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前世都沒有結婚娶妻,更不說有子嗣了。
如今到了漢末數月,嬌妻、權力、財富、子孫後代都有了,王匡忽然有些恍惚。
狠狠地掐了一下大腿,鑽心般的痛覺傳來,王匡深唿一口氣,還好不是黃粱一夢。
“好!來啊,去賬房取千錢贈與黃神醫。”
黃神醫聞言,連連拒絕。
出診一次,哪裏用得著千錢為診金?十錢足矣。
王匡拉住黃韞的手臂,笑道:“這是喜錢,還請黃神醫務必收下,不可推辭。”
黃韞隻好收了下來,又仔細開了一道養胎藥,說明天調好藥材親自送過來,然後才拱手告退。
王匡見黃韞走了,轉身抱住一臉喜意的範夫人。
“夫人,謝謝你,我王匡有後了!”王匡狠狠地親在範夫人臉上,激動道。
範夫人也激動迴應,隻是不知怎的淚水從眼眶中湧了出來。
看到範夫人流淚,王匡連忙關心道:“夫人,怎麽了,是我弄疼你了嗎?我該打!”
說著就要扇自己巴掌。
範夫人連忙拉住,柔情地看向王匡道:“夫君,我們結為夫妻七年,夫君對我極好,奈何我沒有為你誕下一兒半女,終日以此為憾。
如今我終於懷上了王家的後代,心中愁怨盡消,一想到這裏,我就控製不住的想哭。”
“夫人,你受苦了。
我向你保證,不管你腹中是男是女,王匡此生一定不辜負你和孩子。
王匡此生決不再娶,隻願與你一人相伴,白頭偕老,共度餘生。”
王匡撫摸著懷中夫人,深情道。
“夫君,有此言足矣。
欲成大業,夫君身邊怎可隻有我一人?將來夫君身邊會有很多女人,隻求夫君莫要忘了我。”範夫人伸出玉指點在王匡的嘴唇上,望向王匡的眼眸中盡是溫柔與愛慕。
王匡笑著搖搖頭,輕輕吻在她光潔的額上,感動不已。
“來人!將少夫人有喜之事傳遍全府,府中上下每人賞百錢!”
“謝少主賞!”站在門旁的侍從連忙跪倒謝賞,隨後一骨碌爬起來,歡天喜地的宣傳消息去了。
“夫人,咱們去把這好消息告訴父親。”王匡牽著範夫人的手,笑道。
“好。”範夫人自然是依從的。
當王磊老爺子知道自己兒媳有喜之後,幾乎是蹦了起來。
“好!好啊!這是今日收到的最好的壽禮。
兒媳,辛苦你了。
匡兒,你要好好伺候,膽敢有一絲差池,說不得老子要揍你一頓了。”王磊興奮不已,兒媳有喜比他自己過壽辰還要高興。
列祖列宗,王家有後矣。
“請父親大人放心,兒定會小心。”王匡笑著點頭。
“多謝父親大人關懷。”範夫人盈盈一拜,感謝道。
“好,你夫妻且去休息,我得把這個消息告訴你母親去。”王磊想到了那個已故多年的發妻,想和她分享這個好消息。
王匡、範氏連忙要一同前去,被王磊嚴詞拒絕,說是外麵風大,怕範氏受涼了。
王匡、範氏隻好作罷,等孩子出生後再去祭拜。
當晚,王匡召集軍中核心將領還有蔡邕、魯肅等人,在家中又開一席。
眾人聽聞王匡有後,紛紛道賀。
尤其是武將們,一個個喝的臉紅脖子粗。
如今王匡匯下六千兵馬,戰將數員,已經是一股不弱的勢力。
尤其是如今王匡有了接班人,對他們的意義更加不凡。
作為元老,他們的地位將愈發穩固。
蔡邕擊掌為樂,即興揮毫潑墨,寫下幾幅墨寶。
像什麽雙喜臨門、人丁興旺………寫了好幾幅。
其中一幅為:
玉笥降喜得佳兒,麟趾呈祥迎福瑞。
橫批是,弄璋之喜。
王匡非常喜愛,當即令人裝裱起來,準備掛在堂中。
月至當空,杯盤狼藉,酒宴將盡。
王匡站起身來,舉起酒杯,沉聲道:“諸位,幹了杯中酒,明日晨起揮兵河內。”
“是!”
眾人飲盡杯中酒水,相互告辭離去,獨留下王匡一人靜坐。
“黃英,廖射,你二人帶我書信,去一趟華縣交給一個叫孫觀的人,在當地頗有勢力,一問便知。要快!”王匡道。
“是!”作為親衛守在門外的兩人聞言,立馬出聲應命。
從王匡手中接過書信後,兩人立馬轉身離去。
看著空中明月,王匡不禁喃喃道:“我父壽宴之喜事,你為何不來?”
這時門外傳來輕輕地腳步聲。
王匡頓時舒緩了神情,道:“夫人來了。”
“夫君,今夜飲了不少酒,還是早些休息吧。”來人正是範夫人,見王匡獨自獨自坐在那裏,連忙上前關心道。
“好,都聽夫人的。”王匡微笑道。
一夜無話,王匡和範夫人相擁而眠。
…………
月落日升,抬頭向東望去,巍峨的泰山籠罩在陽光下,顯得猙獰可怖,像一條潛伏在原野上的蒼龍。
一支綿延數裏的黑衣兵馬,靜靜的盤踞在钜平的城外。
“父親大人,此去河內,恐怕不會太平,我想把範氏留在钜平安心養胎,不知您意下如何?”王匡向王磊敬酒道。
“好,如今我已半個身子埋在土裏了,你倆給我添了孫子,我很高興,想來你娘親也很開心。
此去是要做大事的,為父就是你最堅實的後盾,放心去吧。”
王磊前幾年曾任多年的泰安的縣令,也是久經官場之人,自然是識大體的。
“謝父親大人,我留下五百兵馬聽您號令,足以應對不測。”王匡拱手一拜,隨後又看向身邊的範夫人。
“夫人,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我迴來接你。”
“夫君,我在這等你。”範夫人笑著點點頭,把一個白色手帕塞到王匡手中,接著道,“夫君,這是我這些天一針針繡出來的,還請夫君時刻帶在身上。”
王匡打開一看,一隻惜春鳥,一株桃樹。
左刺公節,右紋平安。
王匡小心疊整齊,攥在手心裏。
“多謝夫人,王匡定時刻帶在身上。”
範夫人點點頭,轉過身去。
王匡看向不遠處等待多時的人影,無奈地歎了口氣,走了過去。
“文則賢弟,文則賢弟!”
王匡緊緊抓住於禁的手臂,不舍之情溢於言表。
“王大人對我的知遇之恩,於禁沒齒難忘,隻是我已知鮑校尉在平陽募兵,我怎可不去?
請大人允許我扶大人上馬,為大人執鞭墜蹬,送大人一程。”
於禁雙眼一紅,單膝跪地,雙手抱拳道。
“好,多謝文則。”王匡聞言,心中暗歎文則義士也。
隻見於禁單膝跪地,王匡踩在於禁肩上輕鬆騎上紅煉,王匡連忙道:“文則快起。”
於禁站起身來,從馬夫手中接過馬韁,牽著紅煉走向原地待命的將士們。
王匡迴身看了一眼連綿的兵馬,又望向荒涼的南方,許久後拔劍大喝:“出發!”
“出發!”
“出發!”
………
如今到了漢末數月,嬌妻、權力、財富、子孫後代都有了,王匡忽然有些恍惚。
狠狠地掐了一下大腿,鑽心般的痛覺傳來,王匡深唿一口氣,還好不是黃粱一夢。
“好!來啊,去賬房取千錢贈與黃神醫。”
黃神醫聞言,連連拒絕。
出診一次,哪裏用得著千錢為診金?十錢足矣。
王匡拉住黃韞的手臂,笑道:“這是喜錢,還請黃神醫務必收下,不可推辭。”
黃韞隻好收了下來,又仔細開了一道養胎藥,說明天調好藥材親自送過來,然後才拱手告退。
王匡見黃韞走了,轉身抱住一臉喜意的範夫人。
“夫人,謝謝你,我王匡有後了!”王匡狠狠地親在範夫人臉上,激動道。
範夫人也激動迴應,隻是不知怎的淚水從眼眶中湧了出來。
看到範夫人流淚,王匡連忙關心道:“夫人,怎麽了,是我弄疼你了嗎?我該打!”
說著就要扇自己巴掌。
範夫人連忙拉住,柔情地看向王匡道:“夫君,我們結為夫妻七年,夫君對我極好,奈何我沒有為你誕下一兒半女,終日以此為憾。
如今我終於懷上了王家的後代,心中愁怨盡消,一想到這裏,我就控製不住的想哭。”
“夫人,你受苦了。
我向你保證,不管你腹中是男是女,王匡此生一定不辜負你和孩子。
王匡此生決不再娶,隻願與你一人相伴,白頭偕老,共度餘生。”
王匡撫摸著懷中夫人,深情道。
“夫君,有此言足矣。
欲成大業,夫君身邊怎可隻有我一人?將來夫君身邊會有很多女人,隻求夫君莫要忘了我。”範夫人伸出玉指點在王匡的嘴唇上,望向王匡的眼眸中盡是溫柔與愛慕。
王匡笑著搖搖頭,輕輕吻在她光潔的額上,感動不已。
“來人!將少夫人有喜之事傳遍全府,府中上下每人賞百錢!”
“謝少主賞!”站在門旁的侍從連忙跪倒謝賞,隨後一骨碌爬起來,歡天喜地的宣傳消息去了。
“夫人,咱們去把這好消息告訴父親。”王匡牽著範夫人的手,笑道。
“好。”範夫人自然是依從的。
當王磊老爺子知道自己兒媳有喜之後,幾乎是蹦了起來。
“好!好啊!這是今日收到的最好的壽禮。
兒媳,辛苦你了。
匡兒,你要好好伺候,膽敢有一絲差池,說不得老子要揍你一頓了。”王磊興奮不已,兒媳有喜比他自己過壽辰還要高興。
列祖列宗,王家有後矣。
“請父親大人放心,兒定會小心。”王匡笑著點頭。
“多謝父親大人關懷。”範夫人盈盈一拜,感謝道。
“好,你夫妻且去休息,我得把這個消息告訴你母親去。”王磊想到了那個已故多年的發妻,想和她分享這個好消息。
王匡、範氏連忙要一同前去,被王磊嚴詞拒絕,說是外麵風大,怕範氏受涼了。
王匡、範氏隻好作罷,等孩子出生後再去祭拜。
當晚,王匡召集軍中核心將領還有蔡邕、魯肅等人,在家中又開一席。
眾人聽聞王匡有後,紛紛道賀。
尤其是武將們,一個個喝的臉紅脖子粗。
如今王匡匯下六千兵馬,戰將數員,已經是一股不弱的勢力。
尤其是如今王匡有了接班人,對他們的意義更加不凡。
作為元老,他們的地位將愈發穩固。
蔡邕擊掌為樂,即興揮毫潑墨,寫下幾幅墨寶。
像什麽雙喜臨門、人丁興旺………寫了好幾幅。
其中一幅為:
玉笥降喜得佳兒,麟趾呈祥迎福瑞。
橫批是,弄璋之喜。
王匡非常喜愛,當即令人裝裱起來,準備掛在堂中。
月至當空,杯盤狼藉,酒宴將盡。
王匡站起身來,舉起酒杯,沉聲道:“諸位,幹了杯中酒,明日晨起揮兵河內。”
“是!”
眾人飲盡杯中酒水,相互告辭離去,獨留下王匡一人靜坐。
“黃英,廖射,你二人帶我書信,去一趟華縣交給一個叫孫觀的人,在當地頗有勢力,一問便知。要快!”王匡道。
“是!”作為親衛守在門外的兩人聞言,立馬出聲應命。
從王匡手中接過書信後,兩人立馬轉身離去。
看著空中明月,王匡不禁喃喃道:“我父壽宴之喜事,你為何不來?”
這時門外傳來輕輕地腳步聲。
王匡頓時舒緩了神情,道:“夫人來了。”
“夫君,今夜飲了不少酒,還是早些休息吧。”來人正是範夫人,見王匡獨自獨自坐在那裏,連忙上前關心道。
“好,都聽夫人的。”王匡微笑道。
一夜無話,王匡和範夫人相擁而眠。
…………
月落日升,抬頭向東望去,巍峨的泰山籠罩在陽光下,顯得猙獰可怖,像一條潛伏在原野上的蒼龍。
一支綿延數裏的黑衣兵馬,靜靜的盤踞在钜平的城外。
“父親大人,此去河內,恐怕不會太平,我想把範氏留在钜平安心養胎,不知您意下如何?”王匡向王磊敬酒道。
“好,如今我已半個身子埋在土裏了,你倆給我添了孫子,我很高興,想來你娘親也很開心。
此去是要做大事的,為父就是你最堅實的後盾,放心去吧。”
王磊前幾年曾任多年的泰安的縣令,也是久經官場之人,自然是識大體的。
“謝父親大人,我留下五百兵馬聽您號令,足以應對不測。”王匡拱手一拜,隨後又看向身邊的範夫人。
“夫人,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我迴來接你。”
“夫君,我在這等你。”範夫人笑著點點頭,把一個白色手帕塞到王匡手中,接著道,“夫君,這是我這些天一針針繡出來的,還請夫君時刻帶在身上。”
王匡打開一看,一隻惜春鳥,一株桃樹。
左刺公節,右紋平安。
王匡小心疊整齊,攥在手心裏。
“多謝夫人,王匡定時刻帶在身上。”
範夫人點點頭,轉過身去。
王匡看向不遠處等待多時的人影,無奈地歎了口氣,走了過去。
“文則賢弟,文則賢弟!”
王匡緊緊抓住於禁的手臂,不舍之情溢於言表。
“王大人對我的知遇之恩,於禁沒齒難忘,隻是我已知鮑校尉在平陽募兵,我怎可不去?
請大人允許我扶大人上馬,為大人執鞭墜蹬,送大人一程。”
於禁雙眼一紅,單膝跪地,雙手抱拳道。
“好,多謝文則。”王匡聞言,心中暗歎文則義士也。
隻見於禁單膝跪地,王匡踩在於禁肩上輕鬆騎上紅煉,王匡連忙道:“文則快起。”
於禁站起身來,從馬夫手中接過馬韁,牽著紅煉走向原地待命的將士們。
王匡迴身看了一眼連綿的兵馬,又望向荒涼的南方,許久後拔劍大喝:“出發!”
“出發!”
“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