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春風拂動,吹搖著幾株老楊樹的葉子沙沙作響,細雨方停,清潤的空氣中夾雜著少許淡淡碧螺春茶香,迎麵撲鼻,飄入肺腑。
恰逢周末無課,夏青斜躺在宿舍床上,手裏捧著本《秦皇本紀》,看得入迷。書中記載了一件怪事,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東郡天降隕石,石上有七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秦皇聽聞,震怒,敕令誅滅墜地周圍之百姓,理由是詛咒君王!
這件事,在很多秦朝典籍中均有記載,本不足為奇,然而太史令司馬遷對此卻另有看法,他在《史記?秦皇本紀》中寫道,始皇帝之所以趕盡殺絕,並不是因為那七個字。物理多有言,隕石墜落時,會與大氣層相互摩擦,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石皮皆可磨化,何況文字?至於那七個咒字,必然是憎恨始皇之人,趁夜色偷偷篆刻其上的。
細想,一顆能統一六國的腦袋,那是何等聰明睿智,豈是這般區區障眼法所能欺瞞的?然既如此,秦始皇為何還要痛下殺手?《秦皇本紀》中還記載道,始皇後來發現,這塊隕石不同以往,其蘊藏有一股世間罕見之力量,至於是甚麽力量,司馬遷並未說明。
天降隕石一年後,秦始皇便龍馭歸天,秦二世胡亥謹遵始皇生前之遺願,將其秘密下葬於驪山腳下的秦陵地宮。至於那塊隕石的命運如何,史書中並未記載,後世亦無人知曉。
這,成了大秦朝的第一奇事。
看到此處,夏青輕呷了一口茶,笑道:“一塊隕石能有什麽神秘力量,不過是司馬遷那老小子胡謅出來的,故弄玄虛罷了!”
叮鈴叮鈴,手機鈴聲突然響起,是同班女生趙豔打來的。“喂!趙大美女,您老怎麽有時間給我打電話呀……”
話未說完,電話那頭就傳來一聲甜美的嗔怒,“夏青!你再說我老,信不信我立馬去你宿舍,把你嘴撕爛!”
“得嘞!好男不跟女鬥,說吧,找我啥事?”
夏青馬上告饒,這趙豔屬於典型的“小太妹”,脾氣和身材一樣火辣,真把她惹毛了,保不準能幹出來。原來趙豔和欒金鳳想趁周末有空,去爬驪山,倆女生不知是人少孤單,還是缺個背包的苦力(這種可能性最大),非要喊上夏青一塊去不可,還美其名曰:護花使者。
兩大美女盛情相邀,著實讓夏青心花怒放,尤其欒金鳳,身材婀娜多姿,皮膚白皙如玉,每每想起,血脈噴張。合上書頁,捯飭一番,夏青拉上死黨俞笑海,倆人屁顛屁顛下了男生宿舍樓,四人校門口打上一輛出租車,朝著驪山就出發了。有道是:
華夏大地古勝多,奈何單去驪山岥。
莫非前塵緣未斷?從此一去命蹉跎。
驪山,一座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南的大山,巍峨挺拔,壯闊秀麗。
自誕生之日起,驪山就與中華民族的興衰起伏息息相關,周幽王曾在此“烽火戲諸侯”,差點斷送了文王拉車八百步得來的大周天下;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眷戀山上的華清池,留下了“溫泉水滑洗凝脂”的朦朧麗影,然而真正讓驪山聞名天下的,當是山腳下那座神秘的王陵——秦皇帝陵。
夏青等人在西安上大學,出租車跑了不到一小時,便到了驪山腳下,時值草長鶯飛,楊柳春煙,是個遊玩的好季節,但見:
崇峻幽奇,綿亙古異,如奔馳之驪駒,神駿飛揚,又見浩浩雲霧繚繞山腰,翠鬆秀柏遍滿山坳,蕩威自厥,氣堪如虹。女媧於此煉石補天,帝王在此遊樂取閑,見證古今興亡事,遙數驪山至峰巔。
不多時,四人攀登至驪山巔峰,登高遠眺,君臨天下,大好河山盡收眼底。憶往昔,慨而發,秦皇不在,漢武長眠,唯見江山空寂留。蹉跎歲月,韶韶年華,書生意氣盡相投,不負當年冠軍侯。
四人縱歌躍舞,暢抒情懷……
少頃,適才朗朗如日的天空,瞬間天色大變,狂風驟起,雲雷滾滾,刹那間,一道耀眼白光自浩瀚蒼穹鬥衝直下,將驪山之巔劈出一條深不見底的幽黑狹穀。四人失足跌落穀中,大難未死,卻在穀底發現一驚天秘密!
一座規模宏大的秦代宮殿,靜然矗立在驪山腹地,已有數千年之久,十二個金光奕奕、披甲執戈的金人,列站於殿內兩側,它們怒視前方,猶如天神下凡,神聖威嚴。大殿正中央停放一漢白玉石案,案上有一四四方方、黑如石涅(煤)的石璽,以及一部詔書:始皇遺詔。
遺詔曰:始皇帝發現,黑隕石蘊藏之神秘力量,可打開時空之門,迴到過去。為防天機泄露,始皇下令殺光墜地周圍百姓,並命工匠將隕石雕刻成一方石璽,取名“秦皇鬼璽”,連帶著十二金人,偷偷埋藏於驪山腹地。
倘若大秦後世之君,賢能聖明,百姓安居樂業,大秦朝國運永祚,傳至子子孫孫,則鬼璽和十二金人生生世世永埋地下,守護帝陵。若後世君王昏庸失德,致使民怨四起,國脈中斷,始皇願後世有緣之人來到此地,用鬼璽喚醒十二金人,穿越時空,迴到秦朝,在十二金人保護下,重塑大秦帝國!
此時,夏青豁然明了,司馬遷所言當真不虛,隻是這聽起來未免天方夜譚,穿越時空?迴到秦朝?這種事隻會發生於電視裏,現實中怎麽可能……
忽然,耳邊傳來幾聲“轟隆隆”的異響,打斷了夏青的思緒,就見大地震顫,山體崩裂,無數磨盤大小的碎石塊,如毀天滅地般從斷裂的山體上狂嘯而下,聲如奔雷,勢若洪流。
四人無不大驚失色:驪山要塌了!
生?還是死?隻在一念之間。
夏青無暇多顧,趕忙咬破手指,按照遺詔上的提示,往秦皇鬼璽滴了數滴鮮血,霎時,一道五彩神光衝天而起,金光萬道,璀璨耀眼,那方原本黑如石涅的秦皇鬼璽,瞬息紅通透體,光芒四射。立於大殿兩側的十二金人頃刻複活,以堅硬寬厚的臂膀圍護夏青四人,任憑掉下的巨石塊落打其身。
時空之門悄然打開,一股巨大的吸力將夏青、趙豔、欒金鳳、俞笑海四人,連帶著秦皇鬼璽和十二金人,一同吸進了那幽暗深邃的時空隧道。
夏青雙目緊閉,就覺天旋地轉,耳邊似有風聲唿唿作響,頭脹欲裂,身體蜷縮,漸漸失去了知覺……後有詩提及此事,詩曰:
青春年少性張揚,結伴遊玩逢異象。
命中有此奇劫數,莫怪蒼天與秦皇。
恰逢周末無課,夏青斜躺在宿舍床上,手裏捧著本《秦皇本紀》,看得入迷。書中記載了一件怪事,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東郡天降隕石,石上有七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秦皇聽聞,震怒,敕令誅滅墜地周圍之百姓,理由是詛咒君王!
這件事,在很多秦朝典籍中均有記載,本不足為奇,然而太史令司馬遷對此卻另有看法,他在《史記?秦皇本紀》中寫道,始皇帝之所以趕盡殺絕,並不是因為那七個字。物理多有言,隕石墜落時,會與大氣層相互摩擦,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石皮皆可磨化,何況文字?至於那七個咒字,必然是憎恨始皇之人,趁夜色偷偷篆刻其上的。
細想,一顆能統一六國的腦袋,那是何等聰明睿智,豈是這般區區障眼法所能欺瞞的?然既如此,秦始皇為何還要痛下殺手?《秦皇本紀》中還記載道,始皇後來發現,這塊隕石不同以往,其蘊藏有一股世間罕見之力量,至於是甚麽力量,司馬遷並未說明。
天降隕石一年後,秦始皇便龍馭歸天,秦二世胡亥謹遵始皇生前之遺願,將其秘密下葬於驪山腳下的秦陵地宮。至於那塊隕石的命運如何,史書中並未記載,後世亦無人知曉。
這,成了大秦朝的第一奇事。
看到此處,夏青輕呷了一口茶,笑道:“一塊隕石能有什麽神秘力量,不過是司馬遷那老小子胡謅出來的,故弄玄虛罷了!”
叮鈴叮鈴,手機鈴聲突然響起,是同班女生趙豔打來的。“喂!趙大美女,您老怎麽有時間給我打電話呀……”
話未說完,電話那頭就傳來一聲甜美的嗔怒,“夏青!你再說我老,信不信我立馬去你宿舍,把你嘴撕爛!”
“得嘞!好男不跟女鬥,說吧,找我啥事?”
夏青馬上告饒,這趙豔屬於典型的“小太妹”,脾氣和身材一樣火辣,真把她惹毛了,保不準能幹出來。原來趙豔和欒金鳳想趁周末有空,去爬驪山,倆女生不知是人少孤單,還是缺個背包的苦力(這種可能性最大),非要喊上夏青一塊去不可,還美其名曰:護花使者。
兩大美女盛情相邀,著實讓夏青心花怒放,尤其欒金鳳,身材婀娜多姿,皮膚白皙如玉,每每想起,血脈噴張。合上書頁,捯飭一番,夏青拉上死黨俞笑海,倆人屁顛屁顛下了男生宿舍樓,四人校門口打上一輛出租車,朝著驪山就出發了。有道是:
華夏大地古勝多,奈何單去驪山岥。
莫非前塵緣未斷?從此一去命蹉跎。
驪山,一座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南的大山,巍峨挺拔,壯闊秀麗。
自誕生之日起,驪山就與中華民族的興衰起伏息息相關,周幽王曾在此“烽火戲諸侯”,差點斷送了文王拉車八百步得來的大周天下;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眷戀山上的華清池,留下了“溫泉水滑洗凝脂”的朦朧麗影,然而真正讓驪山聞名天下的,當是山腳下那座神秘的王陵——秦皇帝陵。
夏青等人在西安上大學,出租車跑了不到一小時,便到了驪山腳下,時值草長鶯飛,楊柳春煙,是個遊玩的好季節,但見:
崇峻幽奇,綿亙古異,如奔馳之驪駒,神駿飛揚,又見浩浩雲霧繚繞山腰,翠鬆秀柏遍滿山坳,蕩威自厥,氣堪如虹。女媧於此煉石補天,帝王在此遊樂取閑,見證古今興亡事,遙數驪山至峰巔。
不多時,四人攀登至驪山巔峰,登高遠眺,君臨天下,大好河山盡收眼底。憶往昔,慨而發,秦皇不在,漢武長眠,唯見江山空寂留。蹉跎歲月,韶韶年華,書生意氣盡相投,不負當年冠軍侯。
四人縱歌躍舞,暢抒情懷……
少頃,適才朗朗如日的天空,瞬間天色大變,狂風驟起,雲雷滾滾,刹那間,一道耀眼白光自浩瀚蒼穹鬥衝直下,將驪山之巔劈出一條深不見底的幽黑狹穀。四人失足跌落穀中,大難未死,卻在穀底發現一驚天秘密!
一座規模宏大的秦代宮殿,靜然矗立在驪山腹地,已有數千年之久,十二個金光奕奕、披甲執戈的金人,列站於殿內兩側,它們怒視前方,猶如天神下凡,神聖威嚴。大殿正中央停放一漢白玉石案,案上有一四四方方、黑如石涅(煤)的石璽,以及一部詔書:始皇遺詔。
遺詔曰:始皇帝發現,黑隕石蘊藏之神秘力量,可打開時空之門,迴到過去。為防天機泄露,始皇下令殺光墜地周圍百姓,並命工匠將隕石雕刻成一方石璽,取名“秦皇鬼璽”,連帶著十二金人,偷偷埋藏於驪山腹地。
倘若大秦後世之君,賢能聖明,百姓安居樂業,大秦朝國運永祚,傳至子子孫孫,則鬼璽和十二金人生生世世永埋地下,守護帝陵。若後世君王昏庸失德,致使民怨四起,國脈中斷,始皇願後世有緣之人來到此地,用鬼璽喚醒十二金人,穿越時空,迴到秦朝,在十二金人保護下,重塑大秦帝國!
此時,夏青豁然明了,司馬遷所言當真不虛,隻是這聽起來未免天方夜譚,穿越時空?迴到秦朝?這種事隻會發生於電視裏,現實中怎麽可能……
忽然,耳邊傳來幾聲“轟隆隆”的異響,打斷了夏青的思緒,就見大地震顫,山體崩裂,無數磨盤大小的碎石塊,如毀天滅地般從斷裂的山體上狂嘯而下,聲如奔雷,勢若洪流。
四人無不大驚失色:驪山要塌了!
生?還是死?隻在一念之間。
夏青無暇多顧,趕忙咬破手指,按照遺詔上的提示,往秦皇鬼璽滴了數滴鮮血,霎時,一道五彩神光衝天而起,金光萬道,璀璨耀眼,那方原本黑如石涅的秦皇鬼璽,瞬息紅通透體,光芒四射。立於大殿兩側的十二金人頃刻複活,以堅硬寬厚的臂膀圍護夏青四人,任憑掉下的巨石塊落打其身。
時空之門悄然打開,一股巨大的吸力將夏青、趙豔、欒金鳳、俞笑海四人,連帶著秦皇鬼璽和十二金人,一同吸進了那幽暗深邃的時空隧道。
夏青雙目緊閉,就覺天旋地轉,耳邊似有風聲唿唿作響,頭脹欲裂,身體蜷縮,漸漸失去了知覺……後有詩提及此事,詩曰:
青春年少性張揚,結伴遊玩逢異象。
命中有此奇劫數,莫怪蒼天與秦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