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戰果如何?可曾擒獲徐和?”
曹操詢問戰況。
曹昂立刻去詢問手下,戰報統計的怎麽樣。
“這次我軍大勝,黃巾賊死傷一萬八千人,俘虜一萬餘人,黃巾渠帥徐和逃走。”
曹昂迴來,向曹操匯報。
曹軍以劣勢兵力,擊敗黃巾賊七萬之眾,如此輝煌的戰績,那不多見。
能取得這麽大的成果,也全賴李元霸之功!
大部分黃巾賊是死在李元霸的甕金錘下,他一個人就殺得黃巾賊抱頭鼠竄。
“徐和逃走,定會卷土重來,甚至率領殘部,去和張饒、司馬俱會合,當務之急,是盡快殺到黃巾賊營地,絕對不能讓徐和跑了。”
鮑信在一旁勸說,現在剛剛打贏黃巾賊,軍心士氣高漲,正好一鼓作氣,殺到黃巾賊營地,一舉消滅徐和。
“允誠言之有理,傳我軍令,全軍出擊!”
曹操點頭,派人去通知埋伏的夏侯惇、夏侯淵等人,帶兵過來會合,一起殺向黃巾賊大營。
這次,定要攻破黃巾賊大營,生擒徐和這個黃巾渠帥。
“父親不必擔心,在與黃巾賊交戰前,我便派麾下參將趙雲領丹陽兵,潛伏在黃巾賊大營周圍。”
“隻要黃巾賊大軍全部出營,趙雲便會率領丹陽兵劫營,此刻,黃巾賊大營怕是早已易主!”
曹昂笑著說道。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鮑信聽後,滿眼的驚訝!
他怎麽也沒有想到,曹昂居然這麽聰慧,連劫營這點都想到了。
當真是虎父無犬子啊!
“如此甚好!”
曹操大喜,他也沒有料到,曹昂這麽聰明,不愧是他曹孟德的兒子,果然繼承了他優良血統,並發揮的淋漓盡致!
……
徐和一路狂奔,絲毫不敢鬆懈,生怕慢一點,會被李元霸這個瘟神追上,一錘送他去見大良賢師張角。
之前差點被李元霸追上時,他仿佛見到大良賢師、天公將軍張角,在對他招手微笑。
好在有他部下為他擋了一劫,他才得以逃出生天。
徐和率領殘兵迴到營地前,這才鬆了口氣,見營寨大門緊閉,讓人前去叫門。
“渠帥在此,還不速速開門!”
黃巾賊話音剛落,營寨大門緩緩打開,趙雲單槍匹馬走了出來。
營內丹陽兵弓手,張弓搭箭,瞄準營寨外麵的黃巾賊,隻要一聲令下,他們便會放箭射擊。
“你是何人?怎麽在我的大營?”
徐和見一位身穿銀甲,手持一杆銀槍,氣度非凡的武將,從他的營寨出來,震驚喝問!
自己的營寨裏,怎麽會出現這麽一號人物,他根本不認識對方。
徐和頓感不妙,卻不願接受營寨被人奪去的事實。
“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奉我家大公子之令,奪你的營寨,如今這座營寨歸我了!徐和,你還不速速下馬,束手就擒!”
趙雲開口勸降。
要他徐和束手就擒,簡直癡心妄想,他自從跟隨大良賢師以來,就沒打算向誰投降!
隻有戰死的黃巾渠帥徐和,絕沒有貪生怕死,束手就擒的黃巾渠帥徐和。
“呸!豎子,我徐和寧可戰死,也絕不會投降!”
“兒郎們,隨我衝殺,奪迴我們的營寨!”
徐和拒絕投降,他要帶著殘兵,將營寨重新奪迴來。
黃巾賊正準備跟著徐和衝殺,這時,一群老弱婦孺被押到營寨門前。
黃巾賊見狀,紛紛停下腳步,那些老弱婦孺可都是他們的家人。
看著被當做人質的家人,讓黃巾賊投鼠忌器,不敢強行奪取營寨。
“你們的家人都在這營中,你們誰願意投降,我可以放過你們的家人,讓你們能夠團聚。”
趙雲看了一眼老弱婦孺,於心不忍,轉頭對黃巾賊喊話。
趙雲希望黃巾賊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樣他們的家人就不會受到傷害。
黃巾賊聽後都沉默了,他們心裏糾結,是投降救家人,還是跟隨徐和繼續衝殺?
“我願降!”
片刻之後,有人扔下武器,選擇投降。
有人帶頭,黃巾賊士卒紛紛扔掉武器,選擇投降。
在家人和跟隨徐和繼續戰鬥之間,他們選擇了家人。
他們當初選擇跟隨張角造反,為的是什麽?
不就是為了一口飯吃,為了讓家人能夠吃上一口飽飯,不然,他們誰願意造反。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投降,徐和氣的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常山趙子龍,我記住你了,他日我定報今日之仇!”
徐和大喊一聲,以此發泄心中不滿。
這時,在黃巾賊身後揚起一片塵土,遮天蔽日。
徐和迴頭望去,大驚失色!
徐和心裏明白,這是曹軍的追兵殺到,再不跑的話,怕是真的要去大良賢師了。
“願意跟隨我的人,跟我走!”
徐和大喝一聲,策馬狂奔,逃離這裏。
願意跟徐和走的人,寥寥無幾。
剩下的人都選擇了投降,等待曹軍對他們的處置。
曹操、曹昂等人趕到,徐和帶著少數殘兵,早就跑的沒影了。
曹操派曹仁留在這裏,收攏降兵,選出精銳者,編為新的兵馬。
“見過主公,見過大公子!”
曹操、曹昂來到營寨前,趙雲上前行禮!
曹操點了點頭,騎馬進入營寨,見一群老弱婦孺被集中在營中一片空地上。
“主公,少主!這幫人怎麽處置?”
祖郎來到二人麵前,詢問怎麽處理這些俘虜。
看著雙眼空洞的老弱婦孺,曹昂道:“父親,這些人不過是普通的平民,會落草為寇,實在是被逼無奈!”
“將他們留下,還能充實我兗州的人口,讓他們去屯田,為我軍種出更多的糧食來。”
“子修,你說的對,這些人都是勞動力,除了老的不能動,年輕點的還是可以屯田。”
曹操同意曹昂的建議,將這些黃巾老弱婦孺,變成他統治之下的屯田客,比把他們全都殺了,來的有價值一些。
祖郎領命,叫人把這些俘虜帶下去,好生照料,讓他們能夠和家人團聚。
黃巾降兵對此感恩戴德,這也預示著他們不用再顛沛流離。
曹操詢問戰況。
曹昂立刻去詢問手下,戰報統計的怎麽樣。
“這次我軍大勝,黃巾賊死傷一萬八千人,俘虜一萬餘人,黃巾渠帥徐和逃走。”
曹昂迴來,向曹操匯報。
曹軍以劣勢兵力,擊敗黃巾賊七萬之眾,如此輝煌的戰績,那不多見。
能取得這麽大的成果,也全賴李元霸之功!
大部分黃巾賊是死在李元霸的甕金錘下,他一個人就殺得黃巾賊抱頭鼠竄。
“徐和逃走,定會卷土重來,甚至率領殘部,去和張饒、司馬俱會合,當務之急,是盡快殺到黃巾賊營地,絕對不能讓徐和跑了。”
鮑信在一旁勸說,現在剛剛打贏黃巾賊,軍心士氣高漲,正好一鼓作氣,殺到黃巾賊營地,一舉消滅徐和。
“允誠言之有理,傳我軍令,全軍出擊!”
曹操點頭,派人去通知埋伏的夏侯惇、夏侯淵等人,帶兵過來會合,一起殺向黃巾賊大營。
這次,定要攻破黃巾賊大營,生擒徐和這個黃巾渠帥。
“父親不必擔心,在與黃巾賊交戰前,我便派麾下參將趙雲領丹陽兵,潛伏在黃巾賊大營周圍。”
“隻要黃巾賊大軍全部出營,趙雲便會率領丹陽兵劫營,此刻,黃巾賊大營怕是早已易主!”
曹昂笑著說道。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鮑信聽後,滿眼的驚訝!
他怎麽也沒有想到,曹昂居然這麽聰慧,連劫營這點都想到了。
當真是虎父無犬子啊!
“如此甚好!”
曹操大喜,他也沒有料到,曹昂這麽聰明,不愧是他曹孟德的兒子,果然繼承了他優良血統,並發揮的淋漓盡致!
……
徐和一路狂奔,絲毫不敢鬆懈,生怕慢一點,會被李元霸這個瘟神追上,一錘送他去見大良賢師張角。
之前差點被李元霸追上時,他仿佛見到大良賢師、天公將軍張角,在對他招手微笑。
好在有他部下為他擋了一劫,他才得以逃出生天。
徐和率領殘兵迴到營地前,這才鬆了口氣,見營寨大門緊閉,讓人前去叫門。
“渠帥在此,還不速速開門!”
黃巾賊話音剛落,營寨大門緩緩打開,趙雲單槍匹馬走了出來。
營內丹陽兵弓手,張弓搭箭,瞄準營寨外麵的黃巾賊,隻要一聲令下,他們便會放箭射擊。
“你是何人?怎麽在我的大營?”
徐和見一位身穿銀甲,手持一杆銀槍,氣度非凡的武將,從他的營寨出來,震驚喝問!
自己的營寨裏,怎麽會出現這麽一號人物,他根本不認識對方。
徐和頓感不妙,卻不願接受營寨被人奪去的事實。
“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奉我家大公子之令,奪你的營寨,如今這座營寨歸我了!徐和,你還不速速下馬,束手就擒!”
趙雲開口勸降。
要他徐和束手就擒,簡直癡心妄想,他自從跟隨大良賢師以來,就沒打算向誰投降!
隻有戰死的黃巾渠帥徐和,絕沒有貪生怕死,束手就擒的黃巾渠帥徐和。
“呸!豎子,我徐和寧可戰死,也絕不會投降!”
“兒郎們,隨我衝殺,奪迴我們的營寨!”
徐和拒絕投降,他要帶著殘兵,將營寨重新奪迴來。
黃巾賊正準備跟著徐和衝殺,這時,一群老弱婦孺被押到營寨門前。
黃巾賊見狀,紛紛停下腳步,那些老弱婦孺可都是他們的家人。
看著被當做人質的家人,讓黃巾賊投鼠忌器,不敢強行奪取營寨。
“你們的家人都在這營中,你們誰願意投降,我可以放過你們的家人,讓你們能夠團聚。”
趙雲看了一眼老弱婦孺,於心不忍,轉頭對黃巾賊喊話。
趙雲希望黃巾賊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樣他們的家人就不會受到傷害。
黃巾賊聽後都沉默了,他們心裏糾結,是投降救家人,還是跟隨徐和繼續衝殺?
“我願降!”
片刻之後,有人扔下武器,選擇投降。
有人帶頭,黃巾賊士卒紛紛扔掉武器,選擇投降。
在家人和跟隨徐和繼續戰鬥之間,他們選擇了家人。
他們當初選擇跟隨張角造反,為的是什麽?
不就是為了一口飯吃,為了讓家人能夠吃上一口飽飯,不然,他們誰願意造反。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投降,徐和氣的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常山趙子龍,我記住你了,他日我定報今日之仇!”
徐和大喊一聲,以此發泄心中不滿。
這時,在黃巾賊身後揚起一片塵土,遮天蔽日。
徐和迴頭望去,大驚失色!
徐和心裏明白,這是曹軍的追兵殺到,再不跑的話,怕是真的要去大良賢師了。
“願意跟隨我的人,跟我走!”
徐和大喝一聲,策馬狂奔,逃離這裏。
願意跟徐和走的人,寥寥無幾。
剩下的人都選擇了投降,等待曹軍對他們的處置。
曹操、曹昂等人趕到,徐和帶著少數殘兵,早就跑的沒影了。
曹操派曹仁留在這裏,收攏降兵,選出精銳者,編為新的兵馬。
“見過主公,見過大公子!”
曹操、曹昂來到營寨前,趙雲上前行禮!
曹操點了點頭,騎馬進入營寨,見一群老弱婦孺被集中在營中一片空地上。
“主公,少主!這幫人怎麽處置?”
祖郎來到二人麵前,詢問怎麽處理這些俘虜。
看著雙眼空洞的老弱婦孺,曹昂道:“父親,這些人不過是普通的平民,會落草為寇,實在是被逼無奈!”
“將他們留下,還能充實我兗州的人口,讓他們去屯田,為我軍種出更多的糧食來。”
“子修,你說的對,這些人都是勞動力,除了老的不能動,年輕點的還是可以屯田。”
曹操同意曹昂的建議,將這些黃巾老弱婦孺,變成他統治之下的屯田客,比把他們全都殺了,來的有價值一些。
祖郎領命,叫人把這些俘虜帶下去,好生照料,讓他們能夠和家人團聚。
黃巾降兵對此感恩戴德,這也預示著他們不用再顛沛流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