然不會虧待你這個弟子,如何?”王匡笑嘻嘻道。
“罷了,我來河內安居半年,弟子過來看看我這個老師也說得過去。
不過,我先跟你說好,去留全看顧雍自願,不可強留於他。”
蔡邕看著王匡,認真道。
“好說好說,老友還信不過我王匡的人品嗎。”王匡連忙答應道。
…………
一行人剛剛迴到懷縣,王匡就馬不停蹄,帶著魯肅直奔監牢。
樊稠。
嘴還挺硬,王匡與之交談數次都不願開口說話。
當然,王匡沒有用刑。
一是王匡沒有想從樊稠身上得到什麽信息。
二是進攻樊稠的目的就是為了繳獲武器裝備,如今目的達到,便沒有理由嚴刑逼供。
如今牛輔率領大軍壓境,一為救出樊稠,二為郭汜、樊稠二將接連戰敗找迴場子。
如此一來,樊稠終於派上用場。
來到監牢,就見樊稠身著枷鎖無力地倚靠在牢牆之上。
頭發糟亂,神色萎靡。
“樊稠!醒醒,醒醒,我家主公來看你了。”牢頭敲了敲牢木,衝著樊稠喊道。
樊稠聞言,緩緩抬起頭來,一言不發。
“打開牢門。”王匡微抬起下顎,道。
“是!”牢頭連忙應命,打開牢門。
吱呀一聲,牢門打開。
王匡邁步而入,魯肅緊跟其後。
“樊將軍,又見麵了。”王匡道。
樊稠還是低著頭,不說話。
“嗬嗬,樊將軍在牛輔心中地位不低啊……他為了將軍你可是攜兵三萬直撲我河內而來啊。”王匡笑意不減,自顧自道。
樊稠終於抬頭,嘶啞的聲音響起:“嗬嗬,你怕了?你怕牛將軍踏破你這河內?哈哈哈……”
“嗬嗬,樊將軍恐怕誤會了。
如今我河內有兵馬兩萬,戰將十幾員,再有占據防守之先機,真與牛輔一戰,勝負尚未可知。
且樊將軍有所不知,袁紹另有三萬大軍屯住河陽,隨時準備助戰。北方上黨太守張揚已經發兵五千直取端氏……
有此五萬五千大軍,再有智勇之將,區區牛輔,本太守何懼之有?”
王匡嘴角掛著不變的笑意,自信滿滿。
“嗬……既如此,那王太守來找我幹甚?”樊稠冷笑一聲,沉默數息悶聲道。
王匡聞言,上前一步道:“自樊將軍入我河內作為戰俘,可曾有一絲虧待?可曾有酷刑加身?想必是沒有的。
我王匡尊敬樊將軍,也不想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消息就動用手段。
既然牛輔大軍來接,我就送將軍迴營。”
樊稠在此沉默,良久之後緩緩開口道:“有何條件?”
“皮甲一千,糧草一萬石。”王匡笑道。
“嗬嗬……請王太守斬我頭!”樊稠聞言冷笑道。
“價錢可以講嘛……這樣,皮甲八百,糧草五千石,不能再少了。”
樊稠又雙叒沉默了,他在思索自己的價值夠不夠。
“容我試試吧,要是牛將軍不允……”
“無妨,請樊將軍一試。
來啊,開枷鎖,筆墨紙硯伺候!”
王匡拍拍手掌,仆人一次端來紙筆。
樊稠活動活動手腕,撩起眼前的亂發,提筆書寫……
…………
太守書房之中,王匡招來黃英,把樊稠寫的書信遞給他,叫他帶上十名親衛兵,把此信送給牛輔。
至於能不能成,王匡不是很在意。
無本的買賣,穩賺不賠。
凝眉思索一番,又書密信一封,差人送往琅琊。
昨日得知喬瑁已死,東郡太守之位空懸,或有機可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