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黃河水難渡,好在王匡早有安排。


    一行人快速渡過黃河,來到河內郡。


    亮明太守身份,下令平皋縣長找來最好的郎中給曹操治療傷口。


    由於箭頭被暴力扯掉,傷口撕裂,郎中花了好一會兒功夫才治療結束,留下藥方拿上診金離去。


    王匡看著臉色漸漸紅潤的曹操,道:“孟德,你我兩軍大敗折損嚴重,在諸侯麵前難以抬頭,定為他們恥笑。


    如今,現在我手中還有五千可用之兵,欲再搏一次。”


    曹操咳嗽一聲,吃力道:“不知我能幫上公節否?”


    “王匡想請孟德手書一封,如能遇到你麾下失散的兵馬能暫時歸我統調,助我一臂之力,洗去你我二人的恥辱!”


    王匡鄭重拱手。


    曹操聞言眼眸低垂,好一會兒才道:“願意助公節,洗刷前辱!”


    王匡得了曹操手書,取了其貼身信物,安排好平皋縣長關照曹操,自己帶著三百騎兵直奔上遊河陽縣。


    一路上遇到了樂進、李典兩人,取出曹操手書和信物,成功讓兩人帳下聽用。


    兩人一路上收攏了四五百殘兵,正想報仇雪恥,見了曹操書信和信物,當即同意聽從王匡命令。


    當晚,王匡來到河陽縣並見到了負責此地駐紮的張遼。


    向張遼說明情況之後,一方麵下令召集兵馬準備渡河追擊董卓軍。


    另一方麵令人通知駐紮此地的袁紹大軍。逢紀接到消息後心中推演數次,總覺得董卓在才能給袁紹帶來更大的利益,於是沒有同意共同出兵追擊董卓。


    這也是王匡意料之中的事。


    當即獨自帶上防守的兵力自小平津渡過黃河,直擊潼關。


    此行王匡帶來典韋、張益、趙雲、徐晃等將隨從,樂進、李典為助,合計四千兵馬。


    張遼、王蓋、吳敦等人領兩千兵馬守在各個渡口,為王匡守好後路。


    追擊到曹陽縣時,又碰到曹仁領一千兵馬迎來。


    再用曹操書信信物,曹仁也並入大軍。


    兵馬壯大至五千人,一路向潼關追去。


    …………


    再說那洛陽城中,長沙太守孫堅滅了洛陽大火之後,屯兵城內,中軍大帳設在了建章殿前。


    下令軍士四處搜救百姓,清理斷壁殘垣,把董卓下令所掘開破壞的陵寢,全部重新掩埋。


    眾諸侯見董卓不僅燒了洛陽城,還把帝陵挖開,搶空隨葬寶物,氣的魂魄升天,眼白長翻。


    於是在原太廟的地基上,搭建起殿屋三間,各路諸侯分次站畢,宰殺豬、牛、羊祭祀大漢曆代天子。


    大罵了董卓一陣後,諸侯急忙離開被燒成廢土的洛陽城。


    孫堅獨自走在遍地廢墟的洛陽城中,目之所見,繁華化為焦土,


    孫堅找到一塊大石坐了下來,仰觀天文抬頭看向天空,那裏星月交輝。


    隻見那顆紫微帝星白氣漫漫,孫堅長歎一聲:“帝星不明,奸臣亂國,生民塗炭,京城一空!”


    就在此時有一軍士來報,說是建章殿南有五色毫光起於井中。


    孫堅聞言十分好奇,一片焦土之中何來五色毫光?


    於是命軍士點起火把,下井打撈。


    “有人!”隻聽下井去的軍士叫了一聲,猛地拉起邦在下井人腰腹的麻繩。


    不一會兒,一具少婦的屍體被背了上來,屍體泡在井水中,竟然沒有腐爛多少。


    這少婦一身宮裝衣著,脖子上掛著一個大大的錦囊。


    部將程普取下錦囊打開一看,是一個朱紅的匣子,用金鎖鎖著。


    隻見程普用力一掰,金鎖應聲而斷。


    打開一看,是一塊玉璽: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麵明晃晃刻著八個篆體打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程普見狀連忙把玉璽送到孫堅手中,孫堅接過來一看,不明所以。


    程普咧嘴笑著恭賀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此乃傳國璽也。”


    孫堅聞言那顆心猛然一跳,手中的玉璽突然變得滾燙起來。


    程普繼續道:“此玉是昔日卞和於荊山之下,見鳳凰棲於石上,把它進獻給楚文王。楚文王下令讓人解開,果然得到一塊美玉。


    始皇在位時,令良工琢為璽,李斯篆此八字於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忽然風浪大作,舟船將要翻倒,始皇把玉璽投進湖中,風浪才止住。


    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華陰縣時,有一人拿著一個布包交給隨從的將領,神秘道:“將此物還給祖龍。”


    說完就不見了,看見的人都說是神仙顯靈。


    此玉璽重新歸屬於秦。後來高祖於漢中稱王,破開秦都鹹陽,子嬰將此玉璽獻與高祖。


    後經王莽篡漢,孝元皇太後將璽打王尋、蘇獻,其中一角崩壞,以金鑲之。光武帝得到此寶後作為傳國玉璽,傳到今日。


    十常侍作亂,劫陳留王出北邙,迴宮後尚未找到此寶,不想竟然在此井中。


    此乃天授主公,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處不可久留,應該速迴江東,別圖大事。”


    孫堅盯著手中金鑲玉的傳國玉璽,早已癡迷,悶聲道:“正合吾意,明日就托病請辭。”


    誰成想,有一士卒因犯了錯誤被孫堅鞭打懷恨在心,恰好今夜護衛在側,見孫堅得了寶物,暗中謀劃把這件事捅出去,給孫堅一個教訓。


    剛巧此人是汝南人,盟主袁紹的同鄉,次日一早就把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袁紹。


    袁紹聞言大驚,大怒,隻想著等孫堅來到如何狡辯。


    巳時剛至,就見孫堅領著程普、韓當等將來盟主大帳請辭。


    而袁紹也早早把其他還在的十四路諸侯全部請來,共看孫堅演戲。


    孫堅來到袁紹麵前,拱手道:“盟主,近日連續數戰,孫堅身心疲乏,又因不服水土,身體多病,想迴長沙修養一陣,特來向盟主辭別。”


    袁紹聞言,譏笑道:“我知道你得了什麽病:乃是害傳國玉璽之症。”


    孫堅聞言,大驚失色,一顆心差點跳出來:“本初,何出此言啊?”


    袁紹冷哼一聲,招出一人,道:“你看此人是誰?”


    孫堅一看,正是自己親衛,昨夜打撈玉璽,此人正在身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匡扶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迎風三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迎風三丈並收藏三國之匡扶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