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刺史府。


    劉岱端坐在堂上,看著下麵一眾下屬,緩緩開口:


    “青州黃巾反賊入寇兗州,諸位有何良策,不妨說說!”


    “這還有什麽好說的,黃巾反賊禍亂兗州,刺史應當立刻出兵,擊敗黃巾反賊,保我兗州!”


    兗州兵曹從事第一個發言。


    他覺得這種事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直接出兵跟黃巾賊拚了。


    在這裏拖延一刻,就多一份損失,那可是在挖他們士族的肉。


    在這裏磨磨唧唧的功夫,早就打敗青州黃巾賊了。


    他根本不清楚青州黃巾賊的厲害,總覺公孫瓚、陶謙能打敗青州黃巾賊,他們兗州也不差,有什麽理由打不過青州黃巾賊!


    “兵曹言之有理,青州黃巾賊入寇兗州,要是放任不管,隻會搞得兗州民不聊生,刺史還是盡快出兵吧!”


    功曹從事十分讚同,也催促劉岱出兵,盡快把青州黃巾賊趕迴青州去,免得黃巾賊繼續霍霍兗州。


    劉岱眉頭微皺,對於他們的建議,不打算采納。


    劉岱號稱有十萬大軍,其實這裏麵含有大量水分。


    這十萬大軍裏,大部分都是歸屬於士族的私兵,他們隻聽從士族號令。


    真正屬於他劉岱的,隻有三、四萬!


    這三、四萬當中,能戰之兵也就一萬左右,剩下的都是搞後勤,或者孱弱的老兵。


    指望這點兵力去對付青州黃巾賊,這跟讓他去送死有什麽區別?


    劉岱自然不會同意出兵,打贏了他傷筋動骨,打敗了可就什麽都沒有了。


    “不妥,不妥,青州黃巾反賊勢眾,聲勢浩大,要是貿然出擊,不僅不能將其擊敗,反而有被斬滅之危!”


    “依本官之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王別駕,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劉岱將目光看向別駕從事王彧,希望他能夠支持自己。


    王彧是兗州本土最大的士族,王彧家出自琅琊王氏,王家一直是兗州士族之首。


    隻要他肯站在自己這邊,其他人不敢有絲毫異議!


    “刺史為何如此怯懦?”


    王彧開口指責劉岱膽小懦弱,一群黃巾賊就把他嚇得不敢出戰。


    這是王彧對青州黃巾賊認知少,不知道青州黃巾賊的戰力有多強。


    在王彧等兗州士族的認知裏,青州黃巾賊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隨便來個勢力都能將他們揉虐,公孫瓚、陶謙誰不是隨便揉捏黃巾賊。


    怎麽輪到兗州就不行了,說到底還是人的問題。


    公孫瓚、陶謙敢主動出擊,自家刺史卻在這裏畏手畏腳,膽小懦弱,不敢主動出擊,怎麽可能戰勝黃巾賊。


    劉岱被王彧問的啞口無言,半晌,劉岱才開口:


    “兗州各郡縣能征之賦稅,比以往少了不少,軍中缺衣少食,疏於操練,士氣低迷,賊寇有百萬之眾!”


    “吾兗州兵力疲憊,在百萬洪流麵前,不過是杯水車薪,如螳臂當車!”


    “並非吾怯懦不前,實乃心有餘而力不足!”


    要不是你們這些士族吃相難看,多吃多占,導致我能征收上來的賦稅越來越少,沒有足夠的軍資、糧草供養軍隊,我用的著畏手畏腳?


    你們要是不願出力,那就等著黃巾賊禍害兗州,看到時候吃虧的是誰?


    眾人聽後眉頭緊皺,看來劉岱是不願為了兗州而出兵。


    “不知刺史意欲何為?”


    別駕王彧再次開口。


    “隻望諸公與吾,同心協力,共同堅守城池,堅壁清野,假以時日,黃巾賊必定缺糧,此時再出兵不遲!”


    劉岱打算堅守城池不出,等青州黃巾賊搶不到糧食時,沒有了糧食,再餓他們幾天,在出兵攻打,定能馬到成功!


    這是劉岱能想到最好的方法,唯一能打敗黃巾賊的辦法。


    至於兗州會被黃巾賊破壞成什麽樣,那都不要緊,隻要保存實力,等趕跑了黃巾賊後,還能重新建設迴來。


    反正損失的又不是他,正好借助這次機會,削弱士族的勢力。


    等趕走黃巾賊,他還能趁機把一些屬於士族的土地,悄悄規劃到官府管理範圍。


    劉岱的想法注定要落空,士族才不會傻到讓自己利益受損,黃巾賊一天不走,他們要損失多少?


    “刺史說的不無道理!”


    王彧話一出,劉岱頓時大喜,還以為王彧這是在支持他,結果王彧話鋒一轉。


    “我們身為兗州人,也不能坐視黃巾賊禍亂兗州,大家都出一份力。”


    “家裏有糧的出糧,有人的出人,不能讓將士忍饑挨餓去打黃巾賊。我出軍糧一萬石,家仆八千人!”


    “我願出軍糧五千石,家仆五千人!”


    “我出軍糧三千石,家仆三千人……”


    有王彧牽頭,其他人也都紛紛慷慨解囊,多的出糧上萬,人八千,少的出糧十幾石,人幾十。


    大家拚拚湊湊,硬是給劉岱拚湊了三萬兵力。


    大家這麽支持,劉岱再也沒有借口不戰,最後在眾人的期盼目光下,劉岱還是沒有答應,他劉岱也惜命!


    這下大家可就不高興了,這後果十分嚴重,劉岱要是敢不去,明天兗州刺史很有可能就要換人了。


    “並非吾不願出兵,吾聽聞東郡太守曹操,治理地方有方,治軍嚴謹,如今兗州危急,何不請曹操出兵討伐黃巾賊?”


    大家聽後心中冷笑,從名義上來說,刺史跟太守是從屬關係,但曹操並非兗州派係,又非你劉岱下屬。


    曹操能當東郡太守,又不是你劉岱表奏,人家憑什麽要聽你的?


    與其在這裏浪費時間,還不如盡快出兵!


    “刺史當以大局為重!”


    王彧說完這句話,拂袖而去,意思再明顯不過。


    其他人也紛紛起身離開。


    劉岱無可奈何,隻好點齊兵馬,出兵與黃巾賊較量。


    在出兵之前,劉岱寫了一封公文,命人加急送到東郡給曹操。


    劉岱任命王肱為先鋒將軍,領兵一萬,先行一步。


    結果,王肱出師不利,在出城的時候,馬受了驚,王肱跌落馬來,摔成重傷。


    劉岱唉聲歎氣,率領大軍出發,他心裏明白,此去怕是兇多吉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之魏主曹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鈺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鈺王並收藏穿越三國之魏主曹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