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消息傳出,天下震驚,北方還有許多的城池都還是元人占據,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剩下的人紛紛逃離。


    元大都已經將他們城池的兵力抽調的差不多了,現在城裏麵多的有三五千,少的有幾百不到一千。


    光是這些人哪裏還有抵抗的心。


    當然,就這麽走了,他們也不甘心,現在這個時間草原屬於秋天,並且馬上就要入冬。


    他們進入草原若是想要活下去,那就得將自己的物資準備齊全。


    而這些東西從哪裏來呢?


    自然是當地的百姓了。


    以前有忽必烈的命令他們還隻是偷偷摸摸的,不敢讓人發現,但是現在嘛,可就沒有那麽多的規矩了。


    能拿多少拿多少!


    於是北方各城,從小到大幾乎是在同時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劫掠,他們的心智早就已經崩塌。


    現在根本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碰到人就搶,敢反抗就殺!


    當地的大戶有的甚至是被滅了滿門!


    劫掠整整一天,最後元兵大包小包的拉著一隊隊馬車心滿意足的離開了這裏,深入草原之中。


    他們離去了,但是那些被忽必烈安排過來的文臣可都還在,跟著元軍進入草原,他們根本習慣不了那等生活。


    他們隻能留在這裏。


    但是,城中百姓可是滿腔怒火無處發泄啊,有的是自己老婆被帶走了,有的是女兒,還有家中糧食等等……


    如此怒火他們總是要找一個發泄口的,於是這些留下來的人便成了他們發泄怒火的對象!


    有的城池上下百餘官員全部都被這些百姓吊在了城牆之上。


    當然,也不都是這樣的情況,有的地方早就有人猜出了元兵會發狂,提前聯係了當地青壯組成護衛隊,由城中大戶出錢和這些元軍對抗……


    不過這等場景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半個月後,從元大都出發的宋軍以及奉先軍就幾乎穩定了所有的地盤和城池。


    這些情況上報給楊休之後,他立刻從南方抽調物資運送到北方。


    這是一個很好的的時機,正好彰顯出宋廷的仁善,並且籠絡民心。


    同時將元大都的金銀財寶全部拿出來犒賞大軍,安慰地方的百姓。


    錢和物資都有,北方的百姓自然是感恩戴德,曾經有些倒向外族的人也開始慢慢迴正。


    從頭到尾楊休都帶著小皇帝在進行這一係列的措施,也隻有楊休能夠如此。


    否則從南調北這就會引起一群人的不滿意,但是現在無人敢說一個不字。


    因為楊休的性格大家都基本清楚,他跟你說話,你最好聽,因為如果你不聽,那麽可能就再也沒機會聽了。


    兩個月之後,天下逐漸穩定,大宋重新迴到了中原王朝的位置之上。


    同時,臨安的朝廷機構也全部搬遷到了元大都!


    不!


    經過楊休的改名現在這裏已經叫順天府了。


    張世傑,陸秀夫等南宋的大臣全部也是趕到了這裏,進行民生等恢複。


    楊遷都這在任何朝代都是無比重要的事情,甚至一個不好都有可能發生動亂,引起民怨。


    但是現在這個節骨眼選的特別好,因為原本南宋的都城和之前北宋的都城全部都已經被元人占據了去。


    城中的豪強基本都已經被元處理了一批,現在遷都正合適。


    再加上楊休的名字,遷都之事平靜的沒有一絲波瀾。


    又是一個月過去。


    如今大宋已經走上了正軌,萬物複蘇,高速發展,在楊休的正確引導下,小皇帝對於科學之類的無比重視,並且深深的被吸引。


    楊休給他埋下了一個紮根心底的種子。


    反正大宋有錢,玩唄!


    沒準能夠提前進入工業時期。


    至於楊休自從大宋平定之後他就沒有現身,一直都在派軍隊南征北戰。


    但是打了這麽多,他仍舊沒有得到係統提示!


    這不禁讓他有些慌亂。


    來的時候好好的迴不去了!


    不過,這種情況在草原蒙古帝國重建之後,他明白了!


    原來是有尾巴沒有處理幹淨!


    與此同時。


    朝堂之上也在討論此事。


    元上都已經被楊休派兵占據,如今忽必烈的兒子真金在草原深處重建蒙古帝國。


    朝堂之上兩派爭論不休。


    一派是認為後患不除永無寧日,另外一派也是持反對意見,認為真金難成氣候,此刻應該與民更始,休養生息為上!


    等待將來大宋緩過勁,國力更盛之時再動兵戈也不遲。


    反正現在蒙元已經元氣大傷,剩餘可戰之兵不足十萬!


    小皇帝的意見是要發兵!


    但是有張世傑帶領,那些朝臣據理力爭。


    麵對這樣的場景,


    小皇帝隻能偷偷派人去請楊休了。


    如今的張世傑位極人臣,能夠和其對抗的也隻有文天祥,但是兩人也就是伯仲之間。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楊休立刻入宮,看來小皇帝還得需要自己教育教育啊。


    這當皇帝的連個命令都下不了!


    朝堂之上。


    張世傑的一派人和文天祥的一派人大吵出口。


    “太師到——”


    瞬間!


    大殿上的聲音消散一空。


    朝臣們以閃電般的速度歸列。


    小皇帝看著這一幕十分的羨慕,他什麽時候才能夠有如此威勢?


    啪嗒!


    楊休的腳步聲響起。


    百官立刻跪迎。


    “拜見太師!”


    楊休不聞不問直接來到小皇帝的位置下方。


    “剛才我進來的時候就聽到了你們的聲音,吵什麽呢說來聽聽!”


    張世傑的身體瞬間變得顫抖起來,雙腿忍不住的發顫。


    他知道楊休這是不願意了……


    “臣……”


    張世傑話音未落。


    一柄長刀瞬間插在了他的身前,沒入地麵三分。


    “張世傑,現在的大宋不需要唯唯諾諾之人,更不需要守世之臣。


    大宋想要強就得一直打下去。


    若是你還仍舊守著你的性格來,那就索性你自己解決吧!”


    楊休負手而立淡淡的聲音響起。


    張世傑遲疑了一下!


    抬頭看著楊休,正好迎上了兇煞的眼神。


    “臣年事已高,懇求太師允準老臣告老還鄉!”


    他不想死……


    “走了就不要再整幺蛾子,否則,我走之前一定帶上你!”


    楊休的眼裏閃過寒光之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以一己之力護大隋萬世昌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武梁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武梁耶並收藏隋唐:以一己之力護大隋萬世昌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