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什麽?”
曹昂追問道。
“以前右北平的治所在平崗,道路通過盧龍塞,到達柳城。”
“自光武帝建武以來,道路陷壞,無人行走,已有將近二百年,但依舊有跡可循。”
“從盧龍塞口越過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行動方便,攻其不備,便可不戰而擒蹋頓。”
田疇是右北平無終人,對右北平的情況,了如指掌,盧龍塞這條路並不好走,而且還很危險。
但隻要走過這條路,那生擒蹋頓不在話下!
“勞煩先生為向導,為我軍指路!”
“願意效勞!”
隻要能解決烏桓這個隱患,別說是讓他當向導,就是讓他提刀跟烏桓人拚命,都不在話下。
曹昂命人帶田疇下去休息,他則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商討出兵攻打烏桓事宜!
眾將聽聞要出兵攻打烏桓,皆興奮不已。
“大將軍,我們要是走盧龍塞,前往柳城的話,一是道路難走,二是容易引起烏桓人的注意。”
“要是烏桓人在另一頭堵我們,我軍怕是會全軍覆滅,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
徐晃覺得這樣做,太過冒險,荒廢損壞近兩百年的險道,未必能夠通過。
就算通過了,也容易被烏桓人發現,隻要堵住另一頭,他們可就有去無迴了!
徐晃不建議冒這個險!
“公明所言極是。”
張遼附和道,“末將認為,可以派一小隊人馬,先去探探路,如果此路不通,再另尋他法。”
“嗯,文遠之言有理。”
徐晃點了點頭,也讚同張遼的話,
“大將軍,不如讓末將率領一千精兵,先行探路。”
“奉孝,你覺得如何?”
曹昂目光落到郭嘉身上,詢問他的建議。
“我倒覺得這個險可以冒一冒,兵行險招,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郭嘉的想法,正好與徐晃幾人相反,他反而更有冒險精神。
“大將軍可陳兵與無終,做出要從沿海進攻烏桓的假象,以此來迷惑烏桓人。”
“另外挑選精兵三萬,從盧龍塞口出發,越過白檀,進攻柳城。”
郭嘉的提議得到曹昂的認同,接下來該考慮由誰領兵。
“為了不讓烏桓起疑,大將軍親自陳兵與無終,另派良將統兵走盧龍塞這條路。”
郭嘉的提議,曹昂沒有絲毫反對,人選他早已想好!
“那該由誰來統兵?”
曹休問道。
“文遠為主將,文則、公明為副將,率領三萬精兵,走盧龍小道。”
曹昂直接任命張遼全權負責,於禁、徐晃作為副將跟著一起去。
“末將遵命!”
張遼、徐晃、於禁領命而去。
曹昂用係統積分,從係統商城內,兌換不少裝備。
用這些新裝備來武裝三萬精兵,確保他們戰力增強,打的烏桓抱頭鼠竄!
會議結束之後,曹昂便兵分兩路,一路由他親自率領,前往無終。
一路由張遼率領,從盧龍塞口出發,悄悄前往柳城,打烏桓一個措手不及!
曹昂任命張合、高覽為先鋒,先行前往無終。
……
曹昂出兵的消息,被烏桓探子傳迴柳城。
烏桓各部得知後,各部大人心思各異。
難樓、蘇仆延、烏延等人覺得這是好機會,可以逼迫蹋頓做出最終選擇。
必須讓蹋頓讓位給樓班,他們打算通過樓班來掌控烏桓!
如今大敵當前,樓班不願意因為逼宮,被曹軍鑽了空子,導致烏桓被曹軍打敗。
“你們能擁護我,我很感激你們,但眼下還不是時候,曹軍大兵壓境,我們再因為這事鬧得不團結,遲早被曹軍打敗。”
“為了烏桓的未來,我願永不染指單於之位,還望諸王能同心協力,共同打敗曹軍!”
樓班拒絕難樓、蘇仆延、烏延等人的建議,論能力蹋頓比他強百倍。
由蹋頓來統帥烏桓大軍,帶領他們打敗曹軍,才是眼下的頭等大事。
“樓班王子,你怎麽能輕易放棄,你這樣對得起丘力居大王嗎?”
“有我們在,定會力保你坐上單於之位,誰要是敢阻攔,我們絕對不會答應。”
“沒錯!單於之位,本就該屬於你,讓蹋頓做了這麽多年,也該歸還了!”
難樓等人勸說道。
“如今曹昂出兵,隨時都有可能打到柳城來,眼下真的不是爭論誰做單於的時候,打敗曹軍才是頭等大事!”
樓班反駁道。
“樓班王子,你大可放心,曹軍打不過來!”
右北平烏桓大人烏延笑道。
他在右北平生活多年,對這裏的氣候環境了如指掌。
很快就會有一場大雨,等到曹軍抵達無終,沿海地區早就難以通行。
他們隻需要派出騎兵,在交通要道上把守,來再多的曹軍,都休想再前進半步!
“汗魯王,你怎麽知道曹軍打不過來?”
樓班很是好奇,烏延到底哪裏來的底氣,敢說曹軍打不過來。
烏延自信滿滿地解釋道:
“樓班王子,你有所不知,右北平即將迎來雨季,道路泥濘濕滑。”
“曹軍的重甲和輜重在這種路況下幾乎無法移動。”
“屆時,我們隻需以逸待勞,便可輕鬆擊退曹軍。”
樓班有點驚訝,要是如烏延所說,那曹軍確實沒什麽可怕。
這樣的話,也不是不能跟蹋頓爭上一爭,不管怎麽說,那個位置本來就是他樓班的。
他隻是拿迴屬於他自己的東西而已!
“此話當真?”
樓班難以置信,再次詢問。
“千真萬確!”
得到了烏延準確迴答,樓班不再反對逼蹋頓讓位。
“那這事就拜托諸位了!”
“王子放心,我們一定擁護你成為單於!”
難樓笑道,計劃成功!
隨後,難樓、蘇仆延、烏延聯合召開部落聯盟大會,繼續討論樓班上位的事情。
在大會上蹋頓沒有繼續堅持,而是選擇讓位給樓班。
蹋頓不想因為內部矛盾,導致烏桓內部不夠齊心,讓曹軍鑽了空子,這才主動退位讓賢!
樓班給了蹋頓一個左賢王的王位。
樓班雖然在難樓等人的擁護下,繼位成為單於,大權依舊掌握在左賢王蹋頓的手裏。
曹昂追問道。
“以前右北平的治所在平崗,道路通過盧龍塞,到達柳城。”
“自光武帝建武以來,道路陷壞,無人行走,已有將近二百年,但依舊有跡可循。”
“從盧龍塞口越過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行動方便,攻其不備,便可不戰而擒蹋頓。”
田疇是右北平無終人,對右北平的情況,了如指掌,盧龍塞這條路並不好走,而且還很危險。
但隻要走過這條路,那生擒蹋頓不在話下!
“勞煩先生為向導,為我軍指路!”
“願意效勞!”
隻要能解決烏桓這個隱患,別說是讓他當向導,就是讓他提刀跟烏桓人拚命,都不在話下。
曹昂命人帶田疇下去休息,他則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商討出兵攻打烏桓事宜!
眾將聽聞要出兵攻打烏桓,皆興奮不已。
“大將軍,我們要是走盧龍塞,前往柳城的話,一是道路難走,二是容易引起烏桓人的注意。”
“要是烏桓人在另一頭堵我們,我軍怕是會全軍覆滅,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
徐晃覺得這樣做,太過冒險,荒廢損壞近兩百年的險道,未必能夠通過。
就算通過了,也容易被烏桓人發現,隻要堵住另一頭,他們可就有去無迴了!
徐晃不建議冒這個險!
“公明所言極是。”
張遼附和道,“末將認為,可以派一小隊人馬,先去探探路,如果此路不通,再另尋他法。”
“嗯,文遠之言有理。”
徐晃點了點頭,也讚同張遼的話,
“大將軍,不如讓末將率領一千精兵,先行探路。”
“奉孝,你覺得如何?”
曹昂目光落到郭嘉身上,詢問他的建議。
“我倒覺得這個險可以冒一冒,兵行險招,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郭嘉的想法,正好與徐晃幾人相反,他反而更有冒險精神。
“大將軍可陳兵與無終,做出要從沿海進攻烏桓的假象,以此來迷惑烏桓人。”
“另外挑選精兵三萬,從盧龍塞口出發,越過白檀,進攻柳城。”
郭嘉的提議得到曹昂的認同,接下來該考慮由誰領兵。
“為了不讓烏桓起疑,大將軍親自陳兵與無終,另派良將統兵走盧龍塞這條路。”
郭嘉的提議,曹昂沒有絲毫反對,人選他早已想好!
“那該由誰來統兵?”
曹休問道。
“文遠為主將,文則、公明為副將,率領三萬精兵,走盧龍小道。”
曹昂直接任命張遼全權負責,於禁、徐晃作為副將跟著一起去。
“末將遵命!”
張遼、徐晃、於禁領命而去。
曹昂用係統積分,從係統商城內,兌換不少裝備。
用這些新裝備來武裝三萬精兵,確保他們戰力增強,打的烏桓抱頭鼠竄!
會議結束之後,曹昂便兵分兩路,一路由他親自率領,前往無終。
一路由張遼率領,從盧龍塞口出發,悄悄前往柳城,打烏桓一個措手不及!
曹昂任命張合、高覽為先鋒,先行前往無終。
……
曹昂出兵的消息,被烏桓探子傳迴柳城。
烏桓各部得知後,各部大人心思各異。
難樓、蘇仆延、烏延等人覺得這是好機會,可以逼迫蹋頓做出最終選擇。
必須讓蹋頓讓位給樓班,他們打算通過樓班來掌控烏桓!
如今大敵當前,樓班不願意因為逼宮,被曹軍鑽了空子,導致烏桓被曹軍打敗。
“你們能擁護我,我很感激你們,但眼下還不是時候,曹軍大兵壓境,我們再因為這事鬧得不團結,遲早被曹軍打敗。”
“為了烏桓的未來,我願永不染指單於之位,還望諸王能同心協力,共同打敗曹軍!”
樓班拒絕難樓、蘇仆延、烏延等人的建議,論能力蹋頓比他強百倍。
由蹋頓來統帥烏桓大軍,帶領他們打敗曹軍,才是眼下的頭等大事。
“樓班王子,你怎麽能輕易放棄,你這樣對得起丘力居大王嗎?”
“有我們在,定會力保你坐上單於之位,誰要是敢阻攔,我們絕對不會答應。”
“沒錯!單於之位,本就該屬於你,讓蹋頓做了這麽多年,也該歸還了!”
難樓等人勸說道。
“如今曹昂出兵,隨時都有可能打到柳城來,眼下真的不是爭論誰做單於的時候,打敗曹軍才是頭等大事!”
樓班反駁道。
“樓班王子,你大可放心,曹軍打不過來!”
右北平烏桓大人烏延笑道。
他在右北平生活多年,對這裏的氣候環境了如指掌。
很快就會有一場大雨,等到曹軍抵達無終,沿海地區早就難以通行。
他們隻需要派出騎兵,在交通要道上把守,來再多的曹軍,都休想再前進半步!
“汗魯王,你怎麽知道曹軍打不過來?”
樓班很是好奇,烏延到底哪裏來的底氣,敢說曹軍打不過來。
烏延自信滿滿地解釋道:
“樓班王子,你有所不知,右北平即將迎來雨季,道路泥濘濕滑。”
“曹軍的重甲和輜重在這種路況下幾乎無法移動。”
“屆時,我們隻需以逸待勞,便可輕鬆擊退曹軍。”
樓班有點驚訝,要是如烏延所說,那曹軍確實沒什麽可怕。
這樣的話,也不是不能跟蹋頓爭上一爭,不管怎麽說,那個位置本來就是他樓班的。
他隻是拿迴屬於他自己的東西而已!
“此話當真?”
樓班難以置信,再次詢問。
“千真萬確!”
得到了烏延準確迴答,樓班不再反對逼蹋頓讓位。
“那這事就拜托諸位了!”
“王子放心,我們一定擁護你成為單於!”
難樓笑道,計劃成功!
隨後,難樓、蘇仆延、烏延聯合召開部落聯盟大會,繼續討論樓班上位的事情。
在大會上蹋頓沒有繼續堅持,而是選擇讓位給樓班。
蹋頓不想因為內部矛盾,導致烏桓內部不夠齊心,讓曹軍鑽了空子,這才主動退位讓賢!
樓班給了蹋頓一個左賢王的王位。
樓班雖然在難樓等人的擁護下,繼位成為單於,大權依舊掌握在左賢王蹋頓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