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軍隊有多少人馬?”
蹋頓問道。
“大概,可能有數萬大軍!”
斥候一發現曹軍,便立刻迴來匯報,具體多少兵馬,他也不太清楚。
但以他做了多年斥候的經驗,還是能判斷出大概的人數。
蹋頓心中一驚,數萬大軍?
這可是一股不小的兵力。
他原本以為曹操隻是派出了一支小規模的部隊,沒想到竟然有如此眾多的兵力。
容不得他多想,曹軍隨時都有可能殺來。
蹋頓下令召集各部落兵馬,前往白狼山與曹軍一戰。
各部落接到蹋頓的號令,從四麵八方趕往白狼山。
“快看!那是什麽?”
白狼山上,曹軍哨兵指著白狼山下,正朝這邊殺來的烏桓人喊道。
張遼急忙上前朝遠處看去,“是烏桓人的騎兵,快,傳令下去,全軍備戰。”
全軍上下立刻進入戰鬥狀態,迅速列陣!
張遼轉身上馬,來到列陣整齊的軍陣前,開始鼓舞士氣。
烏桓騎兵在白狼山下的草原集結,他們紀律鬆散,再加上各部落分散。
從不同位置趕來,需要的時間不同,導致烏桓陣容混亂。
張遼一眼看到了決戰的先機,隻要把握的好,一定能夠戰勝烏桓騎兵。
在張遼的鼓舞下,曹軍將士士氣高漲,各個鬥誌盎然!
張遼親自指揮大軍,從白狼山上衝向山下的烏桓騎兵。
還沒有形成戰鬥的烏桓騎兵,見到殺氣騰騰衝殺而來的曹軍騎兵。
烏桓騎兵多少有些慌亂!
蹋頓也顧不上己方的隊形還沒有擺好,等曹軍殺到麵前,那就糟了。
“殺!”
蹋頓一聲令下,烏桓騎兵朝曹軍衝了過去,陣型十分混亂。
張遼率領大軍擺出了錐形陣,以驍勇善戰的精銳虎豹騎為最尖銳的錐頭,直衝烏桓騎兵戰陣。
雙方碰撞在一起,錐形陣如同熱刀切牛油一般,將烏桓騎兵混亂的陣型撕開一道口子。
兩翼騎兵奮勇殺敵,擴大戰果,殺的烏桓騎兵哭爹喊娘!
曹軍帶著銳不可當的氣勢,在烏桓騎兵中來迴衝殺,割裂烏桓騎兵,再逐一消滅。
烏桓騎兵根本擋不住曹軍的衝鋒,本來就混亂的陣型,變得更加混亂。
烏桓騎兵幹脆各自為戰,還能發揮個體優勢。
在大軍團作戰的情況下,個人的勇武根本不值得一提。
烏桓騎兵被殺的人仰馬翻,死傷慘重!
不遠處,袁熙、袁尚帶著一萬袁家軍,在邊上觀望雙方的廝殺。
“二哥,我們不去幫忙嗎?”
他們做壁上觀,要是烏桓不敵曹軍,他們怕是又要走上逃亡的道路。
“不用,烏桓騎兵驍勇善戰,實力不在曹軍之下,唯有曹操的虎豹騎,有實力與烏桓騎兵一戰。”
“待他們鬥的兩敗俱傷之後,我們再出手不遲,我要將他們一塊收拾,看那幫蠻夷還敢不敢嘲笑我!”
袁熙冷笑,他就是要借曹軍的手,來教訓桀驁不馴的蠻夷。
袁尚點了點頭,他也不想多管閑事!
烏桓這些蠻夷,確實有些過分,想當初他父親還在的時候,就連蹋頓都對他畢恭畢敬,極盡諂媚。
如今他們勢微,就敢對他們橫挑眉毛,豎挑刺!
確實該好好教訓,讓他們明白漢人也不是吃素的。
看他們還敢不敢猖狂!
“那陣中王旗之下,披甲者,是蹋頓!”
曹休聞聲望去,隻見烏桓王旗之下,蹋頓身披甲胄,披頭散發,與靠近他的曹軍將士廝殺。
曹休立刻率領虎豹騎,朝蹋頓衝了過去。
要是能陣斬蹋頓,那可是大功一件!
今日的首功,非他曹休莫屬!
蹋頓一刀劈死衝上來的曹軍將士,轉身便遇上帶著虎豹騎衝鋒的曹休。
來不及多想,虎豹騎已殺到眼前,蹋頓率領親衛迎戰。
雙方交戰,蹋頓親衛與虎豹騎將士纏鬥廝殺,蹋頓與曹休交戰。
雙方兵對兵,將對將!
曹休手持長刀,朝蹋頓腦袋砍去。
蹋頓舉起彎刀格擋!
“鐺!”
當雙方兵器碰撞在一起,蹋頓收起輕視之心,眼前的曹軍將領,不容小覷。
實力不在他蹋頓之下,一個不留神,就會成為對方刀下之鬼!
蹋頓使出全力,與曹休對戰,二人你來我往拚了三十多招。
蹋頓漸漸落入下風,反觀曹休越戰越勇,取勝也隻是時間問題。
蹋頓一邊廝殺,一邊思索擺脫曹休的方法。
曹休見蹋頓與他交戰,還敢分心,十分惱怒,手上的招式越發淩厲迅捷。
打的蹋頓疲於招架,險象環生,多次被曹休所傷,身上掛了不少彩!
曹休揮刀朝蹋頓右肩砍去,蹋頓急忙舉刀格擋。
曹休猛地變換招式,揮刀橫切,打蹋頓一個措手不及。
“噗嗤”一聲,蹋頓碩大的頭顱,滾落在地上,熱血從斷裂的脖子噴湧而出,蹋頓屍體從馬背上跌落在地。
蹋頓當場被曹休陣斬!
曹休用刀尖挑起蹋頓的頭顱,大聲喊道,
“蹋頓已被我斬殺,爾等還不速速投降!”
烏桓人雖然聽不懂曹休說什麽,但他們認得蹋頓。
見自家統帥被殺,頓時全無鬥誌!
袁熙、袁尚暗罵蹋頓是廢物,立刻帶著自己人馬逃之夭夭!
烏桓人敗局已定,他們沒有必要留下來,給這幫蠻夷陪葬。
他們本以為雙方會拚個兩敗俱傷,然後,他袁熙再帶人上去撿漏。
不料蹋頓不僅失敗,連命的給丟了!
樓班見蹋頓已死,心裏十分驚慌,見袁熙、袁尚逃離這裏,他也跟著逃走。
隨著蹋頓被陣斬,單於樓班逃走,大大打擊了烏桓人的士氣。
張遼、徐晃、於禁、曹休等人率領大軍,對烏桓騎兵展開猛烈的進攻。
經過一番廝殺,曹軍獲得此次大戰的勝利!
烏桓騎兵潰敗,有些直接投降曹軍,有些幹脆逃走。
此戰,除了蹋頓之外,曹軍還陣斬在烏桓威望、名聲高的烏桓王,部落大人十人,導致烏桓徹底潰敗。
峭王蘇仆延、右賢王能臣抵之、單於樓班、烏桓王難樓等,逃離戰場,不知所蹤!
曹軍打掃完戰場後,張遼率領大軍直撲柳城而去。
蹋頓問道。
“大概,可能有數萬大軍!”
斥候一發現曹軍,便立刻迴來匯報,具體多少兵馬,他也不太清楚。
但以他做了多年斥候的經驗,還是能判斷出大概的人數。
蹋頓心中一驚,數萬大軍?
這可是一股不小的兵力。
他原本以為曹操隻是派出了一支小規模的部隊,沒想到竟然有如此眾多的兵力。
容不得他多想,曹軍隨時都有可能殺來。
蹋頓下令召集各部落兵馬,前往白狼山與曹軍一戰。
各部落接到蹋頓的號令,從四麵八方趕往白狼山。
“快看!那是什麽?”
白狼山上,曹軍哨兵指著白狼山下,正朝這邊殺來的烏桓人喊道。
張遼急忙上前朝遠處看去,“是烏桓人的騎兵,快,傳令下去,全軍備戰。”
全軍上下立刻進入戰鬥狀態,迅速列陣!
張遼轉身上馬,來到列陣整齊的軍陣前,開始鼓舞士氣。
烏桓騎兵在白狼山下的草原集結,他們紀律鬆散,再加上各部落分散。
從不同位置趕來,需要的時間不同,導致烏桓陣容混亂。
張遼一眼看到了決戰的先機,隻要把握的好,一定能夠戰勝烏桓騎兵。
在張遼的鼓舞下,曹軍將士士氣高漲,各個鬥誌盎然!
張遼親自指揮大軍,從白狼山上衝向山下的烏桓騎兵。
還沒有形成戰鬥的烏桓騎兵,見到殺氣騰騰衝殺而來的曹軍騎兵。
烏桓騎兵多少有些慌亂!
蹋頓也顧不上己方的隊形還沒有擺好,等曹軍殺到麵前,那就糟了。
“殺!”
蹋頓一聲令下,烏桓騎兵朝曹軍衝了過去,陣型十分混亂。
張遼率領大軍擺出了錐形陣,以驍勇善戰的精銳虎豹騎為最尖銳的錐頭,直衝烏桓騎兵戰陣。
雙方碰撞在一起,錐形陣如同熱刀切牛油一般,將烏桓騎兵混亂的陣型撕開一道口子。
兩翼騎兵奮勇殺敵,擴大戰果,殺的烏桓騎兵哭爹喊娘!
曹軍帶著銳不可當的氣勢,在烏桓騎兵中來迴衝殺,割裂烏桓騎兵,再逐一消滅。
烏桓騎兵根本擋不住曹軍的衝鋒,本來就混亂的陣型,變得更加混亂。
烏桓騎兵幹脆各自為戰,還能發揮個體優勢。
在大軍團作戰的情況下,個人的勇武根本不值得一提。
烏桓騎兵被殺的人仰馬翻,死傷慘重!
不遠處,袁熙、袁尚帶著一萬袁家軍,在邊上觀望雙方的廝殺。
“二哥,我們不去幫忙嗎?”
他們做壁上觀,要是烏桓不敵曹軍,他們怕是又要走上逃亡的道路。
“不用,烏桓騎兵驍勇善戰,實力不在曹軍之下,唯有曹操的虎豹騎,有實力與烏桓騎兵一戰。”
“待他們鬥的兩敗俱傷之後,我們再出手不遲,我要將他們一塊收拾,看那幫蠻夷還敢不敢嘲笑我!”
袁熙冷笑,他就是要借曹軍的手,來教訓桀驁不馴的蠻夷。
袁尚點了點頭,他也不想多管閑事!
烏桓這些蠻夷,確實有些過分,想當初他父親還在的時候,就連蹋頓都對他畢恭畢敬,極盡諂媚。
如今他們勢微,就敢對他們橫挑眉毛,豎挑刺!
確實該好好教訓,讓他們明白漢人也不是吃素的。
看他們還敢不敢猖狂!
“那陣中王旗之下,披甲者,是蹋頓!”
曹休聞聲望去,隻見烏桓王旗之下,蹋頓身披甲胄,披頭散發,與靠近他的曹軍將士廝殺。
曹休立刻率領虎豹騎,朝蹋頓衝了過去。
要是能陣斬蹋頓,那可是大功一件!
今日的首功,非他曹休莫屬!
蹋頓一刀劈死衝上來的曹軍將士,轉身便遇上帶著虎豹騎衝鋒的曹休。
來不及多想,虎豹騎已殺到眼前,蹋頓率領親衛迎戰。
雙方交戰,蹋頓親衛與虎豹騎將士纏鬥廝殺,蹋頓與曹休交戰。
雙方兵對兵,將對將!
曹休手持長刀,朝蹋頓腦袋砍去。
蹋頓舉起彎刀格擋!
“鐺!”
當雙方兵器碰撞在一起,蹋頓收起輕視之心,眼前的曹軍將領,不容小覷。
實力不在他蹋頓之下,一個不留神,就會成為對方刀下之鬼!
蹋頓使出全力,與曹休對戰,二人你來我往拚了三十多招。
蹋頓漸漸落入下風,反觀曹休越戰越勇,取勝也隻是時間問題。
蹋頓一邊廝殺,一邊思索擺脫曹休的方法。
曹休見蹋頓與他交戰,還敢分心,十分惱怒,手上的招式越發淩厲迅捷。
打的蹋頓疲於招架,險象環生,多次被曹休所傷,身上掛了不少彩!
曹休揮刀朝蹋頓右肩砍去,蹋頓急忙舉刀格擋。
曹休猛地變換招式,揮刀橫切,打蹋頓一個措手不及。
“噗嗤”一聲,蹋頓碩大的頭顱,滾落在地上,熱血從斷裂的脖子噴湧而出,蹋頓屍體從馬背上跌落在地。
蹋頓當場被曹休陣斬!
曹休用刀尖挑起蹋頓的頭顱,大聲喊道,
“蹋頓已被我斬殺,爾等還不速速投降!”
烏桓人雖然聽不懂曹休說什麽,但他們認得蹋頓。
見自家統帥被殺,頓時全無鬥誌!
袁熙、袁尚暗罵蹋頓是廢物,立刻帶著自己人馬逃之夭夭!
烏桓人敗局已定,他們沒有必要留下來,給這幫蠻夷陪葬。
他們本以為雙方會拚個兩敗俱傷,然後,他袁熙再帶人上去撿漏。
不料蹋頓不僅失敗,連命的給丟了!
樓班見蹋頓已死,心裏十分驚慌,見袁熙、袁尚逃離這裏,他也跟著逃走。
隨著蹋頓被陣斬,單於樓班逃走,大大打擊了烏桓人的士氣。
張遼、徐晃、於禁、曹休等人率領大軍,對烏桓騎兵展開猛烈的進攻。
經過一番廝殺,曹軍獲得此次大戰的勝利!
烏桓騎兵潰敗,有些直接投降曹軍,有些幹脆逃走。
此戰,除了蹋頓之外,曹軍還陣斬在烏桓威望、名聲高的烏桓王,部落大人十人,導致烏桓徹底潰敗。
峭王蘇仆延、右賢王能臣抵之、單於樓班、烏桓王難樓等,逃離戰場,不知所蹤!
曹軍打掃完戰場後,張遼率領大軍直撲柳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