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蕭道成的決定
朕聽勸後,你們害怕什麽 作者:一梵風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慕容紹宗、唯庫狄幹、劉貴等人臉上也閃過複雜之色。
隻有高湛說道:“兄長,這楊再興在用反間計爾,切莫上當!”
高洋扭頭盯過來,冷冷的訓道:“我豈會不知其用意。”
“若我不信段韶,又如何會讓竇泰、高敖曹二人出手相救!”
這話就等於說,我需要你來提醒。
就你厲害,會收買段韶。
段韶聽到這些話,眸中反露恐色,低頭上來後道:“請主公責罰,都是我無能,不能斬殺楊再興!”
之後楊再興在怎麽叫陣搦戰。
高洋也沒有在理會他了。
自覺無趣之後,楊再興便與餘化龍帶兵向西北方奔往了台縣。
…………
平原郡!
平原城處,袁軍大營。
“主公,嶽飛部剛剛攻取了漯陰城,我們該撤兵了,再不走,恐有後路被抄襲之危也!”
袁少初的謀士審配提醒道。
袁少初紅了雙眼,死死盯著平原城道:“我軍就能在爭取爭取,將此城打下來,在平原郡與朝廷大軍決戰嗎?”
他不甘呐。
進入青州以來,自己二十萬大軍,竟會被蕭道城與高洋二人給拖在兩郡。
原本攻下大半的平原郡,轉眼就丟了。
審配搖頭:“主公,我們的糧草快供給不上了,那韓世忠從清河郡出兵,襲取了德縣,如果他繼續向東打,我們的糧道就徹底斷了!”
“而且吳起大軍已經攻下了安平郡,渤海郡恐有傾覆之危也!”
麵對現在的亂局。
審配等人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朝廷的兵馬太多了。
而且也強得有一些離譜。
宇文畫這麽快就敗亡了。
實在是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更可惜的是,曹蠻的梁山水泊也丟得太快。
使得嶽飛部可以東進。
幸虧那白起、謝玄與周瑜都沒來。
不然,此時就該考慮出海逃往半島或是北昆國了!
“行吧,傳令全軍,撤兵,這平原郡讓給朝廷。”
“對了,讓顏良也撤兵。”
審配聞言大舒一口氣,就怕袁少初執拗不甘,死磕平原城。
“主公,我以為顏良將軍就不必通知道撤兵了,若是他都撤了,那嶽飛沒有湯喝,隻會猛追我軍主力,到時我們必難撤迴渤海郡!”
這……
袁少初聞言猶豫了。
顏良可是他手中最得力的大將,就這樣放棄了,實在是舍不得。
而且那邊還有三四萬的兵馬,就這樣丟了,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損失。
“主公,這事莫多猶豫,一猶豫,全軍皆會有覆滅之危。”
“況且,我們撤走,那蕭道城與高洋也未必會配合朝廷,說不定顏良將軍還能撤出來,畢竟他帶了數精騎,突圍出來不成問題也!”
聽到這話,袁少初便也不再猶豫,輕輕點了一下頭,表示默許了。
袁少初一撤兵。
守城的蕭道成等人皆露喜色。
“主公,袁少初撤兵了,看來是朝廷出手了!”大將陳顯達道:
“雖然我軍被圍,收不到外界的消息,但是從袁少初撤兵的方向來看,他是想走西平昌、樂陵等地返迴渤海郡。”
“原本迴渤海,最快的路應該是走德縣,可見北麵冀州方向,朝廷有兵馬橫插了一腳進來,打亂了袁少初的圍攻計劃,不得不撤兵!”
眾人聽得皆是頷首點頭。
隻是蕭道成臉上卻很快變成了凝重之色。
“是福是禍,未可知呐!”
袁少初是狼,可是朝廷更是虎。
這一迴陳顯達不好插嘴了。
眾將同樣不知道該說什麽!
隻有兒子蕭賾道:“父親,不必過於擔心,俗話說得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隻要我們平原城不失陷,朝廷又能拿我們如何?”
“就目前來說,我們蕭家可未做對不起朝廷之事,更沒有造反,朝廷也不能欺負我們不是!”
“若是朝廷敢亂來,大不了我們就……”
話還沒有說完,便見城下奔來一騎!
“傳平原郡太守蕭道成迴話!”
“我乃鎮東將軍手下親衛,特來傳令,平原郡眾軍暫聽鎮東將軍府指揮調遣,需立即帶兵出城加入追擊圍堵反再的戰事之中!”
“望汝等不要失了期,更不要違抗命令,否則朝廷定不饒恕爾等失郡之罪!”
說完,傳令的將士往城上丟上來了一道令箭。
見令箭如見嶽飛,以後拿著這令箭可以找嶽飛報到,並領取相應的糧草與裝備。
這!
蕭道成眼中閃過一絲落寞,神色更加的複雜了。
袁少初剛走,嶽的調令就來了。
鎮東將軍在戰時確實有權征調一郡太守作戰。
畢竟葉無瀧是給嶽飛授過相機作戰的命令,有權調動青州的官員跟兵馬,這是不違製的。
“主公,我們要帶兵助戰嗎?”有文官站出來問道。
蕭道成看向了陳顯達。
“顯達你覺得呢?”
陳顯達道:“主公,嶽飛之命並無不妥之處,我以為當出兵!”
“畢竟我平原郡還有諸多城池並沒有收複,沒有道理不出兵,不然肯定會被扣上不尊調令,不敬朝廷的反賊帽子!”
蕭道成的兒子蕭賾也道:“父親,嶽飛讓我們出兵,卻沒有說要我們出兵多少!”
“孩兒不才,願意領五千精兵追擊袁少初,收複西平昌與樂陵等城。”
“順便探探嶽飛對我平原郡的口風,若有不對,父親與陳將軍還能固守平原城爾!”
蕭道成看了一眼兒子蕭賾,然後又看向了陳顯達,陳顯達微微頷首點頭。
蕭道成道:“我兒言之有理,既然你有此勇氣膽魄,為父焉有不允之理!”
於是蕭道成撥了五千精兵給蕭賾。
蕭賾立即帶著五千精兵很快消失在了城外。
一天後!
京城來的快馬,將聖旨送到。
“平原郡太守蕭道成接旨!”
“奉神聖明武大皇帝之旨,蕭道成抵禦袁少初等反賊大軍有功,恩賜三等侯爵,著升戶部侍郎!”
“特授蕭道成之子蕭賾為蕩寇將軍,領平原郡兵馬一萬,暫歸鎮東將軍嶽飛指揮,參與平定叛亂!”
“平原郡大將陳顯達,指揮有方,氣勇可佳,多次打退叛軍進攻,特授與平虜將軍,領平原郡兵馬一萬,暫歸鎮東將軍嶽飛指揮,參與平定叛亂!”
“以上,即日起執行,不得有誤,延期者……國法不容!”
隻有高湛說道:“兄長,這楊再興在用反間計爾,切莫上當!”
高洋扭頭盯過來,冷冷的訓道:“我豈會不知其用意。”
“若我不信段韶,又如何會讓竇泰、高敖曹二人出手相救!”
這話就等於說,我需要你來提醒。
就你厲害,會收買段韶。
段韶聽到這些話,眸中反露恐色,低頭上來後道:“請主公責罰,都是我無能,不能斬殺楊再興!”
之後楊再興在怎麽叫陣搦戰。
高洋也沒有在理會他了。
自覺無趣之後,楊再興便與餘化龍帶兵向西北方奔往了台縣。
…………
平原郡!
平原城處,袁軍大營。
“主公,嶽飛部剛剛攻取了漯陰城,我們該撤兵了,再不走,恐有後路被抄襲之危也!”
袁少初的謀士審配提醒道。
袁少初紅了雙眼,死死盯著平原城道:“我軍就能在爭取爭取,將此城打下來,在平原郡與朝廷大軍決戰嗎?”
他不甘呐。
進入青州以來,自己二十萬大軍,竟會被蕭道城與高洋二人給拖在兩郡。
原本攻下大半的平原郡,轉眼就丟了。
審配搖頭:“主公,我們的糧草快供給不上了,那韓世忠從清河郡出兵,襲取了德縣,如果他繼續向東打,我們的糧道就徹底斷了!”
“而且吳起大軍已經攻下了安平郡,渤海郡恐有傾覆之危也!”
麵對現在的亂局。
審配等人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朝廷的兵馬太多了。
而且也強得有一些離譜。
宇文畫這麽快就敗亡了。
實在是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更可惜的是,曹蠻的梁山水泊也丟得太快。
使得嶽飛部可以東進。
幸虧那白起、謝玄與周瑜都沒來。
不然,此時就該考慮出海逃往半島或是北昆國了!
“行吧,傳令全軍,撤兵,這平原郡讓給朝廷。”
“對了,讓顏良也撤兵。”
審配聞言大舒一口氣,就怕袁少初執拗不甘,死磕平原城。
“主公,我以為顏良將軍就不必通知道撤兵了,若是他都撤了,那嶽飛沒有湯喝,隻會猛追我軍主力,到時我們必難撤迴渤海郡!”
這……
袁少初聞言猶豫了。
顏良可是他手中最得力的大將,就這樣放棄了,實在是舍不得。
而且那邊還有三四萬的兵馬,就這樣丟了,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損失。
“主公,這事莫多猶豫,一猶豫,全軍皆會有覆滅之危。”
“況且,我們撤走,那蕭道城與高洋也未必會配合朝廷,說不定顏良將軍還能撤出來,畢竟他帶了數精騎,突圍出來不成問題也!”
聽到這話,袁少初便也不再猶豫,輕輕點了一下頭,表示默許了。
袁少初一撤兵。
守城的蕭道成等人皆露喜色。
“主公,袁少初撤兵了,看來是朝廷出手了!”大將陳顯達道:
“雖然我軍被圍,收不到外界的消息,但是從袁少初撤兵的方向來看,他是想走西平昌、樂陵等地返迴渤海郡。”
“原本迴渤海,最快的路應該是走德縣,可見北麵冀州方向,朝廷有兵馬橫插了一腳進來,打亂了袁少初的圍攻計劃,不得不撤兵!”
眾人聽得皆是頷首點頭。
隻是蕭道成臉上卻很快變成了凝重之色。
“是福是禍,未可知呐!”
袁少初是狼,可是朝廷更是虎。
這一迴陳顯達不好插嘴了。
眾將同樣不知道該說什麽!
隻有兒子蕭賾道:“父親,不必過於擔心,俗話說得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隻要我們平原城不失陷,朝廷又能拿我們如何?”
“就目前來說,我們蕭家可未做對不起朝廷之事,更沒有造反,朝廷也不能欺負我們不是!”
“若是朝廷敢亂來,大不了我們就……”
話還沒有說完,便見城下奔來一騎!
“傳平原郡太守蕭道成迴話!”
“我乃鎮東將軍手下親衛,特來傳令,平原郡眾軍暫聽鎮東將軍府指揮調遣,需立即帶兵出城加入追擊圍堵反再的戰事之中!”
“望汝等不要失了期,更不要違抗命令,否則朝廷定不饒恕爾等失郡之罪!”
說完,傳令的將士往城上丟上來了一道令箭。
見令箭如見嶽飛,以後拿著這令箭可以找嶽飛報到,並領取相應的糧草與裝備。
這!
蕭道成眼中閃過一絲落寞,神色更加的複雜了。
袁少初剛走,嶽的調令就來了。
鎮東將軍在戰時確實有權征調一郡太守作戰。
畢竟葉無瀧是給嶽飛授過相機作戰的命令,有權調動青州的官員跟兵馬,這是不違製的。
“主公,我們要帶兵助戰嗎?”有文官站出來問道。
蕭道成看向了陳顯達。
“顯達你覺得呢?”
陳顯達道:“主公,嶽飛之命並無不妥之處,我以為當出兵!”
“畢竟我平原郡還有諸多城池並沒有收複,沒有道理不出兵,不然肯定會被扣上不尊調令,不敬朝廷的反賊帽子!”
蕭道成的兒子蕭賾也道:“父親,嶽飛讓我們出兵,卻沒有說要我們出兵多少!”
“孩兒不才,願意領五千精兵追擊袁少初,收複西平昌與樂陵等城。”
“順便探探嶽飛對我平原郡的口風,若有不對,父親與陳將軍還能固守平原城爾!”
蕭道成看了一眼兒子蕭賾,然後又看向了陳顯達,陳顯達微微頷首點頭。
蕭道成道:“我兒言之有理,既然你有此勇氣膽魄,為父焉有不允之理!”
於是蕭道成撥了五千精兵給蕭賾。
蕭賾立即帶著五千精兵很快消失在了城外。
一天後!
京城來的快馬,將聖旨送到。
“平原郡太守蕭道成接旨!”
“奉神聖明武大皇帝之旨,蕭道成抵禦袁少初等反賊大軍有功,恩賜三等侯爵,著升戶部侍郎!”
“特授蕭道成之子蕭賾為蕩寇將軍,領平原郡兵馬一萬,暫歸鎮東將軍嶽飛指揮,參與平定叛亂!”
“平原郡大將陳顯達,指揮有方,氣勇可佳,多次打退叛軍進攻,特授與平虜將軍,領平原郡兵馬一萬,暫歸鎮東將軍嶽飛指揮,參與平定叛亂!”
“以上,即日起執行,不得有誤,延期者……國法不容!”