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八月,空氣中彌漫令人窒息的暴躁熱風。
在洛陽城南的山巒之中,傳來一片肅穆的喊殺聲。
尋聲看去,卻見山穀之中有一隊人馬正在訓練。
聲聲震天響,招招致命殺。
領頭一人,身高八尺,手執大刀,帶著身後五百名士卒正在操練。
“殺!”
“殺!”
“殺!”
………
王匡在中軍大帳之中穩坐,對麵坐著的正是王匡的老鄉,建忠校尉鮑信。
“允誠,如今我等在此操練兵馬十幾日,軍中旌旗已準備近萬麵,不知道大將軍何時通知我等起事。”王匡心中等的焦急,飲下一杯酸梅湯,暫時止住胸中的燥熱。
“公節莫急,我估計近幾日就會有進一步行動,到時候不缺我兄弟二人建功立業標兵機會。”鮑信心中也是焦急,但是仍然壓住心中的躁動。
“董卓狼子野心,原本就不遵先帝命令,擅自屯兵河東。如今大將軍一召,直接率軍開到洛陽城下。
諫議大夫種劭勸董卓撤軍,他竟然派兵威脅種劭,若不是種劭有勇有謀,大罵董卓,讓董卓自知理虧,不得已率軍西撤至洛陽城二十裏外的夕陽亭。
大將軍這一招啊,不知道會帶來怎樣的後患啊。”王匡看著一臉正氣的鮑信,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
“大將軍此舉確實能威懾中宮,解決宦官。
但是這後果,恐怕還是天下人來擔。
若這董卓真的膽敢為禍洛陽,到時候我必然不答應。”鮑信點頭同意,手指重重地扣在桌上,沉聲道。
“理當如此。如果真的有那麽一天,我王匡必然不會讓允誠你一人獨力應對。”王匡表明了態度,到時候董卓敢作亂,必定出手與之對立。
“公節高義,到時候有你與我並肩作戰,我也無懼了。”鮑信哈哈大笑,很是開心。
兩人喝水閑聊,一時間驅散了營帳中的暑氣。
這時,高順進營。
“稟告校尉,今日訓練已完成,我想帶兄弟們去山腳下的溪水中痛快一下。”
天氣炎熱,又經過訓練,士卒早已熱的不行,不讓他們去溪水中洗洗涼水澡,恐怕都會中暑。
“去吧。”王匡不假思索地同意了。
“高軍侯,你去轉告我營軍侯於禁,也隨你們一起去吧。”鮑信也隨口說了一聲。
“是。”高順答應轉身離去。
王匡心中卻是猛然一跳。
於禁?莫不是那個於禁?
王匡心中疑惑,他隻知道於禁是曹老板麾下大將,其他的了解不多。
不解就問,這時王匡一大優點。
“允誠,這於禁聽著耳熟,不知是何方人氏?”
“哈哈!不想公節竟然知道於禁,他正是我倆的同鄉,也是泰山人。
上月我迴鄉招募兵勇,我見他威武雄壯,就招他入伍。後來見他武藝不凡,而且識字知書頗有領軍之能,就讓他暫時擔任軍中一個假軍侯。
一開始還有些生澀,如今一個月過去了,他已經輕車熟路,把麾下四百人管理的井井有條。”
原來於禁也是泰山人,剛好投軍到鮑信麾下,鮑信也看出他的才能,讓他暫代假軍侯,管理四百士卒。
“原來如此,這於禁也是我泰山人。
如此算來,大將軍麾下已經有建陽兄,你我和這於禁四人是泰山郡人了,哈哈哈!”王匡恍然大悟,心中想著怎麽把這位名將老鄉挖過來,綁上自己的戰車。
“正是如此,我等倒也是有緣分。
有時間我把他喊來,與你認識一番。”
鮑信其人也是豪爽,就說要三人找時間去喝一頓。
他鄉遇故知,最是人間喜事。
老鄉遇老鄉,兩眼淚汪汪哇。
就在王匡說今晚一起去城中一聚時,大將軍麾下侍衛前來傳令。
“前將軍董卓已經率軍駐紮關中上林苑,四方合圍洛陽之勢已成。
今夜戌時,執金吾丁原將火燒孟津,光照洛陽之時,就是誅殺宦官之時。”
侍衛傳完將令,留下一封密信,拱手告辭離開。
王匡、鮑信兩人麵麵相覷,打開手中密信。
“兵壓洛陽之事已成,中宮畏懼,鏟除宦黨奸佞就在今日。
令你二人戒備城南諸門,不可放走一人。”
王匡、鮑信讀完密信,對視一眼。
心知大事成與不成盡在今日,趁著時間尚早,安排軍中上下準備妥當,隨時準備好。
洛陽城中,中宮大殿。
何太後端坐塌上,不耐煩地聽著麵前跪了一地的宦官。
哭哭啼啼,令人煩躁。
最令人討厭的是她看見幾個宦官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抹在她的地板上。
一群惡心的東西。
“好了!哭什麽!
有我在,還怕護不住你們不成?”
何太後略帶不悅地喝道。
頓時,哭聲止住一片。
一個老宦官爬到何太後跟前,一把抱住她修長的大腿,哭喊道:
“太後,外麵都在傳說大將軍要誅我等殺宦官啊,丁原、董卓屯兵將近十萬,兵圍了洛陽城啊,誰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攻進皇宮裏來啊?
不是我等怕死啊,隻是以後不能再服侍太後和陛下了啊。”
嗚嗚嗚……
“是啊,老奴還想繼續服侍太後啊……”
“太後,老奴舍不得您啊……”
又是哭聲一片。
何太後心中又煩悶又不舍。
這群老奴不管先帝在不在,都盡心盡力服侍於她,未曾有一點虧欠。
自己也習慣了有他們使喚。
不等何太後再次發話,隻聽外麵傳來小黃門的尖叫聲。
“北方著火了!”
“著火了!”
何太後心中一驚,連忙走出大殿。
隻見夜空中火紅一片。
“何處著火?”何太後連忙問高塔上的守衛。
“稟告太後,是孟津方向!”守衛立馬迴道。
“孟津?”何太後心頭了然。
胸口起伏,一股無名火升騰而起。
“哥哥,你把我逼的好緊啊。
先是屯兵四周,圍住了洛陽。如今火燒孟津,甚至光照洛陽。
好,你越是如此,我越不答應。”
何太後越想越氣。
就在此時,大將軍府上,車騎將軍何苗來訪。
“大哥,你為何一定要誅殺宦官?
你我兄妹三人能有此富貴也離不開宦官相助,更何況現在的宦官已經依靠我們的妹妹了。
從南陽到洛陽,無數風雨都在我兄妹三人相互扶持下,走了過來。
自從妹妹當了皇後,你我的富貴吉祥都是來自中宮。
你可曾想過,太後在皇宮的不易?
如今你兵圍洛陽,火燒孟津,已經做出來了。
但是我還是希望你能和太後見麵聊聊,畢竟現在的陛下是她的兒子,我們的外甥,還有這段血緣關係在。”
何苗說完,見何進沉默不語,轉身離開。
大廳中,何進獨自坐在案前,思慮這自己從屠夫到司隸校尉,再到大將軍的跨越。
確實離不開太後的恩澤,如今的權勢已經達到頂峰,應該感謝妹妹的付出。
可是自己為什麽與宦官為敵來著?
是自古以來的,外戚宦官相鬥不休嗎?
還是天命的宿敵呢?
這時,屏風後走出一人。
他的一番話,直接讓何進堅定不移,宦黨務必誅殺!
在洛陽城南的山巒之中,傳來一片肅穆的喊殺聲。
尋聲看去,卻見山穀之中有一隊人馬正在訓練。
聲聲震天響,招招致命殺。
領頭一人,身高八尺,手執大刀,帶著身後五百名士卒正在操練。
“殺!”
“殺!”
“殺!”
………
王匡在中軍大帳之中穩坐,對麵坐著的正是王匡的老鄉,建忠校尉鮑信。
“允誠,如今我等在此操練兵馬十幾日,軍中旌旗已準備近萬麵,不知道大將軍何時通知我等起事。”王匡心中等的焦急,飲下一杯酸梅湯,暫時止住胸中的燥熱。
“公節莫急,我估計近幾日就會有進一步行動,到時候不缺我兄弟二人建功立業標兵機會。”鮑信心中也是焦急,但是仍然壓住心中的躁動。
“董卓狼子野心,原本就不遵先帝命令,擅自屯兵河東。如今大將軍一召,直接率軍開到洛陽城下。
諫議大夫種劭勸董卓撤軍,他竟然派兵威脅種劭,若不是種劭有勇有謀,大罵董卓,讓董卓自知理虧,不得已率軍西撤至洛陽城二十裏外的夕陽亭。
大將軍這一招啊,不知道會帶來怎樣的後患啊。”王匡看著一臉正氣的鮑信,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
“大將軍此舉確實能威懾中宮,解決宦官。
但是這後果,恐怕還是天下人來擔。
若這董卓真的膽敢為禍洛陽,到時候我必然不答應。”鮑信點頭同意,手指重重地扣在桌上,沉聲道。
“理當如此。如果真的有那麽一天,我王匡必然不會讓允誠你一人獨力應對。”王匡表明了態度,到時候董卓敢作亂,必定出手與之對立。
“公節高義,到時候有你與我並肩作戰,我也無懼了。”鮑信哈哈大笑,很是開心。
兩人喝水閑聊,一時間驅散了營帳中的暑氣。
這時,高順進營。
“稟告校尉,今日訓練已完成,我想帶兄弟們去山腳下的溪水中痛快一下。”
天氣炎熱,又經過訓練,士卒早已熱的不行,不讓他們去溪水中洗洗涼水澡,恐怕都會中暑。
“去吧。”王匡不假思索地同意了。
“高軍侯,你去轉告我營軍侯於禁,也隨你們一起去吧。”鮑信也隨口說了一聲。
“是。”高順答應轉身離去。
王匡心中卻是猛然一跳。
於禁?莫不是那個於禁?
王匡心中疑惑,他隻知道於禁是曹老板麾下大將,其他的了解不多。
不解就問,這時王匡一大優點。
“允誠,這於禁聽著耳熟,不知是何方人氏?”
“哈哈!不想公節竟然知道於禁,他正是我倆的同鄉,也是泰山人。
上月我迴鄉招募兵勇,我見他威武雄壯,就招他入伍。後來見他武藝不凡,而且識字知書頗有領軍之能,就讓他暫時擔任軍中一個假軍侯。
一開始還有些生澀,如今一個月過去了,他已經輕車熟路,把麾下四百人管理的井井有條。”
原來於禁也是泰山人,剛好投軍到鮑信麾下,鮑信也看出他的才能,讓他暫代假軍侯,管理四百士卒。
“原來如此,這於禁也是我泰山人。
如此算來,大將軍麾下已經有建陽兄,你我和這於禁四人是泰山郡人了,哈哈哈!”王匡恍然大悟,心中想著怎麽把這位名將老鄉挖過來,綁上自己的戰車。
“正是如此,我等倒也是有緣分。
有時間我把他喊來,與你認識一番。”
鮑信其人也是豪爽,就說要三人找時間去喝一頓。
他鄉遇故知,最是人間喜事。
老鄉遇老鄉,兩眼淚汪汪哇。
就在王匡說今晚一起去城中一聚時,大將軍麾下侍衛前來傳令。
“前將軍董卓已經率軍駐紮關中上林苑,四方合圍洛陽之勢已成。
今夜戌時,執金吾丁原將火燒孟津,光照洛陽之時,就是誅殺宦官之時。”
侍衛傳完將令,留下一封密信,拱手告辭離開。
王匡、鮑信兩人麵麵相覷,打開手中密信。
“兵壓洛陽之事已成,中宮畏懼,鏟除宦黨奸佞就在今日。
令你二人戒備城南諸門,不可放走一人。”
王匡、鮑信讀完密信,對視一眼。
心知大事成與不成盡在今日,趁著時間尚早,安排軍中上下準備妥當,隨時準備好。
洛陽城中,中宮大殿。
何太後端坐塌上,不耐煩地聽著麵前跪了一地的宦官。
哭哭啼啼,令人煩躁。
最令人討厭的是她看見幾個宦官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抹在她的地板上。
一群惡心的東西。
“好了!哭什麽!
有我在,還怕護不住你們不成?”
何太後略帶不悅地喝道。
頓時,哭聲止住一片。
一個老宦官爬到何太後跟前,一把抱住她修長的大腿,哭喊道:
“太後,外麵都在傳說大將軍要誅我等殺宦官啊,丁原、董卓屯兵將近十萬,兵圍了洛陽城啊,誰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攻進皇宮裏來啊?
不是我等怕死啊,隻是以後不能再服侍太後和陛下了啊。”
嗚嗚嗚……
“是啊,老奴還想繼續服侍太後啊……”
“太後,老奴舍不得您啊……”
又是哭聲一片。
何太後心中又煩悶又不舍。
這群老奴不管先帝在不在,都盡心盡力服侍於她,未曾有一點虧欠。
自己也習慣了有他們使喚。
不等何太後再次發話,隻聽外麵傳來小黃門的尖叫聲。
“北方著火了!”
“著火了!”
何太後心中一驚,連忙走出大殿。
隻見夜空中火紅一片。
“何處著火?”何太後連忙問高塔上的守衛。
“稟告太後,是孟津方向!”守衛立馬迴道。
“孟津?”何太後心頭了然。
胸口起伏,一股無名火升騰而起。
“哥哥,你把我逼的好緊啊。
先是屯兵四周,圍住了洛陽。如今火燒孟津,甚至光照洛陽。
好,你越是如此,我越不答應。”
何太後越想越氣。
就在此時,大將軍府上,車騎將軍何苗來訪。
“大哥,你為何一定要誅殺宦官?
你我兄妹三人能有此富貴也離不開宦官相助,更何況現在的宦官已經依靠我們的妹妹了。
從南陽到洛陽,無數風雨都在我兄妹三人相互扶持下,走了過來。
自從妹妹當了皇後,你我的富貴吉祥都是來自中宮。
你可曾想過,太後在皇宮的不易?
如今你兵圍洛陽,火燒孟津,已經做出來了。
但是我還是希望你能和太後見麵聊聊,畢竟現在的陛下是她的兒子,我們的外甥,還有這段血緣關係在。”
何苗說完,見何進沉默不語,轉身離開。
大廳中,何進獨自坐在案前,思慮這自己從屠夫到司隸校尉,再到大將軍的跨越。
確實離不開太後的恩澤,如今的權勢已經達到頂峰,應該感謝妹妹的付出。
可是自己為什麽與宦官為敵來著?
是自古以來的,外戚宦官相鬥不休嗎?
還是天命的宿敵呢?
這時,屏風後走出一人。
他的一番話,直接讓何進堅定不移,宦黨務必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