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宿主麾下大將甘寧、李元霸,斬殺東吳江表十二虎臣之一的董襲、潘璋,宿主氣運增強兩分,東吳氣運削弱兩分。】
【請宿主再接再厲,盡早完成攻略江東六郡,完成統一大業,登基稱帝指日可待!】
在潘璋身死的那一刻,係統的聲音,在曹昂腦海中響起。
曹昂策馬來到甘寧身邊,“興霸,你沒事吧!”
“我沒事!”
甘寧咧嘴一笑。
“那就好,我們趕緊打掃戰場。”
曹昂命人快速打掃戰場,就地休整,並統計這次的傷亡情況。
經過統計,這一戰,曹軍戰死不到百人,受傷不足五百,殺敵一萬餘人,俘虜一萬八千多人。
有了這些俘虜的加入,曹昂兵力大增。
“世子,我們糧草不多了,如今又多了一萬八千兵士……”
周倉欲言又止。
曹昂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本來糧食就不夠,現在又多了這麽多人要吃飯,根本不夠。
眼下最要緊的是盡快解決吃飯問題,不然,這幫收編的江東降卒,非兵變不可!
“稍微休整一下,我們要在孫權的大軍到來之前,徹底拿下整個丹陽。”
解決吃飯問題,眼下最好的辦法,那就是以戰養戰。
隻要拿下整個丹陽郡,不怕沒有足夠的糧食來供養兵馬。
一個丹陽不夠,不是還有吳郡、會稽郡、廬江郡。
有這些地盤,還怕養不起兵馬?
休整完畢!
曹昂依舊讓周倉坐鎮牛渚,他和甘寧兵分兩路,攻打丹陽郡各縣。
丹陽郡境內烽煙四起,郡縣守軍根本阻擋不住曹軍的攻勢。
短短數日,丹陽大半領地,落入曹軍之手!
程、韓、蔣、周四虎將得知消息,立刻率兵圍堵曹軍,救援丹陽,並命令丹陽太守組織兵馬,配合他們與曹軍交戰。
雙方在丹陽境內大戰一場,江東軍大敗,程、韓、蔣、周四虎將,率領殘部退出丹陽郡。
丹陽郡就此落入曹昂手裏。
曹昂安排人手,治理丹陽郡,並讓丹陽籍將領,就地征召兵馬。
曹昂在丹陽征召三萬兵馬,分一半給甘寧,讓甘寧率兵攻打會稽,曹昂則率兵攻打吳郡。
……
“廢物,一群廢物,全都是廢物,我江東怎麽就養了這群廢物?”
孫權得知丹陽淪陷,程、韓、蔣、周戰敗的消息,氣的暴跳如雷。
他怎麽也沒有想到,曹昂這麽強,就連四虎將都不是曹昂的對手。
難道他江東,就沒有人能對付曹昂了嗎?
“主公!”
一名侍從走了進來,朝孫權行禮,
“主公,子敬先生到了!”
侍從話音剛落,魯肅便從外麵走了進來。
“主公!”
“子敬,你可算迴來了。”
孫權急忙上前,“丹陽之事,你可知曉?”
魯肅點了點頭,這事他比孫權知道的還多。
自從周瑜趕走諸葛亮,又被曹軍擊敗,牛渚丟失,他就料到會出大事。
沒想到這天來的這麽快,讓他始料未及,這才急著趕迴來麵見孫權。
“如今形勢危急,不知子敬可有良策助我?”
魯肅眉頭緊皺,曹軍如今士氣正旺,又拿下了丹陽,有了糧草補給站。
要是再拿下會稽、吳郡,情況隻會更糟糕!
周瑜前不久才敗給曹昂,江東水師折損大半,又要時刻注意濡須口曹軍的動靜,防止他們出來作戰。
曹操又在赤壁北岸駐軍,隨時都有可能渡江進攻。
江東內部主和派一心想要投降,再加上這次失利,丟掉了丹陽,他們勢必會以此大做文章,對於整個局勢來說,都是十分嚴峻的。
眼下的情形,隻會比孫權剛剛接手江東時,更加混亂,搞不好有可能覆滅!
眼下唯有再次與劉備聯合,才能有破局的希望,不然,單靠他們的實力,隻有等死的份。
“為今之計!隻有再次聯合劉備,孫劉聯盟,才能有一線生機!”
“好,就照你說的辦,這次還是需要辛苦子敬跑一趟。”
聽了魯肅的話,孫權沒有絲毫猶豫,他也知道單靠自己是保不住江東,隻要能保住江東,他願意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
“魯肅義不容辭!”
魯肅沒有推脫,整個江東,除了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外,就屬他跟諸葛亮的交情好,除了他還真沒人能完成這個任務!
“在此之前,不能任由曹昂在我江東地界橫行,子敬,你必須想法子遏製對方。”
聯合劉備重要,穩定江東更加重要。
要是任由曹昂繼續在江東作亂,怕是沒等到與劉備聯盟,江東先沒了。
“我有兩個方法,或許可以讓曹昂大軍停止繼續侵犯江東。”
孫權聽後眼前一亮,他就知道魯肅肯定有辦法。
“不知是妙計?子敬,你快快說來!”
“其一,可派人前去暗殺曹昂,此乃險招;其二,可派人鼓動丹陽境內民眾反曹,給曹軍製造麻煩。”
孫氏一族在江東經營多年,向心力還是有的,丹陽境內忠於孫氏一族的勢力還有不少,讓他們在丹陽扯起反曹大旗,給曹昂製造麻煩,問題不大。
曹昂要想在治理丹陽,就必須要解決這些麻煩,曹昂勢必要帶兵迴去平叛,吳郡、會稽的危機就能解除。
“隻是此二計皆有風險,還需主公定奪。”
孫權權衡片刻,眼下沒有更好的辦法,隻能按照魯肅的建議執行。
“這事我會慎重考慮,不知子敬何時動身?”
孫權問道。
“自然是越快越好,我這就出發去見劉備,再談聯盟之事!”
魯肅說罷,與孫權辭行,立刻動身去找劉備。
孫權立刻下令封鎖整個柴桑城,除魯肅外,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加強柴桑城的警備力量。
同時,加強討逆將軍府的守備力量,防止有人狗急跳牆,衝撞了討逆將軍府。
隨後,孫權挑選一批死士,命他們前去暗殺曹昂,另外派人潛伏進入丹陽,與當地忠於孫氏的人聯絡,一起在丹陽搞事情,給曹昂製造大麻煩。
另外讓程、韓、蔣、周四虎將,繼續對抗曹軍。
【請宿主再接再厲,盡早完成攻略江東六郡,完成統一大業,登基稱帝指日可待!】
在潘璋身死的那一刻,係統的聲音,在曹昂腦海中響起。
曹昂策馬來到甘寧身邊,“興霸,你沒事吧!”
“我沒事!”
甘寧咧嘴一笑。
“那就好,我們趕緊打掃戰場。”
曹昂命人快速打掃戰場,就地休整,並統計這次的傷亡情況。
經過統計,這一戰,曹軍戰死不到百人,受傷不足五百,殺敵一萬餘人,俘虜一萬八千多人。
有了這些俘虜的加入,曹昂兵力大增。
“世子,我們糧草不多了,如今又多了一萬八千兵士……”
周倉欲言又止。
曹昂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本來糧食就不夠,現在又多了這麽多人要吃飯,根本不夠。
眼下最要緊的是盡快解決吃飯問題,不然,這幫收編的江東降卒,非兵變不可!
“稍微休整一下,我們要在孫權的大軍到來之前,徹底拿下整個丹陽。”
解決吃飯問題,眼下最好的辦法,那就是以戰養戰。
隻要拿下整個丹陽郡,不怕沒有足夠的糧食來供養兵馬。
一個丹陽不夠,不是還有吳郡、會稽郡、廬江郡。
有這些地盤,還怕養不起兵馬?
休整完畢!
曹昂依舊讓周倉坐鎮牛渚,他和甘寧兵分兩路,攻打丹陽郡各縣。
丹陽郡境內烽煙四起,郡縣守軍根本阻擋不住曹軍的攻勢。
短短數日,丹陽大半領地,落入曹軍之手!
程、韓、蔣、周四虎將得知消息,立刻率兵圍堵曹軍,救援丹陽,並命令丹陽太守組織兵馬,配合他們與曹軍交戰。
雙方在丹陽境內大戰一場,江東軍大敗,程、韓、蔣、周四虎將,率領殘部退出丹陽郡。
丹陽郡就此落入曹昂手裏。
曹昂安排人手,治理丹陽郡,並讓丹陽籍將領,就地征召兵馬。
曹昂在丹陽征召三萬兵馬,分一半給甘寧,讓甘寧率兵攻打會稽,曹昂則率兵攻打吳郡。
……
“廢物,一群廢物,全都是廢物,我江東怎麽就養了這群廢物?”
孫權得知丹陽淪陷,程、韓、蔣、周戰敗的消息,氣的暴跳如雷。
他怎麽也沒有想到,曹昂這麽強,就連四虎將都不是曹昂的對手。
難道他江東,就沒有人能對付曹昂了嗎?
“主公!”
一名侍從走了進來,朝孫權行禮,
“主公,子敬先生到了!”
侍從話音剛落,魯肅便從外麵走了進來。
“主公!”
“子敬,你可算迴來了。”
孫權急忙上前,“丹陽之事,你可知曉?”
魯肅點了點頭,這事他比孫權知道的還多。
自從周瑜趕走諸葛亮,又被曹軍擊敗,牛渚丟失,他就料到會出大事。
沒想到這天來的這麽快,讓他始料未及,這才急著趕迴來麵見孫權。
“如今形勢危急,不知子敬可有良策助我?”
魯肅眉頭緊皺,曹軍如今士氣正旺,又拿下了丹陽,有了糧草補給站。
要是再拿下會稽、吳郡,情況隻會更糟糕!
周瑜前不久才敗給曹昂,江東水師折損大半,又要時刻注意濡須口曹軍的動靜,防止他們出來作戰。
曹操又在赤壁北岸駐軍,隨時都有可能渡江進攻。
江東內部主和派一心想要投降,再加上這次失利,丟掉了丹陽,他們勢必會以此大做文章,對於整個局勢來說,都是十分嚴峻的。
眼下的情形,隻會比孫權剛剛接手江東時,更加混亂,搞不好有可能覆滅!
眼下唯有再次與劉備聯合,才能有破局的希望,不然,單靠他們的實力,隻有等死的份。
“為今之計!隻有再次聯合劉備,孫劉聯盟,才能有一線生機!”
“好,就照你說的辦,這次還是需要辛苦子敬跑一趟。”
聽了魯肅的話,孫權沒有絲毫猶豫,他也知道單靠自己是保不住江東,隻要能保住江東,他願意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
“魯肅義不容辭!”
魯肅沒有推脫,整個江東,除了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外,就屬他跟諸葛亮的交情好,除了他還真沒人能完成這個任務!
“在此之前,不能任由曹昂在我江東地界橫行,子敬,你必須想法子遏製對方。”
聯合劉備重要,穩定江東更加重要。
要是任由曹昂繼續在江東作亂,怕是沒等到與劉備聯盟,江東先沒了。
“我有兩個方法,或許可以讓曹昂大軍停止繼續侵犯江東。”
孫權聽後眼前一亮,他就知道魯肅肯定有辦法。
“不知是妙計?子敬,你快快說來!”
“其一,可派人前去暗殺曹昂,此乃險招;其二,可派人鼓動丹陽境內民眾反曹,給曹軍製造麻煩。”
孫氏一族在江東經營多年,向心力還是有的,丹陽境內忠於孫氏一族的勢力還有不少,讓他們在丹陽扯起反曹大旗,給曹昂製造麻煩,問題不大。
曹昂要想在治理丹陽,就必須要解決這些麻煩,曹昂勢必要帶兵迴去平叛,吳郡、會稽的危機就能解除。
“隻是此二計皆有風險,還需主公定奪。”
孫權權衡片刻,眼下沒有更好的辦法,隻能按照魯肅的建議執行。
“這事我會慎重考慮,不知子敬何時動身?”
孫權問道。
“自然是越快越好,我這就出發去見劉備,再談聯盟之事!”
魯肅說罷,與孫權辭行,立刻動身去找劉備。
孫權立刻下令封鎖整個柴桑城,除魯肅外,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加強柴桑城的警備力量。
同時,加強討逆將軍府的守備力量,防止有人狗急跳牆,衝撞了討逆將軍府。
隨後,孫權挑選一批死士,命他們前去暗殺曹昂,另外派人潛伏進入丹陽,與當地忠於孫氏的人聯絡,一起在丹陽搞事情,給曹昂製造大麻煩。
另外讓程、韓、蔣、周四虎將,繼續對抗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