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火炮的威力還行,就是不知道速度怎麽樣?”
曹昂收起望遠鏡,轉身問馬鈞。
“試一試便知!”
馬鈞在小黑板上,快速寫出幾個字。
“行!那便在試一試,再打三發!”
馬鈞請曹昂遠離火炮,安全為主,隨後指揮人再次試炮三發。
“轟……轟……轟……”
隨著三聲巨響過後,曹昂算了算時間,三發總共用時不到20秒!
這要是裝備到軍中,攻城掠地根本不是問題。
“將軍覺得如何?”
馬鈞在小黑板上寫下一句話。
“不錯!你迴去抓緊時間,多造幾門這樣的火炮出來!”
曹昂很滿意,囑咐馬鈞抓緊時間多造幾門炮。
“還請將軍給這武器取個名字!”
馬鈞快速寫下一句話。
“就叫它雷崩!”
曹昂給火炮命名雷崩,聲如雷霆,一炮下去能崩出一個大坑!
有了雷崩和火繩槍,試問天下還有哪支軍隊,能與之抗衡?!
“將軍,我還有一物,要獻給你!”
馬鈞又在黑板上,寫下一句話。
曹昂看後大笑,“德衡,是什麽?快快拿來我瞧瞧!”
他倒要看看,馬鈞還能給他什麽驚喜!
馬鈞揮手,讓人把準備好的東西,給抬上來。
馬鈞的手下,把抬到曹昂麵前,上麵蓋著一塊紅布。
“德衡,這是什麽?”
曹昂迴頭問道。
馬鈞沒有迴答,示意曹昂揭開紅布,一看就能明白!
曹昂伸手揭開紅布,露出物體的真實麵目,曹昂有點疑惑。
這不就是大號的火繩槍嗎?
馬鈞造這麽大的火繩槍幹嗎?這麽笨重,不方便移動。
再加上充填彈藥耗時間,這種笨重的武器,就是雞肋!
不等曹昂開口詢問,馬鈞上前操作起來,隻見他打開槍的後膛,塞進類似雷崩炮子炮的東西。
曹昂看的一頭霧水,這難道不是大號火繩槍,而是小型火炮?
馬鈞裝填完畢,點燃引線,瞄準前方的一棵樹, 扣動扳機,火繩轉動點燃火藥完成擊發。
一發槍擊過後,馬鈞沒有停下來,再次填充彈藥,而是再次扣動扳機,槍聲再次響起,一顆彈丸再次打出。
曹昂瞪大雙眼,這……
還可以這樣操作,這不就是半自動步槍嗎?
不對,應該說是半自動步槍的雛形!
馬鈞一連開了五槍,這才停了下來,拆卸下槍上的類似子炮的東西。
曹昂派人上去檢查,才知道這個大號火繩槍有個缺點,那就是準頭不行!
這要是在戰場上,遇見敵人,除非他們紮堆在一起,還能傷到對方,要是敵人分散開來,根本傷害不到敵人。
除非大號火繩槍能形成一定規模,形成密集的火力網,也能殺傷目標。
“德衡,你怎麽會想到製造這樣的武器?”
曹昂問道。
馬鈞拿起小黑板,快速寫道:“我看火繩槍速度太慢,等進行一輪射擊,敵軍都殺到跟前。”
馬鈞擦掉上麵的字,繼續寫,
“又見雷崩可以快速發射,我便想到將兩者結合,這樣是不是也能提升火繩槍的射速?”
擦掉再寫,“於是我便研究出這種新火繩槍,將軍覺得如何?”
曹昂很是驚喜,馬鈞真是天才,不愧是機械方麵的專家,依靠兩種不同的武器,卻能研究出類似半步自動步槍的武器出來。
曆 史上馬鈞可是能改良諸葛連弩,以及發明輪轉式發石機的機械發明家。
據說官渡之戰時,曹操用發石機攻擊袁紹軍,發石機的缺點是隻能單發,效率不高。
馬鈞擔心敵方在城樓上掛起濕牛皮,擋住發石車拋出的石頭。
於是馬鈞在發石車原來的基礎上,重新設計出了一種新式的攻城武器——輪轉式發石車。
馬鈞設計的新式輪轉式發石車,則克服了原來發石機的諸多缺點。
利用一個木輪子,把石頭掛在木輪上,裝上機械帶動輪子飛快地轉動,把大石頭接連不斷地發射出去。
讓對方來不及防禦,大大增加了殺傷力,這種新式發石機發射距離可以達到幾百步。
馬鈞能結合兩種武器不同性能,研究出類似半自動步槍來,也不是不可能。
馬鈞可是機械方麵的專家,高超的技術人才!
“德衡,這新的火繩槍,好是好,就是太過笨重了,要是能變得輕盈一些,準頭再準一些更好!”
曹昂先是讚賞認可了馬鈞的功勞,讓他再改進改進。
馬鈞點了點頭,這大號火繩槍確實移動不便,他也一直在考慮,該怎麽來改進,才能做到輕便,又有如今的射速!
曹昂向馬鈞提了幾點建議,都是根據他後世知道的一些經驗,比如左輪手槍,自動步槍之類的一些相關知識。
曹昂對這方麵的知識知道不多,他也不確定能不能幫助馬鈞打開新的思路!
馬鈞向曹昂告辭,他急著迴去,把曹昂告訴他知識消化,看能不能從中找到訣竅,盡快研究出曹昂描述的武器出來。
曹昂與馬鈞一同迴城,進城後,二人分開,曹昂返迴將軍府。
曹昂剛迴到府上,下人來報,荀彧在府上等候他多時。
曹昂急忙換了一身衣服,去大堂見荀彧。
二人見麵互相行禮,分賓主落座。
荀彧給曹昂帶來官渡之戰的最新情報,典韋、許褚、甘寧等人大放異彩,陣斬顏良,又在亂軍之中,射殺文醜。
袁紹最為倚仗的兩員大將,就這樣死在曹軍將領手中。
曹操收縮防線,退守官渡與袁紹對峙,減少運糧的壓力!
荀彧詢問曹昂,他在城外時,是否發現有什麽動靜?
曹昂在城外試炮,動靜實在太大,就連城內都能聽到動靜。
由於距離有點遠,傳到許都城內,聲音小了許多。
荀彧覺得奇怪,好端端的,城外怎麽會傳來怪異的聲音?
正好曹昂從外麵迴來,荀彧這才向曹昂打聽情況。
曹昂自然不會告訴荀彧實情,隻能說他也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
就在這時,一名士卒急匆匆跑了進來,向曹昂匯報,
“啟稟將軍,急報!十萬火急!”
曹昂收起望遠鏡,轉身問馬鈞。
“試一試便知!”
馬鈞在小黑板上,快速寫出幾個字。
“行!那便在試一試,再打三發!”
馬鈞請曹昂遠離火炮,安全為主,隨後指揮人再次試炮三發。
“轟……轟……轟……”
隨著三聲巨響過後,曹昂算了算時間,三發總共用時不到20秒!
這要是裝備到軍中,攻城掠地根本不是問題。
“將軍覺得如何?”
馬鈞在小黑板上寫下一句話。
“不錯!你迴去抓緊時間,多造幾門這樣的火炮出來!”
曹昂很滿意,囑咐馬鈞抓緊時間多造幾門炮。
“還請將軍給這武器取個名字!”
馬鈞快速寫下一句話。
“就叫它雷崩!”
曹昂給火炮命名雷崩,聲如雷霆,一炮下去能崩出一個大坑!
有了雷崩和火繩槍,試問天下還有哪支軍隊,能與之抗衡?!
“將軍,我還有一物,要獻給你!”
馬鈞又在黑板上,寫下一句話。
曹昂看後大笑,“德衡,是什麽?快快拿來我瞧瞧!”
他倒要看看,馬鈞還能給他什麽驚喜!
馬鈞揮手,讓人把準備好的東西,給抬上來。
馬鈞的手下,把抬到曹昂麵前,上麵蓋著一塊紅布。
“德衡,這是什麽?”
曹昂迴頭問道。
馬鈞沒有迴答,示意曹昂揭開紅布,一看就能明白!
曹昂伸手揭開紅布,露出物體的真實麵目,曹昂有點疑惑。
這不就是大號的火繩槍嗎?
馬鈞造這麽大的火繩槍幹嗎?這麽笨重,不方便移動。
再加上充填彈藥耗時間,這種笨重的武器,就是雞肋!
不等曹昂開口詢問,馬鈞上前操作起來,隻見他打開槍的後膛,塞進類似雷崩炮子炮的東西。
曹昂看的一頭霧水,這難道不是大號火繩槍,而是小型火炮?
馬鈞裝填完畢,點燃引線,瞄準前方的一棵樹, 扣動扳機,火繩轉動點燃火藥完成擊發。
一發槍擊過後,馬鈞沒有停下來,再次填充彈藥,而是再次扣動扳機,槍聲再次響起,一顆彈丸再次打出。
曹昂瞪大雙眼,這……
還可以這樣操作,這不就是半自動步槍嗎?
不對,應該說是半自動步槍的雛形!
馬鈞一連開了五槍,這才停了下來,拆卸下槍上的類似子炮的東西。
曹昂派人上去檢查,才知道這個大號火繩槍有個缺點,那就是準頭不行!
這要是在戰場上,遇見敵人,除非他們紮堆在一起,還能傷到對方,要是敵人分散開來,根本傷害不到敵人。
除非大號火繩槍能形成一定規模,形成密集的火力網,也能殺傷目標。
“德衡,你怎麽會想到製造這樣的武器?”
曹昂問道。
馬鈞拿起小黑板,快速寫道:“我看火繩槍速度太慢,等進行一輪射擊,敵軍都殺到跟前。”
馬鈞擦掉上麵的字,繼續寫,
“又見雷崩可以快速發射,我便想到將兩者結合,這樣是不是也能提升火繩槍的射速?”
擦掉再寫,“於是我便研究出這種新火繩槍,將軍覺得如何?”
曹昂很是驚喜,馬鈞真是天才,不愧是機械方麵的專家,依靠兩種不同的武器,卻能研究出類似半步自動步槍的武器出來。
曆 史上馬鈞可是能改良諸葛連弩,以及發明輪轉式發石機的機械發明家。
據說官渡之戰時,曹操用發石機攻擊袁紹軍,發石機的缺點是隻能單發,效率不高。
馬鈞擔心敵方在城樓上掛起濕牛皮,擋住發石車拋出的石頭。
於是馬鈞在發石車原來的基礎上,重新設計出了一種新式的攻城武器——輪轉式發石車。
馬鈞設計的新式輪轉式發石車,則克服了原來發石機的諸多缺點。
利用一個木輪子,把石頭掛在木輪上,裝上機械帶動輪子飛快地轉動,把大石頭接連不斷地發射出去。
讓對方來不及防禦,大大增加了殺傷力,這種新式發石機發射距離可以達到幾百步。
馬鈞能結合兩種武器不同性能,研究出類似半自動步槍來,也不是不可能。
馬鈞可是機械方麵的專家,高超的技術人才!
“德衡,這新的火繩槍,好是好,就是太過笨重了,要是能變得輕盈一些,準頭再準一些更好!”
曹昂先是讚賞認可了馬鈞的功勞,讓他再改進改進。
馬鈞點了點頭,這大號火繩槍確實移動不便,他也一直在考慮,該怎麽來改進,才能做到輕便,又有如今的射速!
曹昂向馬鈞提了幾點建議,都是根據他後世知道的一些經驗,比如左輪手槍,自動步槍之類的一些相關知識。
曹昂對這方麵的知識知道不多,他也不確定能不能幫助馬鈞打開新的思路!
馬鈞向曹昂告辭,他急著迴去,把曹昂告訴他知識消化,看能不能從中找到訣竅,盡快研究出曹昂描述的武器出來。
曹昂與馬鈞一同迴城,進城後,二人分開,曹昂返迴將軍府。
曹昂剛迴到府上,下人來報,荀彧在府上等候他多時。
曹昂急忙換了一身衣服,去大堂見荀彧。
二人見麵互相行禮,分賓主落座。
荀彧給曹昂帶來官渡之戰的最新情報,典韋、許褚、甘寧等人大放異彩,陣斬顏良,又在亂軍之中,射殺文醜。
袁紹最為倚仗的兩員大將,就這樣死在曹軍將領手中。
曹操收縮防線,退守官渡與袁紹對峙,減少運糧的壓力!
荀彧詢問曹昂,他在城外時,是否發現有什麽動靜?
曹昂在城外試炮,動靜實在太大,就連城內都能聽到動靜。
由於距離有點遠,傳到許都城內,聲音小了許多。
荀彧覺得奇怪,好端端的,城外怎麽會傳來怪異的聲音?
正好曹昂從外麵迴來,荀彧這才向曹昂打聽情況。
曹昂自然不會告訴荀彧實情,隻能說他也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
就在這時,一名士卒急匆匆跑了進來,向曹昂匯報,
“啟稟將軍,急報!十萬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