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迴到府上,立刻質問審配,“正南先生,不知誰才是這冀州之主?”
審配心中疑惑,袁尚這是怎麽了?
好端端的怎麽突然問起這個問題來?
在他心裏,現在的冀州之主自然是袁尚!
難不成有奸佞小人,在他麵前說了什麽?
“自然是主公你!”
“原來先生還知道我是冀州之主,那為何還要擅作主張,同意袁譚在冀州征兵?”
審配聽後,沒有絲毫的慌亂,
“屬下也是為了主公著想,當時的情形,搞不好就會導致主公與大公子反目。”
“如今的冀州不能亂,唯有主公與大公子兄弟同心,才能戰勝曹賊。”
“事急從權,我也隻能想辦法化解主公與大公子之間的恩怨!”
“況且,大公子怎麽說也是主公的兄長,給他一些兵馬也未嚐不可。”
“就算要給也是我給,何時輪到你來替我做主了!”
“何況,袁譚還殺了逢紀,難道此事就這樣揭過?”
袁尚十分氣憤。
“主公息怒,屬下這麽做都是為了主公,為了河北的民眾,個人榮辱,怎麽能與大局相提並論?”
審配不卑不亢道。
“難道你不怕我兄長有了兵馬,會造反嗎?”
袁尚氣憤的質問審配。
他一直擔心袁譚會跟他作對,不給袁譚一兵一卒,如今倒好,你直接讓袁譚在自己地盤上招兵買馬。
這是擔心袁譚反的不夠快嗎?
是覺得袁譚實力不夠,對他袁尚構不成威脅,這到底安的什麽心?
“主公不必擔憂!大公子就算征召到再多的兵馬,也要受主公節製,就算大公子有反心,也翻不起什麽浪!”
“大公子沒有糧草、鎧甲、兵器,就算有再多的人馬,也是徒勞。”
在審配看來,袁譚的經濟命脈糧食,掌握在袁尚手裏,袁譚要是不聽從號令,便可隨時給袁譚斷糧。
一旦斷糧,袁譚麾下必定會因為缺糧而嘩變。
沒有盔甲、武器等裝備,就算袁譚有心謀反,也不是袁尚的對手。
“這次就算了,如果再有下次,休怪我無情!”
袁尚覺得審配說的有理,但麵子上過不去,聊下一句話後,拂袖而去。
……
袁譚在冀州地界招兵買馬,經過五天時間,袁譚終於拉起一支兩萬人的大軍。
接下來就是武裝這支軍隊,袁譚派人去跟袁尚要鎧甲、武器來裝備這支新軍。
結果,袁尚隻給了幾副鎧甲,一些破銅爛鐵。
這可把袁譚氣的不輕,用這些破銅爛鐵來裝備他的兵馬,怎麽去上戰場打仗?
袁尚這麽做擺明是在羞辱他,氣不過的袁譚,便去質問袁尚。
結果,被審配說的抬不起頭來,公道沒有討到,反而遭審配一通數落。
迴去之後,袁譚越想越氣!
內鬥專家郭圖覺得自己機會來了,火急火燎的找到袁譚。
身為內鬥專家,時刻準備著內鬥,尋找合適的機會,甚至是一絲蛛絲馬跡,一個細節都會成為他內鬥的利器!
“見過將軍!”
郭圖給袁譚行禮!
“公則先生來了,有什麽事嗎?”
袁譚抬頭看了一眼郭圖,有些無精打采!
剛剛被審配批評教育一番,他心裏現在還窩著一股火。
“將軍,你這是怎麽了?”
郭圖假裝什麽都不知道,驚訝道。
袁譚歎息一聲,跟郭圖說了緣由。
郭圖順著袁譚的話,開始詆毀審配,讓袁譚對審配更加厭惡、痛恨!
“有句話憋在我心裏很久了,不知當不當講!”
郭圖故作為難。
“先生有什麽盡管說便是,在我麵前有什麽不能說的!”
“當初,先主把將軍過繼給將軍伯父,便是審配給先主出的主意。”
“其目的就是斷絕將軍繼承先主基業,好扶持三公子為新主!”
郭圖說道。
“審配為何要如此?”
袁譚想不明白,審配為什麽要跟他過不去。
按照宗法製,過繼到別人家,在宗法上來說,就等於是別人家的孩子。
跟原生家庭沒有關係,以後原生家庭的遺產,跟他再也沒有半點關係!
袁譚被過繼給伯父,那就是他伯父的嗣子,要承繼伯父家香火祭祀。
袁紹的一切都跟袁譚沒有關係,失去了繼承袁紹基業的資格。
這也是審配等人偽造袁紹遺命,扶持袁尚上位,卻沒有人站出來反對的原因。
從宗法上來講,袁尚才有資格繼承袁紹的基業,過繼出去的袁譚沒有資格。
“因為審配有野心,因為三公子好控製,隻有把將軍你過繼出去,審配等人才能順利扶持三公子,從而把持軍政大權!”
郭圖再次誣陷審配。
袁譚眉頭微蹙,雖然他跟審配的關係不太好。
但他不信審配會這麽大膽,更不信袁尚會廢物到被臣下控製的地步!
“先生,你這麽說,是不是太過分了?正南先生怎麽可能是你說的這種人?”
“知人知麵不知心,別看審配一副正直的模樣,實則心黑的很。”
“將軍難道忘了,當日我們與三公子會麵,同意我們在冀州招兵買馬的可是審配。”
“身為謀士,卻私自為主上做主,這是僭越,三公子之所以不給將軍盔甲、武器,必定是受製於審配!”
郭圖眼中閃過一道寒芒。
袁譚聽了之後,仔細想了想當日見麵的情景。
好像真如郭圖所說,一直都是審配在主導,他好像看到袁尚當時臉色不悅!
看來,自己那個蠢弟弟,怕是真的被審配給控製了。
“那我們該怎麽辦?”
“先下手為強,我們如今有兩萬兵馬,放手一搏,未必不能從審配手中,救出三公子!”
郭圖建議袁譚主動出擊,趁審配等人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出兵奪權!
隻有這樣他們才會有更大的勝算,能夠一舉打敗袁尚,奪取鄴城,奪取整個冀州。
“可是,我們手中並無趁手的兵器,如何能打得過鄴城守軍?”
沒有武器裝備,就算人數再多,也是給對方送人頭。
何況,這兩萬大軍,是他好不容易才拉起來的,可不能全都折在這裏。
審配心中疑惑,袁尚這是怎麽了?
好端端的怎麽突然問起這個問題來?
在他心裏,現在的冀州之主自然是袁尚!
難不成有奸佞小人,在他麵前說了什麽?
“自然是主公你!”
“原來先生還知道我是冀州之主,那為何還要擅作主張,同意袁譚在冀州征兵?”
審配聽後,沒有絲毫的慌亂,
“屬下也是為了主公著想,當時的情形,搞不好就會導致主公與大公子反目。”
“如今的冀州不能亂,唯有主公與大公子兄弟同心,才能戰勝曹賊。”
“事急從權,我也隻能想辦法化解主公與大公子之間的恩怨!”
“況且,大公子怎麽說也是主公的兄長,給他一些兵馬也未嚐不可。”
“就算要給也是我給,何時輪到你來替我做主了!”
“何況,袁譚還殺了逢紀,難道此事就這樣揭過?”
袁尚十分氣憤。
“主公息怒,屬下這麽做都是為了主公,為了河北的民眾,個人榮辱,怎麽能與大局相提並論?”
審配不卑不亢道。
“難道你不怕我兄長有了兵馬,會造反嗎?”
袁尚氣憤的質問審配。
他一直擔心袁譚會跟他作對,不給袁譚一兵一卒,如今倒好,你直接讓袁譚在自己地盤上招兵買馬。
這是擔心袁譚反的不夠快嗎?
是覺得袁譚實力不夠,對他袁尚構不成威脅,這到底安的什麽心?
“主公不必擔憂!大公子就算征召到再多的兵馬,也要受主公節製,就算大公子有反心,也翻不起什麽浪!”
“大公子沒有糧草、鎧甲、兵器,就算有再多的人馬,也是徒勞。”
在審配看來,袁譚的經濟命脈糧食,掌握在袁尚手裏,袁譚要是不聽從號令,便可隨時給袁譚斷糧。
一旦斷糧,袁譚麾下必定會因為缺糧而嘩變。
沒有盔甲、武器等裝備,就算袁譚有心謀反,也不是袁尚的對手。
“這次就算了,如果再有下次,休怪我無情!”
袁尚覺得審配說的有理,但麵子上過不去,聊下一句話後,拂袖而去。
……
袁譚在冀州地界招兵買馬,經過五天時間,袁譚終於拉起一支兩萬人的大軍。
接下來就是武裝這支軍隊,袁譚派人去跟袁尚要鎧甲、武器來裝備這支新軍。
結果,袁尚隻給了幾副鎧甲,一些破銅爛鐵。
這可把袁譚氣的不輕,用這些破銅爛鐵來裝備他的兵馬,怎麽去上戰場打仗?
袁尚這麽做擺明是在羞辱他,氣不過的袁譚,便去質問袁尚。
結果,被審配說的抬不起頭來,公道沒有討到,反而遭審配一通數落。
迴去之後,袁譚越想越氣!
內鬥專家郭圖覺得自己機會來了,火急火燎的找到袁譚。
身為內鬥專家,時刻準備著內鬥,尋找合適的機會,甚至是一絲蛛絲馬跡,一個細節都會成為他內鬥的利器!
“見過將軍!”
郭圖給袁譚行禮!
“公則先生來了,有什麽事嗎?”
袁譚抬頭看了一眼郭圖,有些無精打采!
剛剛被審配批評教育一番,他心裏現在還窩著一股火。
“將軍,你這是怎麽了?”
郭圖假裝什麽都不知道,驚訝道。
袁譚歎息一聲,跟郭圖說了緣由。
郭圖順著袁譚的話,開始詆毀審配,讓袁譚對審配更加厭惡、痛恨!
“有句話憋在我心裏很久了,不知當不當講!”
郭圖故作為難。
“先生有什麽盡管說便是,在我麵前有什麽不能說的!”
“當初,先主把將軍過繼給將軍伯父,便是審配給先主出的主意。”
“其目的就是斷絕將軍繼承先主基業,好扶持三公子為新主!”
郭圖說道。
“審配為何要如此?”
袁譚想不明白,審配為什麽要跟他過不去。
按照宗法製,過繼到別人家,在宗法上來說,就等於是別人家的孩子。
跟原生家庭沒有關係,以後原生家庭的遺產,跟他再也沒有半點關係!
袁譚被過繼給伯父,那就是他伯父的嗣子,要承繼伯父家香火祭祀。
袁紹的一切都跟袁譚沒有關係,失去了繼承袁紹基業的資格。
這也是審配等人偽造袁紹遺命,扶持袁尚上位,卻沒有人站出來反對的原因。
從宗法上來講,袁尚才有資格繼承袁紹的基業,過繼出去的袁譚沒有資格。
“因為審配有野心,因為三公子好控製,隻有把將軍你過繼出去,審配等人才能順利扶持三公子,從而把持軍政大權!”
郭圖再次誣陷審配。
袁譚眉頭微蹙,雖然他跟審配的關係不太好。
但他不信審配會這麽大膽,更不信袁尚會廢物到被臣下控製的地步!
“先生,你這麽說,是不是太過分了?正南先生怎麽可能是你說的這種人?”
“知人知麵不知心,別看審配一副正直的模樣,實則心黑的很。”
“將軍難道忘了,當日我們與三公子會麵,同意我們在冀州招兵買馬的可是審配。”
“身為謀士,卻私自為主上做主,這是僭越,三公子之所以不給將軍盔甲、武器,必定是受製於審配!”
郭圖眼中閃過一道寒芒。
袁譚聽了之後,仔細想了想當日見麵的情景。
好像真如郭圖所說,一直都是審配在主導,他好像看到袁尚當時臉色不悅!
看來,自己那個蠢弟弟,怕是真的被審配給控製了。
“那我們該怎麽辦?”
“先下手為強,我們如今有兩萬兵馬,放手一搏,未必不能從審配手中,救出三公子!”
郭圖建議袁譚主動出擊,趁審配等人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出兵奪權!
隻有這樣他們才會有更大的勝算,能夠一舉打敗袁尚,奪取鄴城,奪取整個冀州。
“可是,我們手中並無趁手的兵器,如何能打得過鄴城守軍?”
沒有武器裝備,就算人數再多,也是給對方送人頭。
何況,這兩萬大軍,是他好不容易才拉起來的,可不能全都折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